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2810 页

崇平帝闻言,面色微顿,道:“允奏!”

 

显然方才多铎的骂金銮,也让这位天子心头藏着一股邪火。

 

下方群臣闻言,听着“筑京观”之言,都是心头一寒,原本下意识反对的礼部侍郎姚舆张了张嘴,面色黯然,终究无言。

 

崇平帝面色冷硬如铁,道:“群臣暂且退朝,至午后到太庙观礼,杨阁老先留下。”

 

说着,目光投向杨国昌,让后者跪下苍老身形又佝偻几分。

 

“臣等告退。”群臣闻言,心头微动,纷纷相拜,而后起身陆续而退。

 

韩癀在下方闻言,心头忽而生出一股预感,瞥了一眼杨国昌,目光幽晦几分。

 

杨阁老经此一事,只怕要被罢相,这首辅之位……

 

贾珩面色平静,同样看了还跪在地上,因背对着自己,看不清面部表情的杨国昌一眼,也不停留,朝着崇平帝拱手一礼,然后离去。

 

这场朝会从一开始,杨国昌就自知必败,因为他是挟大胜归来,但杨国昌仍是要搞这么一出,甚至引起了浙党的策应。

 

但最终不过是无意义的挣扎!

 

(本章完)

 

 

------------

 

第八百七十章 太上皇:太庙献俘,大快人心!

 

大明宫,含元殿

 

待众臣陆续告辞离去,崇平帝看向那跪在地上,头发灰白的老者,说道:“杨卿,平身吧。”

 

“微臣有罪在身。”杨国昌俯首而拜,苍老声音见着几许颤抖。

 

崇平帝凝眸看向杨国昌,默然了一会儿,忽而问道:“杨卿今年春秋几何?”

 

杨国昌闻言,苍老身躯微微一震,心头不由涌起一股悲凉,苍声道:“圣上,老臣今年六十有一。”

 

崇平帝叹了一口气,道:“耳顺之年,杨卿是哪一年进得雍王府?”

 

“老臣自隆治二十五年入雍王府任令史,将将三十年矣。”杨国昌顿了顿,声音已有几许哽咽。

 

杨国昌并非是进士出身,其仅仅是举人,科举多次都没有中第,拖到而立之年,走了一位朋友的门路进入雍王府做一刀笔吏,此后兢兢业业,渐渐成为首辅。

 

崇平帝平静如水的目光投向杨国昌,说道:“三十年,杨卿这些年自雍王府出来以后,履任地方,为朝廷办了不少事,于社稷是有功的。”

 

杨国昌闻言,心头微动,说道:“老臣蒙圣上知遇,从微末小吏擢拔至礼绝百僚的内阁首揆,老臣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着,从头上取下乌纱帽,高高举起,苍声道:“然老臣年迈昏聩,精力不济,也罹患目疾,视不及远,于政事处置疏漏甚多,愚钝而不明大势,耽误国事,还请圣上恩准老臣告老回乡。”

 

相比上一次的“乞骸骨”做姿态,这一次显然是真正想要辞官归隐。

 

问题,想留也留不住了,天子已经暗示。

 

崇平帝沉吟片刻,说道:“如今大汉国事艰难,朕怀中兴之志,朝廷仍需杨卿这样的老成持重之臣辅弼左右。”

 

杨国昌顿首再拜,苍声相请说道:“老臣主持内阁事务以来,于政事、兵事皆无建树,不敢当圣上所言。”

 

崇平帝一时默然,看向那跪在地上的杨国昌,半晌没有说话,殿中一时陷入宁静,唯有帷幔深处的水漏之声“滴答,滴答”地响着。

 

此刻殿中似乎有些冷,冬日寡淡的光线透过红漆横梁的窗户照耀在地板上,而戴权早已知机地将内监和宫女屏退,只余君臣叙话。

 

崇平帝问道:“杨卿还有什么话要与朕说的?”

 

杨国昌抬起苍老面容来,说道:“老臣以为,贾子钰少年英才,将略无双,正如前汉之卫霍,乃为国朝一时气运所孕,于虏事当有大用,望圣上察其秉性、才干,善用之。”

 

崇平帝闻言,瘦松眉毛之下的眼眸看向杨国昌,目光就有些惊讶,道:“杨卿此言,倒是让朕出乎所料。”

 

只能说,既已决定告老归乡,也就去了私心。

 

杨国昌默然片刻,说道:“但贾子钰年纪轻轻,如按着这般势头,以后势必成为权臣,少年封侯,纵观青史未曾有也,老臣为圣上忧惧。”

 

既然如卫霍,那就如卫霍一样,英年早逝,这样于国于家才是社稷良臣。

 

所以,为了大汉,待辽东平定,贾子钰当死!

 

那样于大汉社稷才是一桩幸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53 , Processed in 0.12327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