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在诸天有角色 - 第 857 页

“李相公的才干出众,见识卓绝,目光深远,胸有谋略,的确是本朝罕见,对政务也是得心应手,所有的事情到了他的手里都是轻而易举的解决了!”

 

桓王看了一眼在场的众人,都是禹州出身,他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直言道。

 

“甚至李相公如果成为了大相公,必然可以比韩大相公做的更好!”

 

官家看了一眼桓王,若有所思,想起了往日里批改的李湛呈上来的奏折,的确是每事必有对策,缜密稳重,他完全无需操心,找不出一丝的不妥之处,不由点点头赞同桓王的话,有些失望的说道。

 

“可惜他是个硬骨头,死活不愿意对朕退让一步,不然朕必然是为肱股之臣,多有依仗!”

 

顾廷烨神色也是多有认同,感叹的对官家和桓王说道。

 

“臣和子清相交已久,多次和他纵论古今,天下之事他无所不精,才绝于世,无人可及!”

 

沈从兴看着夸赞李湛才华的三人,有些挠头,他是个粗人,只会行军打仗,其他的一概不会,所以有些不相信,向顾廷烨质疑道。

 

“仲怀是否过于夸赞李相公了?”

 

顾廷烨倒也不恼,他知道沈从兴是个粗人,并不了解李湛的能为,见他不信,继续说道。

 

“他天文地理、文章诗词、三韬六略、水利农桑、排兵布阵、律法刑名无所不精,无所不通!才能远胜我十倍、百倍!”

 

沈从兴看着一脸钦佩之色顾廷烨,双眼睁大了,他对顾廷烨的能力可是十分敬佩的,他们一行人中只有顾廷烨是文武双全,谋略无双,如今官家能够成为天子,就是顾廷烨从中谋划的,是官家的第一功臣,如果李湛的才华远超顾廷烨,那么的确是世间奇才。

 

官家听到这些,脸上更是愁苦,叹息一声,感叹道。

 

“正是如此,才会头痛,每次李相公都引经据典,驳斥皇考之争,满朝文武无一人可以争得过他,让朕束手无策,更加憋屈!”

 

官家其实也是难受,他本就理亏,本次被李湛拿大道理堵得心口疼,但是却无法反驳,时间长了就有些受不了了。

 

官家直起了身子,一脸期待看向顾廷烨,直言道。

 

“仲怀,你足智多谋,对李相公又了解颇深,可有办法让李相公不要掺和到皇考之争中?朕也好清闲一段时间,你尽管放心,朕也绝对不强求李相公赞同此事!”

 

顾廷烨面露难色,他对李湛有着足够的了解,知道他是一个信念坚定的人,只要是他做出了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官家见顾廷烨面露难色,失望之色一闪而逝,沮丧道。

 

“看来仲怀也是无计可施,如此一来,真只能和李相公争到底了!”

 

顾廷烨面色一变,自古君臣相争,必然会有一伤,他不希望官家和李湛任何一个有所闪失。

 

其实顾廷烨心中真有一个主意,可以让李湛无力插手皇考之争,而且这个计策李湛即使知道了,也一定是心甘情愿的的中计。

 

顾廷烨坐在黄花梨木雕刻的太师椅上,看着正和桓王商量如何对付太后一党,如何应对态度强硬的李湛,终究还是不愿李湛和官家起了冲突,咽了一下口水,嗓音有些干涩,开口道。

 

“官家,臣和子清乃是好友,知道他一直有一志向,就是效仿冠军侯,马踏阴山,封狼居胥。”

 

官家和桓王脸上有些讶异,李湛是何人,那是科举出身的探花郎,做过翰林,当过御史,如今更是朝廷的枢密使和中书侍郎,乃身兼枢相和副相之职,比之韩大相公丝毫不弱半分的仕林领袖,志向居然是成为冠军侯式的武将,这实在是让二人诧异。

 

顾廷烨站起身来,躬身道。

 

“请陛下命枢密使李相公巡视边防,整顿军纪,想必他必然不会拒绝,如此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大半年,足以让官家将皇考之争尘埃落定,即使林相公回到朝堂,也是木已成舟,无可奈何了!”

 

官家颔首,随即大喜,立刻拟旨写下了诏书,命李湛巡视边防,整顿河西,整顿军纪,加封四路制置使、招讨使,统领秦凤路、永兴军路、河东路、河北西路西三道,授临机处置之权,可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

 

第七十五章 李湛离京

 

李湛站在朝堂之上,听着内监清脆明朗的宣旨声,面无表情,只是静静的看着坐在御椅之上的官家,又看了看垂帘之后的太后,心中暗叹一声。

 

李湛明白自己虽然并无降职,但是却被官家打发到了边境巡防,坐镇西北四路。为的就是将自己支开,官家应该也是对自己忍耐有限,不愿意听到自己继续反对皇考之事,而太后却是因为对自己屡次招揽,自己都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所以才会冷眼旁观,等着自己前去救助,才好施恩于自己,将自己收为麾下。

 

李湛看着满朝文武不闻不问,丝毫不意外自己被排斥到朝堂之外,心中感到可笑和可悲,李湛其实也知道自己一直反对官家加封自己的生父,必然会被官家厌弃,而又不肯投靠太后,一直保持中立,必然会被孤立,所以这种事情也不出他的预料。

 

李湛甚至心中暗暗感叹官家为了让他离京也算是挺大方的,居然授予了他临机处置之权,可谓是下了血本,这代表着,只要李湛愿意离京巡视边防,坐镇西北四路。就可以对边境之事先斩后奏,权力大的惊人。

 

顾廷烨看着独自出列默然无语的李湛,心中很不是滋味,这个计策是他所出,相当于是他将好友从中枢驱逐出京,去苦寒之地巡视,简直可以说是背叛了李湛,十分羞愧的低下了头颅。

 

李湛等到宣旨完毕,见无人出声,这才躬身对着官家和太后行了一礼,然后抬起头来,平静的看着上首的两位至尊之人,嘴角突然绽放了一丝灿烂的笑容,朗声道。

 

“臣领旨,拜别大娘娘和官家!”

 

官家干咳了一声,有些心虚,视线飘忽不定,不敢看向下面丰神俊秀的李湛,只能尴尬的勉励了几句,祝愿李湛此行一路顺利,早日回京。

 

而太后则是闻言一愣,接着脸色大变,她本以为李湛至少会反对一下官家的旨意,毕竟传国玉玺还在她的手中,这道旨意并未加盖御印,算不上真正的圣旨,只要李湛反对,她就会让她的人随之声援呼应,必然会一步步的将李湛拉拢过来,但是完全没有想到,李湛居然真的舍得离开中枢,以宰相身份前去巡视边境,丝毫不在乎自己在外会导致自己在中枢再无话语权。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2:46 , Processed in 0.052661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