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 856 页

官家惊怒交加,眼中冒着怒火,看了一眼身后频频点头的曹太后,又看了看了傲然而立的李湛,只能宣布散朝,日后再议此事。

 

文德殿,官家将案桌之上的奏章一扫,愤怒的拍着桌子,大声怒喝道。

 

“李湛究竟想要干什么,他为什么要反对朕为生父加封?”

 

韩琦看着怒火中烧的官家,其实心中也颇为认同李湛的话,他本就不太同意官家如此做,只是为了稳定朝政,才无奈妥协,希望可以将名义之争暂且放下,将重心放到军国大事之上。

 

“官家息怒,李相公并不是针对官家,只是皇考之争关系重大!”

 

顾廷烨也是劝说道。

 

“官家,李相公只是一时激愤,容臣前去劝说一二!”

 

官家其实虽然气愤,也知道自己这事情做得不地道,刚刚认了先帝为父,继承了皇位,屁股还未坐热,就翻脸不认人,要尊自己的生父为皇考。这事情如果不是发生在他自己身上,他必然也会反对的,没道理过继给了他人为嗣,继承了家产,还要带着家产再过继回去的。

 

官家怒气稍息,坐在了椅子上,叹了一口气,心虚道。

 

“朕也明白,这事情是朕有些过分,但是先舒王毕竟是朕的生父,为人子者,自然想要稍尽孝心,这也是朕的一点私心!仲怀你将这事和李相公好好说一说,免得君臣之间起了龌龊!”

 

韩琦见状也不忍再劝官家,只能打定了主意,尽快见事情事情平息,免得耽误了其他朝政。

 

顾廷烨却是感性的人,认为官家这么做完全没有错,乃是尽孝道,对李湛如此反对此事,有些不赞同,听到了挂官家的话,点头应是。

 

顾廷烨出了宫门直奔李湛府上,来到了书房寒暄落座。

 

“子清,你不是冲动之人,为何今日会如此激烈的反对官家尊先舒王为皇考?”

 

李湛看了一眼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顾廷烨,义正言辞的的说道。

 

“自古以来,得位之正,莫过于子承父业,如果官家尊先舒王为皇考,不再尊先帝为父,就是得位不正,你就不怕引起天下大乱吗?”

 

顾廷烨神色讪讪,有些词穷,他也是读书人出身,考过举人的功名,自然知道人伦纲常,此时不论官家说的如何言辞恳切,都是在道理上站不住脚的,是理亏的一方。

 

顾廷烨终究和李湛是好友,他也是回了顾府才知道,在顾偃开身死之后,李湛曾经为自己奔波,请求大哥顾廷煜保留了自己的族籍,为自己日后科举读书保住了希望,有大恩于他,他也不愿见李湛和官家闹得太僵,所以劝道。

 

“这里面掺杂了官家和太后之间的争斗,你又何必掺和在其中呢?”

 

李湛自然知道这事不仅仅是皇考之争,更是太后和官家之间的权利之争,只是先帝毕竟对他恩重,他不得不出面为先帝说上两句公道话。

 

“先帝恩重,不得不为,你也不必劝我,官家和太后之间的权利争斗我不参与,但是皇考之争,事关先帝,我绝对不会妥协的!”

 

顾廷烨看着坚持己见的李湛,心中也是钦佩他的原则,见李湛承诺不会倒向太后,也算是收获不小,不再劝说。

 

------题外话------

 

感谢梦游晋v和miss同人的打赏,感谢鼓励支持!!!今天继续六章,每天更新12000有些太累了,今天勉强写了出来,17天更新了20多万字,真的感到有些吃力了,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最后,我看到人家都说,如果每天更新这么多章,最好是每隔几个小时发一章,把时间错开,我是不是也该这么做啊???

 

 

------------

 

第七十四章 顾廷烨献策驱李湛

 

顾廷烨和李湛虽然已经相见多日,但是因为事务繁多,再加上先帝驾崩,新帝登基,所以一直未曾深聊,两人撇开政务,谈论起了这段时间的经历,主要是顾廷烨在说,李湛大部分时间都在倾听,不时的频频点头,对顾廷烨的际遇感到高兴。

 

两人相谈甚欢,华兰命下人准备了丰盛的饭菜,二人推杯换盏,一直聊到了深夜,顾廷烨才告辞离开。

 

第二日,官家得了顾廷烨禀报,知道了李湛的立场,虽然不满李湛坚持反对皇考之争,但是对他没有倒向太后还是感到振奋,君臣二人间的争斗不涉及到政治利益,只是单纯的主张不同,所以关系有所改善。

 

官家看着下面据理力争,再次反对皇考之争,头痛的按了按脑袋,无奈的再次宣布散朝,留下了顾廷烨和沈从兴。

 

官家坐在桌前,桓王赵策英坐在下首,顾廷烨和沈从兴见礼之后,也是落座。

 

官家有些疲惫,脸色有些难看,看着顾廷烨,有些期待的问道。

 

“仲怀,你可以办法让李相公退让一步?他一直坚决反对皇考之争,和太后一唱一和,如此下去不是办法!”

 

顾廷烨看着官家难看的脸色,连忙站起躬身道。

 

“官家,子清只是反对皇考之争,并不是和太后一党!”

 

官家闭目养神,摆摆手让顾廷烨坐下,深呼吸了几次,调整了一下状态,张开了疲倦的双眼,看着焦急为李湛辩解的顾廷烨,说道。

 

“行了,行了,朕明白,李相公的确不是太后一党,但是朕每次只要提起皇考之争,他就激烈反对,太后一党趁机犯难,让朕很是被动,只能步步退让,如此下去,必然会被太后辖制,无法施展手脚!”

 

顾廷烨听到此处,也是默然,如今太后和官家之间的关系自从皇考之议后势同水火,每事必争,只要是官家同意的事情,太后一党就一定会反对,双方完全不顾朝政安危,成了意气之争,只是为了争而争,丝毫不在乎事情的对错,这样下去,必然会造成朝堂大乱。

 

桓王赵策英看了一眼为难的顾廷烨,倒是心平气和的说了几句公道话。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9:51 , Processed in 0.05477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