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909 页

殿中诸位阁臣一听京察之议论,眉头暗皱,心思各异。

 

杨国昌心头更是咯噔一下,苍老目光中浮起一抹阴郁。

 

京察大计,六年一次,明年正好是京察之年,圣上刷新吏治之念甚坚,这下用了许德清,不将大汉官场的水彻底搅浑是不罢休了。

 

而想起京察一般又由吏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河南道掌道御史共同主导,杨国昌余光扫过一旁的韩癀,心头忧虑更甚。

 

如是浙党趁机排除异己,需得提前防备着。

 

“子钰先起来罢。”崇平帝这时又看向贾珩道:“昨日李尚书进宫奏事,建言于朕,效太祖太宗,于明年初一阅兵演武,鹰扬武事,朕以为中肯有理,遂鉴纳之,此事你筹备的如何?”

 

贾珩拱手道:“圣上,诸部尚在有序操演,京营裁汰老弱也在有条不紊进行。”

 

心头暗叹天子之智,效太祖太宗,这谁好阻挠,就是和陈汉的列祖列宗过不去。

 

崇平帝闻言,点了点头,沉声道:“此事要用心操持,重中之重,尤在诸事之上,京营整顿,可谓几经波折,如今方见眉目,正要让朝野上下见着成效,以坚整军经武之心。”

 

杨国昌闻言,眉头愈发紧皱,心头烦躁不已。

 

“李瓒其人,为个人功名而揽收军心,大坏文武典制,实在可恶!”

 

因为李瓒先前冒生死之险去安抚京营,现在圣上在兵事上愈发言听计从,这等阅兵演武之事,劳民伤财,已罢多少年了?

 

当初太上皇同样阅兵扬武,结果如何,穷兵黩武,妄动刀兵,以致辽东全陷。

 

“圣上如今宠信奸佞、酷吏,朝局是愈来愈乱了。”杨国昌心头一股深深的忧虑,都察院他无力阻挡,阅兵演武之事必需得阻一阻。

 

否则,此制一开,好不容易打压下去的武夫将会抬头。

 

而贾珩却不知内阁首辅杨国昌的“忧国忧民”,陈奏完事,崇平帝也没有久留,正要打发贾珩回去,忽然想起什么,道:“快过年了,内务府送来一批好的门神、桃符,你拿过去替换着,也算是讨个吉利。”

 

贾珩闻言,拱手拜谢道:“臣谢圣上隆恩。”

 

一般而言,皇帝赐臣子不会赐银子,而只会赐衣食以及其他之物。

 

而在这个关头送他门神、桃符,无疑是在示之以群臣:“朕不相疑,卿等不必复言!”

 

至于谁是门神,是他,还是天子的安全保障?

 

或许兼而有之。

 

忠顺王府

 

厢房之中,忠顺王趴在床榻上,身旁几个年轻的侍女侍奉着,问道:“可见着了?”

 

周长史笑道:“圣上派了太监去宁国府传旨,王爷,弹劾奏疏有效了。”

 

忠顺王冷笑一声,道:“孤就知道,他如今掌着三衙,尽是要害之职,忠奸只在一念之间,这事只要一提醒,就够让人如坐针毡的。”

 

还有后面的话在心底潜藏着,四弟猜忌心何其之重,这一提醒,势必要下了那小儿的五城兵马司差遣。

 

一想起五城兵马司,忠顺王就阵阵泛恶心。

 

这等管领神京治安的要害衙门,就不该有这等桀骜不驯、飞扬跋扈的人担任。

 

他先前为何到大慈恩寺进香,压根儿就没想着支使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无非下意识觉得贾珩小儿目中无人,不会给他面子。

 

现在好了,至少能下了他的差遣。

 

嗯,这么一想,这次刺杀也算是祸福相倚了?

 

就在忠顺王胡思乱想之时,外间的仆人禀道:“王爷,小王爷从五城兵马司回来了。”

 

提及陈锐,忠顺王脸色一黑,烦躁道:“回来就回来。”

 

锐儿在五城兵马司牢里整整蹲了七天,丢尽了王府的颜面,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还是那贾珩小儿。

 

却说庭院之中,小王爷陈锐从外间进来,坐在花厅中,正与吴妃叙话。

 

吴妃这时拉着小王爷陈锐的胳膊,关切问道:“锐儿,你受苦了啊,你看这都饿瘦了,在五城兵马司,别人有没有打你?”

 

对吴妃的关心,陈锐明显有些不耐烦,道:“母妃,五城兵马司一切还好,并未有人来打,只是帮着做了七天的事。”

 

吴妃闻言,心下暗松了一口气,劝慰道:“锐儿,咱们这次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你说你和那咸宁抢买什么马?不说你长她几岁要让她,就说她是贵妃的女儿,皇后的侄女,也不好胡乱得罪,否则也不至被人作筏子去邀好。”

 

提及旧事,陈锐目光煞气浮起,恨声道:“母妃有句话说的没错,那贾珩就是拿着儿子在做筏子,讨好咸宁。”

 

吴妃见着自家儿子那肖似了忠顺王的阴鸷、凶狠模样,心底就一阵恼火,埋怨道:“行了,也别记恨人家了,为着多大的事儿,闹得你死我活,都不值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57 , Processed in 0.05782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