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红楼之挽天倾 1-1219 - 第 978 页

至于浙党,更有附和之声。

 

这就是大势,煌煌大势!

 

他就是要将此事拖至朝议,圣上肯定不会将此论大争于庙堂,那么阅兵扬武自会被被搁置。

 

崇平帝冷硬脸色上不见笑纹,目光逡巡过下方的群臣,道:“诸卿还有何高论,一并而言?”

 

他本以为可借祖宗之成法,一排众议,没想到几天朝局沉默,竟换来群情汹汹!

 

还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此言一出,下方群臣无不心头一凛,能敏锐察觉出天子语气中带着的火气。

 

在一阵令人压抑的诡异气氛中,杨国昌情知该是自己出场,颤颤巍巍,出了朝班,残苍声道:“圣上,老臣以为百官之言,不无道理,新春正旦,祥瑞吉和,不宜舞干戚以扬武事,至于李阁老之言,为我大汉武事,也诚为忠直之言。”

 

崇平帝道:“哦?”

 

将一双审视、狐疑的目光投向杨国昌。

 

杨国昌续道:“圣上,阅兵之事,不适在正旦,如圣上欲行武功,可于京营操演,京营校场广阔,任兵马驰骋,岂不两便?”

 

如果只是单纯地激怒天子,并没有意义,需要给天子一个备选项,既是台阶,也需得缓和一下熙和殿中紧张的气氛。

 

无错

 

事实上,杨国昌也好,文官也好,反对的不是阅兵扬武,而是这件事背后蕴藏的政治意义。

 

以文抑武,文官政治正在被人动摇。

 

原本崇平帝以为借助祖宗之名,推行此事,不会有差池,但显然不是,文官不满在心头积聚,但内阁达成一致,就不敢言。

 

此刻被人戳破这层窗户纸,不少人都会自发靠拢过去。

 

这才是浙党沉默,哪怕是楚党内部之人,都默然以对的原因。

 

至于五军都督府,原本乐见其成,因为这是好事!

 

但如今朝局波谲云诡,鬼知道是不是这些文官在引蛇出洞,谋算他们,既不敢附和,又不好反驳。

 

 

------------

 

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虏策》

 

坤宁宫

 

随着诰命女眷依次进入宫中,宋皇后盛装华服,在珠翠环绕中,坐在銮床上,笑意嫣然,接受朝贺。

 

下方如端容贵妃、吴贵妃等崇平帝的妃嫔,列坐相陪,咸宁公主、清河郡主与其他两位小公主,也聚拢在一起小声说话。

 

至于皇子,全部去了冯太后以及重华宫的太上皇处恭贺相陪,同时也算是避讳诰命女眷。

 

宋皇后仪态端庄,一袭锦绣华服,接受着诰命女眷觐贺,吩咐着女官导引就座。

 

计有四王八公勋贵以及一些文臣的命妇,还有亲王、郡王的王妃、侧妃,纷纷列坐,低声谈笑,满堂珠翠,气氛惬意而祥和。

 

这时,贾母领着贾氏女眷,近得殿中,朝着宋皇后见礼,道:“荣国贾史氏携贾族诰命女眷,觐贺皇后娘娘,恭祝娘娘春秋千岁,吉祥如意。”

 

殿中正自低声叙旧、谈笑的命妇,都齐齐看向贾母引领的贾族女眷。

 

倒不是新鲜,往年都有进宫,自都认识。

 

只因最近京中风头正盛的,恰恰是荣宁二府。

 

而原本坐在宋皇后一侧绣墩上的晋阳长公主,则心有所感,转动盈盈如秋水的眸子,向着贾母所领的贾府女眷望去,掠过王夫人、邢夫人两张徐娘半老、皱纹可见的脸蛋儿,一下子就跳跃到,着二品诰命华服、头戴滴翠玉冠的妙龄女子身上。

 

只是看清容貌,晋阳长公主美眸微凝,明艳动人的玉容上,涌现出一抹异色。

 

“怪不得子钰他……真是天香国色,我见犹怜。”

 

我见犹怜,此掌故是晋朝大将军桓温,攻破蜀地,纳李氏为妾后,南康公主司马兴男妒火中烧,前往蜀地要杀李氏,趋入书斋,但见李氏洗头,与之交谈,南康公主心生恻然,遂道:“我见汝犹怜,何况老奴(桓温)?”

 

“老封君快快请起。”宋皇后这时看着贾母,笑靥娇媚如春花,柔声道:“咸宁,快替本宫搀扶一下荣国太夫人。”

 

此言一出,殿中诰命夫人,不由一惊,暗道,也就方才逢着南安郡王的太妃让公主搀扶了一下。

 

不过见着满头银丝、拄着拐杖的荣国太夫人,心头恍然,倒也压下了心头的羡。

 

敬老爱老,原就是这个时代的道德主流。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21 , Processed in 0.08105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