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4071 页

贾母闻言,苍老面容变了变,急声说道:“皇后娘娘在南方遇刺?安危如何?”

 

这可是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

 

薛姨妈攥紧了手中帕子,面上笑意消失不见,满是担忧之色。

 

一旁正在捏着佛珠的王夫人,白净面皮跳动了下,目光微动。

 

皇后娘娘遇刺,与那位珩大爷有什么关系?怎么京中官员开始弹劾起那位珩大爷了?

 

贾政叹了一口气,说道:“皇后娘娘在太湖遇到歹人行刺,京中有人说,子钰保护不力,才使皇后娘娘遇险,身为锦衣都督,警备奸佞,已有失察之责,虽然子钰及时相援,皇后娘娘最终有惊无险,但京中还是起了一阵舆论,说子钰身兼多事,权重事繁,难免顾此失彼,如今无暇顾及锦衣府查察奸凶,以致歹人一二再袭杀宗室亲眷,应该另委贤能。”

 

这次京中的弹劾事件,自是将楚王遇刺一事算在了贾珩“失察”的前账,虽然远远没有到达贾珩遭逢政治危机的程度,但还是埋下了引子。

 

贾母闻言,皱了皱眉,不解说道:“皇后娘娘既然没有事儿,如何还起弹劾?”

 

薛姨妈脸上也现出关切之色,说道:“是啊。”

 

而王夫人在下首坐着,心头涌起丝丝喜意。

 

贾政叹了一口气,说道:“子钰这两年军功赫赫,爵位更是节节攀升,不知多少人暗中嫉恨,这次不察缘由,借机发难,无非是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而已。”

 

贾母苍老面容上现出一丝怅然,喃喃说道:“可这也不该牵连到珩哥儿头上才是,他一年都忙着打仗,也顾不上。”

 

其实,贾母这般下意识的开脱说辞,恰恰是中了京中文官的弹劾圈套。

 

如果为贾珩开脱,那就是忙于兵事,疏忽了锦衣府的差事,这无可厚非,那接下来是不是应该将锦衣府的职事交卸出去?

 

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而贾珩现在只有不领具体实差的军机大臣,京营节度使,而这两者在马上进入平稳时期的崇平十七年,都要受文官的钳制。

 

而锦衣府才是贾珩打击政治对手,让众文臣不敢轻举妄动的宝剑,因为锦衣府集刑讯、缉捕一体,又能搜集黑材料。

 

薛姨妈也在一旁附和说道:“是啊,这怎么能怪得上珩哥儿,再说那皇后不是珩哥儿亲自去救的?这更怪不到珩哥头上。”

 

贾政想了想,还是宽慰了一句,说道:“这次看圣意吧,子钰刚刚又打了一场胜仗,这种小事,应该不至于有所怪罪才是。”

 

贾母定了定神,道:“政儿,你去打探打探消息,宫里是怎么看法?珩哥儿在江南又是忙着新政,又是忙着打仗的,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贾政点了点头,说道:“母亲在家先等等,我去看看。”

 

贾母点了点头,然后目送着贾政离去。

 

贾母皱了皱眉,低声说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贾母身后的鸳鸯,鸭蛋脸之上不禁现出担忧之色。

 

薛姨妈说道:“老太太,这应该不妨事儿,珩哥儿毕竟是立了这般大的功劳。”

 

“皇后娘娘也没有什么大碍,纵然怪罪下来,珩哥儿先前不是打仗立了功劳,也能将功抵罪。”邢夫人也在一旁劝说道。

 

薛姨妈闻言,脸上白净面皮跳了跳,心头就有些不是滋味。

 

如果将功抵罪,她家姑娘算怎么回事儿?

 

王夫人静静看着这一幕,目光闪烁不停,心头暗暗冷笑,刺杀皇后娘娘多大的事儿,虽然没有出大事,但宫里岂能不怪罪?

 

就在厅堂中人七嘴八舌议论之时,贾政去而复返,脸上见着轻快的笑意,迎着众人关切丹凤目光,说吧说道:“母亲,宫中并未怪罪子钰,刚刚向内阁拟旨,要给子钰赐婚。”

 

薛姨妈:“……”

 

丰润、白净的脸蛋儿涨红,眉梢眼角欣喜难掩。

 

难道是给宝姑娘赐婚?

 

贾母笑问道:“赐婚是怎么回事儿?宝丫头的婚事定了?”

 

薛姨妈攥了攥手中的帕子,一脸期待地看向贾政。

 

王夫人则是脸色阴沉几许,目中不由现出几许恼怒。

 

贾政一口气说完,脸上神色复杂莫名,沉吟说道:“说是允子钰先前所请,将乐安郡主许给子钰,择日完婚。”

 

贾母:“……”

 

薛姨妈:“???”

 

乐安郡主?这又是哪一位?不应该是她家宝姑娘吗?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3:57 , Processed in 0.18366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