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235 页

第三十章,秘密访华

基辛格是共和党那边的人,他从1960年起就是纽约州州长、共和党人纳尔逊·洛克菲勒的顾问。不过他此次来中国,是民主党人、副总统休伯特·汉弗莱所托嗯,就在两个月前,基辛格兼任了白宫的战略顾问,不过他的主要工作是对副总统汉弗莱负责,而不是对约翰逊。基辛格这样的共和党人进入了民主党的政府担任顾问,也能看出此时因为越南战

争,美国驴象两党到了什么尴尬的局面。

由于基辛格是白宫的战略顾问、美国国家安全会议委员且负责情报委员会的工作,因此这是1949年以来,前往中国的位阶最高的白宫官员当然,这次访问是完全秘密的。为了避免被人(主要是自己人,对美联络小组)看到自己在北京下飞机,他不得不沿用此前趟出来的"经济学家路径”,从香港经罗湖桥进入广东,再从广州北上。因为此时美国仍旧在罩着台湾。就在1970年4月,对来访的中华民国行政院长严家涂,约翰逊信誓旦旦地说"美国永远不会放弃台湾,也不会与红色中国妥协”。如果话音未落,就发现白宫在与中国进行官方接触,那美国的脸面往哪儿搁。“您好,黄部长。在广州,基辛格见到了专程从北京赶来“接驾"的外交部代部长黄华。黄华:“欢迎你,基辛格博士。”基辛格:“感谢你方给我安排了多达20天的访问日程,这让我可以在中国访问和考察很长时间,去5座城市参观。美国的政治高层对中国的了解太少了。以前是无法来中国了解,到后来,很多人的不

愿意了解。

黄华:“不过,也有一些政治家是愿意了解的。有一位叫乔治·布什的,他也是你们共和党的人,他就来过很多次中国,当然,都是以他石油公司董事、总经理的身份来的。”基辛格:“我知道乔治布什,听过他的几次演讲,他现在在共和党内部是著名的中国通。….但听他的转述,远不如自已看到的详细。”

基辛格在广州停留三天,这是他预定考察的5座中国城市之一。

基辛格来中国的方式被叫做"经济学家路径”,是因为1955年威尔茨、弗里德曼两人就是这样进入中国的(来讨要盗版书的稿费)。此后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都是从这条路线进入中国,有芝加哥学派,有剑桥/凯恩斯学派,有古典奥地利学派。这些经济学家人身进入中国之前,他们的书早就进入了中国,在五十年代是以中国特有的"灰皮书"的形式出版销售,到后来干脆就用了原版封面的,当做正常书籍一样卖。其实在芝加哥,经济学家们早于政治家,给中国新立了一种经济学分类。对了,最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被归类于南斯拉夫范畴,到后来芝加哥学派发现南斯拉夫和中国的经济体制其实也不一样,因此干脆就新开了个分支“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以区别于“苏联/斯大林式经

济"或“铁托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黄部长,中国正在大规模开发北部湾,甚至打算把北部湾建设成第二个广州湾,这是认真的吗?”基辛格在广州问黄华。黄华:“这是确实的。我们不会搞那种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是为了骗投资,我们是自己先投了钱。….北部湾的开发规划始于五十年代末,中间有比较长时间的规划论证和讨论,此外还有越南战争危机

的疑虑。不过在1965年,我们决定不管那些什么战争威胁的疑虑,直接开始搞。

基辛格:“1965年,也正是肯尼迪遇刺和越南战争全面扩大的年份。就在那个时候,你们反而把疑虑丢掉了,认真地开始开发那儿的经济?”黄华:“战争就那么回事,我们知道我们自己的能力,也知道美国的能力上限,两者结合起来分析,我们知道自己的本土是安全的。”基辛格:“我此次来中国,确实是替白宫来询问中国的真实的战略主张。在中南半岛,中国一定要看到一个由越南劳动党统治的、南北统一的越南,是这样么?”黄华:“越南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给越南人说话的机会:他们南北的人民一致认为越南是一个国家而不是两个,那么就应当遵从他们自己的意愿。中国和美国都是域外国家,本不应介入越南的国

