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460 页

不过,布热津斯基在东京持续放炮,至少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通过以守为攻,美国和欧洲的冷战魔怔人不会对他的三边委员会说三道四了。

三边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预计在6月29日召开,就-周之后。参会的委员一共212人,其中中国17人,日本17人, 韩国3人,新加坡3人,菲律宾2人,北美和西欧的委员则一共有170个席位。

中国和日本都对此提出了不满,说美国和北美的席位太多了,东亚的太少了,总共加起来才42个。

布热津斯基对此的解释是欧洲的国家太多了,每个国家都要邀请一一些有代表性的任务参会,加起来就这么多了。

中国还发现三边委员会有强烈的嫌贫爱富倾向:东亚和东南亚那么多国家,结果三边委员会只挑了其中的5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5个。其余十几个国家?不好意思,这是高端论坛,穷鬼滚

且。

布热津斯基:这事本来就如此啊,三边委员会穷鬼滚粗,这很合理。

说起来,王丙干也是三边委员会的中方参会委员之一。他不算中国官员而是大学学者,三边委员会主要邀请的就是学者和企业家。

布热津斯基与王丙干在中财校园里走了-圈,布热津斯基也想观摩观摩这所中国的最高经济学府。

现在中财和伦敦政经、剑桥、芝加哥大学经常被并列提起,这些大学都时不时提出一一些新的经济 思想和经济理论,而且都是站在最前沿的角度思考经济问题。

可这是在中国的一所大学...还 是中国的现任总理二十多年前一手创办的。

布热津斯基:“王教授,我注意到了一个现象,这所大学里几乎没有来自苏联或者东欧的学生。偶尔有几个白人面孔也都不像是苏联人的气质。只有那个,那边那个,拎着酒瓶子晃晃悠悠的壮汉一看

就知道是俄国人。

王丙干:“少虽然少,但还是有的。不过你说的确实有一些是对的, 苏联学生的留学可选院校里面没有我们学校的名字。"

布热津斯基:“俄国的扩张属性太过强烈,这一属性已经深深嵌入了他们的文化之中。与之相比,他们的经济、金融头脑却乏善可陈。

王丙干:“您是想说那句俗语剥开每一个俄罗斯人, 都会在里面发现一一个鞑靼人?”

布热津斯基摇摇头:“并不是。俄罗斯人是深受蒙古文化的影响,但是,全世界的民族在古代都有扩张的基因,不只有蒙古人,这必须承认。只是其他地方的民族,经历了近代思想启蒙、大革命、人

本主义,又在欧战这样的血淋淋的实例中认清了现实之后,脱离了蛮荒时代,但俄国人,却没有随着时间而改变。

王丙干:“没有随着时间而改变,这个定义很奇特。”

王丙干没有对布热津斯基讲他是“对苏工作小组”的成员,这个身份当然是不公开的。但这个小组的主要工作不就是改变这种情况吗?

“对苏工作小组”之所以组建,行动的理论依据就是苏联有太强的扩张性质,这和布热津斯基说的基本吻合。

布热津斯基:“进入工业化时代,任何一个小民族的文化都很容易被保存下来并且继续发展;全球化带来的人口频繁流动又使得小民族无论如何都可以保存他们的文化。俄国人的那套想法已经不可能

实现了。而俄国本身的文化根基又很浅,这与中国完全不一样,即使在古代,俄国也根本没有能力去输出文化,无法在精神上同化和融合其他小民族。这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俄国只能用武力这一种办

法,这带来的并不是同化,只是通过战争攫取领土,之后就是被占领土上的居民无休止的反抗与俄国的镇压。

王丙干:“但是第二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的主要国家建立了联合国体系,以国家联合的力量来反对一-国灭一一国、攫土扩疆的行为,任何一个国家公然挑战这种国际秩序都会招致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

对,苏联也如此。要想更好地遏止侵略,打消某些国家以邻为壑的想法,最该做的事是维护当前的国际秩序,让这个国家联盟能发挥出更强有力的影响力。

再考虑了一下,王丙干又说了一句:“而不是组织多国联军,侵略一个有侵略性的国家来制止侵略,这就是很low的以暴制暴思想,它同样也是中古时期的做法而不是现代的做法。”

布热津斯基:“我也不同意用真接入侵的方法来解决某些扩张源头。而且我也相信美国和北约在欧洲的军事存在都是为了遏制苏联可能的对西欧的进攻,而不是把北极星旗插上莫斯科。但是,王教

受,现已被苏联控制了的,而且始终不愿和俄国走在一 起的民族怎么办?

王丙干微笑:“我知道,您出生的祖国就是这种情况。”

布热津斯基:“北约是不可能为了解放波兰或者其他被苏联控制的国家、民族而发动军事行动的,正如您刚才所说的,不能靠侵略一个有侵略性的国家来制止侵略。但是,我认为,-个有侵略性的国

家会最终走向瓦解。

王丙干:“一个国家是瓦解还是继续存在,取决于它的国民,外部的干涉只是外因,事物的变化最终还是内因在起作用。”

布热津斯基: "正是因为内因是关键的因素,而苏联现在是-个消化不良的缝合体,所以,我认为它在未来瓦解的概率很高。东欧的卫星国、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的民族共和国、自治州层

层相叠,而且俄罗斯族人根本没有在文化上融合他们,您认为这是一种稳定 的状态吗?

