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146 页

  “新华社二月一日讯:一九六一年一月三十一日十五时左右(北京时间),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中国核试验成功,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保卫祖国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重大贡献。”

  《苏联祝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新华社二月一日讯: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就中国第一次核试验的伟大的成功,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赫鲁晓夫表示,由于这件事,亚洲和平和世界和平得到进一步的保证,社会主义力量在旧势力面前变得更加强大。”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新华社二月二日讯:一九六一年一月三十一日十五时左右(北京时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卫星经两天的运行,证明卫星入轨精确,轨道参数高度符合预计值,卫星功能正常、工作稳定。”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东方红一号卫星重204公斤,是三国向太空发射的首枚人造卫星当中质量最大的。”

  《苏联祝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由于事情实在太多,原子弹成功要一整个版面,苏联打头的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祝贺的报道要一整个版面,2月1日、2日的报纸都是这样拥挤得不得了。

  不但人民日报如此,世界其他国家的媒体,包括西方国家的,也被中国这一波“连环招”弄得很晕,居然把两个顶级热点时间凑在同一天办,完全就是奔着信息爆破的路数来的。

  唯一的例外是台湾岛。岛上的媒体一片寂静。

  不过消息封锁没多大意义,台湾自己的报纸和广播不报道,可是台湾能收听到日本(冲绳的)广播。况且岛上的美军还只撤了一半,美国人自己总能收到华盛顿的消息。

  中国发射人造卫星、中国爆炸了原子弹,这两条消息就这样在官媒集体闭嘴的前提下,疯狂在国府内部流传。

  “那边进行了核爆破,按理说,汉贼不两立,我们应该沮丧和愤恨。可是我却没太多的愤恨情绪。……这算不算媚匪通共?算不算侍领袖不诚?算不算置忠孝节义不顾?我自己觉得,不算!我想,和我一样,情不自禁欣喜的,恐怕为数不少。”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钱思亮在得到这个消息后,在自己的日记写了这么一段。

  “原子弹爆炸,人造卫星(即洲际长程飞弹)成功,中共一夜之间进入核俱乐部,并且宣示自己随时可以部署洲际打击的核武器。”

  “中共核爆炸成功,给亚洲人民造成巨大而深远的心理冲击,各国对中共的态度将因此而改变。中华民国从现在开始,必须重新审视对中共的政策,并联合制定新的解决办法。”

  “从另一方面来说,核武器是没有政治属性的。现在,那边搞出了这个,这是……政治上的悲剧,却是民族的壮举。”

  上面这几句话,是——常经国写在日记里的。

  在这件事情伤,常经国他爹没有常经国这么豁达。

  “总统,现在台北的市民都奔走相告,中共只要三颗小炸弹,就可以连续摧毁高雄、基隆和台北。”

  民国的总统府秘书长沈昌焕忧心忡忡地对常凯申说。

  “美国对民国国防安全的保证不足以平息中共核爆炸引起的恐慌!美国对中共采取缓和的政策是错误的,错误的呀!中共反而利用这段时间完善其核武器。”

  常凯申痛心疾首。

  沈昌焕:“中情局远东情报局长克莱恩明日抵达台北,我们或许可以向他陈述台湾当前所面临的困局。”

  ……

  “中共的目标,他们的原子弹的目标,你们以为是什么?是针对谁?是针对我常凯申本人和台湾!如果台湾被消灭了,整个亚洲将受严重的威胁。”

  常凯申在克莱恩面前打开话匣子。

  克莱恩摇头:“中国核工程不断取得进展的消息,美方一直在向民国一方通报,最后一次情报交流是在上个月,我们已经清晰地提示了,中国的原子弹计划已经进入最后的生产阶段,随时可能进行核试验。而中国核试验所宣示的信息,其实与台湾并无多大关系。中国是在通过核试验的方式,表达对印支半岛局势的立场和态度,中国是在与美国对赌。”

  常凯申不说话了。

  就在1960年底,常凯申与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谈事儿的时候,美国大使也说了这样的话,常凯申的回答是“中国搞原子弹,这未免也太过于天方夜谭了嘛。”

  现在就等于是说,美国人的情报大致是正确的,倒是民国方面,尤其是你常凯申本人,预测全错。

  常凯申:“不管怎么说,中共核子试验,决不影响光复大陆政策。而且,我的个人看法依旧没有改变,国际间如欲避免中共核子威胁,端赖台湾反攻大陆。”

  克莱恩:“这不是你我可以讨论的议题。”

  常凯申:“如此看来,还是只想让我守岛当钉子,不支持我反攻大陆呀。”

  克莱恩微笑,没有正面回答常凯申。

  “常总统,我此次来,是代表五角大楼前来传递一个信息的。这件事与中共发射卫星以及试爆原子弹有关。美国打算在台湾岛西部设立2部超远程的太空探测雷达,用于对中国发射的弹道导弹的预警。雷达的操纵和维护保养完全由美军执行,但如果雷达侦测到有弹道导弹飞过台湾上空或者飞向台湾,贵方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预警消息。按照《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这件事情我想应该不会有太多的程序麻烦,对吗?”