内统一问题,尤其是出兵。鉴于美国首先对南越进行了军事上的扶持,为了保证公平,我们不得不扶持北越,以让南北双方有公平的竞争环境。

基辛格:“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先后的问题。”黄华:“确实可以这么说,如果美国在1955年没有走错那第一步,不对南越进行军事援助,1965年不派美国地面部队进入越南作战,那么中南半岛今天既不会有五十多万美军在苦战,也不会有中国

援助的武器弹药在越南消耗。这虽然说起来有点儿伤人,但事实就是这样的,你们痛惜于美国人的性命,我们痛惜每年十几个亿的援助,苏联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字,这些钱都是不容易挣的。

基辛格:“我们拟定了一个计划,逐步地从越南战场撤出,大致路线图是这样的:美国在两到三年的时间里,逐步编练南越的军队,让其能有独自作战的能力,当南越自己的军队可以支撑战场之后,美军逐步撤离。

黄华:“这是共和党政治家们的计划,还是白宫的计划?”基辛格:“都有。白宫内也有许多倾向于停止越南战争的人。比如汉弗莱副总统。就是他派我来的这儿。”

北京。“这么说来,这个撤出战争的计划现在还只是你们的一个腹稿,它甚至还没有落到纸上。”总理秘密会见了基辛格。针对他在广州向黄华透露的、民主党的停战派与共和党联合拟定的计划,总理直接道出了它的本质。况且这个腹稿,在我们看来,也不是意味看着美国完全回到公正公平的立场来对待中南半岛的事情。你们的计划,虽然是逐步撤军最后把美国所有军队撤离越南,可军事援助没停,甚至在最后两年军

事援助额可能会更高,因为你们要编练更多的南越军队嘛。

“可是在日内瓦和约上,关于中南半岛的条款是很清晰的:禁止区域外的国家向区域内任何一国出售、赠送或租借进攻性武器。”总理:“但是,鉴于连绵十几年的越南战争给南北越南、给毗邻的老挝和柬埔寨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也给美国人民尤其是美国青年造成了深深的伤害,也鉴于你们这种把越南战争越南

化的逐步撤军的方式客观上确实可以减少战争的烈度,茵此,如果这个计划最终能够落实为美国的国策,那么,中国会将其视为美国为越南和平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基辛格点头,记下了总理的表态。这应该是中国发出的非常明确的态度了。你美国帕急转弯翻车,想用一段时间过渡,可以。你可以慢慢减少在越南的美军,编练南越新军也随便你。只要美军在不断撤离,并且最终的目标是全部撤军,那美国军援南越多少个师的装备,中

国可以不计较。

基辛格转念一想,大概是中国认为南越陆军就那样,就算美式装备美式训练也改变不了大局,所以才如此放心。越南问题谈到这儿也就差不多了,再深入的话题那除非约翰逊本人亲自跟总理谈。接着谈台湾问题。“美国人民的眼晴是雪亮的。到过中国,与中国打过交道的美国人,在你们国内说了多少话,写了多少文章了,可美国的政治家都选择性失明,这不是正确的态度,这是有意地把中国与美国对立起来

好随时输出战争的态度。

说到台湾问题,总理先从美国政界对中国的态度说起。基辛格:“我个人认为,台湾已经度过了初期几年的濒临崩溃的政治危机时期,现在台湾是时候与中国进行高层的和平谈判了。如果中国与美国在越南问题上获得了共识,那么我们也可以在台湾问题

上获得共识。

总理:“坐下来谈,我们随时都可以,也随时都应该谈。之所以现在不愿意坐下来谈,是因为那个人。”

基辛格:“我认为,美国的意见可以压倒常凯申的个人主张。实际上,美国人提出的不只是意见,还是每年上亿美元的资金的去向,以及第七舰队的辖区变化。因此美国发出的声音比实际上的更有用。

总理:“不如这样,你们将来如果等来了机会,就认真地和常凯甲谈一次试试。如果谈成了,那么接下来一切都好办。”

基辛格在北京与总理就台湾问题也充分交换了意见。基辛格带来了美国的意见:代表中国的要么是中华民国要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将来华盛顿与北京建交了,美国不会支持台湾以独立国家的身份出现在国际社会;美国会在后面推台湾当局,尽

