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再世权臣 - 第 85 页

  那些汉子彻底愣住。

  孩童们扑过去,爷呀爹呀的嚎叫,大大小小抱头哭成一团。

  “……这是遇到了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汉子们涕泪交加地朝苏晏离开的背影磕头,“活菩萨呀……”

  苏晏没了逛集市的心情,回到驿站客房中,心底仍难受得紧,喃喃道:“人活着,怎么能苦成这样?”

  他前世生活在和平年代,国家强盛富足,尽管也有贫困人口,但再穷也不至于鬻儿卖女。这一世不说从小锦衣玉食,也是衣食无忧,专心读书进学,从未为生计发愁。金榜题名当了官,身处京师繁华地带,也没有直面过如此惨痛难言的人间疾苦。

  荆红追沉默不语,苏晏忍不住问他:“你小时候呢,也这么苦?”

  “好一点。爹娘死得早,至少没人卖我。”荆红追语气平静,“八岁那年闹蝗灾,实在没东西吃了,姐姐要自卖,只换一袋陈米。我死活拽着她,还咬了人牙子,险些被对方打死,于是没卖成。”

  “你……”苏晏忍不住双手握住他的胳膊,眼眶泛红,喉咙酸涩说不出话。

  荆红追看着自己决意追随的苏大人,忽然极浅淡地笑了笑:“我现在好了。”

  他平时神情沉寂,眼神冷锐带煞,说话总像一粒粒生硬的石子,除了面对苏晏时柔和些,被过分戏弄偶尔一两下还会脸红,大部分时候都是一把阴影中的利刃,体内封存着沉冤未洗的厉鬼。此番倏然露出一点笑的影子,如同焦黑枯木上萌发出嫩绿新芽,谈不上有多好看,却动人心魄。

  苏晏怔忡过后,安慰地抱了一下他,说:“以后也会好。”

  这个拥抱过于温暖与真挚,带着他唯恐玷污而不敢承受的体温热意。荆红追从苏晏双臂间滑落下来,半跪着,一手按膝,一手点地,声音难以抑制地微颤:“大人救我性命,危急时屡次庇护,又好心收留我。我……属下粉身碎骨,不足以报大人恩情之万一。”

  苏晏头疼地蹲下身子,与他平视,“咱们能不能好好说话,不要动不动就恩来恩去,跪来跪去?”

  苏大人不明白,恩情是一道箍,须得紧紧箍在他那颗逐渐贪婪而痴妄的心上,嵌入血肉。每当生出一两分迫切,便会勒得烈烈作痛,提醒他谨言慎行,不要把现有的好都败坏掉。这份好,有多么来之不易,就要多么小心珍藏,苏大人不明白。荆红追垂目不看他,“属下知道了,大人施恩不望报,不喜善行被人挂在嘴边。”

  苏晏无奈地揉了揉眉心:“……好吧,你就当我心中不喜,可以起来了么?”

  荆红追起身,说:“大人歇息吧,属下告退。”

  苏晏却叫住他:“我们不住驿站,住到城里去。”

  “?”

  “驿站里住的都是南来北往的官吏,看不出当地民生,我们进城住客栈,明日去市井和田间,到处逛逛。”

  荆红追没有异议,当即通知两个小厮,把卸了一半的行李再装回马车,动身进城。

  时值黄昏,一行人找了家大的客栈,要了七间房。原本褚渊安排的是二十名侍卫四人一间通铺,两个小厮和荆红追一间,苏晏自住一间上房。

  但苏晏洗沐完毕,准备出房门用晚膳时,见荆红追抱着剑,站在门外,吓一跳问:“你直挺挺站在这里做甚?”

  荆红追道:“守夜。”

  “不用了,这是城中客栈,不比野外,没事的。”

  “大人上次在湖边也说没事,结果——”

  苏晏投降:“行行,要守就守吧,但要上下夜轮值,别只你一个人熬着。让伙计再搬一张凉榻进来,就搁在外间,窗户边上,这儿,给守夜的侍卫躺。”

  他说完前一句时,荆红追正想答应。听了后一句,心里立刻反悔,说:“那些锦衣卫都是没绣花的枕头,不中看也不中用,和几个响马交手也会受伤,丢大人的脸。还是别让他们进屋守夜了,我一人足矣。”

