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135 页

虽有以庶夺嫡之非议,但只要下旨,问题倒也不大。

 

继续往下翻,看到贾珩少时习练棍棒之术,曾寻谢再义学习骑射,不由点了点头,暗道,

 

“这才有点儿武勋之后的样子。”

 

之后,应为文萃阁典书,与韩

 

“韩癀的这个儿子,在国子监,一天天不好好读书,到处交游,这是想做什么,为其父网罗羽翼吗?”崇平帝脸色淡漠,决定下次要敲打敲打韩癀。

 

而后翻看一页,就是凝了凝眉,眸光闪烁,思忖道:“这里怎么……还有晋阳的事儿?”

 

只见黄麻纸上写着,崇平十三年,八月十二,珩携《三国》书稿,至晋阳府中拜访,所谈内容不详……

 

崇平帝声音中带有莫名之意,道:“这个贾珩,为宁国旁支,竟以寒微之身,与韩癀之子,晋阳都有牵扯,还有这三国……”

 

“陛下,后面还附录有贾珩所书三国之词一首。”戴权开口说道。

 

崇平帝垂眸看向手中的纸张,又翻开一页,目光就是被吸引住。

 

“这词,当真是一少年所写?”崇平帝面容诧异,讶声说道。

 

宋皇后柳叶细眉下的明眸眨了眨,盈盈一笑, 好奇道:“陛下,什么词,让陛下这般惊讶。”

 

崇平帝微微一笑,说道:“梓童,你看看。”

 

说着,递给宋皇后。

 

宋皇后伸出雪白如羊脂白玉,涂着凤仙花汁的手,接过纸张,螓首微垂,接着灯火读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宋皇后的声音本就珠圆玉润,娇软、轻灵,读将起来,竟将豪迈、雄浑的《临江仙》之词,读出了另外一种韵味。

 

崇平帝都是面带笑意,道:“梓童这般一读,作词之人如是听到,也不知是何心境。”

 

宋皇后抬起晶莹玉容,轻轻笑道:“这词有些老气横秋了一些,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崇平帝道:“若是一位宦海沉浮的致仕官员所写,确是老气横秋了一些,甚至还怨望于上……”

 

宋皇后:“……”

 

崇平帝说着,见宋皇后一副樱桃檀口微张的“可爱小儿女”模样,心头也有一抹火热闪过,眉宇忧愁暂去,失笑了下,道:“但这是一位少年所写,却是不将古往今来的天下之人,放在眼里啊……”

 

若是贾珩在此,也会悚然而惊。

 

他为后世之人,当初写三国书稿之时,书就临江仙时,还真有一种,站在历史下游的穿越者以超然物外的目光,通达古今,故而写最后两句之时,全无原词作者杨慎的看破世情心态,反而有一种千古帝王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的超然心态。

 

点击下载本站APP,海量,免费畅读!

 

 

------------

 

第八十七章 崇平帝:下面呢?

 

坤宁宫中——

 

宫烛彤彤,明亮如昼。

 

随着崇平帝的评语一下,宋皇后雪白妍丽的玉容之,流露出讶异之色,道:“陛下,对这贾珩是否高看了?料他一个小小少年,于家国之事能有多少,道”

 

事实上,崇平帝对《临江仙》一词的解读,正是契合了在贾珩所在的时空中,原作者杨慎的心境。

 

其人为三朝元老杨廷和之子,因大礼仪之争,被嘉靖皇帝流放至云南,三十六岁的大好年华,状元出身的内阁储相,政治生命从此终结,书就此词之时,虽慷慨雄浑,看破世情,但未尝没有对嘉靖帝的怨望。

 

而这种怨望,如韩珲、于缜等人,无论如何是解读不出来的,因为词作者贾珩的经历,也不能。

 

也只有身为帝王,擅操权术的崇平帝,几乎是一时间就察觉到。

 

但考虑到贾珩的年纪、身份,这种对怨望于上的狐疑,瞬间被打消,反而觉得此子,笑谈古今,不是狂士就是国士。

 

崇平帝轻轻一笑,说道:“梓童,我倒是对这所谓三国书稿,有些好奇了。”

 

宋皇后端庄、妍丽的玉容上,现出笑意,道:“陛下,那书稿想来就在,道等下晋阳妹妹前来,可”

 

崇平帝点了点头,威严、冷毅的脸上,也有几分缓色。

 

他虽不喜一些浓词艳赋,认为是读书人不务正业,不遵圣贤之道的勾当,但这种论史之言,却又另当别论。

 

文史政论,向来密为一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35 , Processed in 0.03021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