量把它推到谈判桌上。

中方对美国的这一态度表示认可。中国的意见则是没有意见或者说没有预设条件。总理表示,两岸今后以什么形式统一取决于对岸的态度,现在不是中国"给出什么条件"的时候,具体条件要双方具体协商来定。当然,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必须的前提。这不是条件,是基本前提。基辛格与总理进行了两次会谈,之后他的会谈任务就结束了,还剩下3个城市没有访问呢。第三站:天津。与广州和北京差不多,天津现在也像个大工地。这个河北省的首府,现在担负看河北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城市化工业化的任务。这个任务正在进行中,完成度不知道有多少,但反正看得出来,正在飞速完成任务。这当然不只是天津一个城市的任务。天津现在有两个“三角区":京津唐三角,以及形状与之大致对称的"天保京三角。天津-保定-北京。天津靠海、与北京近但又不在北京,商业发展所受纤小,在清未和民国时期曾经是华北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天津劝业场的历史可追溯到溯1907年,这是中国北方第一条“商业街”。现在劝业场也还在,店铺怕是比民国最繁荣的时期还多好几倍,但清未北洋时期的古旧建筑又成了文物舍不得拆,以至于劝业场附近的交通实在无法疏导,干脆把其中的三条马路改成了步行街在繁荣的商业以及市民浓浓的“日子人”背后,天津还有更多不简单的甚至震惊世界的宝贝。

基辛格知道天津是中国的航天器、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制造基地(他现在并没有搞清楚洲际导弹固体推进剂化之后,新建的生产厂已经不在天津了),还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聚集城市之一。天津及周边地区的显像管产量现在占世界的20%,天津/河北省每年出口的货物中,消费类电子产品占比达到了76%,纯的电子输出大省。此外,依托胜利油田,河北现在是中国石化产业的基地之一。依托河北的石化产业,天津市是中国现在最大的化纤纺织城市(加上棉毛丝,是上海高一点,但单纯比较化纤就是天津第一)。“中国是一个8亿人口的大国。”“一个人口是美国的四倍、部分地区工业化但其他地区在等待工业话的国家,本身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而同时中国打开了全世界的贸易大门。”“这样的国家现在正按照他们既定的路线一步一步向前发展。.…….中国发展道路的前方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或者必须外国提携的瓶颈。"“这就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中国这样的国家根本不需要加入什么阵营。”有人想让中国加入美国的阵营,这恐怕难以如愿。不过好消息是,我认为,中国其实也不需要中苏同盟。”

 

第三十一章,傻瓜相机的诞生

(今天10~11点服务器好像出问题了,一直到现在才传上来)上海。“蒋老大,联想那边不能彻底放羊,我们神光项目搬得太远了,没法兼顾杭州上海这边的联想,实在没有办法。”“可是神光很重要啊,真的太重要了。光南你离开之后好多工作都不好开展了。”“人还是挺多的,李三立现在不就全面上手了嘛,来咱们这儿才两年,他就成为核心领导团队之一了。”“明天咱们一起看看联想的上海实验室吧。”倪光南、蒋筑英又回到了上海。这次两人回来,蒋筑英做完事会回北京-天津,倪光南就不回了。他俩是联想的创始人,联想计算机现在第一代上市第二代在设计,市场的火爆成都超乎想象。但在去年10月,因为第三个公文包的缘故,蒋筑英成了科技小组成员,为了以后工作方便,中央趁着神

光膨胀成巨大的光刻机-芯片设备公司之前把它搬迁到了北京-天津一带。

蒋筑英和倪光南都跟着过去了。搬家半年,现在神光没有问题,联想有点问题。两人离得太远了,联想的发展方向就没法精确把握了。公司的运营之类的,浙江国资委倒是能应付过来,但在技术发展、产品研发、实验室管理方面

就不太灵。

可神光计划这边也需要倪光南。现在蒋筑英在科技小组,多了这个头衔之后就得慢慢开始负责具体工作,逐步放出公文包中描述的信息,指导电子工业甚至整个高新技术发展方向。至少他是不能把全部的时间用在神光计划了。

