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869 页

皇帝的目光是全世界,而不是亚洲,更不是国内。

 

光复辽东,只是他宏伟计划中的一部分,只是他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

 

为此,内库的钱全花出去,皇帝也在所不惜。

 

皇帝长出一口气,放下笔,轻揉着有些酸痛的眼睛。温软的小手落在了皇帝的肩上,力度适中,拿捏着,令他感到了一阵轻松。

 

殿门轻开,王体乾匆匆而进,看到皇帝正闭目养神,犹豫着没有上前禀报。

 

“王伴,呈上来吧!”皇帝的眼睛微睁了一下,缓缓说道。

 

“是。”王体乾上前躬身呈上密报,“镇抚司送来的云南急报。”

 

云南?!皇帝睁开眼睛,微感惊讶,伸手取过密报,打开观瞧,不禁皱起了眉头。

 

黔国公沐启元暴毙?!

 

皇帝缓缓眨着眼睛,深感其中有着可疑之处,仔细看着下面的内容。

 

沐启元袭爵黔国公是两年前的事情,其轻狂不法,纵容家奴残害百姓,皇帝已经深为不满,可这家伙暴毙,却实在是太过突然。

 

“沐天波才一岁……”皇帝放下密报,手指在其上轻轻叩击,喃喃地自语。

 

第三百六十四章 滇省之变,只有归化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沐启元因为肆意妄为,其母宋氏害怕为家族惹祸,下毒将沐启元毒死。

 

皇帝不想知道原因,更不想派人去调查。沐启元的死,不管什么原因,对于他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

 

沐家在云南除了镇守几百年的威望,实力已经大大削弱。而沐天波才一岁,根本担不起黔国公的重任。

 

可以说,现在给了皇帝一个更好的机会,能够更快地把云南控制在手中。至于什么沐氏永镇滇省,在他看来,根本就是一个笑话。

 

没有什么永远,连这大明帝国也是一样。如果不兴利除弊,不开拓创新,帝国会崩,滇省也会乱。

 

就象辽东,李成梁能镇守安定,可也年老昏聩的时候,让建奴趁机崛起。

 

沐家也是一样,前几代的英勇,后几代的平庸,现在的衰败,已经是昭然若揭。

 

如果朝廷不趁机夺取滇省的控制大权,历史上的沙普之乱可能不会避免,缅甸的东吁王朝依然是边境之患。

 

皇帝已经思虑清楚,立刻提笔在手,给傅宗龙和王三善写下密旨。

 

奢安叛乱的平定已经没有悬念,能够抽调五千精兵护送王三善入滇。

 

现在,皇帝再下旨意,从贵州、广西、四川再调一万人马,王三善在滇省招兵一万,两万五千明军将把滇省完全控制在朝廷手中。

 

黔国公的爵位还保留,沐天波可以承袭,但却只剩下了无权无兵的空爵。什么征南将军印,也将被收回。你能指望一岁的孩子出征打仗,简直可笑?

 

写完了两道密旨后,皇帝又思索半晌,命宫人宣召孙承宗入宫。

 

…………………

 

国家的大政方针,往往是根据民族性格,以及当时的主流思想所改变。

 

汉朝时独尊儒术,可却有了“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和霸气。

 

宋朝也是儒学,却成为屈辱软弱的汉家王朝。

 

明朝也提倡儒学,既有太祖、永乐大帝的征讨扩张,可也有万历、天启、崇祯的后期衰败,乃至王国。

 

皇帝要重新强军征战,扩张掠夺,不仅仅是在武器装备和士气军心上提高,更重要的是民族精神的铸造。

 

不断进取,冒险开拓,而不是抱残守缺,在天朝上国的虚幻中狂妄自大。

 

而要激发或是维持这种精神,最好的办法就是来自外面的压力。建奴算是一个,使大明倾尽财力物力人力打造出了十数万精锐之师。

 

北方的蒙古诸部算一个,使得九边重镇的将士在战力上,堪称全国之最。

 

如果没有外敌了,是否就在承平日久的消磨中,国势日衰,积弊日重呢?

 

皇帝不是这样认为,没有外敌可以制造。残余的建奴可以,北方的游牧部族也可以,西南的缅甸、安南,海上的西夷,都可以算上。

 

而北方的蒙古诸部,在他看来,已经算不上太大的威胁。尽管可以作为假想敌,使北方军镇保持应有的战力。

 

归化,或者说是加入大明国籍,在皇帝看来,是两全其美的办法。既削弱林丹汗的力量,又吸收蒙古诸部,转化为大明的战力。

 

招揽蒙古零散牧民归化,科尔沁部贵族被赦免留下,就是皇帝的一步棋。建奴大败北窜,也是这步棋落到实处的时候。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23 , Processed in 0.08268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