  平心而论,苏晏觉得他这话偏颇——哪里是几个响马,到场看时,乌泱泱一两百号,个个弓马娴熟,身手虽普通,但战场不是单打独斗,那个姓杨的头目又会指挥,整支队伍的实力亦不容小觑。锦衣卫缇骑们能以一敌十,不落下风,反杀对方七八十人,己方只重伤一人,轻伤七人,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但毕竟亲疏有别,苏晏不想为此去驳荆红追的面子,便笑道:“对对,我家阿追又中看又中用,比他们给本大人长脸。你非要坚持不换班,就不换呗,睡在我这外间也好。就让两个小厮睡一间,小京睡相差,又爱打呼噜,只有小北受得了他。”

  荆红追被他调谑得无地自容,先前那番嫌弃锦衣卫的话语,倒像故意贬低旁人、自抬身价似的,当即转身下楼去找客栈伙计,只留给苏晏一个僵硬的背影。

  苏晏在他身后吃吃地笑。

  半个月长途跋涉,从苏晏本人到侍卫、小厮,个个疲累不堪,到了城中驿站,不禁放松心神,吃饱喝足后只想睡觉。

  苏晏进屋后看了看西洋珐琅怀表,才晚上七点,边打着呵欠,边脱去外袍鞋履,穿着亵衣往枕席上一躺,肚皮上搭条大毛巾,几乎瞬间入睡。

  荆红追沐浴后进屋,隔着垂帘听见苏晏沉稳绵长的呼吸声,知道他睡熟了,便也解了外衣,躺在凉榻上,把剑搁在枕边。

  他受过训,必要时控制自己不进入深睡状态,闭目浅眠养神,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惊醒。

  刚躺下没多久,窗外不远处陡然响起击鼓吹喇叭的声音。荆红追猛一睁眼,纵身跃起,轻悄地落地,推开窗缝往外看,像是从城门方向传来。

  苏晏被吵醒,迷迷糊糊问:“……什么情况?”

  荆红追见街道上火把熊熊,人影幢幢,猜测道:“许是迎亲的队伍。”

  苏晏“哦”了一声,又睡着了。

  金鼓声半晌后停歇,估计新娘送到夫家了,荆红追躺回凉榻,重又闭眼。

  两刻钟后,击鼓吹喇叭声再度响起,仍是从城门方向的大街上传来。

  苏晏又一次被吵醒,闭着酸涩的双眼,不爽道:“又结婚?今天是什么黄道吉日,人人赶着上花轿!”

  荆红追无奈道:“我给你做两个棉花塞子,堵住耳朵。”

  耳朵眼儿里塞了棉花后,苏晏继续睡。

  不到半个时辰,再次被金鼓声吵醒。他于酣梦中怒不可遏地弹坐起身,抓狂捶床板:“什么破酒店!隔音效果这么差,还让不让人睡!噪音扰民也没人管,我要打110报警了!”

  他的怪话有一半荆红追听不懂,也不介意,只皱眉看向窗外,“一夜数次,怕不是什么迎亲……”

  喧哗声从街市遥遥传来,其中一个声线特别尖锐:

  “看杀人啦——”

  “……御史大人要砍贼匪的头啦,大家伙儿快来看啊!”

 

 

第七十六章 胸闷帮我揉揉

  苏晏一怔,睡意霎时去了七八分,望向窗外自语:“什么御史大人?你御史爷爷在这儿呢!砍谁的头?”

  他腾地起身下床去找外衣,嘴里叫:“阿追!”

  荆红追掀帘进来。

  苏晏说:“去把我官服找出来,我忘记放哪儿了。”

  荆红追见他埋首在包袱里使劲抄捡,嘴角勾起一丝无奈笑意,伸出剑柄一挑:“喏,这不是。”

  “哎,怎么就你眼亮。”苏晏拽出那件青色七品文官常服,见前胸后背的鸂鶒补子,抖了一下手,忍不住吐槽,“好好的官服,绣什么鸳鸯戏水,这鸳鸯颜色还是基佬紫,靠……”

  他一脸嫌弃地把官服穿上,荆红追绷着面皮藏笑,帮他系好腰带,戴上乌纱。

  苏晏吩咐去叫醒褚渊等人,又小心谨慎地把任命状、圣旨与尚方剑都打包好,让荆红追背着,一行人出了客栈,骑马直奔街头。

  菜市口火光映天,中间广场上立起方形高台,苏晏远远见台上一排人影跪着,旁边站着几个彪形大汉,头束红巾,手握大刀,顿时想起前世电视剧中看到的法场斩首戏码,心想我是不是要应个景,先喊一声“刀下留人”?

