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588 页

“里面有下载下来的几千部书和论文,你不是说要在太空中再考第二个博士学位嘛,我也不知道你选定了什么方向,所以超导、可控核聚变、拓扑物态、夸克和轻子味、量子反常,每一个方向都收得

聂天翔:“爸! 我们能和地球通信,直到飞临木卫三的时候网速都有5M,可以下论文的。

聂海胜:“那预先下好也不用和其他设备抢带宽了嘛。对了,这里面还有电影电视剧,我把几千部电影电视剧都塞里头了,都是你平时爱看的,3个多T呢。”

聂天翔:“这是不是盗版片呀.. ."

聂海胜: "我都装在平板里头,不和你们飞船的网络连接。怕你这十几年用坏,我还拷了两份,这里面是两个平板。”

聂天翔翻翻挎包:“啊?还有纸质书?

聂海胜:“要是万一电子设备都失效了呢,还可以看看纸质书。不多,就几本,..还有爸的太空日记集和传记。”

...

1980年2月24日。

“这是什么?栓子,这是你的书包吗?

聂海胜打开沙发旁边脚下的书包,伸手一掏,掏出一个严严实实包了两层的塑料袋。再一掏,还有一个。

聂海胜:“周黑鸭!鸭脖!鸭掌!哎呀哎呀,栓子你这么好的东西私藏到现在!

“我不是私藏,我是留着等到着陆成功的时候再开来吃!要不然一早就被你们吃完了。”

聂海胜:“那不就是现在了吗,你看,探测器下降到都能看见火星的石子儿了。”

鸭脖鸭掌摆上桌,聂海胜还找出了家里春节没喝完的一瓶1.5L可乐,四个少年都放下手头的事儿,目不转睛看电视。

从天问一号脱离的着陆器降落到火星,-共要经历4个减速阶段。第一阶段是气动减速,着陆器经过精心设计的飞行轨迹在火星大气层内划出非常平缓的轨迹,尽可能利用火星稀薄的大气减速。第二

阶段是降落伞减速、降高。现在电视中播放的是第三阶段,动力减速。

着陆器的减速发动机工作,平缓地下降,并微调着陆地点以避开地面的崎岖和凸起物。

距离火星表面100米、50米、10米, 距离火星表面3米时着陆器就会马上进入第四阶段--着陆缓冲。

.....

2033年。

木卫三远征飞船和运载火箭的设计团队,戴政、程堂明等人在文昌发射指挥中心的楼顶,用肉眼眺望远处冉冉升起的运载火箭航天飞机结合体。

_这枚火箭不是他们设计的作品,这只是一次平平无奇的复用运载火箭+复用航天飞机的发射任务。他们设计的作品正在太空中距地290公里高的轨道运行。此次发射只是给远征木卫三的巨型飞船拼完

最后一个拼图一一航天员。

45分钟后,航天员进入远征飞船; 4小时后,远征飞船主引擎启动,飞向木星。

经过7年零四个月的航行之后,远征飞船将抵达木星,在已经部署在木星轨道的探测器、通信中继卫星的帮助下调整轨道,成为木卫三的一-颗卫星。

木卫三“盖尼米德”,伽利略伽利莱在1610年首次观测到了它。

木卫三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其直径甚至大于水星,同时还是太阳系中唯一--颗拥有磁圈的卫星 ,这可能是由富铁的流动内核的对流运动所产生的。

不过,木卫三的表面非常寒冷,平均温度-163C, 最低温度203^C, 最高温度-121C, 看来是没法住人。但是木卫三有大量的水,它是由50%的岩石和50%的水构成的,此外探测器还发现木卫三存在

瓦、 硫酸氢盐和多种有机化合物,不排除它在冰壳的内部存在温暖层、甚至存在生命的可能。

程堂明:“钱老给出了探测木卫三的另一个理由,说木星、土星大大小小的卫星当中不乏含水丰富的星体,如果用某种方式牵引这些卫星,使他们脱离木星、土星的引力,砸向火星,有可能将火星改

造成为宜居的星球。

戴政:“对的,钱老2004年,在我们学校讲过这个构想。砸一颗冰星到火星上获得海洋,砸一颗氮星获得大气层,砸一颗甲烷星升...但这都是以千年为单位持续不断才能完成的工程。”

程堂明:“千年也未必不可期呀。”

木卫三远征飞船。

航天飞机与远征飞船对接,聂天翔、李荣凯、罗曼诺夫、威廉姆斯四名航天员进入远征飞船生活起居舱,再从生活起居舱进入指令舱。

进入指令舱之前,四人将随身携带的个人物品(大多是纪念和休闲物品,生活必需品早已在飞船上了)放入生活起居舱的储物柜。

聂天翔将几件随身小物品以及父亲的小书包放入储物柜。当储物柜的门关上之后,聂天翔的物品渐渐发出微光,小书包、小饰物什么的在十几秒后变成了半透明的样子。但再过一分钟, 各物品的半

透明状态又慢慢消失,恢复成了原来的样子。

飞船的一切都安然无恙,只有储物柜旁边的墙上,检测"飞船静电的仪表显示屏闪了一下黄灯。

.

1980年2月24日。

火星乌托邦平原南缘。

“100米。**50米。“10米。 ""5米。 "3米。“缓冲装置启动。”

天问一号释放的着陆器一点一 点地靠近火星大地。 在距离火星地面3米高的地方,着陆器的身子突然微微一沉。

着陆器的惯生陀螺立刻感受到了这小小的加速度变化,在0.01秒之内自动发送指令,让反推火箭发动机推力稍稍增大1%。着陆器重又开始匀速下降,在缓冲和反推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四个支撑脚稳

稳地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

解说员:“进入、 下降、着陆,天问一号的EDL旅程到此获得了圆满成功。”

“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

“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了中国印迹,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也迈出了国际合作载人登陆火星计划的第一步。”

“这个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太空计划由中、美、苏三国启动,并且现在正邀请英法德等国加入协助。"

“今年是80年代的第一年。在1990年之前,也就是八十年代,我们将实现无人飞船软着陆火星、采样并携带火星物质返回地球的工程。在1999年12月31日之前,也就是新千年到来之前,人类的足迹将踏上火星,太阳系中的另一颗行星。

“全人类都在期待着那天的到来。其实不仅是期待,我相信还有许多的少年朋友们,将来会参与到这一伟大的工程当中。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也将是地球文明向宇宙迈出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我们能在二十年内做到吗?

(第六卷完)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40 , Processed in 0.05866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