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141 页

  不但抢先发布,还特别骚气地在电视广告里秀它能塞进衬衣口袋的便携性。

  老单拿来一台桂花牌收音机,桂花项目组组长徐涵叨叨道:“咱们的这个桂花牌,也得能塞进兜里,如果塞不进去,可就麻烦了。”

  老单一把拿过桂花牌收音机,嗖地塞进了自己衣服的上兜。

  徐涵:“错了错了,不是塞到中山装的衣兜里,我是说,他应该得塞进衬衣的上兜里。”

  老单:“那可得使点劲。”

  徐涵:“……”

  真的是要使点劲。徐涵试了好几次,把桂花牌收音机的一头塞进衬衣衣兜,然后使劲推、使劲推,用拇指推,桂花牌收音机把衣兜的最后一点缝隙填满,这时候收音机还露出一指宽的尾巴在外面,但是——基本上可以了。衬衣衣兜没有爆裂脱线,计划通。

  看来消费电子实验室这几年的功课没白做,在互不知道对方底细的前提下,实验室,竟然能够设计出和索尼差不多的产品来。好吧就算尺寸还是略大一圈,但已经不是本质区别了。

  徐涵:“咱们发布的时候,也要表演一下把桂花牌塞进衬衣衣兜里,要告诉全世界,我们的收音机也是最好的,之一。”

  老单:“就是塞的过程有点慢。”

  徐涵:“这还不简单?发布会表演那天,专门制作一件衣兜大点的衬衫,不就得了?”

  ……

  1960年2月,索尼TR-60和桂花牌收音机几乎同时上市,从2月到8月,两种收音机的市场占有率都在急剧扩充,不断冲击挤压其他老型号收音机的生存空间。到8月底,两种收音机的市场占有率差不多,新出货量竟然几乎是1:1持平。

  TR-60确实比桂花小一点点,而桂花有个出人意料的优势:声音比TR-60大。看来收音机个头大一点,确实可以塞个稍微大点的喇叭。

  这时候已经有人看出来了,未来三年估计就只有这两种收音机相互PK。

  天电集团现在手握76项关于收音机的专利,此外电视机的专利有175个,录音机的专利有26个。

  这都是过去几年出口创汇为导向,被逼“卷”出来的成果。

  除了自己用,天电集团还提供专利授权,一开始是其他的国有电子集团,从1958年起广州开始有民营企业涉足小家电制造(面向香港出口),天电也能陆续拿到专利费。这就让天电集团的消费电子实验室愈发重要:这些专利,或者说这些每年坐着收钱的进项,都源自实验室。

  由于一出门就是日本这个在小电器领域的大boss,天电集团主要就是和日本的各公司卷。但长期激烈竞争反而改善了中日两国企业的关系,1957年,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专利谅解备忘录,互相承认对方的工业设计专利。

  这主要是因为两件事,第一是中国1955年向日本转让锗晶体管的量产工艺专利,第二是1957年日本给了专利授权,中国国内可生产录音磁带并用于出口。

  留声/录音机技术从最早的唱片、密纹唱片,到40年代的钢丝录音带,再到磁带,基本就定型了。但磁带领域最重要的源头专利在日本手里。如果中国的电子/电气产品想在国际市场(西方市场)搞得更大,相互承认专利是必然的。

  不过中美之间要相互承认专利,估计还得有很长很长的马拉松式谈判才搞得定。

  在1000万美元的出口配额中,计算器谈定了100万美元总额(只是试试水),收音机是成熟的在西方也有一定认知度的产品,200万美元。电视机也是200万美元。

  不过,中国卖过去的电视机可能要降价(贴钱)销售了。

  国产电视机有14、17、21寸黑白电视机和14、18寸彩色电视机,这次拿到美国的是1959年刚刚推出的21寸黑白电视机。

  虽然1954年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就开播了彩色电视节目,但直至1960年,美国家庭的电视机当中,94%还是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的制式现在也未能统一,中苏正在搞的彩色电视机制式和美国的NTSC不完全一样。黑白电视机仍有广阔的市场,而21寸黑白电视机又是国产电视机方阵中设计最完善的一种,因此拿去美国试试水。

  天津的21寸黑白电视机正面屏占比还是赶得上西方主流产品的,屏幕的方形系数也不落后。但是天津的电视机体积还是大——它的屁股很长。说到底还是电视机上采用的电/磁器件力道不够强,所以就得要比较长的屁股才能做出21寸的屏幕来。

