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432 精校版 - 第 14 页

[卖的可多了。吃的、穿的、日用百货。都是国家组织的城里百货商店下乡去,让农村老百姓也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年货过大年呢。]

电台里的播音员小林和小琴用这种聊天的方式把这个国家正在进行的事情说出来。好像是聊天,但实际上是另一种播报新闻的方式。和《新闻联播》那种严肃正经的风格分开。

因为李锐搞传媒后很清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坐下来安静听新闻联播的。尤其是新闻联播的调性注定了它是一个严肃类节目,不能搞笑不能轻松,就是穿着正装绷在那儿。

新闻类节目需要这种绷着的严肃类,也需要老百姓更容易接受的轻松节目。但是要把握好尺度,不能变成元时空后世台湾那种娱乐化新闻节目就好。

像《谈天说地》里刚刚两个播音员聊的这些其实都是对过稿子的。看似闲聊,其实把国家搞年货下乡,让大家知道有这么个事情。

当然各地具体的实施就要看各地的本地新闻和广播了。毕竟《中国之声》是一个全国性的广播电台,它不可能详细到每一个乡镇搞什么内容都播。(1

播音员小琴和小林这么闲聊着。

两人聊着年货

[小琴: 我发现今年咱们商场里的年货品种变多了。尤其是有一种叫做巧克力的糖果好像大量上市了,我买了些尝尝,味道可真不错啊。]

[小林: 这事儿我知道。这是从前哈尔滨糖厂当初为了支援抗美援朝而生产出来的代可可脂巧克力。能快速补充能量。从前为了支援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和人民军,糖厂的生产力全都供应他们了。现在战争结束了,咱们把美帝野心狼和它的走狗赶出了半岛,现在糖厂的生产力解放了,咱们老百姓也能尝到了.l

[小琴:哎呀,原来是这样啊。我觉得这巧克力可真好吃。

,[小林: 是啊,现在哈尔滨糖厂正在和全国几个大的糖果厂通力合作,把巧克力产品推广开,还要出口海外呢。]

[小琴: 哎呀这么厉害啊!]

[小林: 是啊,现在哈尔滨已经成为了全亚洲产糖量第一大的城市了,成为亚洲糖都。年产糖已经突破了一百二十万吨。我们现在全国各地所有糖厂加起来,我国年产糖量也突破了两百万吨的大关了。这也是为什么咱们现在过年买糖果的种类多了,而且价格还便宜了下来。

电台里,两个声音好听的女播音员闲聊似的将新中国的发展融进她们的闲聊里,又将新闻需要传递的信息给播放了出去。

因为网咖提供了2015年才研究出来的生物酶解法降低了生产糖类的门槛和成本,现在中国糖业的发展极快。

元时空之中,一直到1959年时国家年产糖量才堪堪接近一百万吨。而现在提前四年多完成了百万吨翻倍的产量。网

而且伴随着机械厂和良种、化肥厂的建设生产,北大荒的开荒已经初见成果。接下来的几年里,可以预见的是东北大地将迎来一波丰收潮

而且东北那边一开始就奔着农场化去搞的,基本没多少自耕农,多是国有农场和农业工人。他们在为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探路。

小林和小琴还在聊着这些,林场的阿森和他的工友们也在闲聊。

“你们吃过巧克力吗?”阿森问道:“听着感觉可真好吃啊。入口即化,还浓厚香醇,还甜蜜蜜的,那是个什么滋味啊?”

“嘿,那可是个好滋味啊。”伐木工友里有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咂咂嘴。

“你吃过啊?”阿森好奇道

“嗯,当年当兵的时候美国佬给我们发过一次补给。里面就有巧克力。黑漆漆的,但是香的的很。是别的糖果都没有的香味,他们说那就叫巧克力香味。香甜香甜又带点苦,吃起来顺滑可口。啧啧........真好吃啊。老子这辈子就吃过一次。后来狗日的长官就把美国人给的补给给贪污了。巧克力换成麸皮馒头了。妈的!”

原本还在追忆美好的男人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不好的回忆,他以骂骂咧咧的低吼作为整段话的结尾。

“咱们台湾有卖巧克力的吗?”阿森好奇道。

“有啊,台北的高级商店有得卖你买得起吗?二两的一块巧克力要你一天的薪水了。你吃得起啊?

“这么贵啊!”阿森吃惊道:“那为什么电台里她们说巧克力很便宜,在北京、天津的商店里才卖几毛钱一斤。

“嘿,台湾能和大陆比嘛?! ”刚刚骂长官贪污的中年人低声咕哝了一句

阿森摇摇头,和工友们继续听收音机。

[小林: 对了听说国家上调了粮食的收购价格。不知道明年会不会粮价上涨呢? ]

[小琴:不会呢。不用担心粮食价格上涨。我听说是因为这五年时间里,咱们国家的基础道路建设好了。粮食等大宗物品的运输变得容易许多。从前把粮食从农村收来在运到各地城市最大的成本不是收粮食,而是运输和保存。]

[小琴:咱们国家现在道路运输好多了。而且仅仅去年一年咱们铁路新增了两千公里!宝成铁路通车,兰新铁路完成了第二阶段工程。京广铁路、京哈铁路也完成相当路段,部分路段已经通车,从南到北我们国家发动了数百万的群众力量进行铁路的基础工作。]

[小琴:这些群众力量其中有很多是农民。因为铁路通车了,仓库建好了。粮食的转运成本大幅度降低了,吃水不能忘记挖井人啊。所以国家将一部分降低的粮食成本用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另一部分用来调控城市内成品粮食价格,减少粮价波动让市面上的粮价粮保持平稳。]

[小林: 原来是这样啊,你这一说我就懂了。]

工友里有人抽着旱烟,听到节目这“还能有这好事话,他吧嗒着烟屁股:呢?当官的没把钱都收走?还能落到农民口袋里?”

