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336 页

但实际上,中方的想法是:

歼-10是拿出来作军贸机的,它在国际军贸市场上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是F-5。

要改变航空工业“为了国防纯烧钱”的现状,远期的事情是把民航客机制造业搞出来,近期可做的事情是军贸。

民航客机是能从根本.上把航空工业变成赚钱行业的举措,军贸不能让航空工业整体营利,但可以少亏一点。

“这就是中国飞机? "

来了三五个头巾长袍打扮的人,是阿联酋的代表。

阿联酋现在建国还不到2年。1971年 英国宣布终止阿拉伯保护条约,1971年12月除沙特之外的六个稍小- -点的酋长国联合建国,称阿联酋,1972年又加入了第七个酋长国哈伊马角酋长国。

......阿联酋在建国前,阿布扎比、沙迦这两个酋长国就已经发现大油田了。

“是滴是滴,是中国制造的战斗机,绝对是现在一流的战斗机! ”

中航成飞的工作人员殷勤接待。

阿联酋人绕着停在地面的歼-10两圈,其实他们啥也看不出来,这些人为首的是迪拜的一-个亲王,其他4个秘书都是生活秘书,没有一个空军 或航空业内人士。

”...这飞机如果涂成绿色就好了。”

中航成飞:“.. 没问题呀,只要您订了货,涂成什么颜色都可以!”

阿联酋其实并没有什么国防上的紧迫需求。它毗邻波斯湾,接壤的国家都是阿拉伯兄弟,波斯湾对面的那个伊朗也是对西方很友好的巴列维王朝在执政。阿联酋搞军备就是个面子工程,国家总得有

支国防军,国防军肯定得有支空军。

中航成飞换上了阿拉伯语最流利的工作人员:“阿拉伯世界是- -个整体,阿拉伯国家都是我们的兄弟,中国全力声援和支持阿拉伯世界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新殖民主义,支持巴勒斯坦兄弟恢复

自己的国家。

阿联首代表猛烈点头。

“攻与防,矛与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贵国的空军全美式装备,67年展现了强大的攻击力,但我相信贵国的参谋部也已经意识到,野战防空力量在未来的下一场战争中至关重要。”

“你们也知道,67年到现在,埃及叙利亚的空军也都在加强,好多苏式飞6机,数量上已经不比你们少了。”

在距离中航成飞二十多米的地方,中航沈阳战术导弹联合体(二院)派出了希伯来语最流利的工作人员,和两名以色列人攀谈。

“你们在1967年,六天之内空地-体化推进,这配合可以说是相当的经典,经典得不得了,我们的军校都拿这个做教材呢。”

两名穿军装的以色列人: "哦,呵呵,是吗。”

中航导弹二院:“真的,不骗你,哈军工、国防大学,都在研究六日战争,我哥就在哈军工教书,他说这标志着战争从空地联合走向空地一体战。以色列打仗就是一-个字:牛!”

 

 

 

第122章,中国为什么嫌弃中东?

《中东局势乌云密布,萨达特再次威胁向以色列发动战争》

“近日,埃及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宣称,阿拉伯世界向以色列发动新-场战争已不可避免’。”

“这是1972年以来,萨达特第三次威胁向以色列发动战争。”

“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关系因1967年的六日战争而变得不可调解,双方积聚的仇恨必将通过某种暴力的方式释放出来,对于这一点, 许多国际政治和战略学者都持有共识。”

“在此时刻,只有苏联在呼吁阿拉伯世界保持克制。尽管苏联自1967年以来为埃及、叙利亚、约旦提供了能武装其所有国防军的军火,但苏联似乎不认为在下- -场战争中阿拉伯国家能够取胜。”

“由于在雅尔塔与尼克松的会晤极其成功,苏联现在打算缓和美苏关系,因此极不乐见中东出现不稳定的情势。而苏联劝止阿拉伯世界的另一一个原因,据猜测,是现在的阿拉伯国家对苏联还不够顺

在六月底七月初,所有人都意识到中东形势越来越紧张,但大家都猜不透埃及和叙利亚到底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理由发动战争。

从1973年初到现在,阿拉伯国家举行了数次大型的军事演习,每次都引起以色列军方提升到最高的警戒状态,但每次埃及和叙利亚都在几天后结束演习、回复平静。

以色列此时也存在着轻敌情绪。首先是1967年打得太顺了,其次,现在以色列占据地利:戈兰高地在以色列手里,并且构筑了防御工事,叙利亚想武力收复高地得撅着屁股仰攻;西奈半岛被拿下

了,埃及要强渡苏伊士运河没那么容易;巴勒斯坦灭国,侧翼不构成致命威胁了。

阿拉伯国家这边和苏联的关系确实没那么和睦。1967年 以后埃及和叙利亚接受苏联大力军援是事实,但埃及出于不结盟国家的理念,时不时就要拒绝一下苏联。比如谈好的在埃及建设空军基地,基

地建起来了,6架图-16都来踩点了,驻扎了3个月,埃及突然改变主意了,把这个苏军图-16团请走了。

他们的金主如果是中国,中国就会认为埃及的想法挺正常的,甚至就算埃及没有主动提出,中国也会让埃及保持内政外交的独立性。但现在埃及的金主是苏联,苏联对他的小弟的顺从度要求可是很

