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520 页

贾母叹了一口气,说道:“国公爷还有你祖上的代化公,与这位老王爷是有一些过节。”

 

说着,就将往事道来。

 

荣宁二府的代化和代善两堂兄弟,这等将门子弟与忠顺王爷这等天潢贵胄,自是起于意气之争,再之后争执,就成了利益之争。

 

太上皇隆治帝,膝下养有长子吴王,应是庶长子,二子是太子,三子赵王,四子雍王,六子周王,这是成年的藩王,如今赵王和周王都不在,虽不知何故,但结局不问可知。

 

贾珩面色不变,想了想,缓缓道:“我荣宁二府,当年……可是介入了夺嫡之争?”

 

贾母面色倏变,道:“珩哥儿,国公爷一直是忠于太上皇和当今圣上的,也就蓉哥儿他爹被拣选到右春坊。”

 

贾珩眸光深深,喃喃说道:“怪不得。”

 

当时的太子是嫡子,至隆治二十七年,已经做了二十多年太子,三十出头的年纪,可以说麾下必然聚拢了一批文臣武将。

 

几乎可以说,四王八公武勋集团都会派年轻子弟,供太子驱驰。

 

到了一定地位,想一点儿不沾夺嫡之争,根本不可能。

 

贾敬为太子右中允,就是明证。

 

而荣国府应该一直忠于隆治帝,这样多线下注,才是长长久久之道。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太上皇会因辽东之战后,为皇权稳泰,废黜太子。

 

“这里面除了父子相疑,皇权之争外,多半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天家秘辛,否则废黜一位太子,也是伤筋动骨、动摇国本的大事,而后面的隆治三十五年,二立太子,也是耐人寻味。”

 

贾母唏嘘感慨道:“那时神京的满朝文武,都和那位老千岁有着香火情,天家十几年如一日,都是一团和气,谁知风云突变,天家……”

 

贾珩默然了下,也不再询问,叹道:“我贾家能渡过那段动荡的朝局,多亏了国公爷掌舵。”

 

贾母在内宅,消息闭塞,也只了解得一鳞半爪。

 

不过知道这些,就已足够了,历朝历代的皇权更迭本来就是谜团重重,因为天家不会愿意将丑态百出的秘闻晒出来,也就……雍正实诚。

 

贾母闻言,轻轻笑了笑,道:“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豆子的事儿,一晃也二十多年过去了。”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圣上已御极十四载,往事随风,不好再提了。”

 

其实还有一个疑惑,当今天子在潜邸之时执掌刑部,手下似乎无兵无将,又是怎么顺利继位,最后还得到文官集团的拥护?

 

“太子和赵王坏事也坏得蹊跷,这里面应该还有一支举足轻重的军事力量,支撑了崇平帝继位,这个才是崇平帝如今坐稳位子的最大依仗,那么……是周王?还是曾为吴王的忠顺王?”

 

心底也是蒙上一层阴霾,太子、赵王也不过才去了十四年,如今这些人的后人、部将,会不会卷土重来?

 

四王八公之中,又有多少人与这些王爷牵扯在一起?

 

只觉得这其中千头万绪,迷雾重重。

 

。乐文

 

 

------------

 

第二百三十四章 劝探春

 

贾珩默然片刻,端起茶盅,一时想不通根底,索性也不再思忖。

 

有些时候信息不全,胡乱猜测,说不得就与真相南辕北辙。

 

贾母笑了笑,说道:“珩哥儿,老身在内宅,对外面的事儿有时候也只听个一星半点儿,未必有你们这些外间小一辈儿的爷们儿清楚,等有空,你和宝玉他老子还有凤丫头她公公在一起坐坐,凤丫头她公公……虽有些事情做的不大敞亮,但说来说去,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在外人眼中,荣宁二府都是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所以,一家人还是得和和睦睦才是呐。”

 

一些别扭,她也看得清楚,一方面是族中子弟,一方面是她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视若寇仇,总不是什么好事。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老太太所言不错,两府的确是同气连枝。”

 

既是同气连枝,那贾赦这等祸根,以后就要寻机会铲除了。

 

贾母还以为贾珩听进去了,苍老面容上笑意不由愈是繁盛,说道:“我就说,珩哥儿向来是个识大体的,将来是个做大事的,珩哥儿,你也放心,有我在一日,绝不会容旁人算计你了去。”

 

探春粉唇翕动,一双英媚、清亮的明眸眨了眨,似要说些什么,但也不知这等情况下,她这样的小辈儿该不该说。

 

贾珩看了一眼探春,笑道:“三妹妹似乎有话要说?”

 

探春一张白腻的脸颊瞬间就有些羞红,说道:“珩哥哥,是我一些拙见,我们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应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一番话说得贾母面色变幻了下,说道:“是了,三姑娘这话说得是这个理儿。”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57 , Processed in 0.04452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