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432 精校版 - 第 24 页

梁序昭没有被笑声影响,他继续道“1950年,立法院通过封锁大陆法案。我们的舰队一直在大陆沿海游戈,只要大陆有船只出现,我们就击沉。在1953年前,我们战果颇丰。

“1953年之后,我们封锁大陆的政策受到些许阻碍。大陆发展了大量的武装炮艇。虽然不是我们驱逐舰的对手,但是几艘武装炮艇围上来,却能对巡防舰产生一定威胁。

梁序昭说道这里多少有些郁闷,本来好好的压着大陆海军打的。怎么回事,他们怎么能还手呢?

没办法,本时空的新中国产业发展比元时空好多了。就连苏联都在不断提高对中国的合作关系。社会主义阵营里,中国地位和实力也是不断提升

原本台湾虽然在陆军上很拉胯,但是海空军一直是有优势的。可是现在这个优势却在不断的被填平。

梁序昭感觉到有一种紧迫感,原本台湾因为对大陆有海军优势,所以他的地位也比一众将军们更高

现在这种差距在缩小,这也威胁到了他的个人地位。同时出于战略上的考量,如果大陆方面海军实力持续膨胀那么对台湾乃至台湾后面的美国都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在对金门战役这件事上,梁序昭是极度支持救援的。

因为从现在的资料上来看,原本最忌惮的反舰飞弹并没有出现。台湾舰队几次要突破对面舰队防御的时候,对面都是靠岸炮来逼退台湾舰队。

“所以在已有资料上来看,我们支援金门是完全应该的。而且这次共军看起来是下了大力气了,一定想要打下金门。这次我们可以以金门为中心,海空军扑上,一口气吃掉还没发育起来的大陆海军部队!”梁序昭如此说道

诚如金门上的王参谋长谋所想,如果说他报告自己的情况糟糕之极,那么现在这场会就不是讨论救援,而是想怎么甩锅了。

就是这种僵持,好像用把力就能打赢的状况才让人欲罢不能。

海军方面全力支援金门。而胡琏更不用说了,金门是他的地盘啊。现在台湾这么小,他能有个金门已经很不得了了。金门都是他的嫡系,他一定要救啊。

有这两人表态,会议室里对于救援金门的热情就高涨了起来。

大家都很有信心,因为金门曾经有过大捷,再加上金门那边的情报也说了形式还不错。这时候不努把力痛打落水狗,什么时候打?

所以非常难得的,国党内部的将军们纷纷表示要驰援金门,要痛打共军。

蒋总裁难得的露出微笑:军心可用啊!军心可用!

第四百二十二章 技术突破

福建,某处海湾内

搭载了[海鹰一1] 型导弹的七百吨级中国第一代反舰导弹艇,舷号711的浮梁号导弹艇与它的几个小伙伴正在海湾内进行休整。

在它们旁边还有个大家伙,排水量接近三千吨的中国海军旗舰威海号。

这艘从美国手上缴获的驱逐舰经过这么久的适航性训练,中国海军已经掌握了它的特性,形成了战斗力。

而且它现在还进行了一些小小的[神秘改装],目前在威海号上服役的将士们都是经过长期考验,党性忠诚绝对可靠的那批人。

“可是这一仗打完,我估摸着美国人和苏联人怕是能回过味来。这些秘密也不知道能藏多久。”站在威海号上说着这些的是一个相貌堂堂的中年人。

中年人名叫束星北,中国雷达之父。在他二十岁留学时就是爱因斯坦的助手,后因为爱因斯坦的研究受阻无法进行下去,束星北不得不离开爱因斯坦的研究小组,前往爱丁堡大学继续深造。16

学成回国后满腔报国热忧,然后就碰上了狗屁倒灶的国民政府。束星北这人智商很高,但是“情商”很低。

做事不懂什么叫做[圆滑、妥协世故],永远秉持着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性格。

刚正是好的,但是过刚易折也是真的

束星北在民国不得重用,元时空之中到了新中国也难受。讨厌他的人太多,喜欢他的人太少。如果不是他的学生李政道后来成名成家,并且力挺束星北,他或许都没有出头之日。

而当他重回科研中心后,第一个解决的问题就是困扰钱学森的洲际导弹落点计算和回收 (弹头部分非装弹而是科研设备的试验火箭) 问题。

,束星北这人嫉恶如仇,眼睛里一粒沙子都不能容下。他的世界里非黑即白,没有中间值。

关键是他的这个性格让他和人为敌时,很多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得罪了人。而他得罪的人也不全是所谓的坏人,甚至有不少人在广义是可以定性为好人并且也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他的性格注定了没法在需要勾心斗角的地方工作。这是他明明科研能力超强,但是却名声不显的原因。

这样一个沧海遗珠,网咖有他的资料,自然不会放过他。第一批招收进网咖的科学家大名单里就有束星北的名字

既然你不合适搞科研+行政的复合工作,那就专门进来给我搞科研吧

束星北在1945年发表过《原子弹理论研究》的论文,在国内属于对原子弹非常有研究的一批人。但是本时空之1中研究原子弹却没把他加进去。

,为了这事他还跑去李锐跟前拍桌子。李锐算是明白他为什么元时空不受人待见了,老束看自己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智商上的碾压感。

哎,虽然我李锐智商可能确实赶不上你束老,但是你能别搞得那么明显吗? 我好歹也是基地主任呢。

还好李锐脾气好,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对束星北有什么隔阂,基地里怪脾气的科学家不止他一个,李锐都习惯了

当时李锐就和束星北说道:“束大科学家,咱们真的不是给你找麻烦。而是真的有一个更要的事情让你去做。这是我和老陆和钱总开完会做出的决定。”

束星北当时还不服气:“能有什么比现在研究生产原子弹更重要?

