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55 页

  和火炮的生产相比,枪械的生产就只能算是个小项目了,从步枪手枪到14.5毫米高射机枪,在重炮面前都不算个事。

  “一五计划总计引进设备的金额,是15亿卢布或者说3亿美元,无息贷款或者低息贷款,除此之外你们还可以使用实物货物的方式偿付,”萨布罗夫说,“比如橡胶和钨精矿。”

  李富春:“在这些引进设备已确定可以交付之后,我们国资委将会与你方签订详细的一揽子引进合同,并进行归类和对口接洽。”

  萨布罗夫:“国资委?什么国资委?”

  李富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我们刚刚成立的一个国务院下属机构,它也参与一五计划的执行,主要是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

  萨布罗夫听翻译说的一长串的国资委名字直译,似乎搞明白了这是个什么机构,但似乎又没明白。

  李富春:“今年3、4月份,我们的陈副总理在沈阳、鞍山做了国有资产管理的试点,证明这一套是可行的,它可以有效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提高国家计划和工业部门的执行效率,所以就在上个月,6月10日挂牌成立了。不过这个新机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探索,也是在不断改进的。”

  萨布罗夫:“国有资产流失,这不是很简单就可以制止的事情吗。”

  李富春:“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而且,我们国家底子薄,国有企业少,资产更少,我们更浪费不起一丝一毫的财产。国资委可以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我们现在给国资委赋予的任务,是监督所监管的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所以制止流失只是国资委的工作职责的一个小部分,如何让国有资产增值,才是值得研究的事情。”

  萨布罗夫:“那么,你们的国资委与国家计委、国家的各个工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你们的工业部门职责和我们是基本统一的,统管下属的该门类国有企业,这个统管,当然也包括了管理它的资产。”

  李富春:“这就是设立国资委的另一个方面的考虑。我们将把现在的工业部门当中的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责集中到国资委,这样各工业部的编制就可以做很大程度上的精简,按照我们的计划,国资委完全进入运行状态后,各工业部的精简幅度是很大的,我们设这样的一个机构,实际上是瘦身了而不是让机构更臃肿了。”

  高山这时候插话:“现在我们拟采用的国有资产监督办法有统计、核查、跟踪,这是监督企业的国有资产现值的。还有就是国资委有义务完善国有企业、公司的治理结构,当发现原先的结构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时候,国资委有权做出整改措施,其中包括调整企业相关岗位的领导人,以及限制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援助,或者反过来,催促银行发放贷款援助。”

  萨布罗夫费力地摇了摇头,他现在还没想明白为什么新设立一个在国务院(类比苏联的部长会议)之下的机构,会使得国务院的其他机构瘦身。而且为什么要瘦身呢?一个部门或者一个机构,难道不是人员越多、对下属业务的掌控就越精确吗?

  “那好吧,”萨布罗夫说,“我们会改变一些业务交流时与你们的接口方式。”

  李富春:“嗯,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按照我们现行的国资委运行条例,是暂行的,但已经运行了,国资委对进口设备类国有资产的监控和管理,是从该设备在国外订购、生产时就开始跟进的,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国资委的同志可能就会到苏联出差,我们请求你方进行相应的协调,他们可能要进厂和车间。”

 

第五章,不,我们现在的工业反哺不了农业

  (1951年版)国资委的成立,是1%受未来文件启发、99%由书记处调查实证做出的决定。

  公文包里涉及2021年经济的文件有好几份,其中只有一处出现了“国资委”的字样,而且也没有“国资委的机构职责”这样的基本概念解释。

  根据这一点点信息,1951年3~4月,财政经济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重工业部和轻工业部抽调干部,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前往东北,先是进行了一轮国有资产摸底,在这个基础上跟踪企业的运营。

  摸底结束后三部门就联合组成了委员会,第一个成立的是鞍山市国有资产督查管理委员会,第二个成立的是沈阳市国有资产督查管理委员会。

  6月份国资委才在北京挂牌成立,所以鞍山和沈阳的这两个市国资委是先于国家级的国资委成立的。

  鞍山市国资委成立后,工作人员开动督查和管理工作,可没想到工人群众比国资委工作人员还积极,很多老工人主动向国资委汇报工厂里哪些地方存在着国有资产的浪费或者使用不当的情况,比如某台日本时期留下来的很昂贵的机器被闲置了,比如某个生产用了不合适的原料造成了资产的浪费等等。

  群众报告,国资委调查,在工厂开现场会。厂领导、技工、工程师、国资委督察员以及地方干部多方参与,同堂开会研究,问题解决。

  鞍山和沈阳的国资委初期工作如此顺利,以至于派往沈阳的工作组产生了“国资委的督察管理工作还是很轻松的嘛”的错觉。在鞍山和沈阳呆了半个月的陈沄5月份回到北京,没多久就收到了这两处地方国资委写上来的充满乐观主义的汇报。

