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165 页

蒋筑英:“就是说,我们要敢于走这种踩在人民币上面通过的道路,一旦把这条路走通了,前方就会是更光明的前景,更大的世界。”李强:“对。压力是有的,但不要让压力成为心理负担,而要成为激励的动力。步子要走得稳,眼光要看得准,把路趟出来了,我们拿下了这条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我要动身喽。”李强要去车站了。蒋筑英:“我送送您。”李强:“不用给我拖箱子,警卫员就在楼下,他来带这个,里面就是一些上海特产,不过,有点沉。”李强要带走的上海特产,一整箱可乐。蒋筑英和谢希德:“.李强:“蒋同学,长春光科那边,你和王大主任的联系还没断吧?蒋筑英:“没,和他们那边一直保持着联系,王主任、还有以前的同学、老师、同事,无论对公还是对个人关系都是很好的。”李强:“半导体电子,是一个工业门类,但又不只是一个工业门类。你们这个第三代光源及光路系统,就需要激光和光科所的深度介入,现在没有任何产业是能单独拎出来不与其他工业发生联系的,

电子工业尤其如此,它与现在的几乎所有工业门类都会发生关系。现在因为起诉案而沸沸扬扬的浦西数据,你们都知道吧?

蒋筑英、谢希德:“知道。不但知道,还很熟,上电和他们几乎就是利益共同体。”李强:“录音机厂的两个工人、从北电来上海参与创业的一个博士,创办西数,几乎是从零开始,现在在磁存储领域做到了世界顶尖,手头一堆的核心技术。它的成功源于什么呢?有创始人的灵光闪

现,有公司的创新机制和良好的制度,其实还有背后的出资人,吴志逵。吴志可不只是出资人,他是化学专家,他家都是。在硬盘技术向第二代发展的时候,硬盘的磁感材料无为关键,是吴志串线,在国内寻找品质最好的磁性材料,后来还去苏联和德国找。找到了就把专利买下来。如果没有磁性材料一一也就是无机化学工业做支撑,西数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成就。

蒋筑英:“明白了,那一一我得再多读几个硕士博士?”谢希德:“不不不

李强:“不用不用,你现在都刷第二个专业的博士了。通过学习,建立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一个框架严整的而且是开放式的知识体系,此后只要你的脑子没有坏掉,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理解之后归入你的框架里面,并且发挥作用。学习是终身的事,但不一定在学校里才能学习。学校是建立自己的知识框架、让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的地方。

李强离沪返京。“光刻机第三代光源及光路系统预研"小组成立,着手规划预研工作。小组的领导层是三人:谢希德、,吴继康、蒋筑英。看起来是两位教授带一个研究生是吧。然而谢希德是主任,承担的项目很多,这个小组只是众多项目之一。吴继康则在参与上电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的研发,因此,在平时这个项目的"头目"只有一人:蒋筑英。

“妮妮,你可得多帮帮我,这个系统太大了,站在顶层做全局研究的人不能只有我一个,你就别局限于编码和显示那一块了,也开始做总体工作吧。”蒋筑英说的"妮妮"是他的学长、比他高一届但是小1岁的倪光南。倪光南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进入复旦电子系攻读硕士,现在是研二。蒋筑英是研一。现在预研小组分配下来的两百多平米的实验室里,就这两人在聊天,其他的小组成员还没凑齐。倪光南皱着

眉头说道:

“蒋哥,转到全局研究要看的书太多了。"蒋筑英:“不多不多,长春光科编纂的激光技术文集第一、二、三辑,光学的基础课程七八本书,机电,机电不是你的本科老专业嘛,排除机电,其他就是十几本小知识性质的书了。”倪光南:“那也得花个两个月三个月时间才能读完吧。”将筑英:“那就说好了,三个月以后,你加入全局行列,咱俩一起做光刻机总体研究。”

 

