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380 页

1968年,为了表明自己才是社会主义阵营无可争议的带头大哥,苏联到处揽活,1969年 确定修筑坦赞铁路,还在观望的中国见苏联入场,自己就退散了。

到现在五年过去了,坦赞铁路已经完成了90%的修筑工作,差不多1975年或1976年 全线通车。

但是这条耗资巨大的铁路可能面临着一个问题: 它修好之后除了铜,没啥可运的。

而现在世界铜市场供大于求。

葛罗米柯的最后一个问题是:那你们中国想怎么办?在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前提下,换掉现在的缅甸军政府吗?

黄华:“缅甸的军政府要换也是由缅甸人民自己来换,而不是中国把他打倒的。这就是中国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但是,中国在任何时候都支持缅甸人民的正义行动。”

 

 

 

第160章,暴躁老哥杜达耶夫

海南,陵水空军基地。

一架图-22M"逆火“轰炸机从跑道 上空掠过,通场之后再转向,在机场附近绕了个圆角矩形的大圈,重回跑道头,触地降落。

展开到最小后掠角的机翼像两片巨大的遮阳亭,海南冬季的烈日将飞机上的一切金属凸起都照得闪闪发光。座舱打开,哈巴罗夫斯克远程轰炸机师的轰炸机副团长、苏联空军中校焦哈尔杜达耶夫动

作敏捷地钻出机舱,三跳两跳落到地面。

在杜达耶夫的座机后面,第二架、第三架. .一队8架逆火"按次序降落,陵水机场的停机坪很快就整齐地排了一排崭新的面孔。

尖锐的机头、变后掠机翼、巨大的进气口和巨大的发动机喷口,稍微熟悉空气动力学的人一看就能猜测出这飞机绝对可以超音速飞行。和陵水机场原来的轰6相比,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这8架图-22M (轰-8) 是中国空军接收的第 批该 型机。虽然这8架轰8是由西安组装生产的,但出厂之后还是先飞往哈巴罗夫斯克,中苏的轰炸机及机组在哈 巴罗夫斯克的航空中心进行试飞和训

练,完成训练之后再飞回陵水,每架飞机上都是1名苏联教官和2名中国飞行员。

“中校,热带的阳光真是太舒服了!我爱海南岛!“

在杜达耶夫身后,集中过来的苏联飞行员-边走一边忙不迭地脱手套、拉拉链敞开自己身上的飞行夹克。杜达耶夫则眉头稍皱,抬头看天,他注意到了远方天边的积雨云。

“热带地区随时都有可能降雨。飞机是 -直露天存放还是机库存放? ”

基地司令员:“机库。 早就准备好了,16个机库就在那边,轰8做完落地初检之后就入库。”

杜达耶夫:“运输机现在还准点吗?”

“运输机队一直保持着联络,飞行正常 ,20分钟以后降落,全体飞行员和物资行李都在里头。”

杜达耶夫:“那么我们35分钟之后,在这里露天集合开会,包括所有苏方和中方飞行员,讨论接下来一一个月的飞行训练方案的实施。’

杜达耶夫就是这样的人,工作时从不谈笑,一丝不苟严 肃认真,在平时的生活中杜达耶夫也十分严肃无趣。在训练演习时他还脾a暴躁,飞行 员的操作和工作流程稍有疏忽就会挨他批评。

但是, 飞图-22M/轰8的中苏飞行员还是非常尊敬杜达耶夫。他虽然脾气暴躁, 但技术是真的强,飞机开得好部队也带得好, 还能在参谋部参与制定作战方案,而且做事很公允,无论中国还是苏联飞

行员,表现不好挨骂,表现好了就表扬。因此中苏的两个轰炸机师的~飞行员、参谋,都虽然不一定喜欢,但都尊敬这位"暴躁哥”哥。

陵水空军基地是个大型轰炸机基地,原本就有24架轰-6,进驻的轰8不是替换轰-6的,两者会在今后长期“共存"。在轰8的任务地图上,现在的半径比轰-6又大了一圈,已经可以不空中加油直达雅加

达。

除了南向,还有对菲律宾和台湾两个方向。海南岛到雅加达是2900公里,到台湾只有1200公里,到菲律宾1200~1500公里,以这里为基地学控南洋是非常方便的事,所以即便在越南战争结束后,

驻扎海南岛的空军部队也没多少转移走的。

在第一阶段的海南岛演练中,轰8还没开始搞实弹训练,但和轰6就已经能看出来差距了。

轰-8这飞机真的很快!

虽然轰8/图22M其实也不能超音速巡航,但就算比较在非加力、亚音速巡航状态的速度,轰8也比轰6快20%左右。

在临近敌方防空圈的时候,轰8一脚油]开加力冲到1.8倍音速,穿透敌方防空圈的时间减50%,这突防概率提高得太多了。

在没有飞行任务的时候,哈巴罗夫斯克远程轰炸机团的官兵感觉自己是来海南岛度假的。

从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突然来到20~30度的湿润热带区域,苏联人开心得不得了,在海南岛他们很快就学会了短袖T恤大裤衩在海边撒欢,流行的饮料也从伏特加直饮变成了以伏特加为基酒,加冰

块加芒果汁勾兑成的“海南特饮”。

这“海南特饮"不是苏军官兵发明的也不是当地中国人发明的,是远东农场的农业工人发明的。

远东农场特制中国与苏联合作,在远东开发的几万平凡公里的农场。苏联要求这些农场苏联雇员的比率不能低于50%,中国照做了。不过既然作为中国公司的雇员,这些农业工人签劳动合同之后就

