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2023 页

就在这时,礼部侍郎庞士朗出班,高声说道:“圣上,臣以为河道通畅关乎漕运安危,据臣所知,漕运总督杜季同在漕运衙门为朝廷解送漕粮,经年有日,每年都有上疏提及运河壅塞,河道衙门疏浚不力,于漕粮交割有碍,微臣以为可由漕运部院兼领河道总督,以佐漕粮北输。”

 

此言一出,殿中一些臣子面色微变,交流着眼色,果是图穷匕见。

 

不过,这个理由其实还算很正当,因为南河河运之设,原就是为保漕输粮。

 

但浙党官员如韩癀、周廷机,方焕等人心头冷嗤,面上多见不虞之色,因为南河总督一直是江南士人的势力范围。

 

可前河督高斌捅出一个大篓子,而沈邡与高斌的姻亲关系也需要避嫌,浙党此刻说话也有底气不足。

 

而这时,从科道御史纷纷出班附和礼部侍郎庞士朗所言,一下子就有十几人。

 

待众臣议完,崇平帝默然片刻,问道:“永宁伯,你先前督镇河台,领兵抗洪,想来对河务知之甚深,可有适宜人选推举?”

 

东河河道总督是齐党举荐上来,而南河是浙党举荐,如今两河河督尽数贪腐,现在这位天子已是不想再用两党接管河务。

 

而殿中众臣见此,闻言,心头一惊,这又是问着永宁伯!

 

可贾珩督河抗洪载誉而归,的确对河务有着发言权。

 

贾珩道:“圣上,臣以为拣选河督,一在清廉自守,二在精通水利,臣在开封府时识得一人,其原为东河河台河官,因不与前河督同流合污,为臣与其交谈,发现其人颇通水利,多有妙论,臣任命其为管河道,依其言抢修南河河堤诸险工,成效斐然。”

 

因为冯廉直接为天子任命为河南参政,南河总督自是不能再行举荐,再说纵使不为参政,以冯廉功劳、资历,也差上许多。

 

但关守方起步太低,以如今从四品升迁正三品的东河河督,倒是差不多,南河总督就差点儿意思。

 

崇平帝闻言,点了点头道:“此人,朕先前在奏疏中看过,有些印象,子钰说他以记录天象簿册,首言北方将有大雨,倒也是个人才。”

 

只是尚为管河道,这样的官职有些太低了,不足以为从二品的河道总督,尤其是南河河督要与两江官员打交道,还要与漕运总督部院对接,非积年老吏不可。

 

杨国昌听着贾珩与崇平帝对话,眉头紧皱,加珩小儿推举了史鼎尤嫌不足,却又要推举自己的党羽插手河务?

 

崇平帝沉吟了下,说道:“既为东河河台出身,就以其为东河副河,督问河务,至于南河总督……”

 

贾珩闻言,拱了拱手,听着崇平帝沉吟不语,心头也为天子觉得作难。

 

放眼望去,满朝文武不是齐党就是浙党,不用齐党就要用浙党,第三选项是楚党,但楚党也没有太合适的人选推荐。

 

崇平帝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如永宁伯所言,南河总督需由精通水利,清廉之官为选,非一时可定,由吏部、工部考察天下督抚藩司之中擅修水利者,任为河督。”

 

下方的杨国昌心头叹了一口气,天子这是使出了个拖字诀。

 

(本章完)

 

 

------------

 

第六百七十章 贾珩:就是看你热的满头汗……

 

大明宫,含元殿

 

南河河督的人选被压下不议,众臣面面相觑,心思各异。

 

不过也属平常,因为河务专官原就关涉重大,非一场廷议可以计定,尚需要后续诸官推举。

 

待诸事议定,崇平帝转而又提及了兵事,道:「京营以雷霆之势戡定中原之乱,足见整军经武成效卓著,而如今边军经过裁汰老弱,宁夏、固原、榆林等边镇比之先前已补额至八成,宣府、蓟镇也在整顿之列,唯太原、大同两镇,据王承胤、蒋克宁二将所言,自其领兵以来,军镇军校士卒皆为实兵实额,北静郡正在查察。」

 

对北静王的全无进展,崇平帝没有细谈,而是着重提及北平三镇,叙道:「经略安抚司经过裁汰、招募,议定经制,蓟镇兵马八万、宣府六万、北平四万,以上边镇将校兵员庞大,兵额之饷银,军械甲胃之靡费,户部与兵部需得及时发放,不得贻误军机。」

 

内阁首辅杨国昌与兵部侍郎施杰出班,拱手称是。

 

崇平帝徐徐说道:「强兵之道,一在作训,二在钱粮,作训悉在军将兵略,而钱粮,今岁以来,北方先旱后水,夏粮收成无几,而朝廷开支靡巨,国库亏空庞大,杨阁老,你掌户部,可有一言与诸卿所道?」

 

杨国昌闻言,苍声道:「圣上,户部自向九边军士、官吏发放欠俸欠饷,高逾七八百万,及至购置粮米以馈输北平经略安抚司,更是靡费三四百万,国库入不敷出,老臣以为当务之急,开源节流,裁汰冗员,户部初定,地方驿传人浮于事,应予裁汰驿卒,节省开支。」

 

贾珩在下方听着,面色微变,目光凝了凝。

 

节省开支,裁汰驿卒?

 

崇平帝面色平静,问道:「除了裁汰冗员以节流,可有开源之策?」

 

杨国昌整了整思绪,如数家珍说道:「圣上,除诸省的粮税外,还有茶盐、车马、市关舶等商税,如今百姓忍受苛捐杂税众多,多酿民变,不宜再行摊派粮税,臣以为当在商税上增设厘金,广辟税源。」

 

因为贾珩先前的批驳,此刻这位内阁首辅本来将到了嘴边的「山川河泽之利归内务府,户部财源寥寥"的话咽了回去。

 

而杨国昌加税之言,无疑引起殿中轩然大波。

 

韩癀脸色阴沉,目光幽晦不定。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7:48 , Processed in 0.09604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