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两会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更新至第六卷 - 第 92 页

  最后的结论是“我们考虑考虑吧”。

  考虑到最后,总装说,这个东西确实价钱比较咬手,但是呢,我也不把话说死,看炮兵司令部。炮兵真的想要吗?你们如果真的想要这个东西,总装总后还是能尽量克服经费困难的问题,给你们上马。

  炮兵司令员陈曦连犹豫了很久,回复:“再等等吧。”

  “等等党”一出,本来有可能1957年底1958年初就列装部队的炮兵弹道计算机被推迟三年多。到后来1959年美国列装的FADAC野战炮兵计算机,世界第一型炮兵计算机的名头就被美国抢去了。

  几个月后李强去南京考察,才看见小红楼设计的炮兵弹道计算机图纸,知道55年初申所长去北京推销未果的事情。但这时候总装和总后的决议都已经出来了。

  “我和钱学森尽量做到了在导弹和航空,就是主要在空军装备方面做到了研发-应用的无痕链接,可是这推广不到全军。如果要让所有的军种和兵种都树立一种重视技术革新、认真研究下一代战争形式的思维方式,恐怕不是我和钱博士就能做到的事,得聂帅您来出马啊。”

  李强回来向聂荣臻发感慨。聂帅知道炮兵拒绝炮兵弹道计算机这件事以后也是哭笑不得。

  “这件事应该是一个契机,我是说……一个教训,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采用一种变通的方法,来让军队,尤其是那些自认为‘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兵种看到技术的力量。”

  李强:“所以该怎么办呢?”

  聂荣臻:“试点测试,让大家看到效果。我看,让南京小红楼装配出一两台他们设想的这种计算机,可以不做专门的防弹设计,娇贵一点就娇贵一点吧,反正是放在福建的。……放在金门当面。”

 

第五十七章,钱学森的布朗运动弹

  1955年1月,一个大木箱子在解放军战士的护送下从广西运抵北京。在箱子里是几块暗褐色略带一丝丝深黄的石头。近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院挑选了其中一块品相最好最靓的石头,用含铅玻璃箱罩起来,送到了中南海。

  1954年底,在广西十万大山中发现了铀矿。

  这其实是个“苍蝇屎”级的小铀矿,蕴含大约20万吨铀矿石,品位0.1%~0.2%,全部开采出来可以获得300吨左右的铀金属,或者说2吨铀235。

  和别人家的动不动上百万吨、几百万吨铀矿石、铀金属含量万吨的大矿相比,只能算是个苍蝇屎。但是近代物理研究所钱三强得知这个消息后,再仔细计算,说这个小铀矿也支持中国的核工业、核武器制造业起步了。

  在铀矿送到北京之前,还有另一件事情:苏联对中国的核技术支援略有松口。

  苏联的原子弹是新中国成立前一个月试验成功的。刘副主席秘密访问苏联的时候就得知了这一消息,当场提出了参观核设施的要求。苏联没法满足这个要求,但作为补偿,请刘副主席观看了苏联核工程的内部纪录片。之后主席正式访问苏联,也问起了中国如果研究原子弹苏联能否给予支持。

  斯大林模糊地拒绝了这个请求。斯大林表示,根据现在正在商谈的中苏盟约,当缔约国的一方受到武装入侵时,另一方应尽其全力给予军事支持及其他援助,言外之意是苏联可以向中国提供核保护,至于中国自己研发原子弹,啊,哈哈哈,还是换个话题吧。

  主席没说什么,在莫斯科把几个月前刘副主席看过的那部苏联内部纪录片又看了一次,回来说:“开眼界哩!看来原子弹能吓唬不少人。美国有了,苏联也有了,我们也可以搞一点嘛。”

  此后这几年,中国再也不提请苏联援建中国的核工业、核武器的事,只是中国这边自己在做准备(主要是人员、机构和理论储备)。

  到1954年10月,赫鲁晓夫来中国,参加建国5周年的庆祝典礼。中方向赫鲁晓夫提出,中国打算建立核工业,并在此基础上开启核武器研制工作。

  赫鲁晓夫也说不行,核武器制造和核试验耗资巨大,中国国力难以承受。你们还是好好建设国家吧。但主席和总理还是坚持至少也要搞一点核工业。在中国的坚持下,再加上赫鲁晓夫考虑到苏联国内的政治需要等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一次赫鲁晓夫松口了。

