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267 页

去一年改进排除掉了,它的液氧储存罐再也不会爆炸了。于是阿波罗-14号的收视率又掉回了阿波罗-12号的水平。

冷战的航天竞赛正在成为超级大国之间的“眼球竞争”,谁干的事情更出彩、更有戏剧性,谁就能有更高的关注度。

至于其他的因素,你又试成了什么新技术啊,这枚火箭的设计有多新颖啊,-- 路人观众们不关心。

孙家栋:“其实,美国和苏联的太空竞赛,在很多时候存在着极大的浪费。不是说发展航天浪费,航天技术对整个工业科技的带动和提升还是很大的。但有一些项目 ,美国和苏联在立项的时候并没有

考虑到经济效益,而是过分着眼于抢先效应。只有中国,是从全盘或者说全局的高度去看航天对国计民生的实际效益。

马丁.里斯:“我好像明白一些了。..剑桥和皇家物理学会的那帮老头子说,我们的马可尼舱挂靠以及航天员的发射,皇家物理学会是要付钱的,对吗?”

孙家栋猛烈摇头否认:“啊啊,你想到哪去了,这是涉及人类基础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我们就是开了个成本价。... 是成本价!

 

 

 

第六十一章,常凯申,你有罪

(今天回家晚了,第二更估计12点以后,早睡的同学明早再看二更吧)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大胜利苏联钢铁产量首次超过美国》

“近日,国家计委和统计局正式公布了1970年的国民经济数据统计。在1970年, 苏联的钢铁产量达到了11789万吨,而美国为11701万吨。苏联钢铁产量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美国的钢铁工业自1960年起进入增长缓慢的时期,从1960年到1970年, 其钢铁产量仅从9500万吨增长到11701万吨,而苏联1960年钢铁产量为6529万吨,1970年增长至11789万吨。

美国。

“到目前为止,苏联的钢铁工业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苏联各地,还有3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6座中型钢铁厂正在建设中,未来的苏联钢铁产量将一直持续地居于世界第一-位,甚至可能大幅度领先

“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是苏联钢铁工人及各行各业劳动者辛勤努力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好证明。”

1970年的经济数据,各国是1月底2月初有了初步数据,经过核验后在2月底发布。而苏联是在1970年4月发布的。

《真理报》马上撰文宣传这个对苏联工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里程碑。

不过在钢铁产量这个领域,苏联的数据没什么猫腻,遍布全苏联的钢铁厂、矿山、浓烟滚滚的焦化就是明证。

在1970年,苏联生产的钢铁除自用外,甚至还出口了330万吨到中国,其中按重量算,大头是从哈萨克斯坦就近向新疆出口的普通钢材,按价值算,大头是其中的30多万吨特种钢和合金钢比较贵。

但是《真理报》的这篇文章还是稍微有点问题。对,他只对比世界钢铁产量的TOP1和TOP2,其他国家就忽略了,主要是不想提中国。

自68年8月捷克事件之后,苏联的舆论机器是受到了灰衣主教苏斯洛夫的特别关照,让他们稍微控制一下赞扬中国的频率。

中国排在世界钢铁产量的第四名。

前5名分别是:苏联1.1789亿吨, 美国1.1701亿吨, 日本9330万吨,中国7700万吨。

第三和第四名的涨幅都非常巨大:日本是从1969年的8300万吨涨到9330万吨,中国是从6500万吨涨到7700万吨。

实际上从1960年到1970年,日本和中国钢铁产量的涨幅都远远高于苏联也高于美国。比如日本是从2248万吨涨到9330万吨,中国则从不到2000万吨涨到7700万吨。

而且,中国国内的钢铁产量仍然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刚才已经说了从苏联进口了300多万吨钢铁,此外还从西方国家进口了300多万吨。

《钢铁行业国际化、低碳化是今后发展的主流方向》

“在上钢全采用进口铁矿砂的宝山钢铁厂投产之后,1970年, 唐钢新厂2、3号高炉投产,这两个高炉与宝山一样,也采用进口铁矿砂冶炼。

1970年,中国从国外进口了2500万吨铁矿砂,折合铁元素1350万吨;进口废钢320万吨。全年铁矿自给率约为80%,在未来随着中国钢铁产能的继续快速扩大,铁矿的自给率可能还会有所降低。”

“炼钢所用的煤炭和焦炭方面,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钢铁厂可在附近找到充足的煤炭资源,但也有少部分例外,如广西的柳州钢铁厂钦州分厂,已着手使用来自越南的煤炭炼焦。这主要是因为从盛产煤

炭的北方省份运送煤炭到广西南部,其运费比从越南更高的原因。

“曾几何时,中国是一个极度缺乏国际硬通货的国家,在那个时代,我们在发展工业时往往以一切着眼于国内解决为目标,只为了省几个外汇。在'一-五'时期,中国就是靠出口农特产品和矿产,保证

了一五计划建设所需的外汇资金。

“当工业发展到一 -定程度后,中国的工业体系建起来了,通过引进和自研,制造业生产的产品逐渐具备了国际竞争力,部分产品甚至具有了性价比方面的很大优势,出口繁荣了,进口也就不必再锱铢

