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1802 页

其实,她方才也有一些好奇,他会给妙玉姐姐写着什么呢?

 

想来,应该不是如她那般兄妹之间的嘘寒问暖。

 

念及此处,心底不知何故,竟起了一丝怅然之意。

 

妙玉「嗯」地一声,也不多言,尽量以淡然的表情,徐徐的步伐,回到自己所居厢房。

 

只是刚到厢房,已是迫不及

 

待地来到窗前的书案,迅速抽出胶漆粘合的信笺,定睛一看,果见扉页上写着「妙玉师太亲启」字样。

 

眸光闪了闪,不由暗暗啐了一口,这人在书信中,竟还唤着她师太......

 

轻轻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剪去掉点合的胶漆,只见一行宛若笔走龙蛇的文字跳入眼帘。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妙玉师太,前日公务得暇,百无聊赖,遂举步至大相国寺降香,耳聆梵音禅唱,目观多陀碑林,顿觉,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忆起京都正月时,与师太秉烛夜谈,谈玄说法,而师太音清气正,字字珠玑,师太不尚铅华,似疏云之映淡月,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莲,你我隔槛相望,一如星河揽照秋水......唯期回返之时,于明窗净几之下,酷一炉好香苦茗,再与师太谈禅续缘......纸短情长,不胜依依。」

 

嗯,自然没有提及当初去大相国寺,是陪着咸宁公主一同去的。

 

妙玉脸颊羞红,目光在「别后月余,殊深驰系」八个字上来回盘桓,既是舍不得往下读着,又是芳心嗔怒。

 

这是思念情侣的句子,他怎么能用着这样的问候语?

 

只是,顾不得这些,又是忍不住目光下移,不多时就已沉浸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攻势中,只觉恍若汹涌澎湃的潮汐袭卷内心,几让人心神颤栗,难以自持。

 

音清气正,字字珠玑?不尚铅华,不落空寂?

 

这都是说......她的?

 

原来在他心中......

 

又是迫不及待地往下读去,见到隔槛而望,星河揽照秋水字样,不由怔怔失神。

 

当初槛内槛外之语,犹在耳畔,当初心高气傲的少女,还为之生了几天闷气,不想竟是......隔槛而望,星河揽照秋水?

 

压下心底的美好继续往下看去。已是芳心剧颤,脸颊滚烫如火。

 

谈禅续缘?这是......再续前缘?

 

比起黛玉那封书信,意涵还颇为隐晦,此刻给妙玉的这封书信,因为贾珩将思念、打趣之情付诸笔端,用语亲密自然,反而更像是一封情真意切、炽烈如火的情书。

 

这番阅览下去,几让妙玉面红耳赤,心驰神摇。

 

妙玉抿了抿樱唇,又是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方是恋恋不舍地放下笺纸,玉颜绯红,明眸如秋水莹润,一颗芳心砰砰跳个不停,喃喃道:「阿弥陀佛,真是......孽缘。」

 

只觉字字在动摇内心,让人坐立不安,心魔丛生。

 

甚至心底深处生出一股强烈的冲动,星夜倍道,即刻赶至大相国寺......挂单。

 

嗯,文青其实是一种强烈的情绪,正如《漂洋过海来看你》,《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如此种种,不足为奇。

 

河南巡抚衙门,后院,书房中——

 

不知何时,夜色笼罩,华灯初上,就在神京城中,宁荣两府正在拆阅贾珩家书之时,贾珩同样在阅览信笺,轻轻放下,眺望着窗外凉凉夜色,一时默然出神。

 

这是来自京里的家书,是秦可卿与宝钗所写,为了帮助宝钗掩人耳目,故,共用一个信封。

 

从日期落款而言已经是几天前所写的书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贾珩面色幽幽,沉静目光,眺望着远处梧桐树后的月晕,喃喃说道。

 

人总是很多年后,才能体会到中小学时候背诵的那些古诗的意韵之美,体会到承载了情感的文字,那沉甸甸的分量。

 

可卿与宝钗对他的惦念,在字里行间流溢充斥,笺纸虽轻,却重若千钧。

 

秦可卿的书信,文字平实,甚至有些琐碎,林林

 

总总说了家中最近一月发生的一些事儿,包括封爵以后家中来了一些亲戚,并问着他什么时候回家。

 

宝钗的信,依然是藏拙的性情,同样没有太多诗意文字,都是一些寻常的问候,让他在外照顾好自己,保重身子。

 

但恰恰是这样「没有技巧,全是感情」的文字,让辞藻华丽,精雕细琢的某人,一时间......

 

不过,贾珩写给秦可卿和宝钗、晋阳和元春的书信,也大抵如是。

 

「只愿君心似我心......所以,隔着这般远先前写信给她们也是写对了,嗯?」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12 , Processed in 0.08365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