  不过还是有“底线”的,苏联只支持中国发展民用核技术。在“和平利用原子能”方面帮助中国,苏联国内反对的声音就会小得多。但最终还是对中国提供了帮助,那么社会主义阵营对苏联的点赞就更多了,对赫鲁晓夫本人的支持度也更高了。

  赫鲁晓夫回国,我国钱三强率领的中国原子物理学代表团就去了莫斯科,成果是签署了一份《关于中国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利用原子能的协定》。根据这个协定,1955~1956年,苏联援建中国一座小型核反应堆,功率为6500~10000千瓦。

  无偿提供有关原子反应堆和加速器的科学技术资料,甚至提供了反应堆首次运转所需的核燃料和放射性同位素。此外还赠送一台12.5-25 MeV(百万电子伏特)能量的回旋加速器。

  虽然都是“和平利用”范畴,但钱三强他们已经获得了足够的帮助了。甚至苏联还表示可以帮助中国开发和冶炼铀矿,不过这只是把铀矿石冶炼成黄饼,至于从天然铀再做同位素分离,这个以后再讲。

  1955年2月,苏联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库尔恰托夫的助手沃尔比约夫率领十几位专家来到近代物理研究所,开始了手把手教中国组装反应堆的工作。

  1955年2月,国防部、国家计委、重工业部联合领导的“02工程”正式启动。

  02工程就是中国研发原子弹的工程代号。“02”表示在国防部的重点工程项目中,它是第二号。

  那什么是01工程?1951年就回到中国的钱学森笑而不语……

  ……

  01工程就是弹道导弹工程。根据聂荣臻的意见钱学森做了稍许修改,最终01工程分成了三期,“三步走”。

  第一期工程是研发射程600公里左右的近程弹道导弹,它可以跨海攻击台湾纵深目标,或在山东半岛直接攻击南朝鲜。

  第一期工程的真正意义倒不是马上就要用这种导弹干台湾和韩国,而是借此突破弹道导弹和火箭所必须的关键技术:火箭发动机以及整个燃料系统;惯性陀螺仪以及带全套操舵装置的惯性制导系统;导弹进出大气层所必须的一些措施等等。

  第二期工程是研发射程2000公里左右的中程弹道导弹,它可以从中国直接攻击日本(人口稠密的核心地区)。这种弹道导弹可能得具备搭载原子弹的能力,因此它的战斗部质量是有要求的,不能低于2.5吨。

  第三期工程是研发远程甚至洲际弹道导弹。

  至于航天(卫星)工程另外有安排。

  话说回来,去年钱学森和闵乃大互相赌气,闵乃大说一年之内搞出50万次/秒的计算机,钱学森说闵乃大要是搞出来这个计算机了他就刷个火箭,啊不,发射一枚近程弹道导弹的试验弹以示庆贺。现在,两人赌约的时间都已经过半了。

  闵乃大的“神威-积水潭之光”进入工程设计和分片电路单独试制了,进展还蛮顺利。

  钱学森这边的弹道导弹——发动机地面试车成功了。

  不要以为这台火箭发动机是钱学森设计的,在整个项目当中钱学森是能当甩手掌柜就甩。

  “老钱,这发动机……这台发动机光一个涡轮泵就占用了整台发动机重量的22%,是不是太笨重了?我设计的时候有点没考虑周全?是不是其实可以再减重减重的?”

  DD-1弹道导弹的发动机设计小组组长任新民任新民追着钱学森屁股问。

  钱学森:“涡轮泵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零件,它负责将氧化剂和还原剂压入燃烧室,而燃烧室的压强是很高的,涡轮泵产生的压强则要比燃烧室更高,这本身就是一个要产生很大‘力量’的零件。其实你再仔细想想,涡轮泵本身已经在为整个火箭提供推力了,是不是这样?”

  任新民:“是啊……本来相对静止的偏二甲肼和红烟硝酸,被涡轮泵加到了很高的速度,这样才能喷射入燃烧室,这些液体燃料的速度已经被加起来了向下喷射,那说明涡轮泵其实也就是在产生推力。不过涡轮泵工作时消耗的也是燃料。”

  钱学森:“1951年我回国考察国内各工业基础的时候,几乎什么都没有,现在55年3月,不到4年的时间,可以说到处都在出现新工厂,你这台发动机的加工水平其实很好,超出了我的想象,因此那个涡轮泵,既然设计原理是对的,200秒试车也完美通过,那我觉得你的设计没有太大的问题。减重或者增加比冲的事,可以等下一个型号再说。”

  任新民:“我还是想用四氧化二氮来替代红烟硝酸。”

