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5 页

  思考了没两分钟,粟裕额头的汗就滴了下来。

  陈毅:“啊哦,是不是脑壳又痛了。”

  粟裕:“陈老总,这不是简单的选择题,这后面还要考虑到未来我们进入朝鲜作战之后怎么打的问题呀。”

  陈毅:“8兵团陈士榘,9兵团宋时轮。这样吧,我们不做出最后决定,回复中央的时候只这样说:‘陈士榘善攻,宋时轮善守,具体9兵团司令员由谁担任,请中央根据朝鲜实时形势的进展进行决定’。”

  粟裕摇了摇头:“这样不是让中央又费脑筋了么。”

  陈毅:……

  陈毅:“……粟峪啊,现在就在脑子里把未来的朝鲜战争想象出来,这太难了。”

  “我也知道很难,可又不能不想呀。现在是7月25号,朝鲜人民军已经对釜山发动了攻击,这是南朝鲜军和美军在朝鲜半岛的最后一个据点,最后一仗了。可是中央却如临大敌,7月份连续发布两道命令,东北边防军下辖两个兵团、8个军,这8个军是华野和东野的主力纵队全部集中起来,这已经是大半支野战军的实力了。中央对朝鲜战事如此重视,这说明主席的判断,朝鲜的战事不会那么顺利就解决。”

  粟峪擦擦汗,拿桌上的龙虎清凉油往额头上抹,抹完又接着说。

  “军委一定设想了最坏的情况,那就是朝鲜人民军在前线遭受重大失败,转入防守,甚至可能是……我们不得不出兵朝鲜。”

  陈毅:“那么问题就是,我们到时候出兵,是在朝鲜半岛的某个地方建立一条稳固的防线,还是把美军从朝鲜半岛赶出去?确实,这就涉及到我们是进攻还是防守的问题了。”

  粟裕转身看墙上的朝鲜地图,陈毅也转到地图那边。

  粟裕:“假设朝鲜人民军在未来几个月失败了,他们是怎么失败的?”

  “只有一种可能……”陈毅说,“后路被抄了。”

  陈毅走到墙边,在釜山防御圈外面又划了一个空气圈,“被反包围,那么后果就很严重。”

  粟裕:“我在想,严重到什么程度……”

  陈毅:“大概是我们三年解放战争都从未遇到过的严重程度。”

  粟裕:“陈老总,我现在在想,9兵团和13兵团会如何使用。”

  陈毅:“……”

  粟裕:“我刚才已经推演完了……但是还有一件事情不确定。如果我们进入朝鲜作战,可能是13兵团先入朝,9兵团作为总预备队。13兵团将逼近国境线的美军赶回去,随后9兵团接替很疲劳的13兵团,守住13兵团打下的地盘,这是第一种可能的情况……”

  陈毅:“第二种可能的情况,是9兵团先入朝主攻,做预备队的是13兵团。”

  粟裕摇摇头。

  “陈老总,第二种可能情况,是9兵团和13兵团都要投入进攻战斗。”

  ……

  北京。

  “加上这一封电报,我们已经是第三次提醒朝鲜同志了,这是最后一次,我们不能天天这样发,他们会烦的。”

  总理在电报稿上签字,交给机要人员发出去。

  电报是发给朝鲜的,提醒朝鲜方注意后方防御,注意预备队的组建和训练,注意釜山防御圈美军不断增兵的态势(言外之意是发现打不下来要尽早做其他打算)。

  作为兄弟党,我方只能是提建议和提醒,不能直接说“让开,让专业的来”,至少是现在不能。

  只能在政治局书记处会议和军委会议上讨论我方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关于朝鲜局势的讨论,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拿着2022文件做放开了的讨论,随后召开的军委会议,五大书记中除了任弼时之外其余四人也参会,但因为还有外人参加,所以就一切按照朝鲜战场的态势发展来讨论。

  说起来这时候中央军委已经不再提了,现在起作用的是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除了1949年10月以前的中央军委委员之外,还添加了程潜、张治中、傅作义、蔡廷锴、龙云等党外人士。

  还有一个是“大家以为他是党外人士”的刘斐。

  不过,在军委会议上,大多数军委委员都赞同组建东北边防军以备不测的意见。

  “这件事情我在三野野司广泛听取和征集了意见,此外在青岛,我与粟裕同志对9兵团司令员人选一事进行了反复的商量和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意见。”

  “东北边防军9兵团由三野8兵团的2个军、9兵团的2个军组成,在兵团司令员方面,陈士榘同志和宋时轮同志理论上都是担任兵团司令员的合适人选。”

  “陈士榘同志曾任华野的参谋长,也就是张震的前任,后来调任兵团司令员,就是考虑到他的军事指挥能力相当突出,尤其是擅长组织运动战和进攻战斗。他任主要指挥员的洛阳战役、参与指挥的豫东战役,都打得很好,歼灭了国民党的重兵野战集团。淮海战役第一阶段指挥6、9、11纵队围歼黄百韬兵团,第二阶段协助中野围歼围攻黄维兵团,也是出了大力的。”

  “三野的意见是,陈士榘同志担任9兵团司令员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第六章,东北大练兵

  1950年8月。

  朝鲜战场。

  美步24师被朝鲜人民军打崩,全师伤亡、被俘高达7000余人,师长迪安少将和少数几个参谋离开公路逃亡附近山区躲藏,但人民军也没忘记清缴山中的美军和南朝鲜残军,迪安可能藏不了多久。