第六十五章,新泰邑战略村之战

越南共和国(南越)同统省,新泰邑战略村。1963年2月。新泰邑战略村是1962年2月建成的。南越陆军当时用了700多人和100多辆卡车装甲车,把周围的泰邑、邑北、邑南、高庄等七个村庄的居民驱赶到一起,外面围上栅栏和倒刺铁丝,变成一个常住六

千多人、房屋紧窄、茅厕紧张、臭气熏天的大号集中营。

村民早上外出种田要取通行证,种完田晚上返回也得凭通行证进村,并且进村前还要经过搜身。如果晚上8点之前这人还没返回村子,那么家属就会被带走。战略村里的居民早就对南越陆军怒火沸腾,只是迫于装甲车和老干妈"重机枪的威才没有揭竿而起。这样的群众基础给了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游击队,(越共)最佳的生存土壤。1962年12月,南越陆军空中侦察发现一支越共游击队进入了同统省新泰邑战略村区域,百余人在丛林里若隐若现。12月

28日,这支越共游击队出现在已被废弃的邑北村,在南越陆军例行对邑北巡逻时,这些游击队以村里的空房子为掩护,向巡逻的卡车装甲车开火。

同统省就着西贡,新泰邑战略村与西贡距离不过四五十公里。游击队都活动到西贡附近了,这还了得,必须重拳出击。南越派出了整个陆军战斗力最强、美国顾问见了都竖起大拇指的第7步兵师第11团,外加一个国民警卫营、一个运输连、一个由美国飞行员驾驶的空中运输连,负责搞定新泰邑战略村附近的越共游击这么多部队对付100多号人的越共似乎有点多,南越第7师当然不会让这两三千人聚成一团,而是以营为单位卡住战略村附近的四个要点,主要战斗方向是由第11团的一个步兵营负责。南越和美军的情报部门略有紫失误,出现在新泰邑战略村附近的不是越共游击队,而是北越的正规军一一在北方训练、整建制渗入南方,改头换面成为民解阵武装力量的正规陆军部队。在新泰邑战略

队。

村出现的是越军第261营第1连和第514营的1连(两个尖刀连),总计350人。

北越派正规军进入这里的原因,是要在这里设立一个无线电侦听站,这样西贡的美军基地一有飞机起飞,这里就能侦听到,判断美军出击的飞机架次、型号,给其他地区的游击队以及北越提供预警。因此越共得派出这两个正规营的精锐战士,给无线电侦听站保驾护航。

果然,南越陆军第一次贸然出击,一个连坐着装甲车从战略村出发前往邑北清剿越共游击队,就被火箭筒和各种轻武器瞬里啪啦一顿乱打,几分钟之内伤亡三十多人,狼撤出战斗。南越第7师的美军顾问保罗·范恩中校在空中的侦察机上,全程观察南越陆军的这次出击和溃退。保罗·范恩在低空掠过战场时,清楚看到了火箭筒发射的尾烟,落地后再问询溃退回来的南越陆军,不

费太多周折就搞清楚了事实真相:

这是越共的正规军,不是游击队!美军顾问让第7师增加兵力投入,第二天第7师的一整个营按连分成三路,第7师师属重炮开火,掩护装甲车包抄进攻邑北,另外美军也开着直升机出动,运送两个南越陆军连包抄这片地区,务必全歼

北越的这股正规军。

然而地面推进的3路兵马遇到了比昨天还强至少一倍的反击,这些越军士兵三人一组,分散在邑北外面的丛林中,或是两支步枪掩护一挺轻机枪,或是两支步枪掩护一个火箭筒手,进退皆有章法,越军在邑北村外死伤惨重。

空中运输增援方面,美军开出了足能运载两个连的直升机,可集结起来可以上飞机的只有一个连。就这运载一个连的十几架直升机,在低空飞行时被越共用12.7毫米重机枪拦射,一下子就掉下去3架。电于真升机支援不力,邑北附近的北越部队甚至发起了反击,保罗范恩在天上俯瞰,漫山遍野都有硝烟和火光(交战双方都穿绿衣服,无法直接看见人),公路和公路两侧则是黑烟柱一一被摧毁后熊

