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417 页

歼-15的01号原型机在机场的跑道尽头-侧蓄势待发。飞行员从休息处起身 跑向战机,两名工程师、8名地勤人员在做起飞前的最后准备。

在两百米外的塔台,顾诵芬、瓦列里瓦西里科夫、机场塔台指挥三人攒在一块儿, 透过窗户看跑道上的歼15的准备情况。

顾诵芬:“瓦西里科夫同志,其实在你们厂造的原型机也能顺当完成第一-次起飞。 ”

瓦列里瓦西里科夫:“说是这么说,可我还是想在沈飞制造这种飞机。你们过去制造的歼-12的品质太好了。”

顾诵芬:“就算试飞的时候用沈飞版原型机试飞吧,可最后苏联空军装备的量产型,应该还是在苏联总装下线的版本,-样的。”

瓦列里瓦西里科夫: "可如果用沈飞版原型机,在试飞阶段我们就更容易创下航空器的各种“飞行极限记录。

顾诵芬: ...这倒是真的。

“准备就绪! "

塔台指挥:“准予起飞。”

从这架战斗机的体型与身边的地勤人员的比例就能猜出,这又是一款重型战斗机。

双发、双垂尾,双座。发动机喷口直径相当夸张,在战斗机中算非常大的。与之配合,进气口也十分巨大,两个后斜的矩形进气口布置在主机体两侧,进气道舱的宽度都快和安置了两名飞行员的主

机体差不多了。

这架歼-15是重型战斗机的另-一个例证是它的起落架,前起落架双轮,两个后起落架也是双轮,而且前后自行车式布置。

现在,歼-15被拖车拖到了起飞点,拖车离开。歼-15的发 动机启动,向后喷出长长的尾焰,一时间机尾后面差不多100米的一整条区域,背景都变得摇曳不定。

歼-15动起来了,在跑道加速、加速、前轮离地翘起,后轮离地。动力充沛的歼-15就算没开加力,可加速和爬升能力也相当不俗,转眼间"飞机就消失在塔台人们的视野中,首飞成功。

塔台的几个人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顾诵芬:“棒! 真棒!歼-15首飞成功!

总设计师瓦列里瓦西里科夫:“真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米格31在沈阳首飞成功!”

米格-31 (9F-.15) 是米格-25 (歼-12) 的改进型。米格25是七年前首飞的,到现在为止仍旧是世界各国空军战斗机的速度之王,没有竞争对手。但中苏空军还是对米格25的性能有些不满意,因而前

几年就开始研制米格-25的后续型号。

在飞机机体方面,米格-31做了几项改进:

首先是改掉米格-25的短腿(这是中苏空军飞行员最为诟病的缺点), 通过增加内油、换用更省油的发动机,米格31携带4枚空空导弹时的航程达到了3000公里,比米格-25增加了60%。

此时它的制空作战半径大约720公里,截击作战半径1350公里。

(截击作战是飞到某点“啪啪"打完导弹就返回,制空作战要飞机在某空域晃悠30分钟)

经过一次空中加油后,米格31 (歼-15) 的战斗航程甚至能达到5400公里。

米格-31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40.6吨,比米格-25重不少,但是米格-31换用了D30发动机,加力推力15.2吨,这让米格-31的推重比反而比米格-25还高。

在速度和高度方面,米格31和米格25持平,最大设计平飞速度是3000公里/小时(2.83马赫), 可在2 35马赫的速度巡航,这个速度指标对于截击机来说完全够用了。

米高扬格列维奇做的工作就是上面这些。

沈飞做的工作是成立了歼15航电大系统设计团队,在米格31 (F:15) 上面集成了 几个新玩意:

机载雷达安装1部无源相控阵雷达,全球首款安装相控阵雷达的战斗机。

与机载相控阵雷达搭配的火控计算机和霹雳9空空导弹系统,全机可同时跟踪36个目标并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6个。空中目标的威胁度由机载计算机自动判断识别。

卫通数据链-战场情报共享系统,最大传输速率达到1 2Mbit/s

米格-31 (歼-15) 列装之后,F-14就不再是导弹截击效率最高的战机了,米格-31也-样同时攻击6个目标,而且杀伤率更高。

由于安装了卫通数据链战场情报共享系统,米格31 (歼-15) 必须搭载2名飞行员。其实在安装了高度自动化的火控系统,计算机具备目标自动跟踪和自动选择能力之后,1名飞行员也是基本上可以

兼顾操纵飞行和打导弹两项工作的。但加上数据链之后,不行,还是两个人为好,否则忙不过来。

所以现在米格-31 (F-15) 的前后座分工是:前座有操纵杆负责开飞机,后座有数据链终端,负责上网聊天(x) 负责数据链操作和战场信息管理(V)。

至于发射导弹?前后座都有霹雳-9的发射按钮,都有-块显示相控阵雷达扫描范围的天价彩色液晶屏。

不过,在今天首飞的原型机上,上面这些雷达、导弹、数据链终端都没有,01 号原型机就是试验飞机的基本性能的,其他的以后慢慢往上装。

米格-31在1974年制造出了第一架静力试验原型机,静力试验通过后由米格联合体的工厂试制第一架原型机。 1975年2月, 原型机在进行地面高速滑行测试的时候出了好几个小故障:起落架出了问

题,机身结构铆接出了问题,发动机散热系统的安装出了问题...

