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392 页

第六章,梯田辩论

麦克纳马拉在云南和广西转了-一圈,没看到什么军事基地,也没能进南宁的南方防空司令部。

怎么可能让尊贵的世界银行行长去军事区域呢。陪同人员都是很专业的人士,直接把麦克纳马拉一-行人带到了桂西最穷的地方。

在东兰县,麦克纳马拉终于理解为什么中国总是一直不停地在说解决温饱、 摆脱贫困了。光一个温饱问题就从1956年讲到1966年,然后开始说贫困问题:能吃饱了,但没得钱。

在东兰一处农村,漫山遍野的梯田下面,麦克纳马拉觉得自己找到了这个地区总是低收入的原因:

耕作成本太高。

梯田与机械化耕种绝缘。即使有能犁1~2米宽的水田的拖拉机,把这拖拉机从山脚下的乡村道路弄到半山腰的梯田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就算用耕牛犁地,牛从村里赶到梯田这儿,再从平地爬到最高那几层梯田,差不多也耗掉了四分之一的体能。这只是牛的体力,还没算人的呢。

在东兰走马观花这一天,麦克纳马拉就碰上了一起“耕牛事故”。梯田太窄,牛转身的时候“牛失前蹄"摔了下去,一头耕牛就损失掉了,晚上这个合作社的农民估计只能含泪吃牛肉了--真的是含泪,

耕牛死伤是沉重的经济损失。

这片地区的农村人口流动数据也能看出来很多信息。

这种梯田比重比较大的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是比较优先让他们进城工作获得户口的。但是,这些地区人口迁移是有限度的。原先人均耕地几分,迁走一部分人之后人均耕地1点几亩、再继续迁移,

增加到2亩,这时候好像就快不行了。当人均耕地3亩、3亩半的时候,得停了。

人均耕地3亩多就意味着一个劳动力大概要负责5亩耕地,如果在平原地区,-个劳动力在畜力帮助下可能能种10亩地,但在梯田地区就只能种5亩,还是人和牛-起累趴下的状态。

如果人口再迁移,留在原地的村民都种不过来地了,而耕地抛荒又是个大事,不能随意抛荒。

“不,这些梯田耕地就应该放弃。也就是你们所说的抛荒。‘

麦克纳马拉团队里的农业专家史密斯拉尔克说。

“不,不能抛荒。中国的耕地并不多,农业产品的供应总量要很吃力才能赶上经济总量的发展。实际上可能根本没有赶上经济发展,这些年我们从国外进口农产品的总额是越来越多了。”

陪同人员当中的农业部农垦司刘江科长说。

拉尔克“耕种这些劣质耕地所付出的人力成本或者综合成本远高于世界农业的平均成本水平,你们要付出太多的代价。至于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正如你刚才所说的,进口。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易于

耕种的平原地带,可以用低廉的成本生产出大量的粮食,但只是因为粮食需求不够旺盛,这些土地处于闲置状态或者无必要的休耕状态,为什么不让他们利用起来呢?

刘科长:“我们一直有一个粮食安全的标准线,现在打算把粮食安全的概念扩大为农产品安全。简单地说就是,中国国内的农产品产量至少应该满足国人大部分的需求,进口的农产品只是作为补充。

这也不是中国一个国家在谋划私事,这是世界的一件大事。如果中国的农业安全被打破了,不仅是中国一个国家遇到麻烦,全世界都会遇到麻烦。

以东兰县的梯田为例,刘科长和史密斯拉尔克展开了一场农业成本和农业安全的讨论。

史密斯拉尔克的观点是:中国有大量耕地是东兰梯田这样的从大自然深度压榨才榨出来的耕地,从这样的耕地获得的粮食成本很高。这意味着耕种这些土地的农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比如现在解

决温饱之后就很难达到所谓的小康标准。也意味着如果要让这些耕地保持耕种状态,要吸走大量的劳动力,于是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可能会卡在某个上限,比如70%,因为剩下的30%的人口必须留在农村打

理这些劣质耕地。

如果中国放弃这最烂的3亿亩耕地,将可以解放出1到1.5亿人口, 从事制造业或服务业,城市化的上限也能从70%提高到80%甚至更高。

放弃这3亿亩耕地导致的农产品缺口可以从国外进口解决,当前中国无论从经济实力还是国际支付能力来看都绝对买得起这些粮食,如果把这1到1.5亿人口的生产力充分发挥出来,再累加到中国的国!

民生产总值里面,那就更加买得起了。

的剧烈上扬。

刘科长引述的则是国家关于农业的观点: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件大事,世界的粮食安全实际上也很脆弱,几乎可以说是一-座建立在沙土上的大楼。如果中国放弃一部分耕地,势必引起世界粮食价格

当然,在这一波世界粮价上涨的风波里,作为粮食进口国之一的中国有很大概率笑到最后,毕竟中国还是蛮有钱的,但是有很多国家要哭。

就比如按照拉尔克的说法,放弃3亿亩耕地。现在世界耕地总面积是220亿亩,放弃3亿亩耕地等于世界耕地总面积减少了1.4%,这是个可引起世界粮食波动的数字。如果再考察世界粮食贸易的总

领,就更加恐慌了:这3亿亩按都是劣质耕地计算,粮食产量也有6000~8000万吨, 而当而前世界每年粮食贸易的总额也就和这个数字差不多。

于是,中国就会为了保证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需求而把世界贸易市场.上的粮食一扫而空, 这绝对会引起粮食价格的一波大地震。

这一波上涨会-直涨到....最穷的那几个国家的2亿人(8000万吨粮食的需求)买不起粮食为止。

不过拉尔克还是有自己的说法,他接话继续进行辩论。

拉尔克给出的说法是: 当中国进口粮食的需求增加之后,世界粮食价格自然会上涨,但是,世界粮食价格上涨之后,在土地广袤、农业潜力比较大的地区,原先不值得耕种的或者处于长周期轮耕状