必较了。

“换句话说,我们进口的资源,其中也有一些会再出口: 进口的铁矿石,在中国冶炼成钢铁,用钢铁制造机器或日用消费品,而这些质优价廉、设计精巧的商品再卖到国外。

“由于机器化大工业生产的巨大威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每花1美元买回来的铁矿石,制成工业品出口到国外的时候,可以赚回10美元。”

“进口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在国内的制造业水准能够保证的前提下,永远是不亏的。”

“低碳化则是新近提出的钢铁业发展方向。”

“1969年初冬,唐山出现了长期的城市雾霾,最长的一次持续了16天; 1970年, 初冬雾睡扩散到华北的7座城市。而这7座城市,基本都是钢铁或煤炭工业集中的城市。”

“在中国的钢铁产量还未破亿吨的时候,便出现了城市雾霾,如果中国的钢铁产量达到1亿吨、2亿吨、3亿吨甚至更高呢?”

“钢铁工业的设备, 一方面要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吨钢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则要控制钢铁工业的污染,包括对大气的污染和对水体的污染。在国务院下发的最新文件中,就制定了逐步更新钢铁工

业设备、向低碳低污染发展的道路。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低碳化的钢铁设备也是与降低吨钢生产成本不矛盾的。钢铁生产中的成本,有很大-一部分是能源- -电力消耗和煤炭消耗,最后都可以折算成碳排放量。在这方面减少消耗,也

就相当于降低了吨钢生产的物料开支。

“当然,采用新环保标准之后,钢铁工业的工厂建设投资会增加,这是-一个需要从全局权衡考虑的问题。

“新落成的钢铁厂将会采用新的环保标准:旧钢铁厂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淘汰,在旧钢铁厂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时,也随之完成符合新环保标准的技术改造。这样就即可兼顾老厂的运营,让其保持

一段时间的盈利,保证钢铁工人的就业,同时也能逐渐将钢铁工业的环保标准落实下去。

..

《真理报》为苏联钢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而欢欣鼓舞,中国则在《人民日报》大谈钢铁业的吨钢成本、碳排放量。

现在吨钢成本最低的国家不是苏联,也不是美国,而是日本。

就是这个炼钢的两大原料--铁矿 和煤炭全都要进口的国家,现在的吨钢成本在世界主要钢铁生产国当中是最低的,比美国低10%左右。

中国也只是做到了和美国近似,和日本还有点儿差距。当然,在大连和新唐山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的吨钢成本可能和日本接近。

而苏联的吨钢成本实际上可能已经高于中国了,只是因为苏联钢铁厂的出场价计算的时候,对钢铁厂固定投资的资金成本完全没有计算在内,因此苏联钢铁出厂价不比中国高多少。

换句话说,中国从苏联进口钢铁供自己用,是薅羊毛了。

...

《白宫对即将开始的第二次周董会谈充满期待》

“昨日在白宫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被问及台湾海峡问题时,表示美国对第二次周 董会谈感到乐观。

“发言人声称,第二次周董会谈同样是在美国的促使下进行的。

“当记者进一步发问,美国是促使的中共还是中华民国,发言人坦诚回答道:美国主要是促使中华民国的领导人改变态度。”

“发言人表示:台湾和越南是困扰西太平洋地区的两大安全问题,美国正在力争降低越南战争对中南半岛内部以及相关国家的影响,但是,中南半岛的和平并不只是美国-个国家做动作便可达到目标

的,还需要中国和苏联的参与。美国认为,应以新的日内瓦会谈代替之前已经会谈了许多次的巴黎会谈机制,新的日内瓦会谈应该包括美国和苏联的代表。

“白宫的这一话语似乎暗示,美国期待中国在越南问题上对美国予以让步,而同时,美国可能愿意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提出让步。”

....

白宫发言人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周董会谈的台湾一方代言人, 美洲洪]致公总堂的扛把子周永耀,正乘坐邮轮在旧金山直航香港的路上。

周永耀是先从旧金山坐火车,横跨美洲大陆到华盛顿,和民国驻美国美的大使见了一面,再横跨美洲大陆回到旧金山,在旧金山上邮轮。

别问为什么不坐飞机,这位洪门老大有飞行恐惧症,飞机- 升空就屁滚尿流,只愿意坐邮轮。

北京。

人民大会堂。

“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8次全体会议。”

人大委员长朱德站起来做总结发言。

完毕

“会议经过了充分的民主讨论与辩论,提出议案的代表对这一-议案做了充分的阐述,与会代表围绕议案发表了大量意见,相互交换了看法。在讨论结束后,全体常委会代表进行了投票,现在投票计票

朱德再次环顾会场,看了每一位代表:

”-湾浅浅的海峡,却将两岸隔开了20多年。二十多年来,台海风云变幻,海峡波翻浪卷。变幻的风云后面有人,翻卷的波浪后面有事。

“当前,两岸关系正从紧张对峙走向和平发展,两岸关系有希望进入交流合作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但在此时,我们有必要对国共过去近半个世纪所发生的历史,在历史中所发生的事件,在事件中每个人起到了什么作用,做一个全面的总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6:25 , Processed in 0.038665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