李锐从抽屉里抽出厚厚一沓资料这些。

《海基反舰、防空雷达》、《无人机搭载SAR雷达》、《数据链共享设想》、《现代化作战指挥中心概念、》

一大堆资料,束星北翻开一本之后就忍不住了。

李锐也端着茶杯对他说:“怎么样,老束。这些东西不比原子弹的重要性差吧。我们国家的实力还很弱小,但是我们的敌人却无比强大。

“强敌环伺,我们只能以非对称作战的理念来保家卫国。导弹、原子弹虽好,但是如果没有雷达和制导,它们就是瞎子的眼镜,纯摆设。

“邓总解决原子弹,钱总解决导弹,你束总帮忙解决雷达和雷达数据链传送问题。三位一体,才能解决我们生存空间的困境。雷达问题可是不下于原子弹的重要课题。你要做好了,不光是我们基地给你记大功,全中国百姓都要给你记一个大功!”

“你是有功于国家有功于人民的啊

束星北被这么一说,他又高兴了起来。能研究自己最擅长的雷达,而且还有如此多的思路和方向,对他来说如获至宝。

李锐这才算是把束星北给哄好,让老束乖乖回去工作去了。

瞧,想要做一个正儿八经的好领导其实也不容易。尤其是自己的下属一个个脾气本事都很大的时候。 10==

束星北也没有辜负组织上的重托之前在日本海域打下美国飞机的防空导弹的雷达锁定技术就是出自他手

侦查台湾飞过来飞机的岸基雷达也是束星北的手笔。

元时空之中明珠蒙尘的束星北在网咖的技术支持下以点破面,几乎是带着中国的雷达技术在一路狂奔。

现如今各国的海基反舰导弹所面临的最大难题都一样,那就是海面杂波很大,雷达锁定敌人难度极高。

为什么到了元时空后世空军还有一招超低空海面突防,就是飞机能躲开雷达视角,借着海面杂波进行抵近进攻

海面杂波和雷达锁定问题,这两个问题在五十年代深深困扰着美国和苏联。在海况复杂的海域,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预警机从天上对下面进行雷达扫描,在通过数据中心将数据传送给各个舰船。

现在美国和是苏联它们的导弹也在不断迭代,雷达和锁定技术也在不断迭代。因为它们也不知道走哪条路是正确的,就算它们是超级大国,它们也是要不断试错的。

“但是我们现在不用走他们走过的错路了。”束星北带着技术员擦拭着威海号上的重型无人机。同样的重型无人机在威海号上有十几架。

威海号上的很多武器和备弹舱都做了拆卸改造,就是为了给它们留地方。

束星北抬头看向威海号上被他亲自改造过的雷达,又看了看重型无人机上自己手搓出来的雷达和信息传输设备。

束星北摸了摸无人机低声道:“宝贝啊,宝贝。李主任和我说能不能解放台湾就看你们了。你们别让我失望啊。”

束老师,您念什么咒呢? ”来自基地里的技术员,也是跟着束星北学习雷达技术的周成。虽然人长得五大三粗的,但是手工、机械操作和电焊等活儿细致,这在这个很多东西都要手搓的年代,他这算是非常厉害的特长了

“去去去,什么念咒。我们搞科学的,不搞封建迷信。”束星北道:“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这仗打完之后,我们的秘密会不会暴露?”

周成道:“应该不会吧,老师。我们可都是远距离侦测。

“不好说,不要小看美国的科学家”束星北摇摇头:“我当年求学的时候见识过很多欧美学者,他们他比想象中的还要聪明。

“哈哈哈,束老师,咱们不小看美国的科学家。但是也不能小看美国的反共政治正确和美国政客的底线啊。”笑声传来,是海军司令肖劲光。

“美国人自己内斗现在斗的你死我活。咱们的李部长又不断的发文章和资料给美国现在内部斗争煽风点火。束老师,你知道蒋介石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束星北和肖劲光点头见礼后摇摇头:“不知道。”

“攘外必先安内啊!”肖劲光大笑道:“这美国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蒋介石学的。最新得到的消息,胡佛派系(官僚派系) 和议员派系 (犹太派系)已经在美国国内开始逼人表态了。不管你是演员明星、商人富豪,还是科学家学者,统统表达自己的政治派系和观点。如果表达不对,嘿嘿.

肖劲光笑了两声摇摇头。

束星北听闻后一呆,随即说道:“这么搞,谁还有心思搞科研弄生产了,

“是啊,所以我们就是要趁着美国现在混乱来统一台湾啊。”肖劲光点头道:“现在前线以金门为饵,台湾的舰队已经源源不断的赶来了。依托于岸炮和将士用命,国党的舰队被我们死死的按在了金门外海。

束星北眼神一亮:“那我们是不是要出发了?这些导弹艇和我们的雷达旗舰....

“不。”肖劲光摇摇头:“还差-口气。我们得到了线报,现在台湾已经把力量都押上了,他们已经输不起了。蒋介石已经开始求援美军了。

“我们的目标就是调动美军舰队消灭美军舰队在亚洲的力量。只要美军舰队一动,一插手台海之事,就是我们出动之日!

“那还要多久?

“不会太久,也就这一两日了。

日本,东京。美军现任驻日司令官看着求援情报,他陷入了深思,要不要去救台湾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让小史迪威来。”司令官想不通,只能找一个可以想通的人来。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8:10 , Processed in 0.02992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