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41 页

  在我方抛出停火条件之前,中央对朝鲜半岛停火之后双方的实力走向趋势是估计得很全面的。

  停火肯定会给联合国军喘息之机。被1、2、3次战役打得心惊胆战的美军大概会逐渐恢复神志;丢弃的武器弹药会重新运送过来补齐;伤亡被俘的美军也会得到国内兵员的补充。美军的战术、作战风格甚至也有可能调整,李奇微上任之后一口气开掉了

 

第8集

第8集团军的3个师长(第四个师长在战俘营),在他可以掌控第10军之后又开掉了美步7师的师长巴大维,这是李奇微要对美军进行大整顿的明显信号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停火也会让志愿军得到休整和补充。甚至与美军比较,志愿军利用停火这段时间做一次真正的休整,战斗力恢复幅度可能并不比美军小。

  主要原因就是之前志愿军太难了,后勤线太脆弱了。现在有了一个预计可以持续60天时间的、天上没有美国飞机轰炸扫射的窗口期,那简直太幸福了。

  即使别的补充都不要,前方志愿军只求吃好睡好,白天有热饭可吃,晚上能睡在生了炉子或火炕的温暖房子里,就这样休整两个月,13兵团、9兵团就又都能变成生龙活虎嗷嗷叫的王牌部队。

  ……

  “朝鲜的同志把这片地区叫做铁三角地带,我们的位置在这里。”

  208团的例行战术指导会议。团长指着墙上的地图让各连连长、指导员看清楚地形。

  “铁三角指的是平康郡、金化郡,还有我们所在的铁原郡,这三个郡的地形相似,海拔较高,山陡林密,易守难攻。铁三角地区范围很大,现在我们已经在这里修建了11座后勤仓库,将来还要增设几个。同时,铁三角地带位于朝鲜半岛中部三八线的中间位置。也就是说,从铁三角向西或者向东,都不用太长的行军距离,我们就可以支援到东线或者西线的战场。这意味着什么?”

  罗大丰:“意味着我们是整个志愿军的战略预备队。”

  团长摇头:“我们24军是铁三角的守备队。负责在必要时向前投入战役的是38军和66军。既然是守备队,那我们接下来会有大量的不危险、但是很繁重的工作。”

  各连连长指导员:“啊?”

  团长:“简单说就是,挖战壕、打洞、扎钢筋、拌水泥。”

  (本位面,志愿军最终没能完全控制铁三角地带,除金化郡基本在朝鲜境内外,平康有2/3在韩国境内,铁原是朝韩各分一半)

  ……

  联合国的停战督查小组可以拦截运往朝鲜半岛的武器装备,但有一些东西是绝对没有理由拦截的,比如……满满一船的水泥,或者一船钢筋。这哪是什么军事物资,这是民生物资嘛。

  于是,沿着“伍修权线”修筑地下掩体、坑道为支撑的防御线的工程,也在1月份开始了。工程预先规划了二期:第一期1月15日至3月15日,建立起战壕等表面工事结合防炮洞、浅坑道等地下设施的半永备防线;如3月15日仍没有开打则实施为期也是60天的二期工程,加大反斜面地下工事的规模,扩展坑道,增大兵员和物资的容纳能力。之后的第三期工程视情况而定,可能要把坑道联通起来。

  而据志愿军所掌握的情报,美军和南朝鲜一方则没有开工类似的永久防御工程。

  是因为美军和南朝鲜军时时想着进攻而不是想着防守?可能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个吧。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志愿军在停火时的战线并不是在伍修权线,而是向南多打了十几公里到三十几公里。

  停火则双方原地停火,至双方签署正式的停战条约或和平协定之后,中朝一方再撤回到伍修权线,这是和谈时中方提出且美方同意的。

  所以美军和南朝鲜军现在还没法修工事,他们该修工事的地方,现在被志愿军控制着呢。

  ……

  1月28日,纽约。

  筹备会议开了两个星期,参加筹备会议的四方都非常能扯皮,细枝末节的矛盾分歧都拿出来讨论半天。但最终当重伤病战俘交换完毕后,四国六方会议——也就是正式的朝鲜半岛和平谈判,终于在1月28日开始了。

