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3769 页

林如海正在拿起一份邸报与楚王叙话。

 

楚王在不久前已经到了江南,除了探视正在待产的甄晴,就频频来到新设的总海关税务司做客,也是在林如海跟前儿刷个脸熟。

 

楚王感慨道:“子钰这一去,不仅打败了和硕特人,还打败了准噶尔人,仅仅五万京营兵马,就能连战连捷,真是天生的将帅之英。”

 

再想起当初让南安郡王等人丢下的六万京营精锐,子钰用比南安郡王更少的兵马,却取得比南安郡王更大的战果。

 

如果是让子钰领十万大军前往西域,岂不是能收复西域?

 

林如海道:“此战大耗钱粮,幸在长公主殿下在南方积极筹措粮秣,西北战事才得平安顺遂。”

 

楚王点了点头道:“姑姑在南方操持内务府织造局,主持海贸等事务,为朝廷筹措钱粮,的确劳苦功高。”

 

先前他去拜访过一次,但却吃了闭门羹,姑姑并不见他。

 

楚王压下心头的怅然,又对林如海感慨说道:“听说海上那边儿也是捷报频传,最近倒是在鸡笼山与敌寇对峙,也不知海上那边儿情况如何?”

 

他倒没有想到水溶竟这般能打,或许也有借重红夷大炮之力和江南水师。

 

如果他能早一点儿南下就好了,跟着江南水师剿寇,或许也能捞一些功劳回来。

 

林如海道:“海上一平静,今年海关也能多收一些税银了。”

 

这段时间他接手海关总税务司,深深感觉这海贸可谓富国强兵之要术。

 

两江总督衙门

 

高仲平同样在与幕僚提及西北的这场大胜,邸报在幕僚上传阅开来,说道:“准噶尔这一败,应该无力夺回西北。”

 

邝守正低声道:“东翁,卫国公在西北的兵事也差不多结束了。”

 

“这场仗打了不少时候了,自崇平十六年开春,北边儿同样是狼烟不断。”通判吴贤成道。

 

高仲平沉吟道:“再有一两个月,差不多战事就结束了,江南这边儿秋粮征收上,也得按新丈量来的田亩数来。”

 

两位幕僚点了点头。

 

此刻,不仅是两江总督府的一应官员,整个江南官场都在热烈议论西北战事,哈密一复,关西七卫在时隔百年以后,重回大汉之手,这等开疆拓土之功,卫国公真不愧是卫国公。

 

真是常胜将军!

 

在这一刻,可以说,通过南安的对比,以及贾珩的连战连胜,在整个大汉南北的朝野之中,基本确立了贾珩在兵事上核心地位,这是一种难得的共识。

 

只是,朝廷又取得一场大胜,如果顺势推行新法,他们还如何抗拒?

 

……

 

……

 

哈密城

 

不知不觉,又是三天时间过去,官军与准噶尔部的兵马交手了就有十余天,双方才茫茫草原上厮杀缠斗了几天,斥候游骑交手,战况焦灼。

 

官署之中,诸将济济一堂,气势昂扬,目光投向那坐在帅案之后的蟒服少年。

 

贾珩手中拿起战报,沉声说道:“准噶尔这几天攻势停止了一些,显然已经被打疼了。”

 

这几天,双方持续交战,准噶尔部的兵马在火铳利器之下,伤亡颇重,大约有四五千骑在与汉军的交锋下,节节后退。

 

贾芳面上带着兴奋之色,说道:“节帅,那火铳当真是蒙古游骑的克星,三通枪响,蒙古军骑就伤亡大半,根本到不了近前。”

 

谢再义抱拳说道:“节帅,决战之机是否已到?”

 

贾珩目光逡巡过在场一众将校,掷地有声道:“差不多了,待明日一早,我大军出城,抵近准噶尔部大营,主动向准噶尔邀战。”

 

谢再义等将闻言,面上带着振奋之色。

 

这几天虽然在游骑缠杀上,汉军屡屡占据上风,但京营上下都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在野战一事上与准噶尔的兵马决战一场。

 

待诸将三三两两散去,陈潇面上带着关切之色,轻声道:“准噶尔吃了这么大的亏,多半会撤军逃走。”

 

贾珩道:“草原想要撤兵,不是这般容易的,没有山林掩护,撤军不好,很容易成为溃败。”

 

在中国古代的战史上,关于撤军衍生了很多计策,比如羊鼓敲打鼓声,比如贾诩与袁绍的两次追曹,檀道济的撤军行动。

 

因为撤军一旦遇敌追击,很容易酿成溃败,在草原上就容易变成大逃杀。

 

陈潇轻声说道:“京营明日打算出多少兵马?”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07 , Processed in 0.148415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