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3291 页

“果然是弹劾奏疏!”崇平帝目光冷闪,捕捉着其上的劾言,低声道:“恶意揣测,诛心之论。”

 

可以说,贾珩的辞疏与一些浙党文官与南安郡王呼应的御史几乎是前后脚递送上中枢。

 

而科道言官的奏疏大多是对贾珩少年掌兵,外戚领军的担忧,虽未明言,但那种揣测以及猜忌,却是流溢于字里行间。

 

崇平帝连续打开几封奏疏,都是大差不差,或者措辞委婉一些,但意思都指向一个矛头,卫国公内掌锦衣,外领京营,有太阿倒持,危及社稷之忧。

 

反观贾珩的奏疏,就比较拙朴,将一个担心为谗言所诟害的忠臣形象示于天子近前。

 

崇平帝看向奏疏,面色凝结如冰。

 

不大一会儿,戴权从外间进来,说道:“陛下,京中一些士子似乎是在议论着卫国公,还有一些翰林清流,也多在士林中煽动。”

 

崇平帝冷声道:“查查究竟是何人暗中鼓噪,离间君臣!着内缉事厂暗中查察,要查出个水落石出,不论事涉案中,一律严惩不贷!”

 

这种别人以流言挑拨的事儿,一旦让臣下产生疑虑,往往才是埋下祸根的缘由。

 

戴权拱手道:“是,陛下。”

 

也不敢耽搁,连忙转身去吩咐着内监调查。

 

等戴权离去,崇平帝提起朱笔,想了想,又重新放下,打算对一应奏疏留中,取过贾珩的那封奏疏看了一下,批阅了一行朱笔小字:

 

“翁不疑婿,婿何需请辞?”

 

崇平帝看着那小字,目光凝了凝,将朱笔放在一旁的笔架上,徐徐道:“来人,将此奏疏发还通政司。”

 

贾珩此刻也没有想到,自己所上奏疏并没有正中崇平帝下怀,反而让崇平帝生出了安抚、示恩之意。

 

其实,在奴酋皇太极被献于御前之后,正是天子宠信更甚之时。

 

况且,贾珩的威望虽然渐长,但毕竟年岁尚轻,又刚刚赐婚了郡主和公主,这样给人的感觉,英雄少年,儿女情长。

 

不像是一方德高望重的朝堂重臣,老谋深算的阴谋家。

 

而且留任京营节度使,正好帮助崇平帝制衡南安郡王等开国武勋。

 

(本章完)

 

 

------------

 

第九百八十八章 戴权:……女婿半个儿。

 

大明宫,含元殿,内书房

 

及至傍晚时分,霞光烂漫,夕阳余晖透窗而过,静谧美好,然而书案后端坐的消瘦人影却脸色阴郁。

 

戴权过了一会儿,去而复返,将手中的东西递将过去,躬身说道:“陛下,查出来了。”

 

说着,将手中札子递将过去。

 

崇平帝接过札子,面色微顿,目光冷闪了下。

 

札子上赫然写着柳芳等人联络国子监颜宏,都察院的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鼓噪舆论,弹劾卫国公。

 

“彼等于军国大事畏缩不前,全无一策!于文武勾结、嫉贤妒能等事却是机谋百出,先前子钰辞去五城兵马司差遣即是为了避嫌,尔等又迭起谣言,离间君臣。”崇平帝冷哼一声,低声说道。

 

戴权心头震动,躬身相请道:“陛下息怒。”

 

心头暗暗一凛,现在的卫国公挟大胜之威,几乎可为陛下的宠臣。

 

崇平帝将札子收起,面容之上阴云密布,沉声说道:“最近西瓜是下来了?将一些西瓜收拢两车,赐到南安郡王府上。”

 

戴权闻言,面色顿了顿,心头就是有些不解。

 

旋即明悟过来,给南安郡王赐着吃食,这是让南安郡王闭嘴?

 

崇平帝沉吟片刻,说道:“另将批复奏疏宫抄一份,你亲自将原奏本送至卫国公府。”

 

戴权闻言,心头微凛,拱手应是。

 

待戴权离去,崇平帝冷哼一声,似乎仍有些余怒未消。

 

京营十二团营也好,抑或是锦衣府,贾子钰都本本分分,自任职以来,并未大肆培植亲信,安插党羽,从先前对虏大胜也可见一片赤忱公心。

 

而且,自宋明以降,还未有驸马能够僭越谋逆的。

 

况且一人兼祧宁荣两府,落在天下士人眼中,皇恩殊荣极甚,如是存不臣之心,天下共讨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43 , Processed in 0.128307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