  按照联合国的想法,四国会议是一个长期的磋商机制,苏联、中国、美国、英国讨论整个东亚的和平问题。鉴于四国会议当前讨论的就是朝鲜问题,所以加入了朝鲜和韩国这两个未加入联合国的“非正式国家”,因此这一阶段就称四国六方会议。

  “在会谈开始之际,有一件事情我必须在这里重申。”韩国代表柳宇菀站起来说话,“根据联合国大会在1950年7月的决议,是朝鲜入侵了大韩民国。这次和谈如果最后达成的协议里面,朝鲜仍旧处在占据着大韩民国领土的状态,哪怕只占了一个里、一个洞,都表明朝鲜的侵略事实没有被纠正,联合国决议的权威就得不到尊重。”

  苏联代表乌萨克:“柳代表,请坐下,不要太激动。”

  中国代表伍修权:“柳宇菀先生,请您注意,本次四国六方会谈的基调是各方认可中方提出的南北控制线是合理的、稳定的和有助于维持半岛长期和平的,同时也是符合联大决议中‘基于三八线’的划界原则的。如果您或者韩国坚持要推翻这条分界线,那只能说你们一方出尔反尔,把我们骗到这里开会又就地耍赖。”

  柳宇菀(仍旧没有坐下):“这条分界线侵占了我国的领土!简直是荒唐,堂堂联合国,竟然为一个侵占某国领土的所谓和平方案设会场开会讨论!”

  朝鲜代表金克南也站了起来:“这条分界线难道朝鲜就没有付出领土吗?我拿了你一点,你也拿了我一点,这有什么不服气的?!”

  “你们侵占的面积是你给我们的四倍!这不合理!更不合理的是,你们侵占的韩国国土多平原、多河流和耕地,人口稠密,而划给我们的国土都是东部贫瘠山区,这种买卖也未必太黑了!”

  柳宇菀在举起手在空中画了一条虚拟的线,然后再画了一条,手抖得很,在座的谈判代表什么都没看清。

  “我方认为,即便不考虑北纬38度,用新的分界线,我方得到和失去的领土也应该是等价的,我说的等价,不是面积相等,而是价值相等,你占了我们的富饶地区,想用贫瘠地区补偿,那么就应该用两倍面积来补偿!”

  金克南:“呵呵,我们不承认你们画出的新的分界线,实际上我都没看清你发抖的手是怎么划的。”

  柳宇菀:“金克南,你们公然侵略别国都不加掩饰的吗?你们这样的做派和苏联对芬兰做的事有什么差别?!”

  苏联代表乌萨克:“……”

  伍修权:“……”

  “够了,够了,”美国代表奥斯汀不得不出来发声维护秩序,“柳先生,我们美国、苏联、中国还有英国,是在认真地讨论朝鲜半岛的和平问题,你不是。请你暂时退场休会好吗?出于公平起见,我也建议金先生暂时休息,由四国先进行一个上午的有意义的议程讨论。各位看怎么样?”

 

第五十六章,在联合国开拓大场面

  韩国代表在四国六方会议第一天的表现不但让中国和苏联侧目,美国人甚至都看不下去了。

  对这次谈判美方的基调(谈判代表是从白宫派出去的不是从五角大楼)还是立足于在细节方面挣点分而不是掀桌子。比如伍修权线的局部能不能再往北挪一点儿;“朝韩最后应该通过公投统一”这句话到底要不要写在和平协议里;美军最终从朝鲜半岛全部撤军能否改成美军在朝鲜半岛按计划裁军等等。

  韩国代表可好,一开口就是要控制线全部或者绝大部分移动到北纬三十八度以北。

  这战场上就没捞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怎么可能捞回来呢。

  这还不算,根据美国驻韩国大使馆的汇报,柳宇菀这样的言论在现在的韩国国内还不算最出格的,最奇葩的言论是至今仍然觉得韩国可以击败朝鲜统一半岛。和这样的群体相比,柳宇菀居然是“鸽派”。

