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59 页

  该划重点的是中国要发行面向国外的公债,这在1949年到1951年未发生过。

  这当然不是向苏联发行公债,当前中国和苏联之间的贸易像是“指令贸易”或者记账式的易货贸易,一切都是根据中苏两国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之间的工作安排来进行的,如果中国想从苏联进口更多的物资设备,也不用发行公债,和苏联国家计委谈、再不行和斯大林亲自谈,谈不下来你拿着卢布也没用,谈下来了卢布其实也没用。

  因此,国外公债应该是面向苏东之外的国家的,或者说,中国想从西方国家的银行或机构那里借钱。

 

第十一章,借钱,继续借钱

  元旦之后是春节。1952年2月3日,正月初八,中国政府发行的第一批外国公债上市了。

  说是对外发行的公债,其实消息是在广州宣布的,最初的购买地也是在广州。2月18日,在经过几次改头换面更换马甲的工作之后,才出现在香港。

  这与其说是面向国外的公债,不如说是“外汇公债”,在广州留驻外国人可购买,中国人也可购买,只要支付的是美元。反正对政府来说都一样,美元不分它原来的持有者是谁,当然,这批国债主要的购买者应该还是在境外,总计发行2500万美元,其中2000万美元是拿到香港去卖的。

  公债的信息出现在香港的时候,英国的银行对中国公债是嗤之以鼻的:

  5年期,太长。年利率4%,太低。

  香港的债券这时候还是以3年期为主,利率4~7%,这个5年期的公债利率却压在了常见利率的地板线上。

  英国银行嗤之以鼻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中国的国家信用(反正外国人是这么认为的)。第一中国这么穷,第二中国政府的开支这么拮据,第三中国刚刚和西方狠狠打完一仗,美国在制裁中国,台湾岛上的国军在海空封锁中国大陆,这还怎么玩。

  不过,中国在香港发行的2000万美元公债在3天之内销售一空。

  以至于第3天的时候,香港的英国银行、投资机构,原先对中国债券嗤之以鼻的那拨人,纷纷进场抢买,就算他们对中国没信心,不想长期持有,但也可以转手嘛,转手炒一炒就能赚钱。

  ——这批国家公债的主力购买者是海外华人华侨。

  “Mr卓,泰晤士报评价你们用双鸭山式土改是为了争取更大的经济收益,现在你们如愿以偿了。算上这次发行的公债,海外资本投资、税金、捐款和侨汇已经为你们增加了超过5000万美元的国际硬通货账目。”

  中央华南分局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此次香港销售债券的小组长卓炯守口如瓶地用外交辞令回答:“相关的政策决策由党中央做出,并且充分考虑到了所有的利益方面。”

  “Mr卓,中国这次只在香港发行2000万美元的公债,这太少了,其实按照中国的人口和经济规模,足可以发行5000万美元的公债。”

  卓炯从3月1日起就成了香港投资界竞相接近巴结的对象,各银行的高级经理都在和他套近乎。今天这个酒会就是英国的投资人给卓炯开的,为了参加酒会,卓炯还得发电报回香港请示,直到开酒前2小时才收到参会的许可。果然如赴宴之前的预计,这些商人和投资家嫌公债发得少了。

  “奥克斯先生,据我所知,我们在去年底已经在香港办理过一次政府借款了,加上今天这一笔,总计已经是七千万美元。”卓炯回答奥克斯经理。

  “看来,贵国还是希望采取保守的财政政策。”

  卓炯:“不,已经很不保守了。而且,奥克斯先生,恕我直言,在香港融资的成本比较高。我们从苏联申请的贷款年利率是1%,而且还款期长达10至15年。甚至我们还拿到了一部分无息贷款。”

  奥克斯:“哦!嗷……这不对,这根本不能直接对比!你们与苏联是政府间的直接贷款,这是一种援助,而不是商业投资行为,苏联政府恐怕并不想获取什么金钱上的回报,他们想要的是巩固中苏同盟。”

  领胜投资公司的海德尔:“卓先生,苏联也在境外发行公债,就在1951年就发行过两笔,他们都肯接受5%甚至6%的利率,你们不要对待我们这些投资者太苛刻了。”

  奥克斯:“其实本质上,你们中国的这一次投资仍然不是正常的商业投资,你们面向的是南洋的华人华侨,他们有热诚至极的爱国心,并不在乎自己投资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而苏联就没有这个条件。”

  卓炯:“可在场的各位英国……朋友,虽然你们在诉苦利率太低,可仍然包圆了接近700万美元的债券。”

