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112 页

  库兹明在国家计委的工作会议,先用一句闲聊的话开场。中国国家计委主任邓子恢对这句话表示部分同意:

  “工作压力确实是越来越大,但以我们的角度看,一五期间成果还是很明显的。”

  库兹明:“是吗。那么你们可以期盼二五计划执行完毕的那一刻。如果你们觉得一五计划出产的成果已经很明显,那么二五计划结束的时候,这种成就至少是现在的三倍。苏联执行五年计划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重大工业成果都是在二五期间诞生的。苏联开始执行五年计划的时候,国家刚刚完成战争的恢复,城市化率只有9%,只能算是农业国。1937年二五计划执行完毕,我们已可以生产现代化的坦克、战机和军舰,这为卫国战争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邓子恢:“中国这边,战斗机是在一五的末期出厂了,当然这是因为你们给予了相当全面简直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援助和技术支持,这可能比苏联当年发展工业的时候,外部条件要更好一些。”

  库兹明:“呵,我们那时候是一点一点地从西方选货和进口。不过这些贷款和技术支援是你们应得的……不过即使我方尽量提供帮助,但很多工业项目需要铺垫和前置工作,这些工作始于一五,成果诞生于二五。不过核工业和核武器的援助,你们可以最快在一个五年计划之内完成。”

  苏联认为,如果只是援助和指导中国生产原子弹,那么“并不算一个特别巨大的工程”。毕竟苏联已经拥有了原子弹和氢弹,还研制了配用在弹道导弹上的核弹头。在苏联国家计委和各国防工业部门看来,原子弹无非就是这样而已,一个裂变弹有啥技术含量的。如果中国方面的计划落实得快,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可在1961年底生产出来,61年底或62年初试爆。

  (史实上本位面如果没有“596事件”,苏联给中国规划的研制核武器的时间表)

  ……

  库兹明和苏联的工作组在国家计委大楼继续现场办公。他们首先要知道中国的国家重点工程的落成、投产等关键时间节点,以确定加塞的项目的最佳投产时间。当库兹明的秘书向中国国家计委提出要看看1960、1961年项目时间节点的要求后,中方人员没有用小车推资料过来,而是起身走进隔壁的计算机房,操作了一会儿,计算机打出两条长长的纸带。

  走回主屋,中方工作人员把纸带交给秘书。

  “这些数据是这样的:每一行最先的两位数字是项目级别代码,00表示国家级重点工程,01表示国家级普通工程,……第二组的四位数字是项目代码,这可以从速查手册查询到,比如0128是包头钢铁厂。第三组的六位数字是完工日期,第四组的六位数字是投产日期。”

  秘书接过纸带,上面一排一排整齐的数字:

  00 0128 601115 610704

  00 0085 600205 610205

  00 0092 600506 611007

  ……

  “这简直是……计算机不是给科学院和科研院所使用的吗?”

  “嗯……它能干很多工作。比如现在我们就是向计算机输入了一个操作指令,它向我们输出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其实啊,计算机不只是用来做科学计算,可以定义得更宽泛一点,计算机它能执行人的命令,然后输出一个结果给人类。”

  秘书很无语。但无语归无语,用计算机和纸带工作起来效率真的比从浩如烟海的档案柜翻查要便捷得多。库兹明此次计划在中国停留10天,他带了一个20人的工作组,库兹明回国之后工作组做好了在中国继续干一个月的打算。但现在有可能库兹明回国,这个20人的工作组也能回国。

  一五前、一五、二五计划当中规划的国家重点工程是185个。不过其中有三个项目是替代关系,在二五期间用新的更好的项目顶掉了前面一五规划的项目,因此实际执行的是182个。

  核工业体系确定转让之后,多了8个重点工程。

  石油工业多了3个重点工程。

  到现在为止,国家重点工程一共是193个。

  在国家外汇收入来源逐渐靠谱的基础上,本着“贷款就是赚便宜”的思路,二五期间中国确定再向苏联贷款40亿卢布(10亿美元),累计向苏联贷款总额达到了100亿卢布。不过其中有一部分贷款已经开始偿还了,待还款的存量没那么多。

  年利息是2%,虽然比一五开局时1%的利率高了,但相比西方银行愿意提供的贷款4%~7%的年利率,苏联的贷款仍然很划算。

  唯一不太满意的问题是中国想多借,苏联也无法借更多了。

  从苏联借贷,最终是以从苏联购买机器设备的方式进入中国。而苏联各个工厂所有的生产计划弹性都被中国挖掘得差不多了,多贷款他们也无法交付那么多的机器设备,所以——暂时就这样。