  陈沄和中央书记处都很无奈,不得不郑重其事地回信,让他们不要“轻敌”,你们现在是在浅水区,要准备好向深水区前进的准备。

  东北是老解放区,老工业区,而且工厂、企业建立运转的时间比解放日期更长,老东北的干部素质高、工人群众素质也高。向全国各地推广和扩展国有资产管理体系,那就不一定了。不说别的,1949年和1950年,上海地区的工商企业颇有一批人不信共产党的干部和果党干部有什么区别,小黄鱼他们一级一级地送,敢一直送到陈市长的办公室。

  ……

  1951年7~8月的国家计委、国资委领导访苏,基本确定下了几个事情:

  1、一五计划的起始从1952年1月开始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完全版计划的编制在1951年1月可能还没收尾,但鉴于现有工业企业的核查已经完成,建设可以先期开始,只是在一些计划不确定的地方预留调整空间。

  2、苏联援助的工业设施以按期投产后工业产值年递增20%为目标,但一五计划的总目标只写工业产值年增长率15%,即一五计划结束后工业产值翻倍。

  3、中国国家计委和国资委这种机构设置方式,苏联国家计委表示——就这样吧。毕竟中国同志也说了,他们穷嘛,每个卢布都不想浪费。

  4、苏联提供的援助只有极少部分是无偿援助,其余以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的方式提供,还款期限,在1950年2月第一次援助草案的谈判时,苏联方面中主动说原则上10年,如果有困难你们放宽到15年也可以。中方直接选择10年还款,1951年7月的细化谈判,中方改变主意,改成部分项目10年还清、部分15年还清。

  由于放宽了还款时间,中方重新计算了还款能力,又增加了一点点贷款额度。国家重点工程是不再增加了,但增加了21个稍小一点的苏联援助项目。

  这就意味着最晚发放的一五贷款(1956年初到位)如果选择最长还款期限(15年),最后一笔还款是在1971年付清的。苏联同志:行吧,也随便你们……

  大毛就是这样,在钱的方面一向不修边幅。如果你给他挑《联共(布)简明历史》的毛病,哪怕是一个小bug他都跟你急,但在对外援助方面,如果双方关系没问题,又会变得很慷慨。印度还不上贷款成为老赖不是到俄罗斯时代,而是在60年代就出现过的。

  但这些钱毕竟是贷款,最终还是要还的。

  拿什么还?一五计划生产出来的榴弹炮再卖回苏联去?不行。

  ……

  “我们为了偿付贷款,也就是苏联向我们提供的设备和技术援助,首先要向苏联出口的是矿业产品。一五期间的计划是提供钨精矿16万吨、钼精矿3.5万吨,锡11万吨,锑3万吨、橡胶9万吨。我们国内现在还冶炼不了钨,所以只能直接卖矿。橡胶是我们从南洋购买再转售给苏联的,这个还好,我们转手的这个过程还能赚上10%的利润。”

  陈沄又回到了钱的事情,“但是矿和金属的出口,远远不够一五计划当中我们引进设备、技术的钱。”

  叶继壮:“所以又回到农业上头来了。我这个外贸部,看来还是农业出口部,或者农矿出口部。”

  陈沄:“是啊,中国是个农业国,工业化的投资不能不从农业上打主意,不得已的办法。”

  1951年的中国是农业国,但既不是农业大国也不是农业强国。其实自清末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农业是越来越拉垮:人口照常增加而耕地不再增加,甚至由于清末和民国的战乱,反而有不少耕地抛荒、水利设施损毁废弃。到最后吃饭都成了常态化的问题。

  建国之后,随着土改、全国进入和平时期,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但离吃饱饭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需要想方设法出口农产品:水果、茶叶和各种小土产当然是出口的上佳选择,除此之外猪肉、花生也得适当节减国内消费,以满足出口需要,国内少吃一点。

  出口茶叶等土特产看起来不抢群众的饭碗,可既然它们好卖、利润高,国家理所当然就会组织地形土壤合适的区域多种植经济作物,少种或者不种粮食——这其实还是抢饭吃了。在前30年,一些全区域普种经济作物的地方,农民其实是领粮票吃商品粮的,因为整村、整镇的土地都不种粮食。

  叶继壮:“出口农产品势必就要减少国内农产品的消费,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或者是暂时减少可以减少的消费,以便完成国家工业化;或者是尽其所有在国内消费掉,因而无法建设工业,或者使得国内的工业建设进展缓慢。我们已经选择了前一种。只有工业基础建立以后,我们可以用工业反哺农业,那时候农村、农民的负担才有希望减小。”

  陈沄:“不,现在咱们搞的绝大部分工业项目反哺不了农业。”

