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23 页

韩晖笑道:“贾兄客气了,纵然不遇上贾兄,我和文度,也准备来此尝尝鲜,贾兄只管安坐,下次说不得就随便在路边找个面摊,就边吃边谈了。”

 

于缜也笑道:“韩兄说的不错,我们天天在国子监中吃得也没有滋味,出来就是为着这一顿。”

 

见二人一唱一和,说的坦诚、有趣,贾珩就是笑道:“是在下失礼了。”

 

而后,倒也坦然受之。

 

韩晖目光闪了闪,暗暗点头,这位宁国公的贾公子,举止有度,不卑不亢,倒不像是个小门小户出来的,暗道,不愧是能写出“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这等句子的人物。

 

有句话,三代养不出贵族,如果出身卑贱,遇着权贵,要么谄谀卑己,要么恃才傲物。

 

韩晖交游广阔,别的本事可能没有,但这察颜观色的本领,已是历练出来了的。

 

他带这位出身宁国府的落魄子弟有意来此,就是一观其人底色。

 

不管是从方才颇有丽色的婢女前来,而这位贾兄面不改色,目光清正,再到闻处华楼而坦然自若,就不像是出身寒门的子弟该有的模样。

 

三人吃着茶,就叙着话。

 

与之交谈,果见对答如流,见识不凡,韩晖暗暗点头。

 

话赶话,就提到了科举进学。

------------

 

第十五章 文萃阁典书

 

话赶话,就提到了科举进学。

 

于缜笑道:“贾兄的才识,不知在那座书院就读?”

 

在大汉神京,除官学外,还有一些社会贤达,致仕官员举办的私学,也是可以参加科举的。

 

贾珩说道:“先前延请了一位业师,但家母去后,家中诸般琐事缠身,如此学业就耽搁了下来。”

 

于缜面上笑意敛去,致意道:“贾兄节哀。”

 

贾珩叹了一口气,默然不语。

 

见气氛多少有些沉闷,韩晖就岔开话题,微笑道:“以贾兄之才情,于时尚之学想来也是有所精研了?”

 

贾珩摆了摆手,道:“说来惭愧,某于四书五经一道,所下功夫不足,以致今日尚未进学。”

 

进学,就是取得秀才功名,比如红楼中原著所载,贾珠十四岁就进了学,然后……娶了李纨。

 

提及进学一事,于缜轻笑着接过话头,朗声说道:“以贾兄年纪,若立志发奋,未为晚也,取中秀才,想来也是探囊取物耳!再说乡间私塾之师,教授学问稂莠不齐,若贾兄在国子监就读,这秀才端不算什么。”

 

很多时候,许多童生一直蹉跎,除个别真是天赋愚钝,朽木难雕,主要原因还是没有遇到好老师。

 

为何明清江浙之地,读书人科举水平比北方要强,就在于江南文教发达,师资强横。

 

韩晖也是点了点头,赞同道:“如启蒙,寻秀才为塾师足矣,但若于举业一道有所得,则还需另寻名师才是啊。”

 

若是发蒙识字,以秀才相公为塾师,基本够用,但如果要中秀才,以秀才为业师就不太行了,就得寻举人。

 

比如,某位官居一品的沈黑犬,老师是两榜进士,越中十谏……

 

贾珩沉吟道:“只是苦于名师难寻,再加之囊中羞涩。”

 

名师不是这般好寻的,而且束侑奇高。

 

据他所知,神京城中稍好一些的私学,一种是退休官员为家族子弟讲学,人家的族学,他怎么过去?

 

还有一种则是私立书院,学费昂贵,主要招收出身中小地主以商贾人家的子弟。

 

于缜沉吟道:“在下倒是认得英华书院的几位讲郎,只是英华书院童生都不怎么收,韩兄可有什么名师举荐?”

 

韩晖放下手中香茶,笑道:“名师倒是有,只是恐不适贾兄。”

 

于缜面色一动,抬眸和韩晖交换了个眼色,点了点头。

 

如贾珩这般生计都靠沽文换银,纵是名师也未必延请的起了。

 

至于韩、于二人赠银,纵是帮人也没有这么帮人的道理,再说只是初识,交情也没有这般深厚。

 

升米恩,斗米仇,自助者,人恒助之。

 

韩晖笑了笑,道:“贾兄若不弃,韩某却有一法,既不用糜费银两延请名师,又可得名师传授学问,或可两便。”

 

于缜笑道:“哦,我却不知还有这等两全其美的法子,韩兄快快说来。”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9:34 , Processed in 0.03987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