蒋筑英和倪光南商量了几次,又问了问李强的意见,再最后问了中央的意见,决定还是按倪光南的想法,他回到上海,继续带联想,同时也算是连接上电-半导体与神光的纽带。北京这边,神光计划就是被动换血,由之前的中高层组成新的管理团队和技术团队。

“这么大的一片地,规划成停车场,结果就这三五辆车。哎。”将筑英和倪光南的车停在一片足有半公顷的空旷地面,这理论上是停车场,但现在只有一半的地面是硬化且画了标志线的。就这启用的一半停车区里,两人来之前也只停了三辆车。倪光南:“现在开车的少,以后会多起来的。到三分之一,二分之一的员工都买得起车的时候,就会发现这片停车场刚刚好。如果不留这么大的停车地儿,那这儿的交通就瘫痪了。”蒋筑英熄火拔钥匙,和倪光南下车。“这倒也是,换了我我也会提前20年做规划.….这么多踢球的,是因为现在是世界杯吗?”蒋筑英看到,空旷的停车场现在成了足球场,附近的大小孩子,小学生中学生分成了好几拨队在这儿踢球,还有的孩子不分拨踢小比赛,就是三两个人在玩儿过人和射门。倪光南:“据说这儿以前就这样,踢球的孩子任何时候都多,好像是德国人还有他们的家属子女带起来的。碰上世界杯热度,那就更多了,看,那几个都在学贝利带球。”蒋筑英看向倪光南指的方向,还真是,那几个孩子没抢到足够的地方,在小空间里一对一过人,过过去之后瞎轮一脚射门,倒也是自得其乐。看了两眼,蒋筑英的目光收回来的时候,十几米外地一声,一个孩子开了个大脚,足球正正地朝两人飞来。蒋筑英:“有球来了,闪一闪一一"“咚!”飞到半路的足球被截胡了,一个小孩从他们身边高高跃起,迎着皮球在空中把头一甩,金黄色的头发一根一根飘飞起来,球就被顶进了左边的简易球门中。“太漂亮了!克林斯曼!”"Hubsch Schuss!"“我就知道你能行!”倪光南:“肯定是上海蔡司那帮德国人的孩子。”蒋筑英:“就是不知道是东德还是西德。”倪光南:“东德西德足球都不错。我发现了,和中国关系好的国家大多足球都很厉害。苏联,南斯拉夫,东德东欧,阿根廷巴西..蒋筑英:“光南,你有没有想过,不只是和中国关系好的国家足球厉害..”

倪光南:“全世界踢球都还行就中国不行,你想说的是这个是吧?这就有点太绝对了,我们踢泰国踢越南还是随时能赢的嘛。而且中国踢球看球的人都多,小孩子大人都是。这球让叔叔射一个门好吧?你们都看好了!

一个足球滚到了倪光南脚下,他停住球之后脚痒了,示意大家让开球的路线,他要射个门。孩子们闪开,倪光南退后两步,助跑,大脚狼狼踢出去,皮球拔地而起,偏离近在熙尺的球门,向看左上方的关空飞去,一直飞向停车场背后的居民楼窗户。“华啦!”

蔡司(上海)办公大楼。这次蒋筑英来蔡司,不是来过问照相侦察卫星的镜头,也不是来看气象卫星的光学组件。这次涉及的事情是一点也不“高端"的业务。一一照相机与民用光学器材技术峰会。“1963年,柯达推出了柯达Instamatic100相机,这是世界第一款自动相机。我们在1965年推出了海鸥一代,比柯达晚两年。”天津照相机厂的产品经理陈若愚说这句话时颇为得意,他们的海鸥相机响应得很快,两年就跟上了自动相机的潮流。而且,天津摸准了民用消费级相机的发展脉络,一开始就注意小型化,毕竟这种家庭用的照相机,轻便易携带是很大的优势。在天电集团的消费电子实验室的帮助下,海鸥一代照相机的体积就比柯

达100小10%,现在的海鸥二代更小。

陈若患:“43毫米定焦镜头,光学组件非常的简化,没有变焦,没有镜头可拆卸功能,没有三脚架,90分之一秒固定快门,弹出式闪光灯,电能来自于2节5号电池,和海鸥一代同步推出的还有一个126魔盒。这种相机从65年到70年,我们在国内销售了超过10万台,在苏联销售得更多,27万台,此外在西方国家也售出了5万多台。

