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766 页

就是我们在近代落后西方之后,真的是在全面学习人家。

 

从照搬,借鉴化用,再到独创。

 

以上叫纵论。

 

但要有一个关键论点,扎根本土,民族独创,符合自身,立足国情……

 

横向也可以对比,就是反证。

 

当今世界有的国家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价值理念,生活方式……而造成意识形态的混乱,体制治理机制的失协,爱国主义的缺失。

 

在科技领域过度依赖西方,在文化艺术审美上迎合西方标准,在社会体制上附和西方价值,逐渐丧失民族独立性,成为应声虫……等等。

 

总之,我们最终还是要走出自己的独创之路。

 

当然,写这些,需要你积累的知识储备比较博杂。

 

不过我觉得作文八百字是够用的了吧。

 

以上差不多一千字了……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宝钗:还能怨着人家不成?

 

五城兵马司

 

贾珩离了宫苑,并未第一时间返回宁国府,而是先去了五城兵马司。

 

官厅之中,贾珩召集了谢再义、董迁、沈炎等一干将校,另有税务司,治安司,防火司以及仓曹、法曹等官吏作陪。

 

谢再义坐在左手第一位,这位昔日京营的百户,许是因为五城兵马司的伤亡,面色凝重,不苟言笑,已俨然有了一些大将气度。

 

厅中安静,除却贾珩掌中的简报“刷刷”的翻页声。

 

贾珩神情淡漠,浏览着简报。

 

其上自是记载着关于西城门夺门一战的细节,敌我双方死伤情况。

 

一句话,几乎是五城兵马司近些年来,伤亡最多的一次。

 

因为在夺西门城门之战时,立威营罗锐所部依据城垣,负隅顽抗,五城兵马司兵丁以往都是缉捕一些寻常盗贼,并未见过这等阵仗,交手之后,就伤亡不轻。

 

其实,不仅仅是五城兵马司,锦衣府缇骑也有不少伤亡。

 

贾珩翻完最后一页,将手中简报放在一旁,抬眸,看向主簿范仪,声音低沉,开口说道:

 

“中城、北城麾下兵丁伤亡惨重,司衙尽快拿出一个抚恤章程来,妥善安置遗属,以安上下人心,司衙过几日,还要召集全司官军,对这些阵亡将校,举行一场公祭,告慰为此战牺牲的英灵,他们是为神京城中的近百万百姓不遭兵燹而牺牲,要在西城树碑记事。”

 

官厅之中,听着贾珩之言的将校、文吏,有些曾在五城兵马司的积年老吏,脸上就有些动容。

 

公祭?树碑?

 

五城兵马司的兵丁,也有今天?

 

真是死后享尽哀荣……

 

贾珩道:“五城兵马司兵丁,都要参加。”

 

他此举自是要凸显五城兵马司的地位。

 

至于京营出战牺牲将校未有这些,第一次他领兵至翠华山剿寇,一来伤亡不大,二来他当时一介白丁。

 

第二次他领兵入三辅之地剿寇,回程班师之后,也不能做,否则容易引起文官集团的反感。

 

而这一次就不一样了,五城兵马司为保卫神京城中一方安宁,浴血奋战,牺牲众多,这就在眼皮底子,感受直观。

 

事实上,这也是一次试探,如果顺利,再向天子建言,具陈其利,对历年以来为国捐躯、殉难的军卒,由朝廷树碑记事,用以激励将校。

 

如果阻力尚大,天子不允,那就暂且搁置,来日再谋此事。

 

范仪面色肃穆,道:“大人,卑职已着麾下文吏在统计伤亡兵丁,抚恤章程这二日就可拟出,呈送给大人审定。”

 

贾珩点了点头,叮嘱道:“快要过年,先将阵亡兵丁的住址列出一份名目来,择日,本官会对阵亡将校遗属登门慰问。”

 

说话间,转头看向一旁的谢再义,道:“谢指挥,沈指挥,夺门一战,能够旗开得胜,多赖两位指挥之力,这几日,可将于此战表现踊跃,作战勇猛的,尽快拟出一份名目。”

 

谢再义和沈炎闻言,齐齐抱拳应命。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0:25 , Processed in 0.05678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