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2509 页

许是御花园的土质肥沃之故,番薯虽不如后世育苗选种以后,动辄亩产六千七斤的产量,但此刻的产量也颇为丰裕。

 

崇平帝虽然早已所料,但仍有浑身颤栗之感。

 

三十五石!

 

他本来想着能有十几石就已是天幸,何曾想真的有亩产几十石?

 

这番薯如此高产,俨然天赐大汉之神物!

 

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之百姓食不果腹,才会扯旗造反,如今有了这番薯,何愁大汉不兴?

 

戴权也顺势跪将下来,振奋说道:“陛下,这是天佑大汉。”

 

此刻,宋皇后玉容也见着欣喜,原是白腻如雪的脸颊因为心绪激荡,现出绮丽丰艳的圈圈红晕,道:“臣妾为陛下贺。”

 

端容贵妃清绝玉容上也见着惊喜,轻声道:“陛下,这番薯的确高产。”

 

沈氏也拉着宋妍在一旁道喜,至于魏王与严以柳脸上都是复杂莫名。

 

亩产十几石,但凡脑子正常一些,就知道这对社稷的意义。

 

社稷两字,就是土谷之神,可以说是立国之本。

 

崇平帝尽力保持平静的声音中,因为激动带着几分颤抖,轻笑道:“子钰说番薯亩产几十石,先前那些朝臣还说子钰不通稼穑,并言河南推广番薯,有碍农耕,如今番薯亩产几十石,我大汉将再无饥馑之忧,内忧尽除矣。”

 

亩产几十石,一旦有了此物,起码河南那样的民乱再不会生着,他大汉将一心应对外患,再也不用担心民乱掣肘。

 

这是延续国祚的大功!

 

心底深处原本对于金陵之地的担忧,也都一扫而空!

 

这时,戴权面带笑意,凑趣说道:“陛下,听说今年河南不少府县都种植了番薯,先前永宁伯说此物最是抗旱,想来今年也是个丰收之年。”

 

事实上,正如戴权所言,现在整个河南等地都陷入巨大的欢喜中,忠靖侯史鼎正在拟写奏疏,向朝廷报喜。

 

而河南布政使彭晔,先前为了故意恶心贾珩,在河南府县大力推广番薯,并放纵府县员吏传扬“番薯伯”。

 

崇平帝开口道:“戴权,去将此事告诉内阁,并将番薯挑选一些给内阁和六部送过去。”

 

说着,在戴权领命之后,幽声道:“给户部侍郎庞士朗多送一些。”

 

杨国昌老了,他手下的人也只知争权夺利,置国家大事于不顾。

 

(本章完)

 

 

------------

 

第八百章 崇平帝: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宫苑

 

崇平帝仍然难掩心头欣喜,进入一座偏殿当中落座下来,那张冷硬面容之上见着感慨,拿着番薯放在木案上,道:“梓潼,有此物在,大汉百姓再不会遭着饥荒,人有了粮食,心思自然也就安定下来。”

 

宋皇后婉美的眉眼已然弯弯成月牙儿,笑意嫣然说道:“陛下,臣妾也觉得这番薯真是天赐陛下之物,想历代以来何曾有过这等高产作物?”

 

魏王凝眸看向崇平帝,目光微动,旋即,心头却幽幽一叹。

 

总算是知晓父皇为何对永宁伯那般器重,可心头仍有些止不住的嫉妒。

 

不过,从咸宁那边儿论起,子钰是他的妹夫,比起齐楚二王无疑要亲近一些。

 

魏王妃严以柳玉容幽静如湖,眸光叠烁,她几乎可以想见,这永宁伯以后愈发势大难制了,在天子心头,甚至比起父亲还要得宠一些。

 

崇平帝又道:“番薯此物一旦推广种植大汉诸省,只要后世子孙不是那等桀纣之君残虐暴戾,我大汉将再无流民之乱,国社自此安如磐石!”

 

但其实,崇平帝还是太年轻,晚晴之时的洪杨发捻,那时候也有着番薯…有些东西也不是吃饱了饭就能解决的。

 

不过,在崇平帝眼里虽然不是军功,但却比军功更具有含金量,因为此物从表面来看可以延续国祚。

 

宋皇后笑了笑说道:“陛下说笑了,我大汉什么时候也没有桀纣那样的残民之举,自太祖以来至陛下,都是励精图治的有为之君,待民宽厚的仁君。”

 

楚王性情阴沉,齐王暴戾,然儿性情纯良,将来也能成为仁恕之君。

 

崇平帝点了点头,笑道:“子钰将番薯寻找出来推广种植,比起军功尤贵,这是真正的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纵然番薯再是高产,如果没有推荐给他,他也不会知晓,更不会推广种植。

 

只是这等功劳虽然有大功于社稷,却又不好封爵,否则,真就是番薯侯,番薯公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2:15 , Processed in 0.10905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