  奥克斯:“呵呵,……那是因为我们不愁下家进货,还有很多华裔想从证券市场买你们的公债。”

  奥克斯说的是实话,这就是这些商人购买中国公债的主要原因。现在还有好多南洋华侨刚刚知道中国政府发行债券的事,可他们就算赶到了香港,香港也不是个很安全的地方,国民党特务、残兵败将满街乱窜,你要是买阿共的债券,就等于脑门上就贴着“亲共”俩字,人身安全是有很大问题的。

  就算卓炯在香港只出入证券公司、高端沙龙等等上流场所,在门外接应的他的助手包里就备有两支二十响呢。

  在香港销售的国债,有不少香港人和南洋华侨是把这当做给国家“捐钱”的,根本不要求回本。甚至卓炯在交易所外就亲眼看见一位香港商人,抢购了1000美元债券,前脚刚出交易所,就一手掏出债券一手掏出打火机,当街把纸质债券烧了,用1000美元的债券点了支雪茄。意思是我就是来捐钱的,5年之后你们也不用偿付我这份了。

  这可能……也怪抗美援朝打得有点儿快。1950年10月底志愿军入朝参战,11月这个消息才公开,公开的时候第一次战役已经打完、第二次战役马上就要打响。12月美军输得稀里哗啦,再转到1951年,1月14日中国宣布降龙十八掌打完收工,停火,谈判!

  华侨华人想捐钱都来不及呢。

  卓炯:“回到刚才我们的话题,中国发行内债外债的额度。这个额度我们中央财经委、国资委是有一个算法的,根据财政收入状况、未来财政收入的增长预期,以及外汇收入的增长预期等等,计算出一个最大的债务上限。”

  奥克斯:“你们中共政府会公布1951年的财政和经济数据吗?”

  卓炯:“1949年和1950年的我们没有公布,但从1951年度的数据开始,我们会选择其中可公开发布的部分对外公布,对国内和对国外一视同仁。现在已经是3月7日,我们的《195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本月中旬就要对外公布了。其中有一些数据我现在就可以给各位投资人提前说一下。1951年中央财政收入是127.2万亿人民币,比1950年增长了一倍;全国的农业生产总值422万亿元,工业生产总值268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895万亿元,其中工农业生产总值合计是690万亿。”

  在场的投资界人士竖起耳朵,发挥自己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本事,努力记住这些数字。记到一大半,发现有个地方不太对了。

  奥克斯:“什么是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

  卓炯:“啊?你是说GDP吗?这就是你们英美最近开始采用的统计法,意思就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内部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的所有最终成果的总价值,我们1951年刚刚开始统计这类数据,感觉这是国民经济核算时非常好用非常重要的的数值。难道你们还没有接触过吗?”

  奥克斯:“……”

  海德尔:“……”

  旁边的一个英国投资人亨利算是知道啥是GDP,这时候搭上话了:“Mr卓,英国政府还没有将GDP列入必统计项目,只有美国采用了,不过美国也是去年才采用这种统计法的,1951年3月公布了1950年的全美GDP。”

  卓炯:“总算有一位知道这是什么回事的了。其实啊,国内生产总值是芝加哥大学的米尔顿·弗里德曼教授、哥伦比亚大学的西蒙·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这本来就是你们自己鼓捣出来的嘛。”

  亨利:“……”

  三人一起陷入了更长时间的沉默。

  奥克斯:“Mr卓,你们去年刚刚在朝鲜打垮了一个美国集团军,并且抓获了两个师长。”

  卓炯:“这与我们采取美国人研究出来的经济核算方式并不矛盾。”

  卓炯没说的是,由于韩国老铁进攻汉城地区被全灭,39军已经在组建全军第一个美械机械化步兵师——第115机械化师了,从步枪到坦克,全美国造,这与我们的代表团天天在联合国和美国人抬杠也并不矛盾。

  奥克斯:“好吧……”

  亨利:“Mr卓,这就更有趣了。之前我们觉得你们的债务上限设定得太小,是因为你们的经济活动对我们这些投资者是不透明的。如果你们公布了财政收入和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数据,实际上投资者允许的债务上限会更高。以40%的比率,你们最多可以发行……10亿美元的主权债券。”

  卓炯摇摇头:“我们不会采用这么高的债务上限。中国现在国内的劳动生产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国内生产利润率和外贸利润率也都在低位,债务借多了,本息偿还给财政和外汇储备带来的压力非常的大。而且要记住,我们不是自由汇兑国家,因此发行的债券基本都是用来扩充和新建出口相关的企业产业,以外汇来扩大外汇获取能力。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的制裁和禁运大大减弱了我们对外贸易的活力,我想这一点困难你们比我更清楚。”

