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350 页

这郭上校不是共谋,分明是党国栋梁嘛。

 

 

 

第134章,中国为什么关注外星人劫持事件?

中南海。

“美国出事了,出大事了!”

钱学森走进办公室。

邓主席:“什么大事?”

钱学森: "啊,不是军政方面的。美国,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市,有两个造船厂工人说他们被外星人绑架了!”

聂荣臻、蒋筑英:“什么? !”

邓主席:“外星 人放他们回来的时候有没有给他们一一个公文包?”

钱学森摇摇头:“目前来看,没有。他们只是打电话报警说被绑架,现在- -切都还是两个人的口述。身边也没有多出任何不属于这个地球、这个时空的物品。。

两名“疑似“被外星人绑架的美国人,一个叫席克森,42岁, 当地造船厂工头。- -个叫派克,18岁, 在同一家造船厂当普通工人。

1973年10月10日,不在帕斯卡古拉市,而是在路易斯安纳州,至少有15个目击者发生了-件异常现象: -个银色的飞碟状物体在新奥尔良附近的空中缓缓飞越。

10月11日,密西西比州,席克森和派克下班之后去钓鱼,然后失踪了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后两人蓬头垢面地急冲出来,打电话报警。

他们对警察口述的事情经过是:

两人在钓鱼的时候,席克森听到某种声音,像是嗡嗡或呼呼声,接着很快这声音出现在他后面。两人转身,发现某个物体悬浮在离地面约60至90厘米的高度,发着蓝光,呈灰色圆顶橄榄球形状,大

小约一辆大卡车。

接着,该物体里飘出来三个身高大约150公分的“人”,没有脖子,皮肤是灰色的、有皱纹,耳朵很小,眼睛醚成小小的裂缝,尖尖的小鼻子下面有个像投币孔的开口,手指的部位形状像是螃蟹的爪子,没有脚趾,腿和脚像连在一起、 很粗糙,看起来像大象的脚。

这三个“类入“滑向希克森和派克,派克因为惊吓过度而昏厥过去,而希克森则被另外2个类人举起来送进去那个飞行物里面,也昏了过去。他恢复知觉的时候已经又回到了码头,派克也在码头,双脚

瘫软浑身发抖。

反正全都是两人的口述。- 开始也没引起多大关注--反正是讲故事嘛。

但过了两三个月,这件事变得有意思了。

首先是警方排除了两人吸毒吸high了出现幻觉的可能性,他俩都无吸毒史,身体健康。

其次,帕斯卡古拉市的警察是分开询问的两人,结果两人的口述绝大部分对得上。

这引起了美国不明飞行物(UFO)调查协会的注意。1974年1月, UFO协会主席海尼克前往帕斯卡古拉,带去了心理学、医学专家和技术专家,在当地警察的配合下,对希克斯和派克又做了一番一-询

可。 技术记录表明,这两人各说了一 个多小时,测谎仪全部通过,说明他们说的不是假话。

因为UFO协会主席的测验,两人现在出名了,被各种电视台邀请参加节目。在节目中希克森和派克-遍又- -遍地描述着当时自己的遭遇。

在电视台演播室坐着的几排嘉宾观众里,有一名华 人聚精会神地听这两人讲他们的遭遇,无论听起来多扯的话都认真听。节目散场后,他提笔写了一份报告:

“此事难以证实,恐怕不能作为真实发生的事件看待。”

“目前所有的信息均由2人口述,无物证,无任何其他的目击者和第三方证据。两人的身体经过UFO协会的详细体检,也证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即便是UFO协会也未确定此事的真实性。从其他事件的经验类推,希克斯和派克可能早先就讨论过外星人,并默契地编了-个两人都能从自己角度讲述出来的故事。”

弗吉尼亚州,兰利。CIA总部。

“什么?什么什么什么?”

“中国驻美联络代表的线人悄悄参加了那个节目?中国特工正在关注这件外星人劫持事件? !”

CIA惊了。

中国驻美联络处等同于不挂牌的大使馆,里面的工作人员也当外交人员看待,所以CIA和FBI都会想办法掌握这些外交人员的行踪以及接触的人。

正调查着呢,就查出了这么个事。

可是,这两个逗逼不是在编段子吗?还被哗众取宠的电视台拉去做节目,在节目上也是在编段子。-- 之前CIA就是这么认为的,甚至这件事以前他们都没怎么注意。

可现在,中国暗中对这件事表示关注,这就有意思了。

“你是说,中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得到了外星人的信息?他们还在全世界寻找外星人的踪迹以及与外星人接触过的任何人的信息?”