“从中欧以东,存在着众多的民族,他们都延续到了20世纪,但这些民族面临着的最巨大的麻烦是什么?是俄国。俄国的体量与其他民族相比相差太悬殊了。这样的体量差距,会使得俄国的领导人很

容易就坚信武力可以解决一一切难题", 从而使得中欧和东欧陷入无休止的侵略、反侵略循环。无论胜负,这对于当地人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解。”

“而我的观点是,中欧和东欧最好是诸国林立,没有任何国家在人口和军力上压倒其他国家。当然这在古代可能会频繁爆发王国战争’,但在20世纪后半叶的国际秩序下,这是破解东欧困局的最优

王丙干: "所以,您的战略主张其实是让东欧变成这样的局面:华约诸国脱离苏联;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脱离俄罗斯,包括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也都分别独立建国?”

布热津斯基:“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虽然都是东斯拉夫人,但却和俄罗斯并非-一个民族。这就是俄罗斯文化那可怜的同化能力。... .不过王教授,我的主张并不止步于此。因为如果止步于此,俄罗斯还是

一个1亿人口的国家,国土面积1700万平方公里,这仍然太大了,他的领导人还是会认为自己可以轻易消灭-一个自己的邻国。

王丙干:“我顺着你的思路往下... .俄罗斯内部的少数民族也独立?”

布热津斯基: "不,是把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与亚洲部分分开。这样在东欧就只有-个7500万人口和400万平方公里的国家,它的力量不会对其他东欧国家造成碾压性的优势。当所有的国家都意识到自

己无法轻易推平邻国的时候,这些国家们才会各自将注意力集中在和平发展。

王丙干摇头:“但是在远东生活那些人也是俄罗斯族人,你的这种划分法,可就是把同一一个民族裂开,分成两个国家,这就有违国际准则了,这是公然分裂别的国家。”

“如果他们自愿独立建国呢?况且,王--教--授--”

布热津斯基放慢语速,幽幽的声音像来自远古的灵魂在暗处吟唱:

“你们,中国,难道,就没有-点想这样做的念头吗?”

 

 

 

第六十四章,波兰人一直都这么虎吗?

“最近我也看了不少那方面的历史书。苏联那块地方,原来是从一个叫莫斯科公国的地方发展起来滴。”

“这莫斯科公国原本是隶属于金帐汗国的一一个附唐国,1480年推翻金帐汗国的统治,独立了。”

“最初莫斯科公国领土面积很小,只包括莫斯科河中游的土地,首都莫斯科是公国唯一-的城市。 后来金帐汗国撤走的时候,莫斯科公国就大得多了,他独立时继承了金帐汗国的很多的统治地区。这个

时候莫斯科公国的地域范围,就和布先生你构想中的未来的俄罗斯国差不太多。

布热津斯基在中国见了王丙干,之后又过了两天,他、王丙干两人见到了邓主席,安排的会谈时间是45分钟。

两人见面的时候,邓主席已经知道了那天布热津斯基和王丙干谈话的部分内容。因此两人坐下后,邓主席就先说起了莫斯科公国的事。

布热津斯基: "对对对,我还记得1449年,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大公与立陶宛公国的卡西米尔四世签订协议,确认双方的和平,不干涉彼此王室事务,并且互不接待对方的政治对手。这就说明,当

两个国家的体量相近的时候,双方才倾向于用谈判而不是战争解决彼此的冲突。

王丙干:“一个2亿人口的苏联,你说要把它拆散了世界才会和平,可大洋那边还有-个2亿人口的美国呢。

布热津斯基:“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做这样一一个国家试验: 美国分成五十块,苏联分成十五块,分开之后,军队中队立,由这些国家自己自愿选择重新合并还是就此永久分家。美国敢做这个实验,而

苏联敢不敢就很难预料。

邓主席:“这个试验很诱人噢。..不过说实话,不可能做这样的试验的。布热津斯基先生,你的这个构想能否导向和平,其实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出现十几个体量相近的小国就一定会和平吗?我们

都不希望过了一百年世界回顾东欧那些国家的那些事,最后只能五味杂陈地引用一句典故: 春秋无义战。这还是外人看这片地区的评价,而当地人就只能说惨惨惨!”

布热津斯基:“时代不-样。现在的国际秩序把控下,中小国家之间的战争,国际社会是有力量避免的。”

邓主席: "这并不是中小国家之间的事。首先,这片地区将会有不止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其次,按你的构想,这片地区仍然有一个人口7500万的国家、不管叫他小俄罗斯也好,叫莫斯科第二公国也

好,他的人口是排名第二的国家的2.5倍。

“这样一个大大的国家在那里,他能和东欧的其他国家相安无事?可能吗?或许在某一种情况下有可能,那就是这个国家的身后,我们中国正在和他闹矛盾。他打我一拳, 我打他一拳,所以他没空顾

及东欧,对不对?

布热津斯基: ... (笑容凝固)

邓主席: "这种事我们不干。

王丙干:“苏东地区在十月革命前存在由来已久的民族矛盾、宗教矛盾,沙俄时期的这些矛盾并未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消失,其中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我们也在研究苏联国内的情况,主要是找

到现在苏联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根源,并用于自己借鉴。

布热津斯基:“所以, 中国打算什么都不做吗?”

举措

邓主席: "在真正确信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前,我们不会对这些地区指手画脚,无论是布热津斯基您所提出的这种分散化策略,还是其他的什么解决之道,都不会实施。尤其是一些对中国有 害的

布热津斯基:“波兰普沃茨克最近又发生了大规模工人运动,虽然波兰和苏联对此封锁了消息,但以我的估计,恐怕这也是短缺引起的。苏联在这片地区的统治一-直都是不稳固的,这些地区的人民是

可以摆脱这种状况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0:51 , Processed in 0.04299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