“海鸥二代是1965年开始设计的。”“由于一般人对于摄影主题的需求并不高,大都只要求能够记录日常生活,加上经济能力、携带方便等等的需求与限制,因此傻瓜相机的性能没有理由做得太高,但是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机

身必须尽量缩小,宁可在这方面多投入一些研发成本或采用一些比较昂贵的小型器件,但也必须做到小型化。”

“海鸥二代分为三个亚型号:银鸥、黑鸥、金鸥。”“金鸥采用0~3倍变焦镜头,是这个系列里的高端产品,银鸥、黑鸥的机壳相同,其中银鸥是最低端廉价的产品,黑鸥稍高一些。”

“要注意的是,即使采用0~3倍变焦镜头的金鸥,它的体积也比海鸥一代缩小了20%。”

天津的先说自己的拳头产品,其他的几家照相机、光学器材的厂家公司也用自己的产品举例说明。现在除了天津,昆明、上海、广州、长春也都有自己的自动相机品牌。将筑英作为列席会议的科技小组成员,他模仿李强的参会风格,静静地坐在靠边的角落听照相机行业讲自已的业内发展的理解。陈若愚/天津是照相机小型化的爱好者,一直致力于怎么缩小照相机的体积。现在海鸥二代已经很小了,他还打算做得更小,最终做到照相机可以用一条带子挂在脖子上,而不是像单肩书包一样斜背上海则在会上讨论数码相机的未来前景一一但是数码相机现在要做的话可能是天价,而且应该不会和小型化有什么关联。于是蒋筑英插话评价了一句,说数码相机从现在来看,应该不是消费级相机的范畴,但没关系,虽然不符合这次讨论的主题,但这个方向是很有研究的价值的。长春则表示,他们做了市场调查/试验,把这种相机交给没什么文化的老头老太太使用,老太太在整整两个小时之内都是一脸憎逼的。这说明照相机的易用性还是不好。尽管这个系列的相机主打的就是简单易用,柯达在推广他们的Instamatic100的时候,广告语就是“从这里放入胶卷(广告画面上,插入胶卷的位置),其他一切都交给柯达100”。可是,但是....如果

着。

只是插入胶卷这个操作很简易,把这样的相机交给老太太们,恐怕还是不行的。

蒋筑英:“柯达的Instamatic100主要有两个地方做到了突破:胶卷插入和预卷不用用户操心;拍完一张照片之后,卷片由电机代劳不用人工。电机卷片就是它的'自动相机名字的来由。说到自动或者自动化,这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了。

长春的修总工接话:“工业自动化嘛?就是.…机器越来越自动化,同样功能的工厂设备,操作人员越来越少。”陈若愚:“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工业自动化是操作机器的人员越来越少,相机的自动化就是用户拍一张照片,他必须要做的操作越来越少?蒋筑英:“我看,不如佟总工把你们做低能用户调查时候,用户的具体反馈给拿出来,一条一条地分析分,看看有哪些是值得我们用自动机械来解决的,其中又有哪些真的是我们现在就可以做到的。”会上七八个厂家的十几个代表就开始分析长春厂做的"中老年和低文化水平用户操作相机体验报告”。代表们首先整理出了一个最天的问题,这些用户最受困扰的问题是:照相机的对焦。对于有文化基础的人,对焦无非是拨动/转动一个滚轮,让画面中间的一块图像与周围合上而已。可是对这些用户来说他们首先就不明白一个概念:

