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892 页

也就是说,如果在上缅甸击败其主力军队,缅王的统治基础极可能被动摇。南方的孟族、北方的掸族,很可能趁机作乱。

 

历史上的东吁王朝便是因为孟族起义,占领首都阿瓦,而宣告灭亡的。

 

“讨伐缅甸要事半功倍,则要对附缅的土司,以及掸族区别对待,使其成为我军之助力……”

 

王平达起身走到大帐所挂的地图前,伸手指点着进行介绍,“木邦、陇川、干崖、孟养等地,便可恩威并施,出兵助战者宽之,抗拒王师者,灭其官析其他……”

 

王三善捋须颌首,表示赞同。

 

待王平达介绍完毕走回座位,他干咳一声,再次强调道:“我军主力部队总计四万,各家土司联军六万左右。据情报分析,缅人大约能在短时间内召集近二十万人马。敌众我寡,我军战力虽强,亦不可树敌太多。”

 

说着,王三善的目光扫过众将,甚是严厉。

 

鲁钦赶忙拱手道:“请大人放心,末将等绝不敢因小失大,因争军功抢财物而破坏伐缅大局。”

 

王三善轻轻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一些,说道:“本官相信诸位都是识大局顾大体的,但你们行军打仗是所长,纵横捭阖、谈判拉拢却是所短。本官已与王千户商议过,给各部派遣官员,专门负责与土官打交道。”

 

“如此最好。”鲁钦咧开嘴笑道:“我等都是粗豪军汉,还真干不好这说降拢络的事儿。”

 

众将也赶忙附和,纷纷表示这样的安排才最是稳妥。

 

王三善露出笑容,待众人话音停息,开口说道:“大战开始后,本官将坐镇腾冲,为诸位提调粮草物资,保证前线供应。至于作战,便按照最后制定的计划执行,本官不多加过问。”

 

这么一说,就等于不遥控指挥,由前线将领根据战场上具体的形势变化,灵活应变。

 

至于联络暹罗出兵,王三善没有再作说明。毕竟,这场战争已经确定,有没有暹罗相助,都不会有所改变。

 

而且,对缅甸方面的刺探还要加强,作战计划也要进行调整,到发动时才能最后确定。

 

但总体方针却是不会变的,占领地盘、掠夺财物,尽量多地消灭缅军主力,使其难以在短时间内有还击之力。

 

因为,缅军的损失越大,兵临城下时,阿瓦的防御就越弱,日后缅甸的局势越有可能发生变化。

 

要知道,上缅甸是缅人居多,缅王也选阿瓦为首都。而南方则是孟族,此消彼涨,被压迫的孟族只要有机会,“汉达瓦底”勃固王朝难免又要东山再起。

 

所以,通过一场大决战来奠定胜局,便是明军最好的选择。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就只能步步推进,拉长战线,且使胜利来得要晚一些。

 

第三百八十六章 激励的副作用

 

热带亚热带的丛林游击战,对于皇帝来说,是要尽量避免的。尽管缅人未必知道或掌握这个战术,但皇帝却不想存着什么侥幸心理。

 

击垮缅人主力,占领阿瓦“粮仓”,这一大块地盘就够消化数年,皇帝并不想一下就灭缅甸。

 

鲸吞看似痛快,却隐患很大,很可能会消化不良的。伐缅要的是收益获利,而不是持续的投入,更不是占领费用高昂的赔本买卖。

 

皇帝当然知道自己的战略目标与前线将领的有所不同,一个是适可而止,用最小的代价夺得最大的利益;一个则是建功立业之心迫切,仗打得越大,战果越大越好。

 

所以,皇帝才有了给王三善的指示,要他监督执行。

 

王三善虽然也想在自己退仕前辉煌一下,可到底还是顾全大局,只是打擦边球,也不敢太过违旨。

 

毕竟明军已经是全火器装备,对于弹药物资极为依赖。而为了伐缅作战,朝廷的支出已相当巨大,就等着尽快打完,尽快回本呢!

 

幸好腾冲地区是火山地质,有汽泉、温泉、热泉、沸泉,还有硫磺塘大滚锅等热泉,解决了火药的硫磺问题。

 

而且,明军讨伐缅甸也要以战养战,主要是就地抢掠或从各家附缅土司取得粮草物资。如果全部依靠后方运输补给,保守估计也要两三年的时间来储存军粮。

 

即便如此,绵延的热带丛林、纵横的河谷,对于明军的行进运输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所以,王三善亲自坐镇腾冲,提调物资补给,也是让军队无后顾之忧。毕竟,他是一省巡抚,说话好使。而伐缅之战,也关系到他的荣辱。

 

诸将都很放心,除了王三善的全力支持,皇帝才是最关键的。伐缅可是皇帝的意旨,更是大明帝国重拾对外扩张的第一战。

 

之前不管是平辽灭奴,还是西南平叛,都应该属于大明帝国对内的战争。

 

讨伐缅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外,皇帝热心于此,谁敢迎头浇盆冷水,第一战就闹个灰头土脸、大败亏输?

 

况且,对于武将,对于军人来说,有仗打才能立军功,才能升官发财。或者说,战争对于军人来说,正是最快的晋升之路。

 

这第一战打赢了,还赢得漂亮,皇帝的积极性岂不是更高?军人建功立业的机会岂不是更多?

 

再说,凭借现在明军的武器装备,再比较缅人的,只要不是庸才蠢货,兵力又不是特别悬殊,好象没有打败的可能啊?

 

王三善与众将又商议了一番伐缅的计划,可却没有马上散会,脸上现出了犹豫和迟疑的神情。

 

好半晌,王三善终于下定了决心,沉声说道:“万岁有意把战利品的四成分配给将士,以作激励和奖赏。本官觉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可又担心因此政策而使附缅又反正归顺的土司遭受重大损失,甚至是与王师为敌,给缅人助战。”

 

激励确实是很好的,但王三善的担忧也是正常。为了多得钱财,而肆意抢掠,把摇摆土司逼到明军的对立面,对整个伐缅作战的大局造成恶劣影响。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51 , Processed in 0.05916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