拿到了自由来往中国的签证。远东的半冻土带每年至少有4个月是种不了任何庄稼的,这些苏联雇员这几个月大都往南跑,其中去的人最多的就是海南岛。

苏军官兵在海南岛享受阳光沙滩大海,畅饮伏特加的时候,杜达耶夫从不参与酒局。每次不是离开自己-一个人玩儿,就是抱着一瓶可乐在酒吧里喝。

中国同志还以为杜达耶夫不喜欢调制酒,上了一瓶纯伏特加,杜达耶夫也拒绝。

杜达耶夫滴酒不沾,因为他是穆斯林,而且是穆斯林中生活作风最保守的苏菲派卡迪里教派。

不仅滴酒不沾,杜达耶夫也从不跟招待所或酒吧或其他任何地方的女服务员打情骂俏。

直到俄历新年前一天的中苏聚餐会,杜达耶夫才被放倒在饭桌。

“这是什么,稻米做的甜粥?”

到了餐后甜品时段,杜达耶夫从面前的碗里舀起一点醪糟尝了尝,还不错,香甜。

“是糯米,糯米饭撒酒曲,经过简单发酵之后加入蛋液和白糖烹煮,不是蒸馏酒。”

杜达耶夫:“哦。

..半小时后,杜达耶夫面红耳赤手舞足蹈,抓住身边的人就不停地絮絮叨叨。

“我去了海南岛中部,在那里看见了几个土著人的村落。这些土著人是从别的地方迁移过来的,还是一直就住在那里? ”

庄了,

“你去的可能是一些黎人的村子吧。他们不是从别的地方迁移过来的,- 直就在海南 岛,但他们现在的村落可能不是几百 年前他们居住的地方,几百年前他们住在山里, 现在被允许下山耕种和建立村

杜达耶夫: "噢,噢,那离祖先居住的地方并不太远。你知道吗,我们,车臣人,被斯大林赶出了家园,迁移到三,三千公里之外!“

“这么远! ? "

杜达耶夫:“就是这么远!知道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吗? 3316公里,这是图22M的作战半径。

“从这儿,这儿是车臣,这儿是我度过了12年的地方,哈萨克斯坦巴甫洛达尔地区。那时候是1944年, 我才三个月大,我们全家都被赶上了火车,只允许每个成年人带100公斤随身物品。啊,对,扁

豆行动。由苏联内务部首脑贝利亚执行,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也被撤销,成立了格罗兹尼州。他们迁入几十万俄罗斯族人进入车臣,把我们离开时留下的房子占用了。”

“五十万人被迫迁移,其中5万人在途中死亡。抵达巴甫洛达尔,在那里过了十二年,斯大林死了,我们才允许返回故土。那时候,50万车臣人只剩下35万了。其中就有我的父亲,穆萨.杜达耶夫,在

我6岁那年,他死了。”

坐在旁边的空29师师长乔晚拍拍杜达耶夫的肩膀: "唉,都是过去的历史了。”

“历史是不会被遗忘的。它会永远被人记住,“杜达耶夫嘟噜着舌头还是说个不停,“德国入侵高加索,是有车臣人策应。可我们把那些叛徒赶出了村子,还杀掉了不少。结果他们回头就把我们这些没

有跟德国人走的人抓起来送到了哈萨克斯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乔晚:、

对里

杜达耶夫:“莫夫利德维西托夫上校,在易北河以一个团击溃了3个党卫军营,与美军会师。胜利后他坚持要返回车臣,被否决并且开除军籍流放到中亚。还有海巴卡大屠杀,七百人被人活活烧死在

乔晚:“易北河会师的维西托夫上校是知道一点,海巴卡大屠杀是怎么回事,以前我怎么从没有听过呢?

“海巴卡,是一个村庄的名字,这个村庄的名字源于一名红军车臣侦察兵的家信。这名侦察兵1943年牺牲在第聂伯河畔,乌克兰最近在建筑施工时发现了他的尸体。从尸体找到的信件标注的地址在70年代的苏联地图上根本不存在,后来经过老人们的指点,我们找到了1943年的海巴卡村,可这个村子已经是一片废墟。

“人们在焦黑的废墟里搜索,翻开废墟的瓦砾时,竟发现废墟下面埋着成堆的骸骨,密密麻麻叠在一起,而且骸骨都是捆住的。这个村子的人不肯迁移,因此全村都被内卫部队处决了。”

乔晚听得额头冒汗:“这种事情确实太离谱了。但是,这件事还是得苏联的相关部门公布档案才能完全确认。”

杜达耶夫摇摇头:“公布档案?不可能的。

...

这天的晚宴过后,杜达耶夫又恢复了往常的暴躁老哥形象,再没提起那天晚上他的“醉话”。

而且,从此以后杜达耶夫再也不吃醪糟。

在1974年末,中国与苏联仍旧保持密切的经济、科技、文化甚至军事合作。相互人员往来频繁,既有公务人员往来也有旅游探亲,部长以上的高层工作互访如家常便饭。

只有极少数潜心钻研国际政治与战略的人,才隐隐发现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在渐渐下行。

这些人发现中速关系的下行苗头并不是因为在198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争夺中北京险胜莫斯科拿走了举办权,而是通过一些蛛丝马迹。

首先被发现的一个端倪是老挝人民革命党从他们的武装力量里面请走了所有苏联顾问。苏联顾问几乎是一夜之间离开, 老挝和苏联方都没有说明原因。而且,在苏联顾问撤出老挝之后,苏联对老挝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0:58 , Processed in 0.04142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