高的。

在这乌云密布、一步-步走向战争的时候,只有中国外交部在提醒阿以双方保持克制,战争不是解决当前中东矛盾的方法。

中国对中东的政策,现在西方国家也看出来了,就是不搭理不掺和。

用一个形容词的话,就是中国好像现在对中东地区很“嫌弃"。

中国对以色列的侵略予以谴责,并且现在和以色列没有外交关系。但中国也不放狠话说惩罚以色列。(苏联现在缓和, 但在几年前收纳一票阿拉伯小弟的时候是放了狠话的)

中国对阿拉伯国家反以反美的行动表示支持,并且给予了几次人道主义援助,但从不给军援。也没有向中东什么军事顾问团、或者提出要求设立军事基地。

现在的中东地区,以色列旁边的一圈国家剑拔弩张,但在波斯湾地区相对比较平静,几个油霸国过自己的小日子。而中国与这些油霸国的关系也一般般。

这个疑问很快就有了答案(这是各国认为的真正的答案)。

1973年6月30日,中石油罗马尼亚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建设的福卡多斯原油港口启用,- -艘26万吨VLCC在这 里的原油码头吸饱了油开往欧洲。

福卡多斯原油港口是三年前开工建设的,也就是三年前,尼日尔三角洲的石油勘探取得突破:中国、罗马尼亚构成的联合勘探队在尼日尔三角洲发现了4个连片的含油区块。

尼日尔三角洲当然靠海,这就意味着这里的油田只要随便铺设个几十公里的输油管路,就可以把原油送到码头运走。

从尼日利亚开往欧洲路程也不远,现在苏伊士运河不开了,从波斯湾运油到西欧要绕过好望角,而尼日利亚在西非沿海,从波斯湾启航的油轮在开了2/3的路程之后,嗯,会路过尼日利亚。

中国和罗马尼亚在过去三年时间,- -边修原油码头-边开发油田,当建设工程进行到一半,就对外公布"这里有油待售"吸引买家。

第一波石油采出来之后,中国立刻请了-大票石油进出口公司和大石化公司等买家到尼日利亚实地观摩。观摩的目的当然是融资,中国银行在香港和东京融资,扩大石油生产规模。

在观摩过程中,中国向买家分发了尼日尔三角洲油田的真实数据。当前正在开采的4个区块总计可开采储量30亿桶(4.4亿吨) , 中罗还拿下了12个区块的石油开采权,也同样是目前勘探结果证明非

常乐观的地块。同时,对尼日利亚三角洲的陆地、近海、深海的粗探工作也完成了,这里的含油构造多得离谱,勘探前景极其良好。

这就挺有意思的。现在的石油业其实不是什么暴利行业,油价3美元- -桶,开采成本1.5~2美元-桶,就赚这么点儿差价。

不过最近10年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多点可采油田总是好的。

于是,石油买家陆续签署了在尼日利亚购买石油的合同,作为从波斯湾进口石油的补充。

其他的石油开发公司呢?在路上了,在路上了,已经开始招雇佣兵了。

壳牌、埃克森美孚、雪夫龙德士古、道达尔、阿吉普...他们都注意到尼日利亚政府在得知尼日尔三角洲石油资源蕴藏丰富之后,立刻惜土如金,对上门找石油的中国罗马尼亚联合勘探组只让出了大

约6%的土地的石油开采权。

也就是说,尼日尔河三角洲现在还有94%的土地,石油开采权是在尼日利亚政府或尼日利亚私人手中的!

嗨,中国还是不会搞帝国主义啊,要是换了我们来,尼日利亚总统现在已经身上几十个枪眼躺在总统府办公室的地板了,尼日尔三角洲当然就被瓜分干净了。

石油公司都是这么想的。

到了尼日利亚,发现尼日利亚总统开了个招标会...

尼日尔三角洲的土地分块划好,-块一块地拍卖。雇佣兵请回吧,你想要油田,可以,价高者得。

西方石油公司此前学握的信息,尼日尔三角洲有大约35%的土地是有石油开采潜力的,但其他的65%也说不准,因为现在的粗探结果在以后详查的时候还会变化。

所以尼日利亚政府就把尼日尔三角洲所有的地块都划出来拍卖了,跟缅甸赌石一样,现在粗探没有石油的价格便宜,但如果以后在这儿发现了油田,那就一一夜暴富了。

西方石油公司摩拳擦掌准备拿下油田的时候,中国罗马尼亚两国一片安静。

中石油在尼日利亚的一次公开谈话中表示,石油资源首先是尼日利亚的国家财富,不让尼日利亚拿走一份收益是不合适的。剩下的财富,中国主张利益均沾,谁都不能独吞整个三角洲。

在苏丹、委内瑞拉,情况和尼日利亚也大致相似。

还是中国和罗马尼亚联手,在过去三年找到了大油田。

只是委内瑞拉的政治稍微复杂-些,这里是拉美,美国的后院。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委内瑞拉向美国运油,运费是最省的。

美国石油在二战时和二战后的几年曾经大量出口,但现在已经是石油第一进口国了。 美国从1960年开始进口石油,此后虽然美国国内也在拼命提高石油产量,但产量的提高赶不上石油消费量的提

高。现在美国石油产量占世界的16%,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30%。

"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对外资本输出中,石油勘探、开采以及石油专用码头设备的投资占据了中国1970~1973年对外投资的70%。”

”但显而易见,石油产业方面的投资获得的回报率并不高,石油是一种并不昂贵的工业原料。”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39 , Processed in 0.04050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