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360 页

国安干部:“上级的安排是有定的针对性的, 也就是您之前写过的那本书《台湾人四百年史》 。其实新疆的历 史可远不止四百年。 ”

史明:“我明白了,..... 我会在新疆考察的时候好好看、好好记的。”

台北。

常经国琢磨了许久,还是决定给宋美龄发电报,没直接说常凯申菊花穿了,就说“父亲身体有恙,如无其他公务,回台为佳"。

虽然常凯申嘱咐自己不要把受伤身体大损的事情说出去,可常经国过了一个星期,就发现国防部、国大,从高官到小吏,到处都在交头接耳八卦这件事。

“啊呀,常总统摔了一跤起不来啦”“哎呀,常总统走路不慎屁股被捅啦"哎呀,不知道常总统这一-关.

最后那句话说了半句,八卦者就硬生生给憋了回去。随便传点八卦消息可能事还不算特别严重,要是敢咒常凯申死,那罪过可就大了。

--虽然现在国防部、政府、党的中高层是有不少人心中是希望常凯申早日去世的。

可是,你能这样想,但不能这样说。

常经国通过情报系统打听到了这些八卦在疯传,他就觉得没太大的必要保密了:很显然,不待宋美龄知道这事,全台湾都已经知道了,那美国的情报机构也肯定知道。

如果美国想趁常凯申身体不好逼宫,那就逼呗。

接到电报,宋美龄倒是很干脆,第二天动身,第三天就飞到了台北。

“经国啊,美国那边有个想法。

宋美龄落地就找常经国。

“白宫已经完全沦陷了,他们认为我们一定要和对面坐谈。至于常凯申不愿意,白宫认为,常凯申可以辞去总统的职务,常宋两家的成员都可以移居美国并获得足够的待遇。”

常经国:“父亲绝不会同意的。

宋美龄:“我已经同意了。"

常经国: ...

第143章,中国GDP或已超过苏联?华尔街专家称并非如此

华盛顿的一些议员向宋美龄传递的意思就是:台湾已经没啥搞头了,看在你和你的家族是我们老朋友的份上,你们就来美国吧,我会安排当担保你后半辈子安稳度过。

,这些议员可不是" 亲共的议员,而是他们的对立面,可政治立场对立也不能枉顾事实。台湾问题发展到现在,客观而言最现实的、最优选择就是让常凯申宋美龄或者说常家宋家再来一次大逃亡,全体

在美国集合。

宋美龄也认为应该是这样。她不喜欢大陆,但也意识到台湾岛没啥发展前途了。

,_以后就是常、 宋两家以美国为基地,尽量集结起还愿意跟着他们走的那一一部分人,阴阳怪气地和中国唱个反调什么的,就是对美国最大的价值。如果还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华民国在台湾*的状况可以永

久保持下去?这么蠢是不可能当上议员的。

美国的这想法就让常经国无法接受了。

小常在大陆主政过江西,推行新政一无所成;在上海打过老虎,没打成;直到去了台湾,60年代后推行新经济政策,才终于落实下去了,而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也就是说,常凯申可能对台湾岛未必有真感情,但是常经国有。这个岛是他几经挫折费心费力鼓捣出来的第一一个作品呢。

老常的反对情绪只会比小常更强。民国流落台湾二十五年,还可以说台湾本是中国领土,他是偏安而已。如果按美国的意思逃到北美,这能说是偏安吗?这是放逐于中国之外了。

常经国和宋美龄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毕竟又不是亲妈亲儿子的关系。

两人也谁都压不服谁,第一夫人和太子爷各有各的班底/后盾。

只是常经国最后劝了宋美龄一句,在常凯申身体彻底康复之前,千万不要在他面前直接提这件事,-提起来常凯申肯定恼火。

....

常经国与严家淦现在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岛内经济上面。常凯申早就不管这些事了,常、严二人组搭档主政台湾已有十年。

1973年台湾的GDP是110亿美元--其中也有美元贬值放的水,但这个数字确实不错,人均达到了750美元。

1973年中国大陆的GDP是3569亿美元,相比1972年2893亿美元,增幅23.4%。 当然其中也有人民币从5升值到4.7的因素,但扣除汇率波动之后按人民币计算的实际增长率仍然有百分之十几。

不过,尽管增幅到了23.4%, 1973年中国的GDP排名仍然从第四掉到了第五。

原来的第五名联邦德国超车上来了,1973年以3883亿美元位居第四。

不用说,联邦德国的GDP飞.上来也是因为货币升值的原因。中国和德国在关贸总协定组织中都承诺让自己的货币币值"重新调整”,只是中国的调整是三步到位,现在刚迈出第一步,西德一步到位,马

克对美元生涨20%。

第三是日本,4320亿美元。

日本去年是3199亿美元,因为日元汇率从360日元兑换1美元涨到了306,于是GDP也从前年的2421涨到了3199。今年又biu地从3199亿涨到了4320亿?是的。因为日元特么的又升值了。

1973年日本实施浮动汇率制之后,美资又再度掀起了- -波投资高潮,日元从306又渐渐.上涨,全年在260~272日元兑换1美元之间浮动,所以日本的GDP又飞了上去。