种种"小问题加起来,证明这架原型机是不适合试飞的,它就连在地面高速滑行的时候都吱嘎吱嘎乱叫。

原型机。

按以前米格设计局的规程,这时候该把这架原型机送回原厂,拆开来好好拾掇一遍。然而,米格设计局这次另有想法。他们飞到沈阳,再看了看沈阳的生产线,决定由沈飞制造米格31的首架上天的

本来米格-31 (歼-15) 就是米高扬与沈飞联合设计的,沈飞- -直在同步设计进度和图纸,因此一切都很顺利。几个月时间,沈飞就交付了2架歼-15的原型机,其中01号原型机就是今天首飞的这架。

“我们要加强海空军力量,但这种加强不应该只是用扩充规模的方式达到。

“提高质量,是海空军战斗力提升的根本方式。”

“自抗美援朝之后,我们空军列装的米格-15、米格-15比斯、歼5现在是该退役的时候了。”

“我知道,国产的歼-5首批是1956年出厂的,到现在没有-架的服役期限超过20年,最短的出厂距今只有14年。但是,它已经落后了,落后就该淘汰。”

空军黄司令员在国防部召开的空军转型会议上,公布了这个经过长时间斟酌的决定。

从1970年起,空军的航空师数量不再增加。连带着空军的在役飞机数量也不再增加,每生产-架新的,就替换一架旧飞机。到1975年, 几个航空企业的产能越来越大,生产线逐渐走向正规化,这时

候就有些人呼吁空军扩大规模,从现在的4000架飞机扩到5000架。

这个提议军委讨论之后上到政治局讨论,最后否决了这个建议,还是维持现有规模不变。

为什么航空工业消耗国家财力和资源仍然在限度之内,却能生产这么多飞机?

这个问题如果在此时空问出来,各航空企业应该都会感到困惑不解。

因为现在中国生产飞机确实比较°便宜",而且,各航空企业的负责人以及中层干部们并没有过生产飞机“很贵"的经历。

什么时候生产飞机会很贵?就是你从苏联拿了米格-19的图纸,一顿(瞎)鼓捣开始生产歼-6,生产了40架,部队一飞就摔,全部退回厂, 元帅过来拍桌子给劳资回去整改三年,三年不行再整改三

年,六年终于把米格-19整利索了。

所谓的整利索,也就是从此之后一年交付四五十架歼-6, 两个厂- -起生产歼-6, 一年交付近100架。

生产飞机"很贵的经历其实就是一次集 体痛不欲生的经历。

六年时间空转,一个航空企业上下两三千号人的工资照发、工厂电费、厂房维护机器折旧,这些难道不是钱么。飞机的造价里面可不仅仅含有飞机的原材料费用。飞机的价格也不只是从军费里面划

转到航空企业的那笔钱,可能还得算上国家为了维持这个航空企业花的钱。

现在有了技术支撑,有了精益生产然后是6S管理,有了资产监督和效益核算,再加上有了一直维持密切交流的苏联空军作对比以及越南战争的鲜活经验,航空工业和空军装备在技术方面是没有短板

的。

唯一的“短板”就是航空工业90%的产能以军事航空为目的,所现在流传着-句话说,空军每年的装备费用是多少,只需看全国几大航空企业的年产值是多少就知道了。

这样的一个航空工业体系,要不要扩张取决于国家的军事战略,这就是苏联与中国现在的主要区别。所以苏联的空军规模在扩大,而中国的空军规模不变。

勤)。)

现在空军有50个航空师分布在五大战区,其中歼击机师24个,截击机师6个,强击机师10个,轰炸机师6个,运输机师2个,特种机师2个,此外还有军事航空总队(民航客机,用于国内快速通

海军航空兵有10个师: 3个歼击机师,2个轰炸机师,2个强击机师,运输机、特种机师3个。

空军+海航的固定翼飞机在四千架出头,相比之下,1975年的苏联空军有1.1万架飞机。

黄司令员说的装备米格-15、米格15比斯、歼5的师现在还有6个,占歼击机截击机师的1/5。未来三年,要以每年换掉2个师的速度把这些老飞机换掉。

如果这个计划执行的话,从1976年起,全国各地的很多公园里就会悄悄增加一-架米格-15或者歼-5,让熊孩子爬上爬下,嘴里嘟嘟嘟砰砰砰,在飞机上玩来玩去。

沈阳北陵。

米格-31 (歼-15) 的首飞圆满完成。

在天上一共飞行30分钟,飞行员乌沙科夫上尉飞了一会儿开爽了,油门-轰,歼-15就不小心超过了音速。

原型机的第一次试飞就~飞超音速,这在各国航空器的试飞历史上恐怕也是罕见的。但按照乌沙科夫的说法,“这架飞机太棒了,操作起来就像丝绸一样顺滑。”

最后飞行试飞大队以及沈飞、米高扬设计局也默认了这次的乌沙科夫上尉轰油门算是歼-15的首次超音速飞行测试,并把当时飞机的各 系统的状态记录下来写到了试飞日志里。

西安,阎良航空试验中心(中国航空器试验中心)。

过去半年,阎良- -直在做YJ-13和YJ-14的对比试飞,两种重型战斗机的原型机从飞行性能、战斗性能、勤务性能等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比对打分。

现在,到了答案揭晓的时候了。

聂荣臻:“空军装备部、总装、总后对两型原型机的试飞给予了全程关注,并对试飞结果进行了客观性检查,然后进行了详尽公正的对比。”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5:18 , Processed in 0.04456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