  体积大了重量也就大,和欧洲和美国的黑白电视机相比就是笨重。

  但是——笨重也比经常爆炸要好。在配额外贸中,中方拿出电视机型号,美方人员进行评估,然后给出了一个在北美可以卖掉的价格,反馈给在北京的美国联络小组,联络小组再把这个价格告诉中方:按这个价格拿货,你们愿意不愿意。

  美方的这个报价,大致是美国市场上主流黑白电视机的价格打八五折。零售价去掉零售商所必须的利润之后,剩下的——按照官方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居然还比天津的出厂价高25块钱?

  那就完全没问题了。

  8~9月份,中美陆续完成了总额1.6亿的贸易订单确认工作。

  总的来说,这几个月中美关系处于缓和状态,唯一的插曲是在罗马奥运会上,分在同一小组的中国男篮、美国男篮干了一仗,美国125:62胜中国队。得分差距刚好是两倍。

  1960年9月底,其他的事就要先放一放了,此时的美国进入了四年一轮回的——大选季。

  艾森豪威尔已当了两届总统,因此共和党由现在的副总统尼克松代表参选。民主党推出了约翰·肯尼迪。

  尼克松是老道的职业政治家,肯尼迪年级轻,冲劲十足,但是从政履历不够丰富。

  尼克松在1959年访问莫斯科时,和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非常有名,加分很多。但肯尼迪的演讲口才也不是盖的。

  两人PK的结果,说实话,还是有点悬念。

  这点悬念在中国这边却没什么好犹豫的。中国直接钦定了肯尼迪——不是直接放预言,而是发声给了肯尼迪一个“忠告”:

  “如果约翰·肯尼迪先生能够在对外事务中保持克制,牢记和平是世界发展大势所趋,战争不得人心,那么他还是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的。”

  中国的这个忠告被美国媒体理解为中国对肯尼迪在竞选演讲中激进的和侵略性的对外政策表示批评。

  在竞选期间,肯尼迪指责艾森豪威尔的对外政策“过于软弱”。他认为在共和党的领导下,美国在冷战中被苏联牵着鼻子走,而作如果他当选总统,他将“让美国再次行动起来”。

  在欧洲方向,肯尼迪强调要利用美国核武器数量的压倒性优势,逼迫苏联把自己伸出去的手缩回来。在亚洲,肯尼迪指责中国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北越对南越无休止的游击队渗透就是得到了中国的授意。

  肯尼迪主张向越南投入美国军队,帮助南越彻底平息农村地区的叛乱。他甚至嘲讽美军“因为1950年的挫败而对中国心怀恐惧”。

  五角大楼都不得不出来澄清:瞎说什么,没这回事,我们不怕中国军队,我们只是不想让美国卷入战争。

  就这样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度,中国却没有针锋相对和这位总统竞选者对线,只是由总理起草了一份“忠告”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里面的措辞甚至连规劝也不算,只是说战争不会有好结果的,肯尼迪老弟啊,你要慎重。

  而另一位候选人尼克松有时候也在竞选演讲中打中国牌,中方对尼克松的言论完全无视,就跟没听见一样。

 

第二十七章,越南问题的底线

  因为不需参加1960年的总统大选,艾森豪威尔现在仍然可以把所有的精力用在处理总统面临的诸多事务上。副总统尼克松倒是天天在外面跑,一个州一个州地巡回演讲拉票。

  在1960年10月,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美元危机。到后来,这次美元危机被重命名为“第一次美元危机”。

  意思就是从1960年到1972年,美元危机发生过很多次,直至最后美国不得不决定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第一次美元危机早就有预兆。在1960年年中,美国国内的短期外债已和美国全部的黄金储备差不多,因而人们对美元的币值和是否能维持黄金官价普遍产生怀疑。

  二战结束后,美国手持战争期间各国向美国打的欠条,瞬间刮净欧洲各国国库,建立了高达8000吨的巨量黄金储备库。但8000吨黄金是多少钱呢?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赋予的1美元=0.888671克的含金量,八千吨黄金价值是90亿美元。

  美国难道只能发行90亿美元的货币吗?肯定不是,1950年美国GDP总量就达到了2848亿美元,1960年估计在5000多亿美元。货币发行量肯定要乘以一个系数,比如库里面有价值1亿美元的黄金,美国就发行10亿美元的货币,因为不是所有人拿到了美元都想去银行兑换成黄金的。