熊燃烧的装甲车。车

战斗至傍晚,北越军队主动撤出战场,只留下19具尸体和3名重伤员。南越第7师躺尸90人,伤一百多快200人,一个步兵营完全废掉了。美军也付出了3死8伤、5架直升机被毁的代价,死伤的都是飞行员。

这是美军-南越军首次确凿无疑地在南越战场上遭遇整建制的越共正规军。战斗结果是南越惨败。南越获得的唯一可安慰的战果是越共主动撤出了新泰邑战略村,他们在这里设无线电侦听站的计划落空了(美军和南越在战前两天发现了这里存在可直通北越的大功率电台在活动)但这个所谓的"达

到战役目的",大家都知道,掩盖不了战斗中暴露出来的南越陆军战斗力低下的事实。

“在新泰邑战略村我们见到的这支军队,完全就是中国军队的复制品。”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复盘新泰邑战略村战斗,为此特地将保罗·范恩中校从南越召回,让他来做这次战斗的总结。“通过对3名重伤员的审讯,我们知道了,这不是越共游击队,而是越共正规军,或者说北越整建制渗透进入南越的陆军部队。他们使用的武器,枪支大量使用缴获的美制枪械,但是,反坦克小组装

备的是RPG-7火箭筒,而他们的通信装备全由中国提供,就是那种非常小巧的对讲机。

越共正规军在战斗中从不密集冲锋,甚至也不密集聚集。所有人员组成2~4人的战斗小组,其中3人战斗小组最为常见。在战斗中他们会娴熟地利用丛林遮蔽自已的行踪,甚至会有意识地躲避直升机和侦察机的空中侦察。战斗小组与战斗小组之间的配合频繁而宜熟练,即使在ARVN的装申车临近开火时,他们仍然有条不紊地进行交替掩护和撤退,并抓住ARVN火力间隙或者观察死角,在100米左右

的距离发射反坦克火箭。”

“他们每个战斗小组都配备一台中国造对讲机,这已经超过了ARVN,这些南越军队一个步兵班才配备一部对讲机,而且是我们倾销过去的比较老的型号。….我们认为,通信工具是他们在战斗中配合如此娴熟的根源。

陆军参谋长厄尔·惠勒:“中校,这支军队与12年前在朝鲜半岛的那支军队相比,变强了多少?”保罗·范恩:“我1951年去过朝鲜,那时候我是中尉。…….没有参战。但是,以我了解到的,中国军队在1951年所用的战术,这支越共的正规军基本都掌握了。”参联主席麦克斯韦·泰勒:“基本都掌握了?不不,这只是一场营连级战斗,你确信他们掌握了师、团及以上的大战役组织能力了吗?”保罗·范恩:“没有,正如我刚才所说,他们掌握的是中国军队的战术,营连级别的战斗技巧。”厄尔·惠勒:“南越陆军在他们面前也并不是不堪一击,虽然战斗交换比比较令人尴尬,但他们还是顶住了越共的围攻,没有被整建制歼灭。”保罗·范恩:“这是因为直升机。在将援军投放到战场之后,所有的直升机都被投入到战场支援中,即便是运输直升机架上重机枪,对地面步兵战斗的支援力度也很大。”厄尔·惠勒:“非常好。这也是我一贯的观点:现在是1963年,而不是1950或1951年。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地面作战的装备体系,也改变了战场的面貌。在1950年行之有效的战术,到了60年代,未必

会继续有效。新泰邑战略村的战斗,我认为战斗结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南越陆军低下的战斗力所致,如果换上美军,这场战斗的结果可能会是完全相反。

问答完毕。厄尔·惠勒说出了现在美国陆军很多少壮军官的心声:中国军队没那么可怕,中国军队的复制品就更要差一档了。十二年前中国人侥幸获胜而已,然后突然利用联合国的游戏规则来了个停战...十二年