阿森也觉得真厉害,还能这样的吗?原来修路还有这样的作用啊。

“但是咱们台湾最近两年不也修路了吗? 怎么没看见粮价下来点? 我咋还感觉钱还越来越不值钱了呢?从前干一天的活赚的钱买粮食够一家三口吃两天半的,现在感觉就只够吃两天了。”阿森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工头老大低声说了一句:”“因为咱们这里是台湾啊,当头的姓蒋。

“啧。”工棚里的大伙儿不约而同的啧了一声,但是谁都没有在这个事情上多说话。多说多错,心里知道就行

而《谈天说地》的节目还在继续小林和小琴又在说国家准备在过完年后开始组织大规模的医疗下乡。《

解决乡村里赤脚医生解决不了的复杂疾病。

阿森是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他出生在台湾。童年时期生活在日据统治下,少年时代则是蒋光头的统治时代。

他这辈子都没离开过台湾,去过最远的地方是台北,那还是因为他太爷爷在台北郊区去世了,一家人去奔丧

大陆,那是一个遥远的名词,是一个雾里着花的地方。

台湾的报纸天天都在说大陆的坏话,但是阿森不在意,因为他不认识几个字,根本看不懂台湾报纸写的什么。

台湾的电台节目也无聊的很,远比不上《中国之声》。而且从台湾节目的无休止抹黑和中国之声客观的报道来说,他更相信中国之声。因为人家好的坏的都说。

二十岁的阿森心中有一个影影绰绰的想法,那就是自己要是能去大陆就好了啊。

听着电台里的节目,阿森的心绪飞的很远,仿佛都已经穿山越海的抵达了那个地方。那个他做梦都想要去的地方。连身上的疲惫都放松了。

就和他的工友们一样,抽着烟听着广播,他连因为砍树而造成的虎口伤势都不那么痛了。

还有三天就过年了啊,那么明天就该放假了。刚好拿了钱之后去买年货也不知道巧克力是不是真的那么贵。要是便宜点的话,自己买一小点尝尝吧,毕竟过年了。

阿森和工友们挤在大通铺上,带着对过年的期待沉沉的进入梦乡。

第二天叫醒他的是激烈的争吵

“过年不放假?!这他妈是哪个狗屎人想出来的主意?!你别和我说什么威尔士先生,他现在站在我面前我一斧子劈死他!

工头老大的叫骂声将阿森从梦境中唤醒。

PS:今日只有一更,见谅。

第四百一十章 准备秋后算账

对于中国人而言,过年大概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事情。

因为这不仅仅意味着团圆,同时也代表着忙碌了一年了,大家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对于传统中国来说,休息这种事情对普罗大众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传统中国里也只有官员才会有每旬一次的沐休。

也就是工作9天,休息一天

而除了官员之外,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除了逢年过节,那是一刻都不得休息的。

就像是在阿里山伐木的阿森等人除了端午、中秋和清明这三个节日可以休息一天之外就只有过年有半个多月的假。

其他时候只要是天气没有很差,可以工作他们就要去工作。

砍树是一件很累的事情。尤其是他们这个伐木场还没有太多现代化的设备给他们进行伐木。

大家还在用传统的拉锯将木头砍下来。这就更是一个让人吃紧力气的事情

所有人都盼着休息呢,往常在除夕前的两天就会放假,让大家回家去。

毕竟台湾也不算很大,两天的时间足够他们从这里回到台湾的任何一个地方了。

但是在54年年中的时候,伐木场突然有了些变动,本来他们这应该是隶属于台湾政府下面的伐木场,但是中途却换了老板,由美国的承包商将这片伐木场与整片林地全都包下来了。

现在他们是在为美国的商人进行工作。本来对于阿森他们来说换个老板也

无所谓,反正只要工资照发就行了。这半年来大家感觉也没什么变化,还是和以前一样上班、吃饭、睡觉、领工资。

本来就该如此简单的过个日子

但是今天所有人都愤怒了,因为美国老板不让他们在春节休息

原因很简单,美国人不过春节。同时现在美国市场和欧洲市场对木材的需求非常高。

二战结束后,第一批婴儿潮的影响开始逐渐显现。

那些在二战后出生的第1批孩子已经成为了儿童,要开始上学读书了。

这意味着他们不会和父母睡在同一张床,他们需要自己独立的睡床、学习桌甚至是独立的房间。

这些东西都极大的刺激着木材家具市场的发展。现在美国和欧洲。对于木材的需求是极高的,而阿里山林区砍伐的木材质量相当不错,虽然说最好的木头已经被日本人砍伐的差不多了,但是次一级的木头也还能用,再加上台湾这边还有非常便宜的人工以及木匠。

作为美国老板,自然是想要将这-些东西利润最大化

他可没有时间等着这些工人慢悠悠的休息一个月再回来工作。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7:39 , Processed in 0.02749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