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 3673 页

刑部众官员忽然不出声了,这是个穷途末路的狂徒,破案是他唯一的生机,这样的人最容易走极端。若是逼急了他,恐怕很愿意拉几个陪葬的。

 

横的怕楞的,楞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许七安既不要命,又不要脸,谁敢和他起冲突?

 

(本章完)

 

 

------------

 

第二十三章 推理案情,一半大奉国运

 

见刑部的官员们纷纷趋利避害,闭口不言了,大太监压了压手,神色一正,严肃的说道。

 

“都坐下吧,桑泊湖案牵扯甚大,陛下重视程度比税银案更高,特命我为总督,督促你们办案。打更人来的正好,省的我回头再去找你们谈话了。”

 

这太监明显更偏向许七安,准确的说是打更人,怕是和魏渊有关系,许七安抱拳,返回座位。

 

宋廷风很会配合,跑上前拔出金牌,双手奉上,恭敬的说道。

 

“大人,您的金牌。”

 

许七安示威般的看了众人一眼,伸手接过,点点头说道。

 

“嗯!”

 

许七安把自己塑造成穷途末路的莽夫形象,能够解决接下来的很多问题,刑部和府衙的人再想争功,就得先掂量一下。他们需要面对的家伙,是个一言不合就拔刀杀人的神经病。

 

至于这样后续会引来什么麻烦,许七安不管,一来是相信魏渊会替他遮风挡雨。二来办不成案子,他也不用管什么后续了,要么死,要么永远离开京城。

 

刘公公喝了口茶,环顾众人一眼,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

 

“三个衙门内部都有人失踪,这些失踪的人,极有可能是碟子,帮助贼人暗中偷运火药。诸位对这件事怎么看?”

 

京兆府尹算是三方人马中最弱势的了,率先开口道。

 

“本府已经派人查过九位死者的家人,都还在京城,对于亲人的失踪毫不知情。本府推断,九人不是逃跑,而是被灭口了。”

 

刘公公微微颔首,表示知道了,再次看向了刑部官员,等待着他们的禀报。

 

“三个衙门里,必然还隐藏着碟子,更隐蔽的碟子,是他们杀人灭口,清算了知情者。”

 

刑部负责此岸的一位官员站了起来,将自己的猜测和线索说了出来。

 

刘公公皱眉沉吟,案子的复杂性他早就有所预料,并没有感到惊讶。

 

许七安默不作声的旁听,既然留下来参加了会议,那么被扣押的人的用途就不大了。因为只要听刑部和府衙官员们的谈话,就能知道想知道的信息。

 

“恐怕不止是大理寺和礼部,就连工部都有碟子。”

 

“卑职调查过他们的家境、人际交往,以他们的能力,根本不足以从火药厂偷运出那么多的火药。所以,工部必定有人暗中协助,且官职不小。”

 

“火药是朝廷极其重视的战略物资,各种保密、防盗措施非常严格且齐全。若是没有工部高官协助,此事办不成。”

 

京兆府的一位捕头起身,将自己的猜测说出,逻辑清晰,合情合理,众人听的不断点头,对这位捕头刮目相看。

 

刘公公身侧的一位宦官在奋笔疾书,似乎在做笔录,把众人的交谈记载下来,这是宦官常用的手段,打小报告。

 

这种场合,如果说错一句话,就会被远景帝知晓,所以每个人说话都很谨慎,思索再三,才敢开口,免得被这死太监坑了。

 

穿蟒袍的刘公公,看向打更人这边,看向许七安,问道。

 

“许大人别一直沉默,作为打更人的主办官,你们可有收获?”

 

府衙和刑部的官员同时看过来。刑部官员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决定只要许七安说的哪里不对,就立刻抨击,落他颜面。读书人其实是很擅长斗争的,只不过不在武力上。

 

“下官确实有些收获!”

 

许七安点点头,他本来不想说的,因为刑部和府衙都是竞争对手,没道理把线索分享给这群狗东西。

 

可刚才注意到小宦官做笔记,以及刑部和府衙众人没有顾虑的交流,许七安忽然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表现的机会。

 

表现给那位皇帝陛下看。不出意外,这份笔录是要交给皇帝过目的,试想,元景帝看完笔录,发现刑部和府衙都在积极讨论,给出线索,为破案而努力,偏偏打更人衙门沉默无言。

 

元景帝会怎么想?虽然共享了信息对许七安来说,有点亏,但功劳已经记在纸上了。

 

“今早去桑泊湖查看过,想炸毁整个永镇山河庙,炸毁高台,需要的火药量极其庞大。”

 

“偷运如此规模的火药,即使手脚做的再干净,也经不起查的。工部除了尚书和两位侍郎,无人能够动用这么大量的火药,而他们能够坐在现在的位置上,应该不会如此不智!”

 

“有没有可能是城外运进来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8:05 , Processed in 0.19617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