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1169 页

推举阁臣,一般由九卿会同佥都御史、国子监祭酒,进行廷推,其他的人则没有资格。

 

崇平帝沉默了一会儿,道:“自内阁贺阁老告老还乡,李大学士赴北镇边,内阁缺员,人手不足,于朝政多有怠忽,亟需补额,诸卿应推举贤能干才,入阁预知机务,佐理阴阳。”

 

此言一出,大明宫含元殿中,众人心神一动。

 

然而未等通政使程信出班没,拱手而奏,从六科给事中班列中,跃班而出一人,开口道:“臣,礼科给事中胡翼,弹劾华盖殿大学士杨国昌,该员昏聩无能……”

 

好似一个政治信号,这一下打乱了议事流程,群臣面面相觑,蠢蠢欲动。

 

可以说,当初贾珩在熙和殿中诘问杨国昌,余波未散,反而酝酿出更大的暗流,在这一刻,集中爆发。

 

原本就有串联,事先准备奏疏的科道,纷纷出班陈奏,弹劾杨阁老。

 

而为杨阁老辩解的朝臣,声音则显得稀稀落落。

 

南安郡王、北静王等武勋,则是冷眼旁观这一幕,军机处设立,武勋逐渐主导边事,这已是大获全胜,他们坐看风云即可。

 

崇平帝面色淡漠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一言不发。

 

贾珩在班中站着,事不关己。

 

趁着朝堂混乱,瞥了一眼杨国昌,却见其人当真是沉得住气,恍若置身群蝇嗡嗡,眼皮耷拉,充耳不闻。

 

“杨阁老,诸卿所劾,可有其事?”过了一会儿,收上一沓奏疏,崇平帝并未阅览,而是沉声问道。

 

杨国昌手捧象牙玉笏,躬身一拜,颤声道:“老臣为朝廷首揆,如今国事维艰,群僚沸议,罪止唯在老臣一人,老臣请乞骸骨。”

 

说着,跪将下来,玉笏横举。

 

这番应对,直接将攒劲儿输出的浙党中人,愣在原地,宛如一拳打在空气上。

 

崇平帝面色淡漠,不置可否,转而看向下方的韩癀,道:“韩卿以为何如?”

 

韩癀面色平静,朗声而言道:“既百官共议,阁老当需自辨,圣上英睿天成,烛照万里,自有决断。”

 

崇平帝拿起书案上的奏疏,翻阅了下,转而看向贾珩,问道:“忆旬月之前,贾卿在熙和殿中,首劾杨阁老,如今满朝文武俱在,众人举劾,贾卿缘何不发一言?”

 

贾珩这会儿被点名,群臣皆是侧目而视。

 

贾珩拱手道:“臣昔日所劾已具抒心意,如今庙堂衮衮诸公所劾,臣唯附议,顿首谨拜,恭听圣裁。”

 

政治立场,最忌首鼠两端,否则,好不容易打出的旗帜,就自此而倒。

 

崇平帝:“……”

 

默然许久,看着群情汹汹的朝臣,徐徐道:“华盖殿大学士老迈渎职,但念其于部务财货度支,兢兢业业,向而疏漏,罚俸一年,以观后效。”

 

韩癀面色淡漠,心头轻轻一叹。

 

果然如此吗?

 

贾珩凝了凝眉,在思量着崇平帝的用意。

 

崇平帝只怕已生出换相的心思,但也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这位天子似并不想让浙党如愿。

 

“这是天子心性,其对朝局洞若观火,那么自然不想被韩癀牵着鼻子走,杨国昌虽在边事上与天子心意不合,渐渐跟不上步子,但还未到完全厌弃的程度,况且李已赴北,再逐杨离,浙党真就一家独大,无人难制了。”

 

贾珩试着代入崇平帝的视角。

 

身为一个皇帝,不可能由着性子来,不用齐党以北抑南,然后让浙党秉政,最后江南税赋渐渐收不上来,那时候恶名可直接就由天子承担。

 

现在是江南士人大骂齐人,乡野亭里不乏“国昌老贼”蔑称,等杨一走,那时候骂的就是天子。

 

“我与浙党走的也不能太近,反而是楚党还好一些。”贾珩思忖着。

 

他现在的政治势力,其实很特殊,独立于武勋,在文官中,只与楚党的兵部有些关联。

 

这般一想,偷瞧韩癀的脸色,但因为自己在第二排,只能看到侧脸,也具体看不清,但能猜测出可能不太好看。

 

此刻的韩癀,其实十分沉得着气,或者说对崇平帝的“pua”已经习惯,因为已经试探到他想要的东西。

 

杨贼撑不过一年!

 

罚一年俸禄,这就是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当然在一些人眼里,也可能是天子放了一个烟雾弹,故布疑阵。

 

但如果拨开迷雾,在边事主导之权已失,又得罪京营之将的前提下,首辅之位早已岌岌可危。

 

这时,下方的百官似还有些不满意,正要出班陈奏,崇平帝沉声道:“今日廷推,议内阁阁员补额诸事,诸卿若有浮议,改日再论。”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5:42 , Processed in 0.079072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