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407 页

只不...这705型潜艇除了快,其他就没啥优点了。

外贸部、海军、国防科工委商量过后,决定不要705型,而是先派个代表团来看看949型。正好现在949型的首艇在北方造船厂开工,于是张爱萍就下到了7号船坞近距离观摩。

在冷战时期,949型"奥斯卡“级是仅次于台风级和俄亥俄级的世界第三大潜艇。

全长155米,水下排水量1.65万吨,奧斯卡2增肥之后1.94万吨。主打巡航导弹攻击,装24枚P-700 (SSN-19) 远程反舰导弹,如果能完成目标定位、锁定,-个齐射打出去,什么航母战斗群都是

一地鸡毛。

除此之外949型还有6个鱼雷发射管和28枚鱼雷。在80年代, 这潜艇服役后在海上遇见美国海军的驱逐舰,美军发现它的噪音水平居然比971型攻击型核潜艇还低一些。

巡航导弹。

当然,在张爱萍眼里,这艘核潜艇也可以理解为-艘1.65万吨的水下武器平台,布置在围壳左右的两列导弹发射/储存装置可以灵活更换所安装的武器,可以是P-700也可以是其他的远程反舰导弹、

除此之外,张爱萍还发现了949型的另- 一个优点:它相对来说不贵,如果不算导弹,艇本身的造价其实和3200吨的705型差不多。

这可是1.65万吨的水下巨兽啊。如果论斤计算,买949型肯定比买705型划算,后者的每吨造价是前者的五倍多,绰号‘金鱼”。

.....

张爱萍: "噢,你们在开工949型的时候,改进型的949A也开始设计了?

彼得罗夫:“不是开始设计,而是这种改进型的设计工作已经接近完成了。型号设计嘛总是这样的,一个接着一个,949项目启动的时间都是六年以前了,1973年图纸锁定,之后设计局就开始了改进

型的研制工作。

张爱萍:“那, 这两种型号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彼得罗夫伸手摸了摸自己怀中揣着的中国代表团给的美元支票,回答道:“949型苏联海军计划建造两艘,两艘都已经备料,如果你们订购的是949型,那也要在苏联海军的这两艘完工之后才为你们建

造。如果跳过949,那么949A型也可以更早地开工,然后,北方机械制造企业会动员7号和9号船坞都拿来建造949A,因为这个型号苏联要大量装备。但是如果你们提出订购的话,这两个船坞可以其中一

个给你们建造,其中一个给苏联海军建造。也就是说,你们会和苏联海军同时间收到第一艘949A。 我忘了问了,中国打算买几艘?

张爱萍:“2艘,或者4艘。具体要看我们接收这种核潜艇之后使用起来感觉如何。”

彼得罗夫:“不多, 一点都不多。戈尔什科夫元帅同志打算订购12艘A49....

苏联海军现在现役核潜艇数量: 109艘。美国海军有103艘,苏联是第一核潜艇大国。

中国17艘,6艘弹道导弹核潜艇和11艘攻击型核潜艇。

和"两超”相比,中国的核潜艇数量只是六分之-的样子。因此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现在是不是“三超争霸”,发言人驳斥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至少在军事力量规模这方面,中国没什么称

霸世界的迹象。

在1975年,美国正在裁军,中国正在研究进一步裁军的方案。

只有苏联,武装力量还在继续扩充。

至1974年底, 苏军总员额达到502万人,超过中国、美国军队总员额之和。美国现在刚刚把打完越战之后用不着的陆军部队重新裁回去,22个师的番号变成18个师。中国则在研究合成化之后一个军

只保留2个师的裁军计划。

500万人的规模其实已经对苏联 人力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按照义务兵45%、志愿兵55%计算,苏军当中有225万义务兵。苏联的义务兵役期两年,也就是说每年要从满18岁的人口里面征召113万

人当兵。

1974年满18岁的苏联青年大约280万,其中143万男性、 137万女性。

..所以知道问题有多严重了吧。1956年出生的143万男性里面要有95万人当大头兵,3万人进军校。137万女性里面有18万也去当兵。

男生里面除非特别优秀的或者身体特别差的,其余基本没跑,都当兵去。

中国在1974年解放军总员额228万人,其中义务兵105万人。中国也刚把义务兵役期限改成2年,每年征召52.5万义务兵。

1956年中国出生的人口是... .. 1961万人。

这差不多是四十选一-的比例, 就算一个女兵不要 也是20选一的比例。

除了18岁的苏联青年”一生总有这一回"之外,苏军的规模还影响到了20~45岁的劳动人口。500万苏军当中,其余那275万职业军人(士官、军官)绝大多数集中在20~45岁这个年龄段,实际上这个

年龄段的男性有8%是穿着军装挎着手枪袋的,而且这8%是同年龄段中素质比较优秀的那一部分。

OGAS系统研发完毕之后,参与软件组研发的中方人员回国,国务院经济研究室和他们搞了个座谈交流会,由此更深刻地了解了庞大的军队、庞大的军事工业对现在的苏联有多难受。

经济研究室从苏联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认为苏联的军队总员额不应该超过300万人,如能降到200万人那更好。

