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1019 页

元春在一旁听着,那张白腻如玉的脸蛋儿上现出好奇之色,问道:“老祖宗经得事多,可见过阅兵?”

 

此言一出,探春、黛玉、湘云、宝钗都看向贾母。

 

贾母目光慈祥地看着自家的大孙女,面上现出回忆之色,说道:“阅兵扬武,记得那时候,跟着老侯爷看过一次,好几万人在安顺门演武,场面十分壮观,这一晃好多年,虽后面有几次,但都没那次场面大。”

 

老侯爷自是指保龄侯史公。

 

说到最后,贾母觉得老脸也有几分发热,就是那次,她一眼相中了领着骑兵,意气风发的代善。

 

贾母压下了一些思绪,叹了一口气道:“只是有二十多年,就再没见着这般盛况了。”

 

探春轻声道:“老祖宗,珩哥哥说,阅兵为国家正典,先前废置多年,如今重启,是为着鹰扬武事,振奋人心呢。”

 

元春美眸看向俊眼修眉的少女,笑道:“三妹妹说的不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贾母摇了摇头,感慨道:“昨个儿,前朝的官儿还反对着,闹的给什么似的。”

 

探春凝了凝英气的眉,清丽脸蛋儿上现出思索,道:“珩哥哥昨个儿也没说缘故,不过应是没什么妨碍,否则,今个儿也不会如期举行了。”

 

元春道:“如今边事不振,整军经武,为大势所趋。”

 

探春闻听此言,转眸看向自家姐姐,轻声道:“大姐姐说的是。”

 

宝钗在一旁静静听着姐妹二人的对话,莹润如水的杏眸叠烁,藏在衣袖中的素手,攥了攥那一方昨日未还的手帕,也不知是不是错觉,其上似还残留着那人指间的温暖。

 

“老太太,珩大奶奶,珩大爷回来了。”就在这时,一个婆子匆匆跑上二楼,惊喜说道。

 

正在叙话的众人,闻言,顿时停了叙话,脸上不约而同现出喜色。

 

秦可卿笑着吩咐道:“宝珠,过去迎迎。”

 

因贾母这位贾族辈分最长的长辈在此,秦可卿也不好扔下贾母,兀自相迎,落得周围人眼中,也会笑话蜜里调油的两口子不知礼数。

 

这时,正与探春、黛玉、迎春带来的几个丫鬟,隔着一架屏风后的轩窗下磕着瓜子听戏的晴雯,闻言,扭动着水蛇腰,那张明媚的瓜子脸上见着微笑,轻声道:“大奶奶,我也去迎迎公子罢。”

 

秦可卿目光柔和,点了点头道:“去罢。”

 

贾母则打量着晴雯,少女下穿石青色襦裙,上着翠色掐牙背心,胸口鼓鼓囊囊,已见着清丽动人的芳姿,眉梢眼角更有一股淡淡妩媚风韵萦而不散。

 

贾母对一旁的凤姐笑道:“这丫头可是我府上那个唤作晴雯的?”

 

凤姐笑道:“老太太好记性,当初赏了珩兄弟做丫鬟,伺候起居,这一晃都有半年了吧。”

 

贾母点了点头,笑道:“看着出落得愈发苗条了。”

 

暗道,看着虽未开脸,但却已见着小妇人的风韵。

 

想来……

 

这般想着,不由看了一眼秦可卿,见其面无异色,暗道,这才是可使后宅和宁的大妇风度。

 

当初她将赵姨娘给了政儿,也是这个意思,既不许宠妾灭妻,也不能作河东狮吼,影响族里人丁兴旺。

 

秦可卿轻笑道:“晴雯不愧是老太太调理的人,是个得力的,帮着伺候大爷,省了我不少心思。”

 

贾母笑道:“晴雯这丫头是个好的。”

 

王夫人听着“晴雯是个好的”,眉心跳了跳,冷冷看了一眼消失在楼梯口的晴雯,白净面容不见笑纹。

 

她至今记得这小蹄子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模样,仗着那位珩大爷的势,对她和宝玉都不太恭敬。

 

就在众人闲谈叙话之时,见着一个身着蟒服、气质英武的少年,在晴雯和宝珠的引领下,沿着木梯,上得二楼。

 

贾珩朝四春、黛玉、湘云等人颔首示意,目光掠过品貌端丽,娴雅文静的少女。

 

今日,身姿丰腴的宝钗,重又穿上葱黄色衣裙,似乎昨日那个如春华秋月、含羞带怯的少女,并不存在一般。

 

面色顿了顿,在其洁白如雪的脸蛋儿上顿了下,也不多停留,然后抬眸看向贾母,上前见礼,唤了一声:“老太太。”

 

贾母面带微笑,问道:“珩哥儿用过午饭了没有?”

 

贾珩道:“已在宫里用过了。”

 

秦可卿玉容恬然,款步盈盈近前,状其自地帮着解开披风,递给一旁的瑞珠,问道:“夫君,怎么看着风尘仆仆的。”

 

于是,转头吩咐着丫鬟,端上盛满温水的铜盆,让贾珩濯洗着手。

 

宝钗静静看着夫妻相敬如宾的一幕,杏眸微垂,樱唇抿了抿。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0:48 , Processed in 0.07458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