  吐槽归吐槽,他倒不至于这么冒失,到了广场边,先去看官榜上贴的告示。

  告示满满贴了一榜,有几张贼匪的画影图形,最显眼的两张肖像,颇有些像鹰嘴山那对贼头兄弟,旁边注明:响马盗匪首王五、王六。

  又见一大张讨贼令,足足占了版面的三分一,苏晏迅速扫视,“严词峻令,震慑震慑百姓也就罢了,什伍连坐法是什么鬼?”

  褚渊解释:“就是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一家犯法,其他人家必须告发,如隐瞒不告,就以相同罪名处罚。”

  “发动人民群众互相检举揭发啊?厉害了。”苏晏又看公告末尾,皱眉,“还要牵连家眷?一人做匪,全家砍头,不带这么残暴吧?”

  高台上,刽子手抽出插在犯人衣领后的“犯由牌”,扔在地面,又含了口烈酒,往鬼头大刀上一喷,就等令签坠地,手起刀落。

  褚渊等人排开斩首台周围挨挨挤挤的看客,为苏晏清出一条道。苏晏骑马近前,看清跪着的人犯,男女老少均有,最年长的是一对身形佝偻的叟妪,满脸皱纹,麻木地跪着。最年幼的少年约十三四岁,吓得浑身颤抖,旁边跪的妇人许是他母亲,扭头看着他只是恸哭。

  “什么人,敢擅闯法场?”

  苏晏回头看,场边台阶上搭设着公案,端坐着个同样穿七品青袍的官员,年约三旬,黄脸微须。这声呵斥,正是他身旁的差役发出。

  苏晏打马近前,拱手道:“都察院监察御史,御敕陕西巡抚御史,苏晏,字清河。”

  那官员闻言一愣,缓缓起身,也向他拱手作礼:“都察院监察御史,奉命驻守陕西专理捕盗,陆安杲,字日容。”

  苏晏听他自报家门,险些笑场,心想竟还有爹妈给孩子取名“乱搞”哈哈哈……莫非真是乱搞生出来的?他笑肌忍得发酸,干咳一声,下马走上台阶:“还请乱……陆兄暂缓行刑,容我了解情况。”

  法场行刑被打断,陆安杲本就心生不悦,又见苏晏打算横插一手的架势,沉声道:“君莫非是御门击鼓苏十二?吉时不可误,想了解情况,等行刑完毕,本官再慢慢说明。”

  他说着,坐回官椅上,伸手去签筒拿令签。

  等你砍完我还了解个屁啊,万一砍错了头,还能接回去不成。苏晏当即抢先一步拿走签筒,笑道:“我这人呢有个怪毛病,心存疑惑则坐立难安,还望陆兄为我解个惑先。至于吉时嘛,陆兄若是个讲忌讳的人,也不会放在夜里行刑,反正早已过午,再迟个一时半刻,又有什么关系。”

  陆安杲暗骂他无赖,只得耗费唇舌解释:“台上这七名人犯,其中三人是贼匪从犯,随之杀官夺粮劫军械,无恶不作;另外四人是贼匪家属,明知连坐法颁布,却藏匿消息不举报,还向贼匪通风报信,故而一应按律判斩。”

  苏晏道:“这从犯便罢了,家属怎么也要判斩?亲亲相隐,自古法律认同,除谋反、谋大逆、谋叛等重罪之外,允许直系亲属之间可以不互相告发,否则亲情伦常荡然无存。”

  他伸手一指台上老叟老妪,“看看那两位老人家,半截入土的人,难道还要逼他们挺身而出举报儿孙?爱子之心,不是人之常情?即便要惩处,也不至于按同罪论直接判死,还望陆兄三思。”

  陆安杲毫不动容,“连坐法并非本官一人拍板敲定,知府大人也是点了头的。苏御史刚至陕西,不知其中关窍与利害。本地盗匪横行,打家劫舍,气焰十分嚣张,地方官束手无策才上报朝廷。朝廷命本官驻守陕西,专司捕盗,若是毫无作为,如何对得起职责与圣恩?”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2:19 , Processed in 0.028725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