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1022 页

先前,从元春出宫后,王子腾这位原京营节度使,就已经失去了如原著那般“入阁为宰辅枢臣”的机会。

 

等到京营变乱,王家彻底没落,只能苟延残喘。

 

再之后,他既不会有意狙击,以免落人话柄,也不会如从前般贾王二家亲密无间。

 

这不仅仅是出于王子腾能力或者品行的怀疑,还是因为王家不听话。

 

一个不听话的盟友,就是一颗不定时爆炸的炸弹。

 

戴权见着二人的对话,眸光微动,倒也品出味儿来。

 

贾史王薛四大家,互为姻亲,同气连枝,荣辱与共,但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先前王家势大,已有盖过贾家之象。

 

现在贾家后辈子弟争气,出了个贾子钰,王家没有心结才怪了。

 

因王义在一旁,戴权与贾珩也不好多说,随意寒暄了几句,喝了一盏茶,说要回宫复命,就离座告辞。

 

贾珩一直将戴权送至宁府门前,错身之间,将准备好的一万两银票塞过去,然后才返回厅中。可以说,人际关系的维持,永远不能等到事到临头再去求人。

 

王义依然在等候着,见到贾珩归来,起得身来,脸上就有几分不自然。

 

贾珩打量了一眼王义,也不绕圈子,问道:“王家兄弟,这次来是自己的意思,还是你父亲的意思?”

 

王义正准备着如何开口,闻听质问,脸色一变,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想了想,回道:“是父亲的意思,我等两家原为老亲,过年了也该多多走动才是。”

 

此刻,对上那一双审视的目光,王义心头竟生出一股自己都不愿承认的畏惧。

 

贾珩沉吟片刻,道:“好了,我知道了,王家兄弟若无他事,可先回去罢。”

 

王子腾向他低头认输,并不出奇,而王义只是过来表明态度,如是代表王子腾谈论什么,显然是不够格的。

 

现在他的态度就是礼收下了,人也见了,不冷不淡的态度算是传递到了。

 

虽然以王家为政治盟友的做法不可取,但如果只是顺水推舟做一次两次的政治交易,倒并无不可。

 

王义脸色难看,张了张嘴,显然被对方如驱赶苍蝇般随意打发出去,心头倍感屈辱,情知形势比人强,只得压下心头的愤懑情绪,拱手告辞。

 

而在这时,外间仆人来报,南安郡王、北静王、缮国公、治国公、齐国公、保龄侯史鼐,忠靖侯史鼐,几家府上各派了府里管家,过来送礼道贺。

 

此外还有京营部将派了家中管事登门送礼相贺,如果不是贾珩提前说过,不喜京营诸将群聚来贺,只怕宁国府的门槛都要被踏破。

 

无他,太招摇了。

 

但纵然是这样,比起贾珩封爵三等将军以及之后的晋爵一等将军,四王八公都没来几家相贺,此刻才真正是宾客盈门,门庭若市。

 

贾珩放下茶盅,吩咐着焦大先去接待着,正要起身前往后院,忽听到仆人来禀,一位姓韩的公子,带了贺礼过来道贺。

 

说着,递上名刺。

 

贾珩将圣旨放在柜子里,接过拜帖观瞧,就是一愣。

 

“韩珲。”

 

面色不由现出思索。

 

“韩癀这时候允其子过府拜访,其意不问自明。”

 

经过昨日他上疏弹劾杨国昌,“倒杨”之政争,已悄然拉开了序幕,如他所料,内阁次辅韩癀开始坐不住了。

 

“只是此人心思深沉,老谋深算,需得提防受其算计。”

 

从本心而言,他并不想让韩癀接任内阁首辅。

 

东南士绅什么德行,他一清二楚,尤其是在他掌管锦衣卫后,对浙党的了解程度也愈发深入。

 

现在的陈汉,比任何时候,都需以东南三省财税奉养天下,那么容浙党秉政的结果,是不可测的,想来这也是天子对杨国昌信用不减,一直容忍的缘故。

 

可以说,天子重用杨国昌等齐党,就是用北方士人对抗南方士人,这也是陈汉立国以来政治运行最深层次的逻辑。

 

当年,陈汉太祖力排众议,将国都由繁花似锦的金陵城迁都长安,就有这个意思。

 

思至深处,贾珩面色幽幽,到了今日,他已能拨开朝局三党的迷雾,直指核心。

 

“等军机处一立,如无意外,我势必会入军机处,但军机处料理边务,也离不得内阁的支持,可韩癀其人,上位首辅之后,会不会为东南士绅张目,毫无疑问,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他几乎可以预见,韩癀一旦登位首辅,将来如果和他产生裂痕,会比杨国昌更为难缠。

 

巧克力味的屎,屎味的巧克力,这是一个选择性的问题。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43 , Processed in 0.06294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