  奥克斯:“这是英国政府的事。……虽然如此,我认为就现在的中国-香港贸易模式下,我们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海德尔:“唐宁街10号从去年就说想在中国设立大使馆,到现在为什么没有消息了……”

  ……

  与英国投资界的酒会,卓炯用本来预定公布的数据,换取了香港的投资圈以及伦敦高层的一些风向,这些消息汇报到中央,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独门信息。有这些信息在手,今天的会谈就算有成果了。

  卓炯走出酒会会场,与助手兼秘书兼保镖会合,两人准备返回。就在卓炯要登车离开时,从酒店里疾步跑过来一个人。

  “Mr卓,Mr卓,”来者递上名片,“我是新加坡‘回火’投资公司的坎贝尔。”

  卓炯:“坎贝尔先生您好,可我今天在酒会上并没有发现您在场。”

  坎贝尔摇摇头:“我不适合参加那个聚会,虽然我就在附近。但是,Mr卓,如果你们有兴趣,我们愿意向你们提供800~1000万美元的贷款,并且,这些贷款不强制要求你们定向使用于增加出口贸易和出口增值的产业。”

  卓炯:“?”

  坎贝尔:“只要你们有意向用这些款项来购买……船,我是说,比如一艘到两艘英国皇家海军的巡洋舰?”

 

第十二章,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

  “巡洋舰?这消息确实吗?确定他说的是巡洋舰而不是巡航舰?”

  香港出售债券之行,卓炯带回来的这个英国神秘投资商(应该可以确定是军火中介商)的消息惊动了中央,海军副司令员罗顺初怕在电话里说话不方便,干脆飞到广州去问个清楚。

  卓炯:“确定。他说的是‘One or two cruiser’,是cruiser,不是corvette,也不是frigate。”

  1950年也有一个这种英国军火中介商与中方军政人员联系,负责联络的小同志向上级汇报说英国有巡洋舰要卖,惊动了当时在广州的叶剑英。最后搞清楚了,那个军火中介商手里头的是corvette,巡航舰,一千吨左右的用于巡逻护航的小军舰。

  这5艘巡航舰当时解放军海军还真有点动心,但没多久朝鲜战争爆发,以后这事就不提了。军费都拿去打抗美援朝了。

  罗顺初决定先在广州呆几天,香港有中央的机构在半公开工作,这位坎贝尔先生肯定会再和中方人员联络的。

  在招待所住到第二天,坎贝尔就重新联系上了。听说中国海军的副司令到了广州,他屁颠屁颠就申请入境,中方海关5分钟之内放行。

  “迭多级轻巡洋舰二号舰,‘亚尔古’号?”

  罗顺初拿到了坎贝尔自己用打字机打印出来的几页纸,上面有军舰的极简介绍。

  迭多级不是那种典型的轻巡洋舰,它有一个专门的小分类叫做“防空巡洋舰”,美国的亚特兰大级也属于这一类。主炮不是152毫米而是133毫米的,但是主炮可以高平两用。5座双联装133毫米炮塔叠楼一样前3座后2座,英国海军实际使用的时候发现其实前面最高的那座133毫米炮塔拆掉更好用,拆掉军舰重心变低了,适航性变好了,空炮座装40毫米博福斯,远程拦射大机群能力略有降低,但近距离机炮火力增强了。

  至于出售到中国,那就别想133毫米高平两用炮或者40毫米博福斯之类的好事了。坎贝尔明说了:只能以废船的名义出售,所有炮械、鱼雷全拆干净,雷达也拆干净。理论上主机和动力系统也应该拆的,但坎贝尔有办法保留完整的动力系统把他弄到广州。由你们中国人重新武装起来。

  罗顺初想了想,这种防空巡洋舰其实也还算好用。火炮肯定要装苏式型号,他记得苏联有一种30型/30K型驱逐舰,主炮是双联装130炮,从苏联进口一批这种炮,给“亚尔古”号装个4、5座,台湾的国军海军没一艘军舰敢跟它对线。

  只是……

  罗顺初:“不对,‘亚尔古’号这条舰不好,是残的。”

  坎贝尔:“额……”

  没想到中国的海军副司令对英国军舰门儿清,忽悠失败了。

  “亚尔古”号1941年9月下水,1942年8月加入地中海战场,12月被一艘意大利潜艇盯上,后者朝“亚尔古”号连射4枚鱼雷,中了2枚。第一枚把“亚尔古”号的舰首炸飞了,第二枚把“亚尔古”号的舰尾炸飞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5:49 , Processed in 0.028167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