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99 页

但见朱由校手里抓着小白,一会儿顶在自己头上,一会儿抓着两只小爪爪深情凝视,一会儿又把猫咪背到背上,捏着两只小爪爪放到自己肩膀上。

 

一边是各种奇怪的造型和举动,一边还不时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神神叨叨的模样。

 

飞呀,飞呀,带我飞呀,带我装13哪,背你飞啊!

 

朱由校终于放弃了,把一脸生无可恋,不停“喵呜”抗议的喵星人放了下来。

 

“喵呜!”小白晃了晃大脑袋,用异瞳狠狠瞪了朱由校一眼,连跳几下,逃到了张裕儿的怀里。

 

“皇爷,您——歇会儿?”张裕儿有些心疼地抚着白娘娘,把它头上身上的毛捋顺。

 

朱由校摆了摆手,一脸无奈又失望的神情,踱到沙盘前摸着下巴胡琢磨。

 

对于离海近的堡寨和城池,如辽东半岛,后金军的防守大多不严,他们也知道沿海的堡寨那么多,根本没有个个驻守的兵力。

 

历史上张盘收复旅顺,甚至是金州,都没费太大力气,手中的人马也是不多。严格意义上说,是后金军主动放弃,不战而取的。

 

当然,现在还不是袁老师经营登莱数年,海上进攻大展神威,把建奴逼得只能龟缩的时候。

 

可从局部来看,形势对明军相当有利。两万多人围攻金州,守敌只有数百建奴和几百蒙古附庸,加起来才千把人,取胜的把握极大。

 

可虑的便是复州和盖州的建奴赶来援救,倾巢而出也只有两千多人马,依托十里冰墙,明军能抵挡得住吗?

 

朱由校转头又看了一眼小白,真希望再飞一回啊!

 

没有电话电报啥的,消息一来一回就是数天时间,太特么慢了。

 

摇了摇头,朱由校叹了口气,回到书案前,随手拿过奏疏,看了一会儿又扔下,对宫人吩咐道:“让刘若愚过来。”

 

不是看不懂奏疏,实在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东东,看起来实在太费神。

 

刘若愚还没来,有宫人禀报,吏部左侍郎邹元标晋见。

 

朱由校让宫人传见,招了招手,又让宫人搬来绣墩。

 

“老臣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邹元标进殿便跪倒磕头。

 

“邹卿免礼。”朱由校在御座上抬了抬手,说道:“赐座。”

 

邹元标再叩首,“谢陛下隆恩。”

 

等邹元标在绣墩上坐下,朱由校开口问道:“邹卿再三请辞,可是因为朱童蒙、郭允厚、郭兴治等人连章弹劾?”

 

邹元标躬身道:“老臣年迈体衰,已不堪国用,是以上疏请求离职,望陛下恩准。”

 

朱由校抿了下嘴角,邹元标不告状,是自以为的君子之风。但他已经调查清楚,连篇攻讦的几个人的目的。

 

身为吏部左侍郎的邹元标,今年的工作是主管外地官员的考核,明年更是京察之期,郭允厚等人要赶走邹元标,是担心对自己不利。

 

除此以外,因为他号召朝臣消除门户偏见,和衷共济,有人怀疑他是不是年纪大了,磨尽了火气。

 

甚至连东林内部都有很多人笑他首鼠两端。这也是邹元标求去的一个原因。

 

沉吟了一下,朱由校缓缓说道:“既是邹卿求去心切,朕便准了。”

 

“老臣叩谢陛下隆恩。”邹元标跪倒施礼,又从袖中取出奏疏,双手呈上,说道:“老臣不能再为陛下效犬马之力,临去之前,特进呈《老臣请去国情深疏》。”

 

朱由校示意宫人转呈过来,打开看了看,点头道:“邹卿公忠体国,朕甚是心慰。”接着,他开口说道:“传旨,加赠邹元标太子太保,乘驿车归家荣养。”

 

邹元标叩首谢恩,起身告退。

 

朱由校看着消失在殿门外的邹元标,轻轻叹了口气。

 

邹元标身为东林三君之一,肯定没想到跟他有直接关系的东林党会变成误国的文官集团。老了才看清楚,才有和衷的感悟,却已是七十老翁,时日无多。

 

第七十八章 施惠宫人

 

割不尽的韮菜蔸,打不死的邹元标。

 

朱由校苦笑了一下,若是年轻十岁,凭这股子虎劲,就应该派邹元标去河南,收拾收拾福王那帮宗藩。

 

“拟旨——”朱由校眯了下眼睛,开口说道:“郭允厚、郭兴治私相结党,弹劾奏疏荒谬无据,着罢职削籍,即刻遣送出京。”

 

言官监察百官是职责所在,但因个人目的胡说八道,却已成官场劣习。所谓的风闻言事,则成了言官的护身符,捕风捉影、肆意攻讦。

 

朱由校杀鸡儆猴,先将这两个家伙革职除籍,滚回家吃老米去。

 

嗯,向万历爷爷学习,裁汰官员不补缺,政务瘫痪不了,还省了银子。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2:23 , Processed in 0.02950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