态的耕地就变得有利可图了,于是这些耕地就会加入粮食生产的行列。

那些原先觉得不值得耕种的土地当然也是因为耕作成本较高才放弃的,但和东兰梯田相比,这些土地可能都算得上天选宝地。如果把世界所有耕地按照耕种成本排序,北美大平原、乌克兰大平原、

黑龙江等地排列在前1%,东兰梯田属于倒数10%之内,而那些现在美国人认为不值得耕种的土地,在世界耕地成本排序中可能处于靠前30%或者40%的位置。

口的总数。

拉尔克还补充道,在一些国家, 当粮食价格上涨之后,不打算出口粮食的国家就会愿意拿出一部分粮食出口;而在另-些国家,原打算进口粮食的,可能就会打消粮食进口的想法,或者减少粮食进

拉尔克认为,现在中国每年进口1000万吨粮食,但实际上,即使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8000万吨粮食,世界农业出口国也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承受这多出来的7000万吨的进口需求。

刘科长问拉尔克,你刚才说的那些国家,减少粮食进口的是不是就说明这些国家吃得比以前更差了,开始出口粮食的是不是也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国民吃得比以前更差了?

拉尔克很干脆地说“yes",然后又补了一句:那又如何,这个世界本来如此。

刘科长把话题转到了非经济因素:当前世界的主要粮食出口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等,差不多都在一个阵营,相比之下,社会主义阵营是粮食进口大户,只有东南亚的几个小国有

小额的粮食出口。

的。

拉尔克对此说法则有不同意见,他表示粮食从未成为禁运品,即便在1962年冷战的最高峰时期,连一具好一 点的铣刀都可 能被列入巴统的禁运名录的时候,美国的粮食仍然是随便社会主义阵营买

刘科长和拉尔克的“梯田辩论被随行的记者记录了下来,连带着还有麦克纳马拉在旁边的几句评论。

麦克纳马拉的评论是:“如果中国打算用这样的方式保证自己的粮食安全,并且也连带着为世界的农业安全提供保证,那么这并不是坏事。但是,恐怕中国应该按照全国农村地区所拥有的耕地的品

质,发放不同标准的农业补贴。

....

农业补贴这件事,好像以前国务院、农业部也是讨论过....

但这肯定是比较远期的目标了,因为中国现在不但还没开始按耕地面积和用途发放不同标准的农业补贴,还在收农业税呢。

农业补贴一部分发放到种烂地的农民手中,-部分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发到所在的县乡财政中。对于农民来说,他本可以不种这些烂地到别的地方打个工,但国家出于粮食安全的政策,决定这些耕地

必须种上,必须出产粮食。

如果用行政手段,那就是发通知“严禁抛荒”;如果用“那种手段”,就设定出村必须介绍信得了。如果用市场手段,那应该给耕种状态的梯田发放若干补贴,让农民获得与其他地区农民相似的经济收

入。人均3亩这种高山梯田,收600公斤稻谷,自己吃一半,卖出去300公斤,毛收入大约110元。人和牛 都累到精疲力竭也只能如此了,如果不发补贴,人很自然地就会不种地跑路。

这么计算的话,高山梯田每亩的耕种补贴应该发30人民币左右,这样在这个地区种地的农民才会感觉日子过得下去。否则你发通知”严禁抛荒"也是不管用的,农民会提桶跑路。

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大规模提桶跑路的,那是因为现在农民还有不少人觉得一年一百元现金收入挺不少,但他们未来不一-定还会这么想。

麦克纳马拉在桂西考察的地方其实也是世界银行贷款的一个使用地点--滇黔桂水电开发。

在粗略考察了桂西农村和小城镇的现状之后,麦克纳马拉和他的团队基本上认为这个项目没啥问题了,肯定符合世界银行的放款标准。

因为“梯田辩论”的原因,麦克纳马拉突然对中国西部山区的农业发生了兴趣。如果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这方面的专项贷款--不用说中国肯定也是能偿还贷款的,也符合世界银行的扶助落后地区的宗

向这些地区注入资金,虽然不能根本扭转这里的农业成本偏高的现状,但可以把农业成本降低一些,这样中国国内的农业产出提高了,整个世界爆发粮食危机的概率也降低了,那些"真正的“穷国也多

了个喘口气活命的机会。

否则中国挥舞着美元在世界各粮食产区买买买,粮价.上涨之后不知道有多少粮食净输入国要哭。

“我们东兰县现在的耕地面积是19万9165亩,稻田14万907亩。其中梯田有2万零47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10%多一点,除了典型的梯田之外,还有坡田4万2341亩。坡田其实改造的潜力是最好

的,我们尝试过在坡田投资,使用机械将坡田改平,达到机械化耕种标准,是最快的提高农业效率的方法。

“不过改平的头三年,肥力相对比较贫瘠,粮食产量会有一个短暂的下降曲线。三年之后差不多就成半熟田了,产量就比较接近理想值了。”

东兰县的农业局的同志对史密斯拉尔克介绍这里农业条件和可投资的地方。

史密斯拉尔克:“你们竟然对整个辖区的耕地面积计算得如此精确。”

“不仅算面积,我们还掌握了全县的水稻播种面积和大致的产量。那些没有种植水稻的耕地,我们也能大致估算出是在种植经济作物,还是种植蔬菜。这些数据是每年都更新- -次的。”

史密斯拉尔克:“每年都做统计?你们有这么多人手吗?”

“不是我们统计的,我们是从上级部门那里拿的数据。咽,是卫星统计的。

史密斯拉尔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31 , Processed in 0.04218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