第二名是苏联,自报GDP是6686亿美元。

苏联的GDP数字一向是乱跳跳,去年GDP大幅度. 上涨,也是因为卢布升值:从0.9卢布兑换1 美元涨到0.8再涨到0.76。

第一名是美国,由于美元放水,美国的GDP从1972年的1.27万亿美元飞到1 .43万亿。

因为石油危机,以及因为美元与黄金脱钩,这两年真是一个全球大放水, 榜单变动剧烈的时代啊。

《中国GDP或已超过苏联?华尔街专家称并非如此》

“由于多个大经济体在过去一年货币汇率发 生较大变动,因而1973年世界GDP总值及各国按美元计价的GDP数字直至3月初才由世界银行正式公布。”

“在这份排行榜中,我们看到世界前5强依旧是那熟悉的5个国家:美国、苏联、日本、西德、中国。由于汇率的变化,西德暂时超过了中国位居第四,但所有人都知道中国人民币的升值过程尚未结

束,现在只完成了1/3的进度。

“就在今年2月,春节过后,人民币已经进行了第2阶的调整,从4.7人民币兑换1美元升至4.4人民币兑换1美元。在1974年年内,人民币还将进行第三次汇率调整,最终进入4: 1的区间。

“最近出现争议的是榜单第二名:苏联。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德华:米德教授注意到在伦敦的自由外汇交易市场上,卢布对美元的兑换比率一直低于官方汇率 ,当苏联政府宣布卢布升值至0.76卢布兑换1美元的时候,伦敦外汇交易市场上的

卢布比价却从1.5卢布兑换1美元降低到了1.6卢布兑换1美元。

“苏联公布的1973年度GDP数字为5081亿卢布,折合6686美元。爱德华米德依据5081亿卢布的数字,以伦敦自由市场的汇率对其进行计算,算得到的是3387亿美元,爱德华米德说,苏联的实际GDP可能已在中国之下。”

“爱德华米德的论断并非只有黑市汇率这一条证据。 在苏联提供的工农业生产总值(通常认为这一数字苏联统计得最为详尽)中,有许多商品在苏联国内的标价并不合理,比如苏联自产的"伏尔加"轿

车售价为4000卢布;而原装的菲亚特轿车为3000美元。在苏联统计的主要工业品产量中也存在此类差别,比如同一-种化工中间产品,纯度99% 与纯度99.9%在苏联的工业生产统计中并不作区分,但它们

的售价存在明显区别。

“华尔街的经济分析专家赫尔曼霍格茨对爱德华米德的论断表示异议。他认为,虽然在货币汇率上,苏联产品存在价值高估现象,但在GDP的统计方式上,苏联又存在着许多选漏统计的项目。比如零

售业的产值统计、交通运输业产值的统计等。

“但是,苏联在统计GDP时的遗漏比率到底有多少。这是一个比币值低估/高估更难以量化的话题。赫尔曼霍格茨认为,苏联的GDP统计肯定存在着遗漏,至于遗漏的比率,可能在20~30%之间。在华

尔街有一些激进的看 法是遗漏了40%的GDP,但也有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可能只遗漏了10~20%。

...

卢布对美元、卢布对人民币的真实比率应该是多少、苏联的票子毛不毛,来中国工作的苏联人可能最有感受。

北京的“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中心“就有这么一群前几年在苏联、最近两年才来中国工作的苏联人。

伊万斯捷潘诺夫是莫斯科大学数学系的副博士,毕业三年后调入OGAS工程软件部担任算法设计师。他在苏联时的基本工资是200卢布,在加入0GAS工程后,OGAS给所有的工作人员按比例发放“绩

效津贴”,斯捷潘诺夫的绩效是每月120卢布。

斯捷潘诺夫的妻子中学文化,在纺织厂工作,月薪是90卢布。

由于0GAS软件部的一部分人合作开发了一个国际象棋对弈程序,在鼓捣对弈程序的时候几个资深程序员和算法专家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中国方面的工作组发现了之后两眼冒绿光,用各种方法说

服莫斯科,把搞对弈程序的人从0GAS软件部里抠了出来,弄到北京成立了“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中心”。

于是斯捷潘诺夫的工资构成就变了。他在苏联的基本工资200卢布还有,OGAS的120卢布绩效津贴没有了,改由中国发300人民币/月的工资。

人也居住在北京。

如果按照官方汇率,OGAS的120卢布绩效津贴应该等于600多人民币,但现在300人民币的工资,斯捷潘诺夫在北京却活得非常不错。

在莫斯科,斯捷潘诺夫住的是44平方米的“赫鲁晓夫楼”,在北京斯捷潘诺夫住的也是赫鲁晓夫楼,45平方米。

在莫斯科的房子,月租金是7卢布。在北京的房子,月租金是12人民币。据说1970年的时候只有10人民币,后来涨了点。

其他的开销斯捷潘诺夫没仔细算,但是他住在莫斯科的时候,每月200+120卢 布的工资,大概会花掉220卢布,剩下100卢布存起来。在北京生活,那200卢布的基本工资不需要动,并且300人民币

的工资也不一定花的完。

和斯潘杰诺夫一起工作的中国工程师、算法师工资和他差不多,每个月250~300元, 他们存钱存得更厉害,据说原因是- -在中国,住宅既可以租也可以直接买下来,于是中国同事都想永久买下一一个

房子。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3:56 , Processed in 0.05713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