就算苏联的工业系统能供应500万军队的武器装备,可苏联的人力并不充裕(是 说相对于中国而言)。如果苏军只有200万人,那么征召义务兵就会不怎么影响苏联的高等教育和青年培养。

不过,只有200万人的话,苏军大概要大砍地面部队了,比如驻东德集群从一个方面军的规模裁到只剩2~3个师,驻匈牙利、捷克、波兰、保加利亚的驻军也裁掉90%,除此之外,身后的白俄罗斯乌

克兰集群也要裁减。

推演到这儿,经济研究室突然明白了赫鲁晓夫为什么那么喜欢核武器和导弹,推崇导弹万能论了:

洲际导弹就是一种只需很少的部队,就能对美国达成战略均势的东西。赫鲁晓夫最后的目的,应该就是努力发展导弹核武器,待到美苏核能力平起平坐之后,就可以大裁军了,因为说实话苏联的驻

东德集群以及白-乌集群,乌央乌央两百万人,在整个冷战期间,其实也只是当作战略威慑使用。

只不过,赫鲁晓夫1964年就被赶下台了。现在的苏联是个什么情况呢?

现在的苏联,核弹头、洲际导弹终于实现了当年赫鲁晓夫梦寐以求的理想,和美国平起平坐了。但是常规力量的裁减一点儿影子都不见, 甚至,苏共中央提都不提裁军这件事儿...

 

 

 

第二十章,中国,请选择你的代理人

安哥拉。西非的一块富饶之地。

扎伊尔共和国与安哥拉以刚果河出海口为天然国界,安哥拉北部有1/5的地区是刚果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且储藏着大量的石油。除刚果河流域,安哥拉沿海的狭长平原也是降雨充沛的适合农耕区域。

中、南部内陆是干旱的热带高原,但最南部的高原盛产钻石。

罗安达,葡萄牙殖民者在安哥拉建立的中心城市,现在已是百万人口、西非著名的现代化大城,即将诞生的安哥拉国的首都。

只是,在成为首都之前,罗安达可能要先成为瓦砾了。

1974年康乃馨革命后,葡萄牙宣布放弃全部殖民地,这是单方面宣布的,事先未和殖民地或其他国家商量。中国的澳门还好些,在其他地方,葡萄牙的“快闪"可是搞出了不少麻烦。

比如在安哥拉,葡萄牙-言不发就撤军、撤统治机构,只和安哥拉当地的实力派别签了个《阿尔沃协议》。这协议根本就不是什么安哥拉建国的法律文本,只是建议安哥拉三派政治势力在葡萄牙撤

出后自行达成协议,以便在安哥拉独立的时候有统一合法的代表, 然后葡萄牙就我拜拜了!”

葡萄牙人一撤,安哥拉的武装势力就开始磨刀霍霍。

安哥拉的武装力量主要有三支:

安人运(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解阵(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 , 安盟(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

从50年代起,安哥拉的三支力量就相继开展了反抗葡萄牙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但三个组织并不互相协调,不但各自为政还互相争斗。

安人运很早就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大概从1966年起,勃列日涅夫就直接给安人运援助武器弹药了。1974年葡萄牙 宣布认输,放弃包括安哥拉在内的所有海外殖民地,苏联对安人运的援助却加码了。

不但重武器一批一 批送过来,还送过来了军事顾问团--古巴人,是苏联让古巴派人的。

其他两支,安盟得到了南非的援助,安解阵得到了扎伊尔共和国的援助,但这两支力量吃的援助量远比不上安人运。

1975年7月17日,安人运集结了一万七千多人,在230人的古巴军事顾问团手把手指挥下,以20多辆T-34坦克打头, 突袭罗安达!

在之前的几个月,三派说好了要在罗安达和平共存,商议建国事宜,结果安人运突然来掀桌子。只过了一一个晚上,第二天罗安达就站满了手持AK的士兵,T-34在街道 上撞来撞去,街边、瓦砾堆、火堆里到处是死尸,安人运随即宣布自己已控制罗安达。

安哥拉内战- -大国为控制新独立的国家而发生的代理人战争,就这么爆发了。

不过,与原历史位面相比,现在的安哥拉并非一个穷困的种植业为主的殖民地,它在世界的地位更重要一些。

主要原因是:石油。

过去几年,经罗-中石油公司的勘探、投资开发,安哥拉北部的陆地、近海陆续发现大油田,至1974年底, 安哥拉的石油产量已达到100万桶/天,全年石油产量3.7亿桶,约5500万吨。

其中罗-中石油公司投资的油田产量3700万吨,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公司的油田产量合计1800万吨。

这是中国”调控全球油价”的秘密计划的一部分,把几个中等产油国的石油提前翻出来,在中东国家限产禁运的时候放出石油产能,把油价往下砸一点点, 当然,也顺便赚点小钱钱。

很不错的。

3.7亿桶石油意味着安哥拉总督府/安哥拉政府坐着什么都不用干,三大石油公司每年都会给安哥拉打10亿美元的石油收入分成,按现在安哥拉的人口,人均150美元。 这个国家在独立后本可以生活得

但是内战打起来,那可就什么都没了。

7月19日,安人运宣布控制罗安达的第二天,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访问北京。

葛罗米柯预定的行程在北京只呆不到24小时就回,他访华的议题也只有一个: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3:45 , Processed in 0.04472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