尼克松翻了翻白眼,CIA的想象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丰富了?

这个线人确实参加了这个节目,当然,他也可能不是领了任务,而纯属自己的生活爱好,去电视台扮演绿叶观众。

他在做了这个节目之后三天,与中国驻美联络处的人见了面。但这就一-定能证明线人是奉命观察这两个被外星人劫持’的人吗?

“总统先生,我不是CIA的人,我是特拉华大学的教授,同时也兼任UFO协会的秘书长。”

尼克松:“噢, 教授先生。土星五号只是前往月球而已,结果发射的火箭全世界都能看到。外星人来地球不会只来一一个 飞盘。我不信这是真的。”

特拉华的教授:“在考察世界科学发展的时候,现在有一种观点,科学的基础理论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有两种模式:渐进型和突变型。中国最近20年的科学发展,是典型的突变型,正如二战前夕和二

战期间那几年的美国-样。您认同这种观点吗?

尼克松: ..嗯。

教授: “最有发生突变型技术突破的途径,人们提出了几种可能的领域,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的突破会迅速打通其他的学科一齐快速向前发展。突变领域在哪里,现在众说纷纭。其中有生物技术引

发突变说、物理学引发突变、计算机科学引发突变,.....寻找外星文明。

.....

尼克松把这个特拉华大学的教授轰了出去。

简直是异想天开,让堂堂美国总统相信有外星人,而且还想用美国国家的力量寻找外星人!

但回到现实,美国又发现,中国的科技发展实在过于迅速,而且最近几年,中国正在强力扭转科技的偏科现状,全方位跃进。

比如汽车工业。从照抄苏联3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福特式工厂起步,中国1956年生产的第一辆卡车, 其原型是30年代后期的货色,在美国早已停产,在苏联也是过几年就停产了,而这种卡车1956年

投产时在中国国内售价15000人民币。

现在是1974年,短短18年时间,汽车产量、技术水准和生产效率已经达到或者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之前认为中国会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普及家用轿车,所以中国会专注于重卡、中卡、轻卡、大巴车。的确,中国的几个大汽车公司做上述几类车辆都做得很好。但在去年底,石油危机爆发之后,中国

突然就掏家伙了。

1974年1月,中国一汽和丰田、二汽联合三菱,推出了两款"节能型小轿车"。

虽然现在这两款节能轿车都还只有概念样车,但可以想象这车正式推出后肯定会大卖。

而且,节能型轿车的技术含量一点也不低。

换用新的 更省油的发动机,这发动机也适当降低了排量,在全车其他地方也做精心的设计,在顾及安全性的前提下减重、降低风阻,最终做出来的小汽车百公里油耗不到10升,如果是在高速公路匀

速行驶,百公里油耗只有6~7升。

绩优良。

中国汽车工业领导在接受采访时的话来说,中国的小轿车工业是厚积薄发,毕竟汽车很多技术是相通的。中国的卡车做得好,证明中国在发动机、车用钢材、整车设计、生产线规划等等方面都成

当世界因为石油危机,汽车市场出现大幅震荡的时候,中国进入小轿车生产市场,并不是从零起步,而是有许多技术积累在手上。

这种解释算是能把话圆过去,但是--但是大家都还是有点儿奇怪。

但也就只能表示奇怪了。没凭据啊。除非你从中南海里揪出一个大脑袋外星人。

然而中南海里并没有大脑袋外星人,大脑袋的钱学森李强倒是在里面。

....

“又有什么事?’

还是在白宫,这回找尼克松的是五角大楼。

“老挝人民革命军得到了北越的支援,正在攻城略地,如果没有其他的援助,老挝王国和他的王家军队将会在一一个月之后覆灭。”

尼克松:“让国务院发出抗议吧。”

按照日内瓦和平协定,自1973年7月3日起,南北越南、老挝、柬埔寨等等中南半岛国家同时停止军事行动。

但老挝没停。大概在9月份,老挝人民革命军发动了对老挝王国政府的战争,这算是老挝内战,但联合国的停火监督员、各方面的信息都显示,老挝人民革命军有一大半 是越南人民军脱军装加入过去的。

这算是违反日内瓦和平协定吗?如果是单纯的老挝内战,就处于擦边球的性质;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是越南人民军参加了战斗,那就是违反停火协定。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44 , Processed in 0.05040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