  不过,在二五期间还有一件对中国利好的消息:鉴于苏联手中的外汇(特指美元英镑等西方货币)也不太够用,而中国对西方国家的出口正在扩大,因此苏联约定,贷款的偿还除了中苏贸易(等同于易货贸易)的方式,苏联更欢迎中国从西方国家赚美元,再把美元偿付给苏联。

  这个欢迎不是口头上的,而是有实际“折扣力度”。苏联表示,如果中国偿付的是美元,可以享受3%的汇率折扣。也就是说,现在卢布与美元的官方牌价是4卢布兑换1美元,但如果中国用美元来偿还苏联的贷款,1美元相当于偿还了4.12卢布的贷款而不是4卢布。

  这优惠力度还是可以的,一下子就把2%的年利率都给抹平还有逆差了。考虑到现在中国从西方购买机器设备买不到什么,也就只有纺织机械可以顺当进口,因此中方很爽快地同意了苏联的要求,并表示1957年底会试着用2000万美元来支付还款。

  ……

  苏联国家计委的工作组还没撤走,1957年10月,国庆节过后,苏联科学院约费物理技术研究所、库尔恰托夫物理技术研究所、列宁格勒“镭”研究院的科学家联合组成的专家小组抵达北京。作为向中国转让核技术计划的一部分,理论方面的援助不需要漫长的设备安装建设周期,可以马上开始,因此专家组现在就可以到位,指导中国的近代物理所/02工程项目组推进原子弹的理论研究。

  “……首先我代表近代物理所,对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表示祝贺。人类终于进入了航天的时代,这个时代是由苏联开启的,这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大突破。”

  在欢迎苏联核专家小组的宴会上,钱三强举杯祝酒。

  1957年10月4日,苏联用8K71运载火箭(R7洲际导弹)成功发射“宇宙”-1人造卫星,抢占了太空时代的先机。

  听到钱三强的祝酒词,苏联专家小组组长博奇瓦尔也咧嘴笑了。但笑过之后,他问宴会上的中国同行:“苏联发射人造卫星,当然首先是世界科技史上的重大突破,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重大的突破之一。但这一次苏联的突破是多方面的。除了和平利用太空的目的,其实也有国防的目的。你们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现场安静了一会儿,但没多久,钱三强就回道:“这意味着,苏联的导弹已经具有了打击全球目标的能力。”

  博奇瓦尔:“对!未来社会主义阵营将可以不需要把军队派出国土,就直接攻击美国。太棒了,看来你们也理解了它背后的含义。”

  钱三强:“这些都是我们的弹道导弹的项目组人员告诉我的。”

  博奇瓦尔:“我也听说了你们研制弹道导弹的消息了,不过很可惜,你们现在只是研制了近程的弹道导弹,如果你们进入到远程或者洲际导弹的阶段,也同样可以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当然,火箭、弹道导弹最重要的职责,还是携带核弹头攻击几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之外的目标。”

  钱三强:“如果按照计划,我们是在五年之后掌握原子弹,不出意外的话,那时候我们该有的也会有了。”

  ……

  “达瓦里希,这是你们的计算机?为什么你们的计算机比我们的大这么多?”

  专家小组开始工作,首先就看见了近代物理研究所计算机房的那台大家伙:

  神威-积水潭之光-C,是北电给近代物理所的定制版。

  现在交付给空气动力实验室的那台神威-积水潭之光-A已经不是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了,近代物理所的这台神威-积水潭之光-C运算速度是135万次/秒,今年4月首次运行,把美国102万次/秒的世界纪录给压下去了。

  当然,神威-积水潭之光-C个头不小。因为它的基本元器件和神威-积水潭之光-A是一样的,运算速度的扩展主要靠增加元器件。

  博奇瓦尔看这台计算机有三个元件机柜,每个机柜的尺寸都比他所在的库尔恰托夫物理技术研究所的那台“浑金”要大,因此凭直觉博奇瓦尔就知道这台计算机肯定很强。

  但博奇瓦尔的直觉还是不够准确,他以为这台计算机运算速度会接近10万次。因此,当邓稼先告诉他,神威-积水潭之光的速度是135万次/秒时,博奇瓦尔说什么都不肯相信。

  “博奇瓦尔院士,”邓稼先只好拿出前两天打印出来的纸带,“这是我们所对钚239中子通量的理论计算,您猜猜看,如果只是10万次/秒的计算机,我得算多少天?”