  钱学森:“这确实是这一系列发动机的发展方向。只是咱们化工厂生产出四氧化二氮,得等两年。”

  任新民:“钱总,请求技术指导。”

  钱学森:“你都带着3个人把DD-1的红烟硝酸发动机给试制出来了,还要什么技术指导,接着干吧。”

  任新民:“更强的氧化剂,燃料箱和氧化剂箱的体积要重新调整,关键是发动机又得新设计了,涡轮泵,喷口,燃烧室,哎。”

  钱学森:“还不止呢,我希望发动机再整体减重一点点,然后比冲再增加个三五秒,这样才对得起四氧化二氮的改进。这些,当然都是你来干啦。”

  ——钱学森不但希望任新民可以独当一面,他甚至还希望任新民的发动机小组下面的三名成员将来也个个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大拿。未来如果弹道导弹工作全面铺开,宇航工作全面铺开,那可不得好几个发动机小组并行工作,设计各种不同的发动机么。

  因此在他们进行具体设计工作的时候,钱学森就不干涉他们的日常工作流程,只做两件事:制定发动机总的技术指标;提供科学原理和理论方面的咨询答疑。

  其他的事都由他们自己闯。

  ……

  “钱总,钱总,弹道导弹这事儿,没有一个实弹做参照真的搞不下去啊,现在我和我的小组感觉快要不行了。什么V-2,什么P-1,苏联的德国的都行,来个导弹给我们拆开来看最重要。”

  这么没“志气”的话,是黄纬禄说出来的。

  黄炜禄负责的,是DD-1导弹的制导系统……

  “制导系统这方面,你从来没做过,我也没做过,这不是我的本行,”钱学森说,“但是陀螺仪、惯性制导这些基本原理,我们应该还是清楚的。”

  黄纬禄摇摇头:“这就好比刚学完中学物理,教科书上教你怎么计算一辆忽略了尺寸的小车在摩擦力为零的平面上怎么运动,然后回头就甩给你个十八缸的柴油机让你算它在西藏和在江苏的扭力各是多少。你看我们上个月用T-1改的那两枚制导系统验证弹,试射的时候那叫一个悲剧。”

  黄纬禄说的T-1验证弹试射,就是在原先的探测仪器舱装上惯性陀螺、控制系统,试试看惯导系统能不能正常工作。火箭是倾斜30度射上天的,本来如果没有惯导系统,它会大致向西飞,从内蒙古飞到甘肃。结果第一次试射,惯导系统工作起来,这枚T-1拔地而起,向西飞了2公里就一个180度转弯向东飞行……

  第二枚T-1试射,火箭先是拔地而起,然后在空中来了个1080度的旋转舞蹈,转了整整三圈之后,飞行方向改竖直向下,而T-1的发动机此时工作完全正常,火箭从4000米高空一头扎下来,还有发动机的推力做助力,10米长的探空火箭像打桩机一样,戳进地里面15米,试验场的指战员在草原整整挖了5天才从土里挖出一堆金属残片。

  事后黄纬禄自嘲地说“我这不是试验制导系统,是在验证分子的布朗运动。”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钱学森安慰黄纬禄。

  “第一,今年9月,全弹是要搞一次试射,但9月我打算射的是自控弹,不带制导系统,反正闵乃大也不知道自控弹背后有什么门道。所以你不用这么急。”

  “第二,我感觉你们的小组人员结构有些单一,你们向航空工业局请求支援,派一名擅长处理控制翼面的人来帮助你们,另外向电子工业局请求支援,派一名搞运算处理的专家来协助。”

 

第五十八章,工业新贵

  “叮叮叮……”

  上午8点50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还是比较上档次的上海同昌“凤凰”,沿白颐路自北而南,不带停地冲入北京计算机所小院,看门的解放军战士见到车和车上的是熟人,直接就给过了。

  “闵主任好!”

  丁沪迎在车上打招呼。闵乃大略略点头,然后继续——绕着计算机所的小楼转圈,一边转圈一边脑子里思考问题。

  “丁沪迎,带一个大包来干什么?”

  问话的是金怡濂。

  “篮球鞋,篮球服,下午6点清华系杯篮球赛,下班了就赶回去上场。”

  金怡濂:“干着兼职你哪还有这么多时间,你们系队不训练的吗?”

  丁沪迎嘿嘿笑道:“训练啊,可是我现在毕业论文都提交上去了,等答辩没啥事可干,要么来这打工,在学校就练球。王总好~!”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0:44 , Processed in 0.04299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