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3114 页

但我并不认为起点历史区其他作者战争描写,就是真正的战争再现。

 

全部是作者的想象,只是他刚好用比你多做一点功课的认知,加上一些文学技巧和画面感营造,唬住了你而已。

 

这一点我清楚,希望你们也要清楚。

 

犹如,我们说谁……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直到他涉及我所在的专业领域一样。

 

专业知识一定是硬核的,枯燥的,因为信息密度大,专业程度高,伱阅读起来的时候有难度,你不会愿意在中看到太多的。

 

其实,除非他是戚继光穿越过来,但哪怕是戚继光,你让他去想象中世纪的战争,乃至先秦的战车时代,于他而言,很多“古人”战争的细节,他也是不了解的。

 

还是因为我没把这个当作书的差异化卖点,所以我没有特别去做功课,而是选择在其他的方面去发力。

 

读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三国演义也没啥战争描写,更多的还是战争中人物抉择的描写和刻画。

 

一本书有一本书的主要卖点,连载时候因为更新压力大,精力是有限的,无法面面俱到。

 

还有,我们庆幸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还有浪漫的幻想。

 

但真实的场景画面,一定是枯燥的,乏味的,残酷的。

 

鲜血可能都不是影视剧里那种鲜红的那种,是黑红粘稠的带着土渣子,脏兮兮的。

 

画面肮脏,凌乱,乱糟糟……

 

而后人也不是很有画面感的笔记,也只是当时的文人的想象。

 

而武备志等书籍叙述的是兵器装备。

 

大体就是这样,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只能说尽我所能去描写,去呈现,去搜集,去整合。

 

如果我要写一本以贩卖战争美学为主要卖点的书,那不用说,肯定事前就把功课做到极致,唬得你一愣一愣的。

 

说不定,还要贴书单,报菜名。

 

我厉害不厉害?做了这么多功课,快,快,夸夸我。

 

但有时候悲哀的是,恰恰因为这方面用力过猛,其他如故事节奏,人物刻画不用心,写得不够爽……反而还扑街了。

 

这时候,也没人对你的战争戏感兴趣了,也没人关心你的战争戏是不是真实还原了明末、汉唐的地理风貌和军事战争了。

 

有趣不有趣?

 

因为故事写得差,不够爽,然后剩下几个喜欢白嫖的老白读者在评论区给你说,嗯,作者写得真好,很用心,场景真实云云……哈哈。

 

最后,月底求下月票吧。

 

 

------------

 

第九百四十四章 贾珩:……向朝廷报捷。

 

傍晚时分,斜阳晚照,硝烟弥漫,此刻只有一匹一匹无主的战马,在主人身旁发出嘶鸣,惨叫之声响起。

 

在整个战场中随处可见断枪残兵以及一面面燃烧着黑烟的红色刺绣旗帜。

 

大同总兵蒋子宁以及其子蒋帆以及原领兵而来的汉军诸将,已在贾珩的命令下,向着济尔哈朗的兵马追击而去。

 

此刻,蒋子宁心头已是彻底服气,方才一战,女真溃败无数,这在过往都是没有过的事儿。

 

其实在开国初年,大汉的骑军还是能吊打草原诸部的,战力下降也就是这一二十年的事。

 

贾珩吩咐军将追击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兵马,而后在锦衣府卫和陈潇的扈从下,驱马近前,看向手中提着人头的庞师立,目光带着几许激赏,说道:“庞将军。”

 

此刻,庞师立面色振奋,方才手刃务达海,周身浴血,但却觉得身上的热血如江河奔涌,沉声道:“大将军,鞑子将领人头在此!”

 

中原之战,庞师立未曾立下什么功劳,等到海门大捷以及崇明沙大捷,才跟着贾珩立了一些功劳。

 

贾珩点了点头,目光在庞师府正在流着嫣红鲜血的胳膊上,说道:“庞将军身上的伤势先包扎一下,收拢兵马,明日还要行军。”

 

因为庞师立已经与女真所领骑军交手过,经过一场厮杀,手下兵丁正是人困马乏,是故,贾珩并未让庞师立领兵追击济尔哈朗的残部。

 

而周围汉军营汉军团团围拢而住,手持刀枪紧紧盯着,向着东面押送。

 

汉将刘之源此刻将脑袋紧紧低着,周身的血腥气刺鼻,心底却忐忑到了极致。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09 , Processed in 0.12730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