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942 页

就是新兵,也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战力比缅兵只强不弱。

 

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这个幕僚,熊廷弼问道:“那依你之见,要如何修改呢?”

 

幕僚用竹鞭指点着说道:“两路并进改为右路急进,吸引缅军主力来战。然后左路包抄,聚歼缅军。”

 

熊廷弼点了点头,说道:“此计甚好,可作为建议,转给前线将领。”

 

停顿了一下,熊廷弼又补充道:“缅军未必会主动迎战,倒是依阿瓦河防线,在城下与我军作战的可能性较大。”

 

攻入缅甸后,初期的抵抗不会激烈,象孟养、孟定、木邦等地,原来都是大明的宣慰使司,不会出死力作战。

 

与明朝一样,对于这些土司,缅甸也给予了相当的自治权,只是派一些缅官维持统治。

 

至于改土归流,那是百年后,缅甸贡榜王朝的建立者雍籍牙才采取的措施。

 

重新将三宣六慰置于大明帝国的管理之下,只是皇帝的权宜之计。这种羁索的统治方式,已经无法保证长治久安,但也不能立刻就改。

 

所以,暂时对占领区的管理方式是宣慰使司与州县并存,再通过设立土官学校,使土司的后代在学校学习,朝廷则控制任免权。成绩不合格,就不准其承袭。

 

经过一段时间的缓冲之后,再实施半土半流、土流合治,把朝廷官员安排进宣慰使司,从土司手中分权。

 

最后,时机成熟才是改土归流。或许有叛乱,或许是腥风血雨,但这是社会的进步,历史车轮不可阻挡。

 

熊廷弼与幕僚又商讨了一阵,才算结束了这次会议。熊廷弼回到办公室思索半晌,提笔给皇帝写奏疏。

 

战事是一个接一个,皇帝的雄心壮志显露无遗。南面是吞并占城,讨伐缅甸;西北则是收复前套,目前正在积草屯粮,训练军队,明年开春便要发动。

 

而东北的稳步推进,就目前来看,还不会爆发大的战事。皇帝的意思是不急不缓,稳稳地把刺刀顶到建奴残余的胸口。

 

大灾害导致的天气越来越寒冷,大明有黑麦、土豆、玉米等耐寒或早熟的作物,建奴残余有什么,光靠渔猎是养不活那么多人口的。

 

利用大自然的威力,先饿死一部分。拖得时间越长,建奴残余的日子越不好过,实力越是损耗。

 

兴许会出现内乱,也兴许会亡命北窜,接受更寒冷环境的毒打;更大的可能就是投降,使明军不战而胜。

 

第四百三十六章 安南的三国大战

 

没有千军万马的厮杀,没有炮火轰鸣的威势,明军势如破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进入了占城国的都城顺城镇。

 

抵抗十分微弱,最多算是象征性的。明军只要施放几炮,发射十几枚火箭,占城国的军队便望风而降,国力军力之衰弱,暴露无遗。

 

这就是曾与安南对峙千余年的占城国,这就是准备充分的灭国之战?

 

吴襄和须之奇等将领都有些出乎预料,尽管发动之前便认为这将是一场比较轻松的战斗。

 

“近百年来,占城已经完全不是安南的对手,得以保持自治,也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

 

须之奇感慨地摇了摇头,对于占城国并没有多少同情,从无到有,由盛而衰,历朝历代都是这样的规律,概莫能外。

 

占城国能苟存至今,已是大为不易,此次灭亡,也是必然的结果。

 

而不动刀兵,出城投降,也是占城王室唯一的选择,亦不失富贵生活,不至于亡国灭种。

 

一骑疾驰而至,跳下马来禀报道:“阮氏军队已退出三十里,与我军脱离接触。”

 

嘿嘿,吴襄笑了两声,说道:“阮氏领军将领倒是明智,也很有决断。”

 

时间这么短,要向上面报告再得到回复,显然是来不及的。阮军将领做出退让的决定,是要冒一点风险的。

 

当然,在兵力和武力的比较上,这支阮氏军队不是明军的对手。而且,明军巴不得与南阮打一仗,以便向南阮借机勒索。

 

南阮是肯定要屈服于形势的,南海舰队已开至岘港展示武力,北面更有郑氏压力重重,脑袋没进水,怎么敢两面树敌?

 

城外,占城王婆阿,带着皇亲大臣跪倒一片,恭聆大明皇帝的圣旨。

 

“……改占城为顺城,封婆阿为顺城伯,即日入京觐见…….”

 

圣旨一下,占城国终于成为了历史,变成了湄公省的一个州,连名字都被更换。占成王婆阿成为大明的国公,没有实权的那种。

 

形势稳定后,占城国的皇亲大臣,以及部分百姓,也将陆续迁走,分散安置。皇帝给他们安排的地方在东番、海南和婆罗洲。

 

十几年或几十年后,经过不断的文化教育和熏陶,这些占城国人的服饰、语言将彻底改变。一两代人之后,便会融入明国,成为与汉人无异的大明子民。

 

中华文明包容并蓄,对亚洲的影响十分深远。在皇帝更加有力地推动下,更将辐射四海,重铸辉煌。

 

末世王朝,占城国的结局还算是好的。

 

占城王得封顺城伯,以奉占城祀。从而王室得以生存,不管原来是什么王子公主,能以平民好好生活,也是幸运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5:14 , Processed in 0.061760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