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26 页

  其实在人们眺望不到的更远一点的海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家伙——“威斯康星”号战列舰,它是前几天从横须贺开出来的,随时准备用406毫米巨炮拦阻志愿军偷港。

  在长津湖,陆战一师的伤员完成清点之后优先后送,用的是志愿军现在已经所剩不多的汽车——从后方运送物资的卡车在回程时运伤员,每辆汽车都在顶棚涂了红十字。9兵团用国际通用摩尔斯码向美军发电报了,告诉他们这几天所有从长津湖返回中国的卡车都有可能是装载美国战俘的,你们自己掂量。

  美军或许是真收到了电报,反正12月11日下午,第一批20辆卡车的车队后送美军战俘伤员的时候,美军飞机没有来轰炸志愿军的公路运输线。

  至于史密斯要求的空投食品,12月9日美军没有空投,但是12月10日,真有20多架运输机在富盛里附近丢下了无数个大包小包,大部分是野战口粮。

  但美军也不是什么绅士风度,他们只是真的怕死太多美国人而已。12月10日白天,有两波美军的舰载俯冲轰炸机、空军的攻击机突然造访长津湖上空。不怀好意的机群先低空掠过富盛里,然后又向北,在下碣隅里、西兴里、柳潭里一路寻找,转悠了将近1个小时才退走。

  9兵团的指战员当然知道美国飞机在寻找什么,他们想摧毁陆战一师投降时交出去的坦克和重炮。9兵团早就防着了这招,陆战一师刚交出武器,志愿军指战员们就或者自己开动、或者拖曳,把坦克和重炮转移到山凹子里遮盖隐藏起来了。

  12月11日夜,9兵团清点出来了长津湖战役至今为止俘虏的美军总数:12794人,其中大约900人是美步7师31团的,其他都是陆战一师的。

  陆战一师在最后一天之前,历次战斗中被志愿军俘虏了200多人,然后就是12月8日,一万一千多人集体投降。这的确给志愿军增添了很大的后勤压力,还牵制了不少人手——24军72师在休息完毕之后就没有重新投入战斗,而是全被用来看押管理照顾美军的战俘/伤员了。

  史密斯师长被俘之后心态淡然,该吃吃该睡睡。不过他也惊讶于志愿军的纪律——两支军队在长津湖的冰天雪地恶战了12天,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可志愿军无论指挥员还是战士,都严格按照条例管理战俘,不管眼里有多少仇恨,手上没有一个人动家伙的。

  整场战斗中,陆战一师多亏史密斯提前预备的下碣隅里、古土里机场,从长津湖空运撤走了7000名伤员,其中2000名战伤、5000名冻伤伤员。如果没有史密斯周密谨慎的进军计划,陆战一师可能躺得更狼狈更彻底。

  不仅如此,陆战一师在空运自己的伤员撤离的时候,还运走了448名被俘的志愿军指战员。

  这些志愿军指战员基本上是在对美军各个据点的历次夜袭行动中,黎明前撤退时落下的伤员或者被反包围的战斗小组。

  陆战一师运走的这批被俘人员——意义重大,相当关键。

  因为在整个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的被俘人数只有770人,陆战一师就贡献了一半多。

  志愿军的两次进攻战役打完,现在双方的战绩是:

  美军第一次战役被俘400人(其中临场释放了130人),第二次战役被俘15500人,总计大约1.6万人被俘。

  志愿军第一次战役被俘500人,第二次战役被俘770人,总计1270人。

  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战斗中的伤亡比为0.6:1,即志愿军歼灭1万名敌军,自身伤亡6000人。

  ……

  《泰晤士报:12000名陆战一师官兵放下武器 美国建国以来最大败绩!》

  《加拿大国防部表示不太同意泰晤士报的说法》

  《陆战一师整体投降 20世纪美军最大败绩!》

  《胡佛:联合国军在朝鲜被共产中国打败了,现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军队能击败中国人》

  ……

  “我上个月抵达美国,是出席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控诉美国政府及其军队武装侵略台湾的会议。中美两国人民从来就存在着深厚的友谊,我愿趁这个机会,向爱好和平的美国人民致意,我也希望安理会能够在这一问题上有公正的处理。”

  联合国总部。上个月刚抵达这里的时候,伍修权也做过一个简短的到场演讲,但那个时候,没多少人关注也没多少人听。

  今天,伍修权再次发表谈话的时候,会议厅的听众席挤爆。

  “在联合国大会提出新一版涉朝鲜半岛的和平提案即将开始讨论之前,我想再次强调:朝鲜半岛的战事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台湾问题也是朝鲜战争以及中国抗美援朝的根源之一。”

  “奥斯汀先生在其致信联合国秘书长赖伊先生时说‘美国未曾侵占中国的领土,美国对于中国亦未采取侵略行动’。好得很!那么,美国的第七舰队和第十三航空队跑到哪里去了呢?莫非是跑到火星上去了?不是的,美国第七舰队和第十三航空队现在就在台湾!如果这不算对中国的侵略,那还有什么侵略行动能谈得上侵略呢?”

  “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的世界里,生活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任何诡辩、撒谎和捏造都不能改变这样一个铁一般的事实:美国武装力量侵略了中国领土台湾!”