过去,是该在越南重新为美国陆军正名了。

当然,现在参会的美军各军头也都明白厄尔·惠勒说出来的这些话意味着什么。空军参谋长对此表示无所谓,海军部长的表情比空军参谋长还要无所谓。海军陆战队司令戴维·索普则有话要说,但是看看其他军头的表情,….他还是决定不说话了。

参联主席泰勒看看厄尔·惠勒:“我知道您在想什么,惠勒将军。你们陆军为此摩拳擦掌两年了。特种战争。”特种战争就是美军地面部队以小规模分队出击的形式,介入越南的地面战场。因为南越陆军太菜了,美国的想法是“让开,让开,让专业的来”。派出精锐的地面部队,比如游骑兵部队,绿贝雷,在美国空军战机和陆航大量直升机的保障、火力支援下,直接介入影响到南越政权

存亡的关键战斗。美军相信,在全美国人操纵下的战争机器,打这种跳反的战略村,肯定是一仗搞定一个。

如果向越南投入2000~3000名地面部队,全都以特种战争的形式加入战场,可以在一年之内,慢慢把南越形势稳定下来,或者至少是将西贡周围、方圆100公里的地区稳定下来。厄尔惠勒:“从过去两年ARVN与越共的战斗判断,如果在越南投入三千名地面部队,按正常作战强度,一年时间,美军的死亡人数不会超过100人,不会引起国内的强烈反弹,但是,这100人可以把

吴廷琰政权挽救下来,并有机会和有时间实施类似于常凯申在台湾那样的政治政策,让这个危机四伏的吴廷琰政府逐渐稳定下来。”

*·白宫。“为什么我们只想着挽救吴廷政府、为吴廷琰争取时间、为吴廷琰扫除反对派?”罗伯特·肯尼迪向他哥哥,肯尼迪总统抱怨。两人在参加一次小型会议,白宫办公厅以及五角大楼、中情局的几个人也都在。中情局带来的是二份关于南越政权安定性的详细报告。在这份报告里,南越政权的前景十分暗淡:经济濒临崩溃,国家建设计划基本全黄,战略村在各处都是一片抱怨。财政亏空即使是在美国全力

输血的前提下还是补不平。吴廷琰家族的裙带力量渗入每个角落,甚至南越陆军也被裙带控制,那些专业的熟悉军队的军官被吴廷琰撸掉,换上自己的远房亲戚。

更糟糕的是南越政权掀起的宗教危机:吴廷琰只要在台上一天,佛教徒就一定会与南越政府作对;不但惹恼了佛教徒,吴廷琰还惹恼了高台教。中情局发现,高台教已与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密切接触,很可能已经“被统一战线"了。

肯尼迪:“尽管这代价很大,但我们还是不得不努力维系这个政府的存在。罗伯特,南越是中南半岛的孤岛,如果他被红色阵营淹没,那就是美国对外战略的重大失败。”罗伯特·肯尼迪:“我觉得,如果南越政府不是吴廷担任总统,或许我们挽救起来更加容易。”

 

第六十六章,肯尼迪现在不想派兵

“怀尔斯校长、芝加哥大学的员工们、学生们、女士们,先生们:”“我选择此时此地来讨论一个话题。关于此话题,常常是无知者多而识真理者寡,但这恰恰是世上最重要的话题,这就是世界和平。”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访问芝加哥,在芝加哥天学发表演讲。美国人都知道肯尼迪在竞选总统时,竞选纲领和宣传词的好战姿态极其浓厚,但等他真当上了总统,很快就把竞选期间的发部分暴论悄悄收了回去一一竞选的时候可以high一下,真当上了总统,每天

一睁眼两亿人要吃饭,.…….这么大的摊子可不能脑子一根筋。

在去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肯尼迪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海上封锁逼苏联船队折返、当着全世界的面撤走古巴的核导弹,二(至少在公开新闻里)美国大获全胜。但实际上肯尼迪在这件事之后,对苏联的战略也谨慎了许多。这是梭哈,肯尼迪不是赌吧老哥,梭哈了一次,侥幸赢了,正常人的心理还是后怕的,都会尽量避免再一次面临押上全部身家的局面。

