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2867 页

天子绝没有这般心胸狭隘,致仕归乡的官员,再加上道左相逢,敬上一杯水酒也属平常中事。

 

而且天子既然决定考察诸子品行、才干,心态当会发生改变。

 

杨国昌苍老目光中现出一丝讶异,旋即,恢复平静,道:“有劳楚王了。”

 

而接下来奉上一杯水酒以后,似乎印证着楚王的猜测,从城门方向传来一阵骚乱,来了十余骑快马。

 

“杨阁老,圣上有谕。”

 

大明宫内相戴权在一众内卫的扈从下,驱马而至近前,翻身下马,笑道:“圣上说,岁末腊月,天寒地冻,这件大氅给杨阁老路上戴着,也好御寒遮风。”

 

说着,将一件蓝色狐裘大氅递送而去。

 

杨国昌闻言,心头震动,看向神京方向,老泪纵横道:“老臣,叩谢圣上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未等杨国昌跪下,戴权已经搀扶起来,笑道:“杨阁老,地上泥泞,圣上说不必行大礼了。”

 

杨国昌从戴权手里接过大氅,道:“还请戴公公,老臣了此残躯,为我大汉江山社稷祈福。”

 

戴权笑道:“杨阁老放心,这话奴婢一定带到。”

 

叙罢话,杨国昌在杨思弘搀扶下上了马车,在一众家丁的护送下,车队远去。

 

楚王目光凝了凝,心头松了一口气。

 

廖贤与冯慈对视一眼,暗道果然。

 

杨国昌一去,齐党势力大削,天子收齐人之心,以为将来制衡所用。

 

戴权看了一眼楚王,并未多瞧,而是看向齐昆,说道:“齐阁老,陛下召阁老入宫。”

 

齐昆闻言,面色微怔,拱手道:“微臣遵旨。”

 

说话间,与戴权一同前往宫苑。

 

齐郡王府

 

西南庭院,一座书房之内,齐郡王陈澄挤坐在椅子中,看向不远处的一僧一道,感慨说道:“老杨头儿这一走,户部如今只得一位阁臣理事,父皇想调我为仓场侍郎,我原本就押运、接应漕粮,分属本职,倒无多少欣喜之处,而楚王竟然执掌兵部,实在让人心忧。”

 

窦荣宽慰道:“王爷不用担心楚王,江南甄家已经倒台,楚王再无依仗。”

 

陈澄默然片刻,看向贾雨村,问道:“雨村先生怎么看?”

 

贾雨村道:“王爷,户部不比旁处,担天下钱粮度支之重,来日对虏用兵,也有重用,学生以为这是圣上对王爷的器重之意。”

 

说来有些讽刺,在场之中,就属现为齐王府主簿的贾雨村出身最高,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

 

因为进士轻易不会投靠藩王。

 

陈澄思量了下,看向那三十出头,面皮白净的中年书生,问道:“王兄,你怎么看?”

 

其人为忠顺王的长子陈泓,当初忠顺王因皇陵一案被废为庶人,天子寻而施恩,由陈泓继承爵位,但爵位却永远削成了郡王。

 

陈泓放下茶盅,沉静目光抬起,问道:“齐王弟是问元辅空缺,还是诸藩坐衙视事?”

 

陈澄想了想,问道:“如今杨阁老去职,朝局动荡,兄长以为谁可为户部尚书?谁可为内阁首辅。”

 

陈泓不假思索,笃定道:“户部尚书应该是齐昆无疑。”

 

“难道齐阁老接任首辅?”陈澄讶异说道。

 

“首辅应是韩癀。”见陈澄面带疑惑,陈泓解释道:“姑且不说其为内阁次辅,按例也当为百官首揆,就说自崇平初年以来,北方诸省天灾连绵,朝廷以东南养天下,东南人心早有怨望,如果不是今岁秋,河南生乱得永宁侯平定,东南寇虏一起,天下就将大乱,圣上此举正在安定东南人心。”

 

齐王眉头紧皱,道:“怎么说?”

 

陈泓道:“如果中原大乱,女真以海寇起于东南,只怕这天下都难以收拾,王爷还不觉得这永宁侯之利吗?”

 

想要打败敌人,首先要正视敌人之强大。

 

齐王一时默然,而后问道:“次辅,兄长以为何人可接任?”

 

陈泓道:“北边儿还有一位阁臣,应为次辅,唯有如此才能支撑永宁侯应战虏事,而浙党因江南之事与永宁侯龃龉不断,圣上以浙党抗衡永宁侯与楚党,这就是明年的朝局。”

 

陈澄眼前霍然开朗,说道:“听兄长一言,真是犹如拨云见雾。”

 

陈泓道:“殿下其实是当局者迷,今天,殿下其实应该去相送一番杨国昌,殿下观政之时就在户部,多蒙其教诲。”

 

齐王道:“这……孤也是担心父皇见怪。”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35 , Processed in 0.115305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