  ……

  四国会议看起来没那么顺利。

  三天之后,联合国以及媒体就开始关心“60天之后怎么办”。按照停火时的条件,四国六方会议谈60天,60天之后达不成协议,停火失效。

  联合国现在只求第60天到来的时候六方没有彻底谈崩,这样还可以再达成一个补充协议,停火期限再延长60天。

  对于中国来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四国六方会议还有另一个困难,就是中国代表团太忙了。忙到伍修权在第四天就没再出席会议,改由乔冠华代替,第六天伍修权回来了,第七天又请假了。

  中国代表团是1月13日入驻联大以及安理会的,从1月13日开始,除了一连串的停火、开启谈判的工作之外,中国代表团还做了这些事:

  1月17日,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月22日,加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1月23日,加入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

  1月29日,加入世界气象组织;

  2月2日,加入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同时意味着自动加入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下辖的世界卫生组织、人口与发展委员会、妇女地位委员会。

  2月4日……

  同学们,记不记得1950年10月中国代表团赴纽约的时候,全团包括团长伍修权在内一共只有9个人?

  “《泰晤士报》纽约报道。2月5日,美国海关拒绝了中国派驻联合国的代表人员的入境申请。”

  “据悉这一批中国代表人数为15人,实际上是中国在1月中旬组建的,那时候美国突然接受了中国的停战条件,联合国大会火速承认了中国政府的合法地位,而此时在纽约的中共代表团人数仅有9人,无法应付联合国庞大繁杂的下属机构的工作。”

  “更何况现在中方还必须出席关系到朝鲜半岛未来和平的四国六方谈判。”

  “中国必须从国内派出一批外交人员,补充到联合国现在的9人小组中,才可建立起一个有足够人手的团队。而美国拒绝中国代表团入境,很像是一次披着‘合法’外衣的小动作。”

  “美方提出的理由是,中国新一批代表团的团长黄华已进入美国对华制裁的‘黑名单’。”

  ……

  得,想增派人手,美国搞小动作不让派。

  黄华和美国人其实没啥过节,只是在两年前的某个大事件里面,黄华的名字出现在了美国的媒体报道中,让美国参众两院给记住了。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美国派驻中国的司徒雷登大使留在南京不动,想和中共谈谈条件。

  这是司徒雷登向艾奇逊毛遂自荐领来的任务,本来白宫是让他和国府一起撤到广州的。司徒雷登表示他试试在南京和中共高层接触,艾奇逊最后同意了,但是让司徒雷登尽量用比较平和的措辞。

  5月13日,司徒雷登见到了黄华,此时黄华是南京军管会外事处主任。第一次会谈双方的气氛其实很融洽,司徒雷登讲了希望中国统一、和平、民主之类的漂亮话;黄华表示愿意见到美国承认中共政府,中国需要与外国建立商务和其他关系。

  但是——司徒雷登还讲了一句话,说若想获得美国承认,中共必须遵守现行的中美签署的条约。

  这句话黄华没法接,这必须由黄华的上级的上级的上级才能决定。6月6日双方第二次见面,黄华带了主席的话给司徒雷登:

  新中国愿意和美国及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外国政府特别是美国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政权的关系。

  划重点:当时主席让黄华带的话里面没有包括“必须废止国民党与美国签署的所有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才与美国建交”的字样。

  (不正经的解释:《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署以后,主席和党中央都看过了)

  (正经的解释:中央认为不平等条约不用一下子废除,可以给美国缓冲的时间,在今后几年逐步废除)

  然而司徒雷登终究还是让大伙儿失望了。黄华转述的几乎是新中国对美提出的唯一的要求——美国和国府彻底断绝关系,司徒雷登表示无法答应,说美国还是得继续援助蒋介石,这是国策,不那么好改变,至少今后几年还是得给蒋介石送钱。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0:08 , Processed in 0.03577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