  ……

  现在,该是由印度代表阐述新的朝鲜半岛和平提案了。

  现在这个版本叫做“十二国提案”,菲律宾因为在联合国军里挂了个名,光速退团了。

  “《朝鲜和平方案》。主要内容是:”

  “一、交战各方立即在朝鲜半岛停火。”

  “二、中国从朝鲜撤军并不再在边境集结部队。”

  “三、联合国军撤出朝鲜半岛,包括其陆军、空军,并承诺海军不再进入朝鲜半岛任何一个港口。”

  “四、美军从台湾海峡撤出其舰队。”

  “五、由联合国……”

  “咄咄咄”

  美国代表奥斯汀敲桌子。

  “对不起,这不是美国所要的和平方案。如果联合国大会以这一套方案为基调讨论并通过了什么决议,那么,美国不会遵守。”

 

第三十五章,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印度牵头提出《朝鲜和平方案》之前,既通过印度驻华大使与中国通过气,当然也与美国通过气。美国当时也是对印度的斡旋行动表示认可的。

  不但如此,印度主动找了美国一次之后,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奥斯汀又主动约印度代表谈了一次,表达的意思就是“华盛顿希望朝鲜问题能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当然,这是和平方案还是在“十三国联合提出”的时候了。

  但是,虽然呼吁朝鲜和平的国家从十三国减少到十二国,菲律宾退了,但这个《朝鲜和平方案》的主要精神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可这美国代表为什么突然就不愿意了呢?

  印度代表想不明白。

  其实原因也不难猜。此时乱作一团的不只有朝鲜半岛上的联合国军,在华盛顿,白宫和五角大楼也乱成一团。各种对华观点和意见谁也说服不了谁,甚至美国的整个冷战战略都在受到质疑。反对杜鲁门的政治家、战略家直接开始翻今年6月份的旧账:

  正统派:说好的冷战以欧洲为重点,为何美国还要卷入朝鲜半岛的战争?

  亚洲重点派:如果朝鲜半岛对美国至关重要,为什么美国还要在欧洲对苏联一副咄咄逼人的姿态?

  强硬鹰派:如果卷入了朝鲜的战争,美国为什么缩手缩脚,既不打算使用核武器,又不往朝鲜半岛投入足够的军队?

  保守派:今年6月美国为什么要大规模介入朝鲜内战?

  所有的派别:今年10月谁让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的?真是愚蠢!追责!

  杜鲁门:不是我!

  国防部长马歇尔:不是我!

  布雷德利:也不是参谋长联席会议!

  柯林斯:也不是陆军总参谋部!

  (所有人看向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

  但是,甩锅是可以甩锅,但现在美国必须得解决这一摊子事。

  首先,最最重要的是战俘问题。西线的美军上报失踪近五千人;东线最惨,被俘和失踪一万四千人。

  (失踪不全是被我军俘虏,有不少是尸体躺那儿双方都没有发现的,当然实际上大部分还是成了战俘)

  其中包括陆战一师的一万多人。除了人数,还有级别: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少将被俘;美步2师市长凯泽少将被俘。凯泽被俘的消息是12月4日北京的广播发布的,史密斯少将就不用延时发布了,12月8日晚上全世界就知道了。

  如果双方的战斗不停止,战俘当然就不可能遣返。如果双方签署停战协定或者和平协定,这一万多人就可以回家。

  其次白宫考虑的是朝鲜的战局问题。

  

 

第8集

第8集团军败退之后在三八线重组,但大家都知道在三八线-汉城一带布设的防线很虚弱,应该是挡不住中国军队的

。至于东线,更是崩得彻彻底底,在“十二国提案”发起的12月15日,美步3师和美步7师的残部已经从朝鲜的东北端直接撤到了朝鲜半岛最南端的釜山。

  这时候就是杜鲁门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了:或许能够通过和平谈判,让中国军队止步于三八线,这样美军就不会继续丢面子。

  杜鲁门召开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朝鲜半岛的未来走向时,就在盘算如何让中国接受这个条件。但参会的军政高层以及战略专家也不是笨蛋,他们客观地代入中国一方思考,很快就发现这恐怕有点难度。

  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想在谈判桌上得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马歇尔首先指出了美国接受停火的两难困境:

  一旦停火,美国就要停止对北方的所有空中侦察,这样美国就无法掌握中国和朝鲜军队的集结情况、物资准备情况了,中朝方完全可以在三八线北侧准备好几十万大军和充足的粮弹,给联合国军来一个“惊喜”。并且,美国海军可能也要被迫撤退,美军的作战困难度会显著增加。

  但如果反对停火,美国又会被认为是反对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名声上很不好。

  不过,参联主席布雷德利没有马歇尔这么悲观。

  布雷德利认为,杜鲁门已经通过了扩军和增加国防预算的法令,美军要从200多万人扩充到350万人,增加18个师、海军扩充到400艘舰艇、空军95个航空联队,有这个为依托,美国投放到朝鲜半岛的兵力可以从现在的25万人增加到40万人,就算短暂地失去三八线,甚至丢失汉城,援兵到来之后美国也可以硬打回去,恢复三八线。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28 , Processed in 0.02845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