什么是对焦?对没啥文化的老太太,光是搞清楚什么是对焦,两小时都不一定够。修总工:“这问题要说解决也简单,自动对焦。可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了,尤其是要在这么小的照相机上,在不能太贵的前提下做出一个自动对角系统。”陈若患:“其实,天津厂申请过一个自动对焦系统的专利。”佟总工:“是吗?怎么没在海鸥二代上用呢?甚至也没听你们说过。”陈若患笑了笑:“这个自动对角系统就是能在相机上实现自动对焦,但是整个系统太贵,而且易损坏,严格来说它也比较重。”陈若惠从包里掏出了他们关津厂申请的专利文档:“就在这里,我们海鸥二代是没法装这个东西上去了,你们各位的厂谁有兴趣,掌去用,付专利费就行。”蒋筑英看了看专利文档,确实是照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但陈若愚刚才描述得还是太乐观了,这东西岂止是比较重,它装到照相机上面,照相机的体积重量可能得增加50%。它首先有一个测距系统,获得距离读数之后将指令传给微型电机系统,让电机系统转动指定的圈数,这样电机转动是为了调整照相机两个镜片之间的间距,镜片间距变了,焦距当然也就变了。蒋筑英:“电机和电机的控制系统是这个自动对焦系统里最复杂最重的。”陈若愚:“也是最贵的。”蒋筑英“其实很多时候,新技术的发明,不是将问题复杂化,而是将问题简单化;不是用一个复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尽量用一个比较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我给大家看一个东西,这是我1968

年的时候想到的一种半导体电路结构,是这样的。

蒋筑英展示了一个由个三极管和三个电阻加上一些线条连接的电路:“这是一个定时器。以往很多人觉得没有几十个三极管做不出来的功能,现在只用了这一点电路。”开会的各位明白了这个电路的原理和简化的思路之后又陷入了思考。“控制系统控制电机,电机的旋转控制镜片的间距位置,电机的控制系统应该怎么样简化呢?"陈若愚在思索。佟总工:“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控制系统呢?”陈若愚:“要不然我们怎么知道它转了多少转,镜片位移了多少。”修总工又一阵苦苦的思素,最后一咬牙:“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里面装电动机呢?”

 

第三十二章,梅德韦杰夫没有疯!

长春的佟总工突然蹦出一句话“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里面装电动机呢",惊醒了在坐的所有人。一定要用小电动机转动来拨动镜片组,让镜片组发生位移吗?似乎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然而,当会议继续下去,修总工就不再说话了。不用电动机用什么?大家在会上开始热烈讨论,并且不时询问总工有什么高招,佟总工就“嗯“嗯“哦”“哦”,不说什么实质性的意见。不说也就罢了,他还是一副世外高人的表情。蒋筑英:“我们讨论的技术发展方向,一旦有突破转化为专利,专利再转化为产品,就会带来极其可观的利润,所以我理解同志们开始为本公司利益以及自已的绩效奖金考虑的想法。这样吧,我们先

把自动对焦系统这一段了结了,转入下一个话题。”

陈若愚:“那好吧,其实我脑子里刚才也想到了些什么,就是…”将筑英:“今后这样的会议还会召开,记录员注意了,这样的会议,每一个想法、建议、点子,不但要准确地记下来,而且要在显眼地方写上提出者是谁、协助完善想法建议的是谁,一点儿都不能

错。程序无误、签名齐全的会议记录实际上在专利申请的时候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也就是说,如果佟总工提出了这个想法,稍梢加整理就是一份专利,那这个专利就是你的,谁也抢不走,谁要是抢注了,会议记录就是反诉时可以使用的铁证据。

总工:“啊对对对。”·照相机,轻工消费品的另一个爆发式增长点。中国如此,全世界也如此。天津出的海鸥二代中的低端产品“银鸥"已经把零售价打到了240人民币,工薪阶层几个月钱就能入手的水准。

不过这时候日本和欧洲的廉价相机差不多也是这个价,中国相机现在只可以说能打开西方市场,能在同等待遇的前提下展开竞争抢一块肉,但是没有压倒性优势。抢一块肉的意思是,从1966年到1970年,中国照相机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从近乎于0渐渐提升到了7.5%。在苏联和东欧市场,中国的廉价自动相机则引起了苏联相机生产企业的动荡。从1970年起,苏联自已的照相机厂,生产出来的照相机开始在仓库里积压了。这是怎么肥事?这是照相机,这是轻工业品,消费品!以前从来不会卖不掉的!可这事儿它就是发生了。苏产相机市场售价比自动相机高,体积大重量大。当然可以说这是苏联相机用料扎实,但用料扎实的另一面就是物料成本高。用料扎实的相机应该是有较好的拍照质量的。可实际上.….好像也没啥差别。这么说吧,苏联相机中的中高端型号,品质确实好,但价格就更高了,可能是自动相机的好几倍。低端型号售价仍然是自动相机的1.5~2倍,而拍照质量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差距。更不用说低端型是号