 

第八十四章,把目光投向太空

  “宇宙”-1人造卫星发射入轨之前,钱学森就从苏联方面的渠道提前知道了消息,知道应该就是那几天,具体哪天要看拜科努尔的实时天气。

  此时中国和苏联在工业领域包括航天/火箭领域内有很充分的信息交流,这一方面是1950年中苏同盟的条约所定下来的基调,还有过去几年老钱孜孜不倦地向中央、各工业部门建议,科技工作要有国际视野,加强交流合作,现在西方国家交流不畅,那我们就得更加重视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交流。

  就算两国的技术转让和援助条款里面暂时没有这些内容,可科学家之间、科研院所之间的学术交流,说不定两种思想一碰撞,很多以前卡壳的问题就想通了,或者受到对方的启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领域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如果学术交流得特别到位,还会带来更多的惊喜,比如北电集团现在的“全德班”高频模电和高频数电实验室就是。

  航天领域的学术交流次数不多,苏联航天工业的专家来北京开过一次会,中国专家去过两次,其中一次是钱学森亲自去的,其他就没了。

  但学术交流依然有成果,比如现在航天五院就获得了R-7/8K71PS运载火箭的概略图纸和技术参数。

  R-7是射程8000~8800公里的洲际导弹,弹头是一枚300~500万吨氢弹,这氢弹分量不小,带再入体总重5.5吨。

  8K71PS又叫“宇宙号火箭”,刚把宇宙-1卫星打上天。

  这俩都是大家伙,8K71PS发射质量267吨,和美国的那一票中导比起来就是个巨无霸。

  “钱总,我怎么感觉……这个R-7导弹真要用起来不太好用呢?”

  屠守锷也在研究这型火箭的图纸。

  “钱总,德国的V-2,我们的导-1,发射前都要花很长时间竖起来,加注燃料,上次聂帅来的时候就说了,这样反应太慢,和美国人打,估计导弹打不出去就被人端了。”

  钱学森:“我知道,所以我不是让他们组了一个‘导弹勤务性研究中心’么,已经给我提交十几份意见和报告了。”

  导弹勤务性研究中心是应弹道导弹部队和聂帅提出的意见而设立的。钱学森归国后不久就给自己定了“奋斗目标”:要把一整套航空航天的产-学-研体系在中国复刻出来,而不是仅仅给中国加了他一个“人手”。

  因此在研发DD-1和DD-2的时候,尽管有的设计工作老钱自己就能干,而且还是他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但他还是挑选基础扎实思路开阔的年轻研究人员,成立一个机构让他们自己搞去。

  比如DD-1导弹的红烟硝酸-偏二甲肼发动机,DD-2导弹的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发动机,在整个研制过程中,钱学森都尽量只是“了解项目进度”,最多只帮设计小组补补理论知识的课,避免自己直接亲力亲为干设计工作。现在也确实收到了成果,DD-1的发动机可能略显稚嫩一些,DD-2的发动机设计得就很成熟,地面试车一次通过。

  ——但是,尽管DD-2的发动机、弹体设计都很顺,在1957年9~10月,DD-2项目仍然遇到了一个大槛。

  其实也不算是槛。赫鲁晓夫答应援助中国的核工业体系后,苏联送来了一型原子弹的图纸。

  这图纸是一枚2.2万吨的钚弹的核心,如果想做成航弹就套上一层流线型外壳,如果想做导弹战斗部就自己加个耐高温再入体,总之都可以。

  这枚钚弹核心重1.26吨,做成航弹估计重1.7~1.8吨。做成导弹弹头,加上再入体的总质量可能得有2.2吨。

  DD-2在设计的时候中国还没得到这型钚弹的资料,所以战斗部质量多少是航天院随意指定的,老钱定了个1.5吨的指标。

  ……

  所以,怎么办?

  其实解决起来也不难,最省事的方案是少灌注一些燃料,导弹就可以照常飞上去,只是射程变短了。

  实验室的那台神威-积水潭之光吱吱呜呜地运行了一顿饭的功夫,算出了结果:当使用1.5吨弹头时,DD-2导弹的射程是2400公里;使用2.2吨弹头时,DD-2的射程缩减到1700公里。

  “从山东半岛的最尖端打到东京,刚好是1700公里,”聂荣臻在地图上量了一下。

  钱学森:“可我们原想是把导弹部署在太行山深处,打到东京。”

  聂荣臻:“现在这样,也勉强能接受吧。现在的关键节点是DD-2导弹的首次原型弹试射,这个节点延误了不太好。”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0:02 , Processed in 0.04188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