况且,就算肯尼迪本人爱上了梭哈,美国国内,从大老板到小p民也不想老是梭哈。“那么,我指的是哪种和平呢?我们寻求的是哪种和平?,不是靠美国战争武器强加给世界的美式和平,也不是坟墓般的平静或奴隶式的安全。我所说的是名副其实的和平,是那种使世人生活有意义

的和平,是那种让人类和国家能够兴旺发达和充满希望并且能够为其子孙创造更美好生活的和平。

“我们要检讨自已对和平本身的态度。我们当中有很多人认为和平是不可能的。很多人认为这是不现实的。然而,这是一种危险的失败主义观念。这种观念得出的结论是,战争不可避免,人类在劫难逃,我们受制于我们无法控制的力量。

“我们要检讨自己对苏联的态度,检讨自己对冷战的态度。我们必须不解地寻求和平,寄希望于共产主义集团内部的建设性变革使现在看来我们力所不及的解决方案变得我们力所能及。美国也致力于降低印支半岛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寻求和平解决越南问题的途径。

“为了阐明我们对越南问题的诚意和严肃信念,我现在声明:在整个1963年,美国不会向越南派遣地面部队,除非印支半岛之外的其他国家做了这件事。当然我也希望,1964年或更远的未来,美国青年也不需要踏入越南的丛林。”

“众所周知,我们不需要战争。”

肯尼迪的芝加哥演讲第二天就登上了美国国内各大报纸的头版。发表这个演讲,当然是肯尼迪在听取了五角大楼对越南形势的总报告、近期南越军队作战情况的报告之后,肯尼迪甚至都知道了在新泰邑战略村附近发生的那场营级战斗。知道了五角大楼的将官们

对介入越南地面战斗跃跃欲试的心情,肯尼迪又和他的智库幕僚们做了反复的商讨论。

除了美国国内的意见,肯尼迪还让美国驻南越大使见了一次吴廷琰,问问他的意见。吴廷琰表示不希望看到美国陆军大规模进入越南。吴廷琰就是这么个脑回路清奇的主,他一方面知道自己已的南越处处冒火,快撼不住了,另一方面文坚持认为自已应该是个维护越南独立自主的民族主义者一一不管你信不信他,反正他信自己。

不能完全按照五角大楼的意志贸然出兵,要多听政治家、幕僚、当事人和智库先生们的意见,他们代表的才是美国这个国家的利益,智库专家们有的是为大财团大企业发声,有的担任平民代言人,各抒己见,最后的结论当然是一一不行。肯尼迪做出了自己已的决断:谨慎用兵。除非美国的脸被人按在地上用脚端了,否则千万别冲动。

肯尼迪表明了白宫对越南战争的态度是今年不会出兵,同时也给吴廷琰一些补偿:除了之前已经定好几亿美元的年度军援之外,在1963年3月额外拔款向越南援助3500万美元用于稳定经济,另一笔专款1款700万美元用于帮助越南新建立15个国民警卫营,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执行治安战。

芝加哥演讲后一周,民意调查显示肯尼迪的支持率升了0.2个百分点。虽然是微升,但至少说明新政策还是有效果的,肯尼迪和他的团队表示满意。但在这微升的支持率后面,肯尼迪做出的这个决定其实存在颇大的争议与分歧。在美国高层的战略家当中,支持先欧后亚、集中精力于欧洲和中东的一派人对肯尼迪的这个决定表示赞许。支持全球出击、在所有地区遇制共产主义扩张的一派人对不出兵的决定表示反对。在美国的企业、财团中,产业主要为民用工业的企业家赞许肯尼迪的决定。产业当中军事工业比重极大的企业家则看情况:如果主营业务是导弹、核武器、战略轰炸机等等“末日兵器"的,对肯尼迪的

决定表示无所谓;主营业务是坦克、火炮、直升机、枪械等等常规兵器的,对肯尼迪的决定十分不满。

唯一对肯尼迪不出兵的决定持有普遍正面看法的应该是美国老百姓了。不过民意有时候也是可以被操纵的,之所以还没被地下涌动的暗流操纵,是因为暗流们还存在分歧,分歧的两方力量处于平衡状态。

一旦到了某个时候,需要改变民意,只要媒体连篇累膜地地毯式轰炸即可。到时候,我/我老公/我儿子要去越南的泥浆里送死这件事大家就会完全忘在脑后,一心只想着"报仇报仇,一定要出兵消灭残害美国人的越共!”

