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3139 页

阿济格抱拳称是。

 

待军帐中众将离去,皇太极看向一旁坐着的范宪斗,说道:“范先生,以为如今与汉军如何相争?”

 

虽然范宪斗为吏部尚书,属于皇太极的臣子,但皇太极对这位足智多谋的智囊十分尊重。

 

范宪斗说道:“皇上,到如今,额哲已领残部躲进汉境,不管如何,原定吞并察哈尔蒙古之策,已然难竞全功。”

 

皇太极闻言,面色默然了下,说道:“先生说的是,其实也不怪十二弟,还是镶蓝旗一战。”

 

从济尔哈朗败亡之后,察哈尔蒙古就不可能全灭,大汉的介入和干预从战略层面获取第一个阶段的成功。

 

现在无非是剿灭察哈尔蒙古的余部,以免其卷土重来,同时惩戒大汉,挽回兵败的影响。

 

范宪斗目光深处见着欣赏,眼前这位开国皇帝,见识非同反凡俗,说道:“皇上如果想夺下宣大,多半势不能为。”

 

皇太极闻言,却没有回应,显然是心底不认可此言。

 

范宪斗也不紧不慢叙道:“如果劫掠河北、山东等地,然后收兵归盛京,此为上策。”

 

皇太极闻言,抬眸看向范宪斗,目光闪烁了下,说道:“那中策呢?”

 

“佯攻坚城,调动汉军,寻找歼敌战机,此为中策。”范宪斗手捻胡须,低声说道。

 

“那下策就是举国之兵,围攻宣大,相持日久,劳而无功,为汉军以逸待劳,趁机反攻。”皇太极苍老面容上见着一抹冷色。

 

范宪斗拱手说道:“皇上英明。”

 

皇太极默然片刻,说道:“取舆图来!”

 

顿时,有侍卫取过一份舆图,递将过去。

 

皇太极此刻从大同向北看去,一直到宣府,然后到居庸关,最终落在蓟镇。

 

“朕取中策,必须给汉廷一些警告,否则,取得初胜的汉廷定然轻视于我大清,而且刚刚臣服的察哈尔蒙古诸部也会心思异样。”皇太极指着居庸关,道:“独石口不克,可下此关。”

 

毕竟是数次入寇大汉北地,因此对大汉的防御薄弱点以及关要枢纽了如指掌。

 

范宪斗道:“成亲王有勇有谋,定然有所行动。”

 

皇太极点了点头,说道:“豪格不如岳讬稳重机敏。”

 

范宪斗不敢接话。

 

此刻的大清同样因为立储之事暗流涌动,而豪格为大皇子,一直是角逐太子之位的有力人选。

 

而在范宪斗等一干文臣看来,这些都是爱新觉罗家的家事,他们这些投降的汉人不可多作置喙,招来杀身之祸。

 

皇太极凝眸看向舆图,沉吟说道:“宣大两地兵马甚多,吸引汉军目光,代善还在蓟镇方向盘桓,正可从居庸关合兵进击,只是听说汉廷的李瓒在河北搞了什么乡勇团练,是否阻碍着我大军攻势。”

 

范宪斗道:“汉廷官军尚且不敢迎战我八旗骁锐,况民勇团练乎?”

 

皇太极闻言,笑了笑,道:“范先生说的是。”

 

不过心头仍有一层阴霾不散,那永宁侯所领京营骑军却打赢了他一旗精锐。

 

而就在皇太极调拨兵丁准备向着贾珩所在的大同攻击,准备另想策略之时,此刻的大同城中同样在召开一场军议。

 

军将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鸦雀无声。

 

厅堂之中,贾珩坐在一张帅案之后,拿着一根木棍指向挂在屏风之上的舆图,介绍道:“整个宣大之地,有山脉连绵,互为犄角,两城兵马众多,是故女真一定不会与我大军相持日久,这几天如果能抵挡住女真进攻,后续就会容易许多。”

 

正如伟人所言,打仗就是打赢就打,打不过就跑,皇太极此人长于兵事,不会头铁地坚城之下攻打多日,肯定会另寻他途。

 

所以他不急着将红衣大炮在大同城上暴露出来,这样杀伤力较小。

 

如果清军猛攻城池,双方相持半个月,都已筋疲力尽,突然祭出红夷大炮,清军惊惶崩溃,城中骑军趁势掩杀,或可收获一场大胜。

 

前世的明末,除了明军刚开始占着红夷大炮优势,女真猝不及防吃了亏外,后面的红衣大炮一被女真重视,反而成了女真克敌制胜、攻城拔寨的军国利器。

 

当然,如果皇太极真的敢亲至军阵前,激励士气,那不用说,炮决!

 

但先前要有突然性和隐蔽性。

 

此刻,蒋子宁沉吟说道:“大将军,如果女真猛攻,以城中的兵马应该不惧围攻。”

 

经过先前的随军出征,这位四王八公十二侯的平原侯之孙蒋子宁,已然深深为贾珩所折服。

 

贾珩沉吟道:“话虽如此,但女真不会明知坚城遽然难下,仍在城下碰的头破血流,需要谨防女真向宣府增兵。”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02 , Processed in 0.18084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