  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当人们对美元的信用产生怀疑的时候,拿着美元求兑换黄金的人就会变多,如果从美联储那里兑换不到黄金,在其他地方就会发生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热潮。

  第一次美元危机就是这么产生的。1960年10月16日,伦敦交易市场上每盎司黄金的价格飙升到了41.5美元,但按照美元的锚定价格加手续费,1盎司黄金本来应该是35美元。

  美联储和IMF应对美元危机的方案计划送到了艾森豪威尔的办公桌。IMF提出了几条应对策略:

  1、赶紧和欧洲国家央行达成君子协定,彼此约定购买黄金的价格不超过35.20美元(即35美元基准价+0.25%手续费+运费)。

  2、在临时性的君子协定之后,赶紧召开一次国际清算银行理事会的特别会议,争取让理事会的各国签署一项协议,维持彼此汇率的稳定。

  3、建立黄金总库,扩充美元的基础。既然现在美联储的8000吨黄金已经不够用了,最好是多联合几个国家“共享”黄金储备,维持黄金-美元本位制。

  IMF估计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二流强国各自国库里还有几百吨黄金,加起来也不少了。甚至IMF还提到了中国,他们的资料显示中国国内进行黄金管制,没有黄金消费市场,挖出来的黄金有一吨算一吨全部纳入国库,除去用来当国际硬通货花掉的,现在中国国库里可能还有50~100吨黄金,要不要把中国也拉进来?

  艾森豪威尔想想还是算了,现在问中国要不要共享黄金储备,得到的回答估计是“no door”,没门。

  IMF现在找国家凑份子连中国的主意都打。在五角大楼也有人打中国的主意,但他们可不是找中国凑份子。

  这才是艾森豪威尔最担心的。

  还是越南的事情。

  1960年的越南局势,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战争。

  日内瓦和约签订后,美国勇当接盘侠,从法国手里接过了为南越政府提供支撑的职责。过去五年时间,每年军援十几亿美元,并派出几百人的军事顾问团帮助南越训练军队、掌控军官团、建立情报系统,总之就是让南越政府能够撑起来。

  但现在证明,光是军事顾问团解决不了问题。

  这帮越南人也太废了。有的军事顾问团成员曾在台湾训练国军,用一年多不到两年的时间,一个打散重整建立起来的师就可以搞得像模像样,和南朝鲜的机械化步兵师不差上下,或者更强一点。然后调到南越加入美军的军事援助咨询小组(MAAG),训练南越军队的时候却被气得吐血。

  南越陆军为了清剿农村的越共,建立了50个“突击连”,每个连标准编制131人,大致就是具备独立特种作战能力的轻机械化步兵连,50个连都是MAAG的教官训练出来的,但在作战的时候却洋相百出。最大的损失发生在1960年7月,一个突击连被游击队包围、145人全灭,其中包括5名MAAG教官。

  1960年美军试探着在南越设立了两个军用机场,以此为由向越南增派军人,中国立即予以回应,两个防空导弹营开进了河内,这些导弹营的编制中,中国志愿人员和北越军人各占一半。

  中国这是做对等反应:咱们在日内瓦说好了大家都不派兵的,现在是你先违规了。既然你派了飞行员、地勤人员和机场保卫部队偷偷进了南越,那我也派防空导弹部队进驻北越。

  五角大楼就不太服气,还想往赌桌加注。

  9月份五角大楼鼓捣了一个“调整空军基地守备部队构成”的方案,想把空军的机场保卫部队换成绿贝雷,被艾森豪威尔看穿,否决了。陆军绿贝雷部队到越南肯定不是去保卫机场的,绝对是当做小股特战力量,亲自下场打越共的。

  但艾森豪威尔无法一直拦着五角大楼,他的任期只剩不到三个月了。

  朝鲜战争已差不多是10年前的事,现在的美军颇有些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意思,这也怪朝鲜战争持续时间太短,打得不够彻底。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军当中一部分人的记忆被“重塑”,觉得当年只是迷迷糊糊地意外输给了中国。之所以打输,还要怪麦克阿瑟这个二傻子,他要背最大的锅。

  要是再来一次中美小规模热战,美军一定可以扳回一局的。

  一定可以扳回一局!

  ……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2:21 , Processed in 0.04278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