  叶继壮:……

  ……

  在财经委的会议上陈沄这句话就像一勺凉水劈头盖脸浇下来。可这句话是大实话。

  大家想象的工业反哺农业是:通过一五计划、二五计划,一套工业体系建立了,农业和农村应该可以从工业受益了:城市为农村供应化肥和农药,农田产量更高,农民收入增加了;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完成,农产品可以运输到更远的地方;城市生产出琳琅满目的轻工业小商品输送给农村,农民用新增的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农业机械逐渐普及,自动化机器耕作节省了大量劳动力,允许更多的人口从农业转向城市工业,城市规模扩大生产力更快增长,又反过来继续对农村提供更大的支持和反哺……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一五计划苏联援助下建立的工业体系其实应该叫做一套军事工业体系。更远一点,一五之后的二五计划,可能还是建设军事工业体系。一五机关枪大炮飞机,二五坦克军舰潜艇。

  国家重点关照的大项目基本都是为军事工业准备的,从煤炭竖井开始就有明确的目的性,最终产品就是军事装备。

  合成氨项目是引进了,可生产的每一滴氨水都奔着生产TNT去了,对农业的反哺大概只剩煤矿——煤炭炼焦时有氨水这个副产物,所以煤矿焦化厂方圆10公里的农村,作物都长得特别茁壮,农民可以用桶从厂里装氨水来施肥嘛。但这些地方也是最早一批超前享受工业污染待遇的耕地,炼焦气里包含的奇奇怪怪的物质多了,通到水里之后除了氨气,还有许多东西也一起溶在水里了。

  152毫米榴弹炮怎么反哺农业,用大炮去国外抢粮食?

  ……做这个工作大炮可能还不太够,来点航母和原子弹或许行。

  所以陈沄刚才说绝大部分的一五重点工程反哺不了农业。但是军事工业不建立又不行,你抢不了外国的粮食,还得护住自己的粮食,护住960万平方公里的家园呢。

  只是在第二次访问苏联、国资委与苏联国家计委重新核算之后,中国又多出了一些“贷款额度”,用这些钱又多引进了21个项目。

  黄泛区治理用了7个项目。黄泛区现在就在治理,地方政府组织农民用锄头铁锹挖沟,慢慢恢复水系、治理盐碱地。7个项目分布在黄泛区4省,用现代工程机械高效施工,加速黄泛区治理的进度。这些地区1937年以前是农业区,有的还比较富足,现在却是三天两头要吃救济粮的地区。

  东北黑土地开发新增了4个项目。在北大荒建立现代化的农场,多生产点水稻和大豆。国家层面上这其实是这么考虑的,现代化的农场农产品净输出比率高,能为城市或者为出口供应出更多的农产品。

  其他的项目则是轻工业生产项目,现在书记处还是无法想象未来中国是如何把小商品倾销全世界的,但无论是出于出口创汇还是国内商品流通回笼货币的目的,轻工业都有很大的价值。

  “怎么大家都蔫了,是因为想通了吗?”

  会场的气氛有点沉重,陈沄说话了。

  “10年,10年的期限。当重工业体系建立后,工业装备的进口可以减少,前提是我们不走错路,按时、高质量地、快速地、俭省地把这些重工业项目落定。这样二五之后,农村的负担会减轻。我只能说减轻。之后呢,工业反哺农业、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这件工作最终是一定要做的,而且也是紧迫的,希望大家明白这件事的紧迫性,明白自己肩上挑的是什么样的担子。”

 

第六章,M0,M1和M2

  1951年9月,一五计划草案通过了中苏两国的审核决定执行,中国国资委就成了全国最大的“负翁”。

  除此次敲定的15亿卢布工业设备、技术援助外,1950年还有两次工业援助,从1950年到1951年上半年还有多达9次的苏联军援军售,其中只有2笔是无偿援助,7笔是贷款买的武器。

  现在中国向苏联举债总额多达60亿卢布,折合15亿美元或者说72亿人民币,债台高筑大概就可以形容现在陈沄的感觉。

  1950年国家财政收入是62亿元,外债是财政年收入的1.18倍。但是国家的财政收入是人民币,外贸的时候人家是不认的。算外贸数据的话,1950年中国出口总额是20亿人民币,当年进口了21.3亿的货物。出口赚得的外汇不能全用来还债,还有很多日常维持性的进口,不进口这些商品国内有些东西就没法运转,比如大量英法建造的铁路的维护、火车头零件。

  唉声叹气的陈沄并不知道,这个位面国家欠苏联的钱其实没有原来多。原位面的1951年9月那才是一地鸡毛。

  这还是要从抗美援朝说起。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第一阶段的进攻李奇微保持阵型,地面部队粘住志愿军且战且退,同时空军严厉轰炸。志愿军在第一阶段战线向前推进了,却很少整建制歼灭美军。在十分勉强的形势下,彭老总令志愿军继续发动第二阶段进攻,战线又往前推进了,但仍然没有整建制歼灭美军的有生力量,自身的伤亡却在不断增大、粮弹储备见底。

  在这时候,李奇微命令

 

第8集

第8集团军范弗里特集中机动部队反击,机械化装甲化的尖刀从朝鲜半岛的西海岸向东海岸中部来了个300公里大斜插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10 , Processed in 0.02929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