  人民军宣布釜山战役正式开始。金日成信心爆棚,无论对内对外,都宣称釜山战役不会拖过1950年8月,8月底应该就可解放整个朝鲜半岛。

  的确,在苏联援助150辆坦克组成的独立坦克旅、8个步兵师,其中包括3个归国的四野朝鲜族师(全部苏械化)的攻击下,无论美军还是南朝鲜军都扛不过三回合。

  但就在8月3日,调整过来的美军远东空军首次出动3位数的大机群,对朝鲜半岛的人民军纵深进行空袭。两天之内32座桥梁被摧毁。

  高烈度的空中打击逐渐让人民军难受。

  在釜山,人民军还发现釜山防御圈的坚强程度超乎预料。在第一阶段的攻击中,人民军发现釜山防御圈中出现了美步25师、美骑一师以及虽师长失联但仍在坚持战斗的美步24师余部,以及3个南朝鲜师的番号。

  美步25师和美骑一师装备齐全,原先仓促迎战的美步24师只能用巴祖卡打T-34-85,现在的釜山防御圈里有M4A3E8大馒头,甚至还有“潘兴”重型坦克!

  第一阶段攻击失败,金日成红了眼,将后方刚刚组建的3个步兵师全压到了釜山,发动第二阶段攻击。

  这波攻击差点冲进釜山核心区,但还是功亏一篑。

  比进攻失败更令人不安的,是人民军发现釜山防御圈里又多了美步2师活动的迹象。

  人民军的150辆T-34-85几乎损失殆尽,虽然苏联又赶紧运来了第二批T-34,现在已抵达平壤附近,但是损失的熟练坦克兵可不是那么容易补充的。

  此外,那3个源自四野的朝鲜族师,这时候也损失得差不多了……

  从8月初打到8月底,很明显,金日成原打算的8月底结束战争肯定落空了。

  北京。

  “罗申大使,七月份我们就通过正式的渠道表达过这样的态度:在美国宣布参战的情况下,朝鲜军队军队必须迅速强占仁川等南方主要港口,防止美军登陆;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中国军队可以化装成人民军入朝作战。”

  总理与苏联驻华大使罗申会谈。

  这句话总理已经说了第三遍。

  前两遍说的时候,罗申大使是不以为然的。然而现在……现在是8月15日。苏联方面已经知道人民军在釜山城下进展不顺的消息了。

  罗申:“总理同志,对于中方的这一态度,我们很了解了。确实,你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的,朝鲜半岛的战事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顺利,我像,金日成同志在战前的估计有些乐观了。”

  总理:“我方想知道的一件事是,如果中国军队入朝作战,苏联方面会予以什么样的支持。”

  罗申:“足量的武器援助,我想十几个师甚至30个师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我们正在贵国东南省份帮助你们建立防空部队,如果你们入朝作战,我们帮助的规模也可以相应扩大,让你们的东北地区也很快拥有喷气式战斗机部队。”

  总理:“我也坦率地在这里说一句,我们刚刚建立的喷气式战斗机部队,作战经验很欠缺,毕竟以前我们基本没有空军,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缴获的战斗机,还都是螺旋桨飞机。”

  罗申:……

  总理:“苏联在旅大地区就驻扎有空军战斗机部队,在远东,离中国不太远的地方,还有更多的战斗机部队。”

  罗申:“……我需要向莫斯科汇报,这件事只有斯大林同志才能决定。”

  长春市(现在长春还是直辖市,此时吉林省省会在吉林市)。

  东北边防军第9兵团司令部所在地。

  从华东地区北上之后,第9兵团在四平-长春-吉林市这一带安置。第13兵团的驻扎地点则是在沈阳-鞍山-丹东(安东)这片地区。乘坐列车北上的时候9兵团路过沈阳,司令员陈士榘下车与13兵团司令员邓华、副司令员韩先楚、洪学智会面。

  会面的同时,陈士榘和9兵团机关的干部十几人也顺便在13兵团司令部以及驻扎在沈阳郊区的38军考察了一番。

  再上车继续赶往长春的时候,陈士渠在火车上就经常走神,脑袋里在考虑一些问题。

  “兵团抵达东北,要迅速开展训练,练兵。”

  陈士榘在兵团党委会议上讲下一阶段的工作。

  “我们在浙江江苏也在练兵,是针对解放台湾的战役。在吉林和长春,我们依然要练兵。但是,这次针对的对象不同了,要打美军。作战的环境也不同了,要在朝鲜半岛的山地丘陵、山间狭窄平原作战。”

  “还有,我们要组织一个更大的参观和学习团队,去沈阳、鞍山、安东,学习四野13兵团的训练方式和训练内容。”

  陈士榘在沈阳的简短考察,看了38军的几次训练和演习,嘴上虽然没有说,但38军的训练内容和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让他感到这支部队非常强悍。

  实事求是的说……这个四野的王牌军,怕是比三野的王牌军20军强。

  首先是38军的基层指挥员技战术素养高、作战指挥业务娴熟。而且是普遍地高。反观9兵团这边,有一些连队的连长和指导员业务是合格的,有一些则不那么合格。

  其实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陈毅以及各兵团就经常反复强调在战斗中各部队要注重战术,注重部队作战战法,但就是有部队打嗨了就忘记了,导致基层部队出现不必要的伤亡。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08 , Processed in 0.03540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