死沉的一坨砖,出门郊游带它都烦死了。

当苏联的照相机厂开始反应过来,也要搞自己的迷你型自动相机时,遇到了和前几年苏联电视机生产厂一样的问题,这东西和苏联的工业品体系格格不入!照相机厂当然拿到了中国产的自动相机成品,还不止一个品牌。其实也拿到了欧洲和日本的自动相机的样品。当然也都拆开了。拆看一看,没戏。从照相机里面挑出任何一个零件,再翻查苏联的工业品名录,查不到。无论是五金零件分册还是小型机电零件分册,都没有现成可用的产品。照相机厂要不要再开个微型机械零件厂和小型机电产品厂?“达瓦里希,这事儿的确不好办。我跟您说一件事吧,可能是泼凉水,但这是事实。1966年我们的电视机生产厂联合起来,要建立自已的电视机生产体系,可四年过去了,苏联化的新型电视机还没有

做成。

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光学机械厂,泽尼特照相机分厂厂长布鲁姆斯到莫斯科,找轻工业部部长奥尔格鲁吉,说要轻工业部、国家计委改革光学产品体系,奥尔格鲁吉不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先给他讲故事。

您还记得去年的顿河电视机吗?连续在报纸广播电视台报道了好几天的。”

“那就是我们曾经的尝试。从1966年起,我们好几个厂协作,要制造出可媲美中国和西方同类产品的高档显像管来。1969年工厂交出了答卷,顿河-ZE电视机。布鲁姆斯同志,您家里有顿河-ZE电视机吗?

布鲁姆斯:“没有,我家的电视是天津产的。”“那您的同事家里有顿河-ZE吗?”“似乎也没有。”奥尔格鲁吉:“没有就对了。实际上,顿河-乙E,它...根本没有上市销售。量产了一批,然后波罗的海舰队和北方舰队接收了这一批产品,然后整个苏联化新型电视机的工程就结束了。”布鲁姆斯:“不太对吧,我记得我在逛一个商店的时候,看到过顿河牌电视机。”奥尔格鲁吉:“那是因为总装顿河-Z的工厂不能闲着,他们得继续生产。而继续生产的电视机用的是中国产的显像管。不只显像管,里面还有五十多个零件来自中国,你把那苏联产的壳子拆开,里

面到处都是中国造。这也是为什么官方媒体现在不再大肆吹嘘顿河电视机的原因。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布鲁姆斯说道,“部长同志,照相机的生产体系,能从电视机这件事上吸取什么教训吗?如果电视机苏联化项自的失败能为我们指出一些必定是错误的方向,那也算是值了。”奥尔格鲁吉:“教训就是,不要搞。不要搞全苏联化或者核心部件苏联化这种事。”布鲁姆斯“.”奥尔格鲁吉:“为了造出包括显像管在内的所有核心器件都由苏联制造的电视机,国家计委、轻工业部一共投入了1.03亿卢布,获得的只有3000台电视机。其中的21寸显像管,我们核算它的生产成本

是2600卢布,这是不算建厂投资的物料+人工成本。为什么不继续生产?因为继续生产我们闹的笑话会越来越大。

布鲁姆斯:“那么,现在苏联的电视机厂是如何运转的?”奥尔格鲁吉:“现在有4家苏联电视机厂,都是采用从中国进口显像管和其他一些难以自制的零件来制造自己的电视机。这个模式还不错,既能让工厂持续开工,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勉强能卖出去。”布鲁姆斯:“如果这样可以的话,恰好中国那边也有了这样的建议,他们建议我们泽尼特照相机分厂,纳入他们的照相机生产体系。”奥尔格鲁吉:“可以。”布鲁姆斯:“可这样我们以后就专做照相机上的某几个零件了,总装..是组装,我们就只利用中国打包好的零件在苏联组装成品相机。”奥尔格鲁吉:“可以。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其实中国人也不要求他们的产品百分之百由中国生产,不是么。”布鲁姆斯:“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如果我们启动合作,泽尼特这个注册商标也要卖出去了,天津今后将和我们共享这个商标。”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2:29 , Processed in 0.03706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