 

第三十三章,对中国的技术禁运实在过于滑稽

  在台湾,远东情报局长克莱恩扮演的是钦差大臣的角色。他除了来指导驻台美军的情报工作,还在与常凯申的会谈中传达了五角大楼和华盛顿对台湾的一揽子计划。

  首先,驻台美军的撤军行动会按计划进行,请不要“挽留”了。驻台美军人数最多的部分是三个空军基地的飞行员、地勤和保卫部队,现在已开始缩编,两年内全部撤走。好消息是,美军人撤走了,装备不带走,那六十多架F-104战斗机和四十多架F-100战斗机就留给民国用了。

  除此之外就还有900多人的空军巡航导弹部队,借靠部署在台南空军基地。这支部队一共有12部“斗牛犬-2”巡航导弹发射装置和60枚巡航导弹,其中有24枚是核弹头型,不过现在导弹头部是空的,所配用的24枚核弹头储存在冲绳。按照美军的撤军计划,这支导弹部队撤军的速度比飞机还快,会在1年之内全部撤走。

  是人和装备一起撤,巡航导弹这东西不能留给民国。

  常凯申对于美军空军基地撤走没有太大的反应,但现在他对于这24枚核导弹显示出了极其恳切的挽留态度。

  现在情况的确不同了。中国突然试爆了核武器,中国还掌握了弹道导弹技术,就算洲际导弹还没进行全程弹道飞行测试,可中导是早就列装了。现在常凯申面临极大的压力,反攻大陆是不用想了,被大陆核平的概率倒是挺高。

  常凯申只得恳求美国人把“斗牛犬-2”导弹留下,这样才能增加台湾的安全感。哪怕这些导弹的弹头其实储存在冲绳,那也至少能给台湾一种“对等反击”的希望。可在撤走巡航导弹这件事情上,克莱恩的态度非常坚决,完全不容讨价还价(五角大楼就没给克莱恩还价的灵活度,他来台湾也只能照本宣科)。

  于是,常凯申和他的国防部长俞大维只能“尴尬地沉默”。

  为了缓解常凯申的绝望情绪,克莱恩说起了另外一件事,他透露美国海军的“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马上就要批量服役了,第一批要建造11艘,每艘核潜艇带12枚核导弹,射程2700公里,比“斗牛犬-2”强大得多,在中国沿海巡航就可以直接打击中国内陆。将来会有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出现在远东,确切地说是出现在台湾附近,这是比固定式陆基远程巡航导弹更强大的核保护伞。

  克莱恩总算安抚了常凯申的情绪,让双方不至于出现极度的尴尬。克莱恩以为自己的台湾之行很顺利很成功,但他在这一点问题上还是错了。

  在克莱恩飞离台北后,常凯申召集俞大维、常经国开会。

  “中华民国也要研发核弹。”

  常凯申说了这句话。

  常经国震惊。俞大维苦笑。

  “总统,核武器研发耗资巨大,耗用人力物力巨大,而且这件事情恐怕无法得到美国的协助,只能全程我们自己动手。仅仅依靠台湾一省之力,怕是难以成功呀。”

  常经国:“我们研发原子弹,如果被共军知晓,他们怕是不会善罢甘休。如果项目在研发时被美国知晓,恐怕我们也会被美国叫停。美国人现在限制所有的核技术输出,即使美国人的盟友也是如此。”

  常凯申:“困难?什么事不困难?精卫以其微弱之躯体,尚且能知道啄石填海,我们连一只鸟都不如吗?经国,这件事要你亲自去办,五年之内也好,十年二十年之内也好,只要我们现在敢于动手去做,将来民国之核武器就可早一点研发完毕。”

  常经国:“……”

  ……

  常经国根本没有反驳和推卸工作的机会,他爹就把搞核武器的事儿交给了他。

  好消息是,这次他爹给原子弹工程的不是10万法币,而是上百万美元的启动经费。

  但百万美元怎么可能够,还差很远呢。

  由于不能让外界知道民国想搞核武器,常经国首先找到了在台湾的中山科学院,找其中的物理学会三人主席团密谈了很久。谈完之后的结果,中山科学院开始在西方世界问询怎么才可买到一座核反应堆。

  为了避免引起怀疑,中山科学院在问询时没说想买的是重水反应堆,而且也不说想要用这反应堆来干啥。而且,中山科学院避开了美国,转向英国、法国、挪威、瑞典、加拿大、南非询问。

  等一下——这些国家是你能随便问的吗?别的就不说了,英国和法国可是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啊。

  “两岸和平统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符合海峡两岸全体人民利益的最优选择。我们为和平统一而奋斗,但不放弃武力手段。当下列情况发生时,我们可能要采取非和平的统一手段:”

  “A)台湾宣布独立;B)台湾遭到外国侵略;C)台湾发生内乱或无法遏止的武装冲突造成大量平民伤亡;D)台湾研发和生产核武器。”

  由于中山科学院向英国和法国的原子能机构询问购买重水反应堆的可行性,被中国通过间接渠道获得了这一消息,然后,“激活武统方式三要素”变成了“四要素”。

  台湾研发核武器被列入了第四个要素。

  中国刷新对台政策的三要素之后,美国例行地发表了一封反对声明,说美国追求的目标始终是台湾海峡不发生战争,只有在台湾海峡的前景是和平的基础上,美国才会认同中国在西太平洋的政策是和平的。

  没有提及中国把三要素升级为四要素的事,这篇反对声明甚至90%的字句都和上一版声明一模一样。

  ……

  《肯尼迪头脑刚开始发热,中国就给他扎了一支退烧针》

  这是德国报纸对1月底2月初中南半岛局势以及中美局势的总结。文章作者用了“退烧针”这一奇妙的比喻,一下子让这种说法出圈流传开了。

  这比喻还真是……比较贴切。

  《1960~1961年度中美贸易配额,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已全部销售完毕》

  这是美国的一份商业金融报纸在2月20日抢先发送的报道。

  中国向美国出口的6000万美元商品,其中5000万纺织品、1000万小工业品。

  纺织品虽然量很大,但都是走大宗货物的销售渠道,其中主要是染好的布匹,那对接的就是成衣厂。只要找对了需求,三五个服装公司就能把5000万美元的纺织品给吃下来。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7:58 , Processed in 0.033017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