当然,打了几年,美国大兵死了一地,鸡血的药效撑不住了,老百姓又会怒火冲天“都是可恶的政客,把美国青年送到那里白白消耗掉!”

“总理先生,南越和北越日益紧张的局势,我认为这不是南越本身的责任,也不是美国一个国家的责任,而是诸多与中南半岛相关的国家共同酿成的,中国也是其中之一。如果您认为越南以及中南半岛未来应当走向和平,那么中国现在对北越的支持对中南半岛的和平并无帮助。

美国驻华联络小组组长恒安石与总理见面。大家互相是熟人了,恒安石说话的时候言语很温和,但是该要传达的意思还是得说出来,

总理:“中国二向致力于中南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中国现在的举动也符合这一目标。恒安石先生,我知道你一定又要重提中国对越南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军事援助,但这一点我也早就向你说明,这是对美国向南越提供军事援助以及修建空军基地而做的回应,这是必要的和合理的回应。

恒安石:“但你们在援助北越地对空导弹的同时,也向北越交付了大量其他的武器装备,据美方的了解,在过去的六个月,你们向北越提供了80辆轻型坦克和150门榴弹炮。”总理:“同样的,这些武器装备也都是用于提高越南的防御能力,是防御性质的武器。在南越是不会看到中国的坦克与榴弹炮的。”恒安石:“..总理说的就是事实,80辆轻型坦克组成了一个坦克团,这个坦克团比苏联援助的T-34-85团更好用,轻型坦克在越南的山区和稻田环境下太好用了。北越向南越派出的渗透人员一一他们要么是空手进入南方,要么使用的是苏联武器。被美军称为越共的民解阵游击队,手中的枪械几乎全部是缴获的美制武器:M1卡宾枪最受欢迎,其次是M3冲锋枪。M14和M1"加兰德"评价不高。机枪方面,民解阵游击队特别喜欢M60通用机枪,

只是这种机枪南越陆军装备得比较少,不太好搞到。

但有一件武器必须从北方通过胡志明小道运送到南越:RPG-2和RPG-7火箭筒。这玩意真的好用,美国那边没有性能相当的替代品一一别说巴祖卡或者M72,这俩都不如RPG-7。不过到目前为止,越共手中的RPG,以及少量精锐部队装备的AK-47,全都是苏联造。现在是中国、苏联共同对北越提供支持。中国供应的是其他的东西:M1卡宾枪子弹、M14和M60步枪子弹。所有供应越南的这些中国制造、美国制式的子弹都抹掉了厂标,反正看不出来是哪里生产的,说是北越的兵工厂自已制造的也毫无

问题。

在越军当中大受欢迎的RPG-7也就是新40火,中国这边也能制造了,但由于刚刚投产,要给自己的部队优先列装,实在没有空余的产能供应北越部队。恒安石与总理的会唔谈了一个多小时,时间不算短,不过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会唔的最后恒安石建议,美国、苏联、中国召开一个三方会议,解决中南半岛的"外部势力干涉"问题。总理原则上

同意,反正苏联此时几乎不可能参会,三方会议开不起来。

苏联此时进入了与美国的关系紧张期。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在55~56年成为苏联一哥,苏联与美国进入了短暂的关系缓和期。这段缓和期到1960年,因为U-2事件和柏林危机而终止。1960~1962年是渐变时期,美苏关系逐渐紧张,古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22 , Processed in 0.04703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